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义视角下文本价值的再判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诞生后流入读者视野,就成为了另一种生命体,因为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视域,那么个性化的解读又使作品的生命呈现出丰富性,作者赋予作品的原初意义随之被超越。然而,有些作品,尤其是史学作品,我们在解读时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要充分考虑作者的视域。作者的视域以历史的存在流淌于作品之中时,作品包涵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这些角度去研究作品,才有可能找到作品背后隐藏的密码,从而更好、更准确的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追寻到作品的真意。
  基于此,笔者试从作者意义视角重新解读《曹刿论战》一文。
  一、文本对战争描写的戏剧化追求
  史书写战争,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相对客观的讲述战争的整个过程,另一种是侧重思想的论述,很显然《曹刿论战》的写法倾向属于后者。从其反常态化的表述上可见一斑。
  1.战争谋略的片面化
  曹刿战前的谋略只将注意力放在内部力量的分析探究上。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确实抓住了战争中人心向背这一核心问题,但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把一场恶仗的指挥权交给他?这当然有违常理。当我们放开眼光,将相关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变化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长勺之战时,也能够发现,左丘明借曹刿之口归纳出的胜利元素,其实经不住战争实际的推敲。
  干时之战与长勺之战只间隔半年时间。半年前的鲁庄公,想来也是能够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却并未赢得战争的胜利。按理说,长勺之战,齐师大败,齐国元气大伤,应该无力在短时间内与鲁再次较量。但齐国偏偏就能在短时间内重组力量,并重创鲁军,打得鲁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这显然有违于《曹刿论战》中阐释的胜利之道。
  2.战争过程的简单化
  从文本情节看,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我们知道,战争力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人为的也有非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所以战争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从现代军事角度讲,主要因素有军队和后备力量以及武器技术装备的数量与质量,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战略资源及其储备状况,交通运输能力,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治组织力,民族精神,民心士气,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水平,地理条件等。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战争指导者只有将战争力量的各种因素协调起来并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战争力量的整体效能。
  而文本完全避开了这些,因为故意避开,所以呈现出来的,便是超越逻辑,甚至反逻辑的戏剧化故事。
  3.政治环境的透明化
  “曹刿请见”和“乃入见”之间,消失了许多可能存在的障碍。于是,一种纯净得近乎透明的政治体制,便以极端理想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此体制中,军民之间似乎全然没有森严的等级,朝堂的大门似乎永远为有志之士敞开。一切胸怀壮志的才俊,可以像逛菜市场一样地自由出入宫廷,就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边向自己的国君提出质疑,一边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国君总是那样的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志士总是那般的犀利睿智,才华横溢。
  二、省略是创作背后的必然选择
  左丘明当然了解“长勺之战”取胜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些因素跟他渴望表达出的“美政”思想并无太大关联,故而,他有意识地淡化了所有冲淡“美政”主题的内容,只留下大段论述。身为史官的左丘明,也不会不清楚现实政治的残酷,但他依旧幻想着用曹刿这样的人物和长勺之战这样的故事,为后世帝王们虚拟出一场平民英雄“挽狂澜于既倒”的美政喜剧。他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寄托到后来的阅读者身上,希望后世的执政者,能够因为他的作品,而成为敞开胸襟接纳天下贤士的明君贤相。更希望所有胸藏韬略的有志之士,能够像曹刿那样适时而出,坦然走向政治舞台。
  左丘明的愿望是否在后世的某个时代成为了现实,难以考证。值得一提的,是他“提纯”出的这段历史,却成了后世读者心怀仰慕并翘首以盼的美政典范,后世那些挣扎于苛政重压之下,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的仁人志士,在《曹刿论战》中寻找到了美政的桃花源,将其视为平民参政的经典例证和君王礼贤下士,取信于民的模本。
  三、以作者意义视角读一本书,读一个人
  今天的课堂阅读教学,存在一个不足,即对于节选经典作品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安排、考试规律等原因,还只能引领学生读一篇文章,无法让学生通过一篇文章会读一类文章,会读一部书,会读一个人。就《曹刿论战》这样一篇经典可以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去读《左传》,读左丘明。真正理解左丘明实以《左传》为蓝本,构建了属于他的“美政”大厦,这座大厦起码有四个根基支撑。
  1.战争胜负的关键——德
  同其他内容相比,《左传》记载战争的篇幅最多,除《曹刿论战》外,在春秋254年里共记载了大大小小的492起战争,其中大规模14起,无论大战小战,左丘明都是以德为标准来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评点战术得失的。总的来说,《左传》描写战争,必详述胜负双方道德上的原因,包括民心所向,战争的性质,政治的好坏,礼义的施行,将帅的因素等。从而让人明白,“德”是战争胜负的关键,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实行德政。
  通读《左传》,发现德不仅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更是国家政治的基础;左丘明通过历史事实阐述了德之盛衰决定国家的兴亡。如《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郑重声明:天下共主的更迭,夏、商、周的替代,均由德决定,实行德政才是政治的根本。鼎虽然象征着权利和天下,但是得到鼎并不意味着就得到了天下,只有修行德才真正拥有天下。即使暂时得到了鼎也会因为无德而再次丢失。王孙满在这里暗示楚庄王觊觎鼎是行不通的,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德之于国家政权的重要性。
  2.政治规范——礼
  “礼”字在《左传》中出现的次数比其他任何同时期的古书都要多。这是因为春秋时期仍是宗法社会,需要依靠礼来维护等级尊卑,需要礼来别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   然而,左丘明在《左传》中要表达的礼并不仅是揖让进退之礼,还有更深的含义。《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礼贤下士所体现出的“礼”是基于保护国家层面意义的做法,所以左丘明津津称道的礼是守国保民之礼,而不是外在的各种礼仪礼节。在此,他把礼的涵义又拓深了一步。
  3.政治根基——民
