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题记
关于史铁生先生的《合欢树》,似乎不能够说出什么新的东西。它看上去是一篇如此清晰明白的文章,甚至题记就给人充分的阅读线索。这篇文章早早地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并被作为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围绕“母亲”而作的文章,只是迄今为止,无论是赏析还是试图研究这篇文章的论者,都有意无意地绕开了文本中一个明显的细节:如果“合欢树”托物言志般地代表或象征着母爱,为什么文章再三强调自己多年来没有再去看过长大了的合欢树?有人认为,这一点显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若果真仅仅如此,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一面说道自己“后悔”没有去看合欢树,一面又表示让别人背着去看也不是不可能?简言之,看起来似乎“母爱”是这篇文章不二寓意,而它的象征符号“合欢树”倒显得意义暧昧。如何理解“合欢树”与“母亲”的关系?其实,母爱是一个很宽泛的母题,它不是千篇一律的无私与伟大,而是千差万别的“复杂”,文章更具普遍意义的是当“我”面对母亲这一创伤性经历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欲言又止的复杂情感世界。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章标题的“合欢树”直到文章过半时才出现。“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合欢树”的存在,甚至连搬家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它——“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表明在“我”眼里的“合欢树”并非从一开始就与“母亲”挂钩。重要的是,“我”对“合欢树”的重新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话语完成的:“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经过邻居,“合欢树”与“母亲”才关联起来,才唤醒我对母亲种种的情感。就此而言,我们可以把“合欢树”理解为促发作者对母亲回忆的外在事物。人们把“合欢树”和“母亲”联系在一起,就在这一命名的瞬间,“我”开始赋予这棵曾经被遗忘的合欢树以独有的意义。
文章中多次出现“我”不愿意到小院子里看一看,似乎在逃避面对什么东西,仅仅因为“我”愧疚于母亲吗?或许是,但”我”为什么又说,自己后悔前两年没有推车进去看看?似乎始终有重重困难阻碍“我”进到小院子里,尽管这些困难其实根本不算困难:“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那么,为什么”我”始终没有回到母亲曾经住的地方?为什么“我”始终没有去看合欢树?
其实母亲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创伤性体验:因为我的存在,母亲从年轻、爱美、天真甚至有些自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被生活羁绊的老妇人,而当我因为母亲的呵护而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说家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了。作者的成功有很多记者的簇拥,然而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知道在成功的路上一直陪伴“我”的就是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我”拒绝回到小院子,拒绝去重访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屋子,就是拒绝作为“幻象”的“母爱”所建构起来的欲望壁垒。作者并不是乡愁般地歌颂“母爱”,他也清楚知道,哪怕重新访问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看到那里“物是人非”的一草一木,也只会让他“多多少少地感到失望”。
为了避免“合欢树”成为与小院子类似的创伤,我不愿意直接面对这棵每年开花的树。但是母亲亲手种植的“合欢树”在“我”心里具有的独特地位,不可抹灭,也不可逃避。因此文中出现了邻居家的小孩这一角色:他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在关于“母爱”的阐释路径中,小孩这个角色显得有点多余;但是,“孩子”对合欢树的“凝视”却显示出了我的情感寄托。“合欢树”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既没有“合欢”的字面意义,也没有“母爱”的隐喻意义,但它的存在意味着“我”对母亲的复杂感情。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所以在我看来,合欢树在作者眼中是朵乌云,因为它会带来作者心里的阴霾,然而这朵乌云又有银边,因为它寄托了一个残疾人对母亲深深的眷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面对合欢树的时候才显得那么纠结又那么欲言又止。
在《合欢树》发表之前三个月,史铁生写了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如果假定作者在这段时间内的思想是一贯的,我们或许就可以从这篇著名的中篇小说里寻找答案。在小说最后,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老瞎子,通过一辈子努力而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最终却发现所谓的“药方”只不过是一张白纸。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正是通过发现“药方”上什么也没有,老瞎子最终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不是去不断追求某种目的,不断想要“揭穿幕后的秘密”,而是在追求过程中重新认识某些人和自我。想到这里也许瞎子才能释然,才能真正的重建光明。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合欢树”或许会和孩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过去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物是人非”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那个孩子来说,这棵树不会成为一个指向创伤性经验的“征兆”。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孩子可以在“想起他自己的妈妈”的时候“跑去看看那棵树”,但“我”却不能够,或者说我也没有必要去看合欢树。因为我也会像老瞎子一样释然一样重建光明。
归根结底,确实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关于“母亲”的独一无二性,但这一独特性却无法被任何其他语言代替,甚至“伟大的母爱”也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再三写道,其他人似乎都无法理解他: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为什么别人无法理解“我”呢?因为只有“我”,也只有对“我”而言,“母亲”才是真实的。就像卡夫卡《在法的门前》里那扇面向可怜的来访者的“法的大门”一样,只有他能够面对这扇门,而他又永远无法进入这扇门。每一个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棵合欢树,或许未曾抵达,但她一直都在。
