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妄想我有过,比如有一天我能拿个奖。但是坚持很重要,我记得蒋雯丽有次在台上拿奖台下很多人动容,这个圈子太难坚持了,因为在坚持自己的时候,全是发自心底里的热爱。”
10月,类型化谍战剧《黎明之前》把全国的媒体烧着了,事实上,剧火不火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剧中主要演员的媒体曝光率。除了吴秀波作为男一号成功撬动了媒体和好评,剧中八局处长“齐佩林”的扮演者张唏临,也终于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就连吴秀波在剧中称呼张唏临的名号“齐帅”也被媒体和网友传播开来。其实,剧中包括孙大浦、李伯涵,他们在剧本中大概属于所谓“功能性”人物,是配角,但剧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群像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齐佩林”只是张唏临无数配角中的又一个,但他将这个最初只是推动剧情的“功能性”人物变成金字塔上缺一不可的一块砖。
“以前其实也有突出的时候,但是前面有男一、反一。《黎明之前》是群像,演的时候大家就认同谁用的功多,演出来就是谁,没想到还真是这样。”现在张唏临已经有更多的好剧本可挑了,这也是他最想得到的。“这么多年,就等这个机会了。”
“虚荣谁不爱?”张唏临感受到了“热闹”的滋味。“机会到了,那么现在就是自己的黄金年龄”。张唏临特别欣赏柏寒的这句话,他说自己现在43岁,到50多岁也是他最好的年龄——会越来越好,那时候需要更加提醒自己的是:要心态特别安静地拍好下一部戏。张唏临也并非没有遗憾,他说如果《黎明之前》再加一场或两场戏就完美了,比如表现齐佩林回到家很累,因为他照顾所有人的感受的性格,或是在清晨的办公室,一个人跳着“蹦嚓嚓”。如此他觉得张唏临这个人物就更完满了。
候鸟的坚持
张唏临是北京人,初中时最骄傲的事是作文拿过联合国教科文奖,初中毕业后就上了一个表演业余班,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冯远征。1986年张唏临去工厂上班,1987年他又参加入艺考试,恰好和同是考生的胡军成了病友,两人都得了黄疸型急性肝炎住院。“考的时候多项选择题我按照单项做了,四十分就没了。”录取分数线是231分,他考了229分。
1988年,张唏临报考电影学院,那年他认识了刘江,因为刘江长得太帅三试免考入学,成了让这帮三试的考生羡慕嫉妒恨的典型。三试的时候,张唏临被一个剧组招去演一个三集戏,男一号,结果与电影学院失之交臂。
张唏临说他们这些人就像一群候乌,每年三四月份考试的时候,天南地北的人就飞到北京、上海,考完回家各干各的活,没考上接着再考。“现在想起来真好笑,那时不认为拍戏是个挣钱的职业,就是真诚地热爱,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得很随性,最坚持的一件事就是考大学、做演员。”
1989年,张唏临23岁,考表演专业院校超龄了,只有最后一搏,张唏临如愿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一切看上去很美,他考了全国第三,上海考区第一。人艺、北电、中戏直到上戏如愿,结局虽好听起来却有些落寞。
“前不久任程伟在微博上说看到我们当时的班主任导了一个大戏,他哭了。我也哭了。”那时的上海戏剧舞台很繁荣,张唏临遗憾没有这个机会。而最大的打击是大四的时候,谢铁骊导演要拍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穆斯林的葬礼》(《静静的小月河》),找张唏临演,学校没放入。
毕业后回到北京,他进了实验话剧院,怕就此被约束,转而去了北京市文化局这个更受束缚的地方,干了几个月后下决心离开。“你在某一阶段会碰上一些人,知遇之恩。”离开文化局张唏临有一段时间在《艺苑风景线》做导演,鲁豫是主持人。他遇上了赵宝乐,引荐他上了1995年的春晚。“郭达、蔡明的小品《父亲》里面拍照的记者就是我,我穿的大红毛衣是宝乐媳妇给我的,她说虽然戏不多,衣服得穿好。”
张唏临第一个和影视沾边的事是在一个小组干剧务,后来遇上英达,让他做副导演,一干就是两年。到1998年,张唏临已经是北京很有名的副导演,可以跟剧组提条件:你找我,就必须让我演一个角色。
