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作为与经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职业学校,应从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出发,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向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我认为,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再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这种教学形式,是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而学习,是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是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任务”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质量。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是指教师的教学任务;二是指在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边练的学习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法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之处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其形式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亲和力。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任务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学生在“出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启发诱导、自主学习、分组协作等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积极评价,讲评任务
学习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方法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从而去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或者是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全体同学共同提高。因此,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并进行恰当的深化和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尽力体现以“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它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我们要以任务的步步展开为主线,以教师组织、引导、调控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熏陶。
2.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能力差异,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务,从而实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力,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创新型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适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这种教学形式,是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而学习,是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是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任务”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质量。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是指教师的教学任务;二是指在教学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边练的学习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法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之处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其形式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亲和力。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任务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学生在“出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启发诱导、自主学习、分组协作等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积极评价,讲评任务
学习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方法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从而去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或者是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全体同学共同提高。因此,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并进行恰当的深化和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尽力体现以“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它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我们要以任务的步步展开为主线,以教师组织、引导、调控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和熏陶。
2.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学生能力差异,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务,从而实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力,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创新型教学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适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