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等等。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效仿是无济于事的,盲目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笔者认为,有必要给这种及类似这种流行用语的盲目跟风降降温。
“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可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部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遗憾的是教师对此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情感体验的拨云见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不是零起点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已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
比如在《三袋麦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故事后问:“同学们,你通过读故事,读懂了什么?”有个孩子说:“我知道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猪真是个美食家!”有的孩子说:“小牛先把麦子保存起来了,要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光了以后再吃,它很节俭。”有的孩子说:“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地,一粒万颗,以少换多,他真聪明!”对于学生的回答,这位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但老师仅是停留在此,没有由问题生发开去,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课文的进一步分析没有多大帮助。
“你有什么不懂吗?”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教学中确实需凸显和弘扬,但问题是怎么不走过场,怎样建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现实的症状是学生应命而提,只会提那些字、词、内容理解上的问题。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被动应答,或者让他们束之高阁,“质疑”后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缺乏对“疑”作科学的分步解析的决断力、应变力,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也很少对这些“疑”进行“回击”。这样,“质疑”就只是课堂教学中向人展示的一张标签而已。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进去,因读而生疑,因疑而生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你喜欢读哪段?”想先学哪一段?此举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然而凡事都有一个适用性,须知“过犹不及”。并列结构的文章也好,按序记叙的文章也罢,文体有别,结构有异都冠以这句流行语,我认为是不妥的。对《狐假虎威》等课文也用此招,似乎有违课文的内在联系,有损情感基调。更有意思的是,有时虚晃一枪,“真立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规定的圈子里钻。
必须目中有人。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师见书不见人,“胸中有案,目中无人”,这些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彻底退出舞台。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必须手中有“尺”。这“尺”我解释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似乎每个教师都清楚明白,什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我们以为,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得再细腻此,实在些。比如生字教学,哪几个字的字音、字形需要重点掌握;朗读训练因课文特色也可确定各有侧重的训练等。这样教学,每一课,每块,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尺度,才不会脚踏西瓜皮、雨过地皮湿,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会架空。
必须胸中有书。教学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能含英咀华、欣赏点评,要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对课文的立体特点、语文特色应了然于胸,并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发挥信息调控功能。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可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部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遗憾的是教师对此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情感体验的拨云见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不是零起点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已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
比如在《三袋麦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故事后问:“同学们,你通过读故事,读懂了什么?”有个孩子说:“我知道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猪真是个美食家!”有的孩子说:“小牛先把麦子保存起来了,要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光了以后再吃,它很节俭。”有的孩子说:“小猴把麦子种下了地,一粒万颗,以少换多,他真聪明!”对于学生的回答,这位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但老师仅是停留在此,没有由问题生发开去,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课文的进一步分析没有多大帮助。
“你有什么不懂吗?”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教学中确实需凸显和弘扬,但问题是怎么不走过场,怎样建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现实的症状是学生应命而提,只会提那些字、词、内容理解上的问题。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被动应答,或者让他们束之高阁,“质疑”后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缺乏对“疑”作科学的分步解析的决断力、应变力,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也很少对这些“疑”进行“回击”。这样,“质疑”就只是课堂教学中向人展示的一张标签而已。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进去,因读而生疑,因疑而生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你喜欢读哪段?”想先学哪一段?此举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然而凡事都有一个适用性,须知“过犹不及”。并列结构的文章也好,按序记叙的文章也罢,文体有别,结构有异都冠以这句流行语,我认为是不妥的。对《狐假虎威》等课文也用此招,似乎有违课文的内在联系,有损情感基调。更有意思的是,有时虚晃一枪,“真立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规定的圈子里钻。
必须目中有人。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师见书不见人,“胸中有案,目中无人”,这些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彻底退出舞台。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必须手中有“尺”。这“尺”我解释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似乎每个教师都清楚明白,什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我们以为,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得再细腻此,实在些。比如生字教学,哪几个字的字音、字形需要重点掌握;朗读训练因课文特色也可确定各有侧重的训练等。这样教学,每一课,每块,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尺度,才不会脚踏西瓜皮、雨过地皮湿,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会架空。
必须胸中有书。教学要沉下心来咀嚼教材,发现、选取典范语段,能含英咀华、欣赏点评,要开掘出蕴涵于母语中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对课文的立体特点、语文特色应了然于胸,并准备好课文的相关知识、背景资料。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发挥信息调控功能。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