1998年,张扬的电影《洗澡》就是张唏临担任副导演,但是开机的头一天他去了郑晓龙导演的《一年又一年》剧组,演了亮子,这是最初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荧屏形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唏临顺畅的开始。后来,张唏临转做执行制片人,2003年的刑侦电视剧《挣脱》,是当年很强的阵容:金韬导演,摄影是刚凭《空镜子》拿了奖的王晓明,张唏临是执行制片人兼男一号。他追到《一声叹息》的片场让张国立签了合同,演反一号,葛存壮是他通过葛优签的合同。剪完,赶上下文:刑侦剧不让上黄金档。“以为要火了……这个戏之前,2002年我出了一次车祸,脸上缝了49针,当时我觉得可能做不了演员了,所以做了执行制片人。车祸第九天,我就坐在现场(《挣脱》)拍戏了,只拍半边脸。”也由此他和投资人至今都是朋友。
张唏临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坚持。做剧务、副导演、执行制片人这些身份的背后就是你永远演不了主角,也迫使了张唏临放弃更多专心只做演员。“人家不给你这个命运的时候,就要自己去把握命运。”
从功能性到本我
除了亮子,张唏临另一个让观众熟悉的角色就是《绿萝花》里的小辉。剧火了一阵,却没让观众记住他的名字。“小辉那个角色很好,但是他属于胁从别人的角色——功能性的,包括齐佩林,都属于这一类。”《绿萝花》里有一场戏是在机场张唏临和蒋凯吵架,蒋凯说,不行,你得这样演,可他一定要那样演,几年后的一天,张唏临突然想到那场戏,脸“腾”地就红了,想自己当时怎么那样演戏啊,还不听人家的。“如果我再认真一点,相信那个角色能够闪光,太青涩。”
从有着一群腕儿出演的《大过年》开始,张唏临渐渐找到信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第一次感觉有了很多热情观众和粉丝的是2009年的《缉毒先锋》,弱寅范建,从这个戏开始,我有了自信,可能是我能说的东西多了、完整了一些。这些年成熟了,自然而然身上就会有一种气场,角色在整个戏里就能站住脚。而自己给了角色很多东西,就像齐佩林。”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表现在张唏临身上尤其贴切。张唏临的好人缘让他一直片约不断,但《黎明之前》却是一个机会,张唏临对人物的理解让他的角色有了质感,包括从齐佩林照顾所有人感受这一点都能看到张唏临的影子,其实不只是齐佩林,从今年的《鲜花朵朵》中的高舰艇、《我是老板》里特别三八的医生等,戏份不多,但都已经看得到角色的生动。
《黎明之前》的所有创作者都没想以后,只知道这是一部认真的剧。拍期超了十天,包括吴秀波在内的演员都有片约,纷纷和下个剧组推迟时间,张唏临索性把后面的戏推掉了。“这个戏是一帮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做的,说真的这个戏我没拿多少钱,很多人也不是为钱来的。有今天这个结果真的很高兴,谁要是说不高兴,那肯定太虚伪,关键是这之后你要干什么?”现在他终于能释怀过去从手边溜走的机遇了。“如果真的拍了或者风生水起了,也可能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我觉得现在很幸福,因为既能干自己喜欢的职业,还能养家糊口,演戏也一定是我一生的职业。《黎明之前》给我打开了很多扇门,我希望更多的门打开。”张唏临下一个戏是刘江导演的《红色年轮》,为了这次合作他等了五个月,而正在筹备期,刘江导演又扔出重磅炸弹,邀请他们几个八局的人一起再演一部《黎明之前》的姊妹篇,剧本名叫《策反者》,看来,《黎明之前》的效应还将延续。采访手记:在采访张唏临的过程中,我称呼他“齐帅”,写稿的过程中也一再把他的名字习惯性地写成齐佩林。《黎明之前》之后,他就像所有中国影视市场奋斗着的绿叶们,从坚硬的石头里终于挤出了一条缝,长出一朵小花。
张唏临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他善于从各个地方汲取有趣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角色总是一贯亲和。生活中张唏临也更愿意做一个没有距离感、落地的人,这不仅是他对角色的认知,也是对自己——所有形式上的知识最终都意味着自我的认知。截稿时,恰逢微博里看到林永健、张唏临、任正斌和田小洁等一干原八局成员集体加盟《建党大业》,看到他们和韩三平老总聊天的照片,忽然感悟:机遇真的就源于一个态度。
