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早期发现胃癌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蛋白酶原(PG)是一种门冬氨酸蛋白酶前体,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其中胃蛋白酶原Ⅰ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主要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在胃部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的变化,胃蛋白酶原不仅成为这三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而且是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重要的监测指标。
  据报道,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普查以及胃癌的预防干预计划,已在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实行。日本利用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在大面积的人群中进行普查,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了90%。
  以往的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可反映不同部位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联合测定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PGR)被视为胃黏膜的“血清学活检”。
  在正常人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Ⅰ浓度是胃蛋白酶原Ⅱ的6倍。胃蛋白酶原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67~200 微克/升。
  胃蛋白酶原Ⅰ<67微克/升:提示胃体、胃底黏膜萎缩或受损,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有关;
  胃蛋白酶原Ⅰ>200微克/升:提示可能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胃蛋白酶原Ⅱ正常参考值范围<15 微克/升。
  胃蛋白酶原Ⅱ>15微克/升:提示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
  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正常参考值范围为>7.5。
  PGR<7.5提示可能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的疾病有关。
  众多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Ⅰ较健康者明显下降,胃蛋白酶原Ⅱ因为分布较广、变化不大。而胃癌患者PGR明显降低,是胃癌的高危信号。可见,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测定是普查中筛选胃癌的良好指标。
  临床上,若血清胃蛋白酶原呈现“阳性”结果,需再进一步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这样常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月鉴别出复发和转移。胃蛋白酶原阳性者应每年检查一次胃镜,并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早期在内镜下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方法简而易行,目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受检者须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5ml。
  检验过程需要2~3小时,检验当天即可发出检验报告单。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与RAEB(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的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方法应用双向电泳
校车事故频发不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更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2011年11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2011年12月27日,距离甘肃省正宁县校车事故1个月零10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上就《校车安
《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安全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这四项“国标”虽为征求意见稿,但读后令人鼓舞。它不仅是我国就校车安全出台的第一部国标,亦是以人为本的具体的体现;这部融会贯通、呼之欲出的国标凸显了孩子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的主题,并为人们深化校车安全敞开了思路,催生出了一个校车安全链的诞生;它还为相关校车安全法律法规颁布奠定
点评专家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张克勤    一种罕见的怪病把大连姑娘夏秀玲变成了“木头人”。除了眼睛和嘴巴,夏秀玲全身的关节都不能打弯,她每天只能直挺挺地躺着或立着,她的吃喝拉撒全要由年迈的母亲赵兰英照顾。  秀玲患的是一种叫做“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疾病(现在也称其为“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增殖不良症”,英文简称FOP)。这种病被称为“骨病之王”,其患病率在西方约二百万分之一,目前
42岁的孙先生,曾精力充沛,工作不知疲倦。  可是,他当上乡镇领导没几年,就感觉白天工作打不起精神来,疲倦,看文件、开会和坐车没几分钟,就开始打盹了。  老孙纳闷,每晚倒头就能睡,一觉七八个钟头,怎么还休息不过来呢?  在妻子的催促下,老孙夫妻俩来到医院看病。  妻子告诉大夫,看他睡觉真难受,鼾声如雷,一会儿憋气几十秒,赶紧推他翻下身,他才又喘气。一夜如此,反反复复,让人揪心。  老孙晨起后感觉口
●姿势不良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和减轻颈痛等症状  ●颈部主动训练可有效预防颈椎病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伍少玲副教授     如今,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伏案工作者常出现颈肩痛,严重者伴有手臂酸麻胀痛、上肢放射痛或头晕、头痛等。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白
近几十年来,影响人们长寿的原因主要是癌症、心肌梗死及脑中风。而在我国,脑中风往往比心肌梗死多,因此,如何减少脑中风的发生很值得研究。  前不久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心脏学会2011年年会上,就有一份报告讨论了脑中风与晚饭后隔多少时间睡觉的问题。这是希腊某大学医学院的营养专家研究的。他们调查了1000位病人,结论是,晚饭后一小时以上再睡觉者较晚饭后即睡觉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要减少约2/3。如果再晚20分钟
如何应对感冒?感冒后,有人会通过泡热水澡、喝热汤等让自己发汗,有的人则大把吃药,甚至不惜打针输液,就为了能快点摆脱感冒烦恼。这些人们自以为有效的方式应对感冒是否真的管用?其中会不会存在某些错误认识呢?    大众观点:  感冒了泡个热水澡就好    专家解读:  重感冒时,越泡病情越严重    很多人都认为,感冒后,只要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再睡上一大觉,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其实,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适
许多糖尿病人一提起打胰岛素就“谈虎色变”,害怕“打上胰岛素会成瘾,再也不能撤下来,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转变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甚至有的患者因糖尿病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也依然硬挺着。由于惧怕打胰岛素,使糖尿病并发症例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眼失明、肾功能衰竭、肢端坏疽等发病率显著升高,甚至引起早亡或致残,给病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实,这是对胰岛素
2011年11月24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叶行舟副主任医师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叶大夫,您好!我这会儿正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给您打电话呢!我的愿望终于实现啦,谢谢您!”  打来电话的老张是叶医生之前的病人,一个严重房颤的患者,也是一个“老驴友”。经过手术之后,老张终于摆脱了病痛,实现了多年以来去西藏看看的愿望。     “老驴友”患上了严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