  《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的是以民为本,把民作为国家政治的基础,因为君权的根本在民。例如,《左传》记载:吴伐楚,入其都城郢,楚几乎亡国。这时吴王夫差的兵力看样子比阖庐时更强,所以楚国的大夫们一见吴出兵就感到震惊。这并非是全无理由的。可是唯独子西看到了问题的深层实质。他指出,阖庐之强,全凭爱惜民力,从而得到人民的效力;夫差之“强”,则靠滥用民力,从而在实际上是在为其自身的失败准备了条件,当然对楚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威胁了。子西看到了一个国君的权力的盛衰存亡最后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说明了君权的真正基础在民。
  《左传》中反映的“民本”“重民”的资料非常豐富,左丘明说明为政必须重民,提高民的地位,究其实质无非是对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他们保民,恤民,抚民,以收本固邦宁的效果。
  4.辅助手段——刑
  《左传》强调崇德、崇礼、重民,但是也不否定刑的辅助作用。《左传》隐公十一年中,左丘明专门谈到刑的作用“政以治民,刑以正刑”,即政用来治理百姓,刑用来纠正邪恶。据《左传》襄公三年记,魏降因晋侯的弟弟扬干扰乱军纪而杀了他的驾车人,以惩戒扬干,“晋侯以魏降能以刑佐民矣”而“与之礼食,使佐新君”。
  左丘明虽然主张用刑,但是他仍继承周代“慎罚”的原则,反对滥用刑罚。依如狐突所说的“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所载楚国声子的主张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德行得体为止,如不得体,宁多赏也不能滥刑,以免伤及无辜。“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兴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利其淫。”因为“无善人,则国从之”,没有善人,国家就跟着受害。
  基于以上分析,在研读《曹刿论战》时,便需将关注的重心,从历史事件本身,转移到左丘明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诉求中,如此,就可以发现,《曹刿论战》的着力点,绝不在于论述一次战争的胜败得失,而是以此为依托,表述对理想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的憧憬与追求。可以说,在左丘明心中,藏了一个美政的梦,他需要借助一个典型历史事件,来含蓄的表述他的美政观,以此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一条抵达美政的路径,左丘明心中的美政既包含了对平民自由参政的政治憧憬,又体现了对王室与贵族阶级礼贤下士,取信于民的情感期待,还蕴藏着乱世之中横空出世,建功立业的价值渴盼。
其他文献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的编纂计划是早就知道的,也有幸在书还是校样的时候率先利用过其中的材料,因此对它先已有所了解。及至把正式出版的一部《英藏卷》捧在手里,却仍感到它的好,竟是超出预想之外。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已逾百年,关于敦煌文献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必说早是成果丰硕,不过就深、细而言,其中的纺织品之部与其他相比似觉稍逊。最教入感觉迫切的便是“全集”式的汇编与整理。当然所谓“全集”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景象,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引起我们反思的现象。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们的“常规武器”,是教学中运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那么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生成:你提
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曾经出现在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在被选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章的篇幅不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长文短教,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文本的理解与探讨,着实让我痛苦了很久,最后没想到的是“对比”这一手法救了我。  其实第一遍阅读文本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注意到了对比,因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大概是对比手法的使用过于常见,
你这一生,有没有一篇文章,每次读它写它对你来说如同是享用了一场文字精神的飨宴?我就有,特别是在心中不宁静时,我就会写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到百字,我一分钟写得干干净净,一
费毅诚,浙江湖州市双林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收录了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一词。在与之配套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中,关于该词教学指导思想是这么写的:“这首词是晏殊写闺怨的名篇。作者借闺中女子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临秋怀人的真挚情感”。但是笔者却认为,该词的主人公更应该是男性,而且极有可能是作者自己。  一、由意象的审美惯性造成的审美错觉  关于该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本用于网络社交的网络语言渗入日常生活,这头“闯入瓷器店的怪兽”以其新奇的内涵、鲜活的形式、个性化的语态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进而影响到更多的社会阶层。网络语言一方面别开生面,给汉语带来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则粗暴破坏汉语言的纯粹与优美,认清网络语言的二重性对于语文学习不无裨益。   另一个栖身之地   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在美国诞生。1994年,中国全功
冰心老人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了。”  这就是冰心,这就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风格。  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冰心是上天掉落到20世纪中国的一粒温暖的种子,她天生是一个指向美丽人生、光照社会的人。”冰心曾译过泰戈尔的诗《吉檀迦利》,其中有一句“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
冯宗辉,山东省临清市康盛庄中学教师。  林海音是一个广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她常常以少年的视角,对世风人情做成人难于察觉和体验的关照与发掘,以至于让作品不经意地就走进少年读者们的内心。  《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少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该文是她自己真实经历的一个还原式的写照。但是回忆性的文章毕竟和现场实录有所不同,包括情绪的改变,感受的差别,细节的流失,以及阅历的悬殊等。所以多年后作者希望旧事重提
无论人们对政治有多少歧义,也无论人们对政治有何种偏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和政治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的存在。由此,以探询政治的道德合理性为己任的政治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追求道德的政治何以必要?过优良的政治生活何以可能?“软”的政治文化和“硬”的政治制度在政治运行中实际扮演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界有志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