10月,类型化谍战剧《黎明之前》把全国的媒体烧着了,事实上,剧火不火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剧中主要演员的媒体曝光率。除了吴秀波作为男一号成功撬动了媒体和好评,剧中八局处长“齐佩林”的扮演者张唏临,也终于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就连吴秀波在剧中称呼张唏临的名号“齐帅”也被媒体和网友传播开来。其实,剧中包括孙大浦、李伯涵,他们在剧本中大概属于所谓“功能性”人物,是配角,但剧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群像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齐佩林”只是张唏临无数配角中的又一个,但他将这个最初只是推动剧情的“功能性”人物变成金字塔上缺一不可的一块砖。
“以前其实也有突出的时候,但是前面有男一、反一。《黎明之前》是群像,演的时候大家就认同谁用的功多,演出来就是谁,没想到还真是这样。”现在张唏临已经有更多的好剧本可挑了,这也是他最想得到的。“这么多年,就等这个机会了。”
“虚荣谁不爱?”张唏临感受到了“热闹”的滋味。“机会到了,那么现在就是自己的黄金年龄”。张唏临特别欣赏柏寒的这句话,他说自己现在43岁,到50多岁也是他最好的年龄——会越来越好,那时候需要更加提醒自己的是:要心态特别安静地拍好下一部戏。张唏临也并非没有遗憾,他说如果《黎明之前》再加一场或两场戏就完美了,比如表现齐佩林回到家很累,因为他照顾所有人的感受的性格,或是在清晨的办公室,一个人跳着“蹦嚓嚓”。如此他觉得张唏临这个人物就更完满了。
候鸟的坚持
张唏临是北京人,初中时最骄傲的事是作文拿过联合国教科文奖,初中毕业后就上了一个表演业余班,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冯远征。1986年张唏临去工厂上班,1987年他又参加入艺考试,恰好和同是考生的胡军成了病友,两人都得了黄疸型急性肝炎住院。“考的时候多项选择题我按照单项做了,四十分就没了。”录取分数线是231分,他考了229分。
1988年,张唏临报考电影学院,那年他认识了刘江,因为刘江长得太帅三试免考入学,成了让这帮三试的考生羡慕嫉妒恨的典型。三试的时候,张唏临被一个剧组招去演一个三集戏,男一号,结果与电影学院失之交臂。
张唏临说他们这些人就像一群候乌,每年三四月份考试的时候,天南地北的人就飞到北京、上海,考完回家各干各的活,没考上接着再考。“现在想起来真好笑,那时不认为拍戏是个挣钱的职业,就是真诚地热爱,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得很随性,最坚持的一件事就是考大学、做演员。”
1989年,张唏临23岁,考表演专业院校超龄了,只有最后一搏,张唏临如愿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一切看上去很美,他考了全国第三,上海考区第一。人艺、北电、中戏直到上戏如愿,结局虽好听起来却有些落寞。
“前不久任程伟在微博上说看到我们当时的班主任导了一个大戏,他哭了。我也哭了。”那时的上海戏剧舞台很繁荣,张唏临遗憾没有这个机会。而最大的打击是大四的时候,谢铁骊导演要拍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穆斯林的葬礼》(《静静的小月河》),找张唏临演,学校没放入。
毕业后回到北京,他进了实验话剧院,怕就此被约束,转而去了北京市文化局这个更受束缚的地方,干了几个月后下决心离开。“你在某一阶段会碰上一些人,知遇之恩。”离开文化局张唏临有一段时间在《艺苑风景线》做导演,鲁豫是主持人。他遇上了赵宝乐,引荐他上了1995年的春晚。“郭达、蔡明的小品《父亲》里面拍照的记者就是我,我穿的大红毛衣是宝乐媳妇给我的,她说虽然戏不多,衣服得穿好。”
张唏临第一个和影视沾边的事是在一个小组干剧务,后来遇上英达,让他做副导演,一干就是两年。到1998年,张唏临已经是北京很有名的副导演,可以跟剧组提条件:你找我,就必须让我演一个角色。