——题记
关于史铁生先生的《合欢树》,似乎不能够说出什么新的东西。它看上去是一篇如此清晰明白的文章,甚至题记就给人充分的阅读线索。这篇文章早早地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并被作为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围绕“母亲”而作的文章,只是迄今为止,无论是赏析还是试图研究这篇文章的论者,都有意无意地绕开了文本中一个明显的细节:如果“合欢树”托物言志般地代表或象征着母爱,为什么文章再三强调自己多年来没有再去看过长大了的合欢树?有人认为,这一点显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若果真仅仅如此,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一面说道自己“后悔”没有去看合欢树,一面又表示让别人背着去看也不是不可能?简言之,看起来似乎“母爱”是这篇文章不二寓意,而它的象征符号“合欢树”倒显得意义暧昧。如何理解“合欢树”与“母亲”的关系?其实,母爱是一个很宽泛的母题,它不是千篇一律的无私与伟大,而是千差万别的“复杂”,文章更具普遍意义的是当“我”面对母亲这一创伤性经历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欲言又止的复杂情感世界。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章标题的“合欢树”直到文章过半时才出现。“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合欢树”的存在,甚至连搬家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它——“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表明在“我”眼里的“合欢树”并非从一开始就与“母亲”挂钩。重要的是,“我”对“合欢树”的重新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话语完成的:“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经过邻居,“合欢树”与“母亲”才关联起来,才唤醒我对母亲种种的情感。就此而言,我们可以把“合欢树”理解为促发作者对母亲回忆的外在事物。人们把“合欢树”和“母亲”联系在一起,就在这一命名的瞬间,“我”开始赋予这棵曾经被遗忘的合欢树以独有的意义。
文章中多次出现“我”不愿意到小院子里看一看,似乎在逃避面对什么东西,仅仅因为“我”愧疚于母亲吗?或许是,但”我”为什么又说,自己后悔前两年没有推车进去看看?似乎始终有重重困难阻碍“我”进到小院子里,尽管这些困难其实根本不算困难:“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那么,为什么”我”始终没有回到母亲曾经住的地方?为什么“我”始终没有去看合欢树?
其实母亲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创伤性体验:因为我的存在,母亲从年轻、爱美、天真甚至有些自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被生活羁绊的老妇人,而当我因为母亲的呵护而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说家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了。作者的成功有很多记者的簇拥,然而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知道在成功的路上一直陪伴“我”的就是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我”拒绝回到小院子,拒绝去重访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屋子,就是拒绝作为“幻象”的“母爱”所建构起来的欲望壁垒。作者并不是乡愁般地歌颂“母爱”,他也清楚知道,哪怕重新访问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看到那里“物是人非”的一草一木,也只会让他“多多少少地感到失望”。
为了避免“合欢树”成为与小院子类似的创伤,我不愿意直接面对这棵每年开花的树。但是母亲亲手种植的“合欢树”在“我”心里具有的独特地位,不可抹灭,也不可逃避。因此文中出现了邻居家的小孩这一角色:他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在关于“母爱”的阐释路径中,小孩这个角色显得有点多余;但是,“孩子”对合欢树的“凝视”却显示出了我的情感寄托。“合欢树”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既没有“合欢”的字面意义,也没有“母爱”的隐喻意义,但它的存在意味着“我”对母亲的复杂感情。
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所以在我看来,合欢树在作者眼中是朵乌云,因为它会带来作者心里的阴霾,然而这朵乌云又有银边,因为它寄托了一个残疾人对母亲深深的眷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面对合欢树的时候才显得那么纠结又那么欲言又止。
在《合欢树》发表之前三个月,史铁生写了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如果假定作者在这段时间内的思想是一贯的,我们或许就可以从这篇著名的中篇小说里寻找答案。在小说最后,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老瞎子,通过一辈子努力而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最终却发现所谓的“药方”只不过是一张白纸。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正是通过发现“药方”上什么也没有,老瞎子最终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不是去不断追求某种目的,不断想要“揭穿幕后的秘密”,而是在追求过程中重新认识某些人和自我。想到这里也许瞎子才能释然,才能真正的重建光明。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合欢树”或许会和孩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过去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物是人非”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那个孩子来说,这棵树不会成为一个指向创伤性经验的“征兆”。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孩子可以在“想起他自己的妈妈”的时候“跑去看看那棵树”,但“我”却不能够,或者说我也没有必要去看合欢树。因为我也会像老瞎子一样释然一样重建光明。
归根结底,确实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关于“母亲”的独一无二性,但这一独特性却无法被任何其他语言代替,甚至“伟大的母爱”也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再三写道,其他人似乎都无法理解他: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为什么别人无法理解“我”呢?因为只有“我”,也只有对“我”而言,“母亲”才是真实的。就像卡夫卡《在法的门前》里那扇面向可怜的来访者的“法的大门”一样,只有他能够面对这扇门,而他又永远无法进入这扇门。每一个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棵合欢树,或许未曾抵达,但她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