1998年,张扬的电影《洗澡》就是张唏临担任副导演,但是开机的头一天他去了郑晓龙导演的《一年又一年》剧组,演了亮子,这是最初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荧屏形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唏临顺畅的开始。后来,张唏临转做执行制片人,2003年的刑侦电视剧《挣脱》,是当年很强的阵容:金韬导演,摄影是刚凭《空镜子》拿了奖的王晓明,张唏临是执行制片人兼男一号。他追到《一声叹息》的片场让张国立签了合同,演反一号,葛存壮是他通过葛优签的合同。剪完,赶上下文:刑侦剧不让上黄金档。“以为要火了……这个戏之前,2002年我出了一次车祸,脸上缝了49针,当时我觉得可能做不了演员了,所以做了执行制片人。车祸第九天,我就坐在现场(《挣脱》)拍戏了,只拍半边脸。”也由此他和投资人至今都是朋友。
张唏临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坚持。做剧务、副导演、执行制片人这些身份的背后就是你永远演不了主角,也迫使了张唏临放弃更多专心只做演员。“人家不给你这个命运的时候,就要自己去把握命运。”
从功能性到本我
除了亮子,张唏临另一个让观众熟悉的角色就是《绿萝花》里的小辉。剧火了一阵,却没让观众记住他的名字。“小辉那个角色很好,但是他属于胁从别人的角色——功能性的,包括齐佩林,都属于这一类。”《绿萝花》里有一场戏是在机场张唏临和蒋凯吵架,蒋凯说,不行,你得这样演,可他一定要那样演,几年后的一天,张唏临突然想到那场戏,脸“腾”地就红了,想自己当时怎么那样演戏啊,还不听人家的。“如果我再认真一点,相信那个角色能够闪光,太青涩。”
从有着一群腕儿出演的《大过年》开始,张唏临渐渐找到信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第一次感觉有了很多热情观众和粉丝的是2009年的《缉毒先锋》,弱寅范建,从这个戏开始,我有了自信,可能是我能说的东西多了、完整了一些。这些年成熟了,自然而然身上就会有一种气场,角色在整个戏里就能站住脚。而自己给了角色很多东西,就像齐佩林。”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表现在张唏临身上尤其贴切。张唏临的好人缘让他一直片约不断,但《黎明之前》却是一个机会,张唏临对人物的理解让他的角色有了质感,包括从齐佩林照顾所有人感受这一点都能看到张唏临的影子,其实不只是齐佩林,从今年的《鲜花朵朵》中的高舰艇、《我是老板》里特别三八的医生等,戏份不多,但都已经看得到角色的生动。
《黎明之前》的所有创作者都没想以后,只知道这是一部认真的剧。拍期超了十天,包括吴秀波在内的演员都有片约,纷纷和下个剧组推迟时间,张唏临索性把后面的戏推掉了。“这个戏是一帮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做的,说真的这个戏我没拿多少钱,很多人也不是为钱来的。有今天这个结果真的很高兴,谁要是说不高兴,那肯定太虚伪,关键是这之后你要干什么?”现在他终于能释怀过去从手边溜走的机遇了。“如果真的拍了或者风生水起了,也可能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我觉得现在很幸福,因为既能干自己喜欢的职业,还能养家糊口,演戏也一定是我一生的职业。《黎明之前》给我打开了很多扇门,我希望更多的门打开。”张唏临下一个戏是刘江导演的《红色年轮》,为了这次合作他等了五个月,而正在筹备期,刘江导演又扔出重磅炸弹,邀请他们几个八局的人一起再演一部《黎明之前》的姊妹篇,剧本名叫《策反者》,看来,《黎明之前》的效应还将延续。采访手记:在采访张唏临的过程中,我称呼他“齐帅”,写稿的过程中也一再把他的名字习惯性地写成齐佩林。《黎明之前》之后,他就像所有中国影视市场奋斗着的绿叶们,从坚硬的石头里终于挤出了一条缝,长出一朵小花。
张唏临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他善于从各个地方汲取有趣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角色总是一贯亲和。生活中张唏临也更愿意做一个没有距离感、落地的人,这不仅是他对角色的认知,也是对自己——所有形式上的知识最终都意味着自我的认知。截稿时,恰逢微博里看到林永健、张唏临、任正斌和田小洁等一干原八局成员集体加盟《建党大业》,看到他们和韩三平老总聊天的照片,忽然感悟:机遇真的就源于一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