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和协同路径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从本质要求、目的指向、价值实现分析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提出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路径:加强党委组织领导,善用“大思政课”合力;逐级分解教育目的,压实主体教育目标;崇尚脱贫攻坚精神,丰富发展教育内容;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关系  协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92-03
  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概括了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不仅是脱贫攻坚工作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还是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脱贫攻坚精神作为广大扶贫干部的精神旗帜,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生动教材,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亦成为应有之义。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脱贫攻坚是中国人民同贫困展开的一场伟大斗争,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精神是从中国特色反贫困的伟大事业中孕育出来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之一,是数百万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浇灌和凝练出来的,有着深刻的内涵。
  “上下同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统一意志,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各级党委层层压实责任,立下军令状,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战斗、苦干实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倾洒心血、汗水和真情。“尽锐出战”反映了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堅强决心和巨大投入,广大扶贫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务实”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手榴弹炸跳蚤”,精准扶贫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精准务实的做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开拓创新”反映了广大扶贫干部创新精神,他们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资源,开展电商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成立新型农民合作社等,不断地打开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攻坚克难”反映了脱贫攻坚工作体现出来的坚忍不拔。8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取得了让世界惊叹的扶贫成绩。“不负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数百万扶贫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在中国反贫困道路上总结凝练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本质要求:脱贫攻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思想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传统和教育具有普遍性,“它使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思想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马克思形象比喻人要像呼吸空气一样,也要呼吸“物质的空气”和“精神的空气”,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不呼吸‘精神的空气’,不可能拒绝所有的意识形态,否则他就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传统和教育,认同一定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才能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可”。
  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展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等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目的指向:脱贫攻坚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直接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概括而言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认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就是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
  在脱贫攻坚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中,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引,就不能正确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就不可避免实践偏差,更不可能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脱贫攻坚精神,是数百万扶贫干部参与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精神力量的精辟总结和生动体现,广大扶贫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运用新方法帮老百姓脱贫致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本领,进而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自觉和成效。
  (三)价值实现:脱贫攻坚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才能实现其本位教育价值和工具理性价值,这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目的是一致的。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导向、精神动力的激发、个体人格的塑造、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规范等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且重现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途径主要有灌输、接受两种。   8年来,党和全国人民凝心聚力于脱贫攻坚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回顾过去,脱贫攻坚精神激励了数百万名扶贫干部奋斗在扶贫第一线,创造了亮眼的成绩单。展望未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更能激励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实践中创造出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路径
  脱贫攻坚精神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这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宝库和精神宝藏,新时代应把脱贫攻坚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其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一)加强党委组织领导,善用“大思政课”合力
  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委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从顶层设计着手,充分运用好脱贫攻坚工作这一生动的教材,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脱贫攻坚是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素材,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主动担当作为,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中用好“大思政课”的合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脱贫攻坚精神深入人心、脱贫攻坚楷模故事人人皆知,激励广大青年干事创业与祖国需要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二)逐级分解教育目的,压实主体教育目标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个体的特征,分层分级才能达到效果。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教育作用,对高职思政课的课程设定课程目标,将脱贫攻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拟订《脱贫攻坚进思政课教学建议》,立足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讲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理论问题。二是学校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以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社会主义为教育目标,加强联合,把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作为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勇做合格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文化展演、知识竞赛、观影等渠道,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脱贫攻坚精神,并自觉把这些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崇尚脱贫攻坚精神,丰富发展教育内容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对国情、区情了解不深,因此,必须立足脱贫攻坚伟大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脱贫攻坚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第一,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广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协同路径中,可重点学习广西扶贫干部的优秀代表,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黄文秀,她放弃大城市回到农村,实践自己“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立志要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的蓝标河,他兑现了“向人民报告”承诺等。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理想信念之光,并化为奋发学习、干事创业的动力。
  第二,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内容入手。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任务,围绕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重点讲述中国在贫困人口脱贫、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精神风貌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减贫治理样本等五个方面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了解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不仅是数百万名扶贫干部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集体成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教育内容入手。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任务,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世界其他贫困地区奉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减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中,强调突出中国力量,即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人民的力量,通过这些内容深化和发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内容入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学、真信、真行,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脱贫攻坚精神,结合现实宣传马克思主义反貧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系统讲授“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内容,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坚定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明了方向。在脱贫攻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路径中,可综合运用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方法。结合广西脱贫攻坚实际,重点介绍两种方法。
  第一,充分运用榜样教育法,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如最美奋斗者黄大发、“新愚公”李保国、回乡奉献的黄文秀、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省吃俭用心系教育的夏森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一是加强榜样现身说法专题事迹报告,增强感染力。可设计寻访脱贫攻坚楷模、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观看纪录片或电影等形式开展脱贫攻坚专题网络教育。如通过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我爱我的家乡》《绿水青山带笑颜》《我们在梦开始的地方》《山海情》《万物生》《花开正当时之唱响东方》《秀美人生》等影视作品,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的八集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及各地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如央视网推出的纪录片《决胜脱贫攻坚第一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脱贫攻坚中的大湾区力量》《遍地英雄下夕烟》,新华社制作的《脱贫攻坚路上的人们》,广东台制作的《脱贫攻坚中万里行》,西安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脱贫攻坚:黄河大合唱》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地区实际。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励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二,大力推介实践锻炼法,实现理论实践转向。实践锻炼法是德育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培养受教育者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全校之力支持桂平市的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派出大批扶贫干部,为贫困地区筹措资金,帮助地方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近三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拍摄微电影、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等活动都围绕脱贫攻坚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专题调研,以调研结果为基础数据,通过集体备课会等方式将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融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的教学中,促进理论的实践转向,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精神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的精神保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因此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接续奋斗美好新生活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6(1).
  [2]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21-02-26(1).
  [3]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J].新湘评论,2020(23).
  [4]徐金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J].理论月刊,2009(8).
  [5]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列寧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注: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2020SZ026)
  【作者简介】汤超珍(1984—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法学硕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近日,为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达州市达川区在雷音铺国有林场开展“林下可燃物集中清理”专项行动,防火于未“燃”。此次专项行动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召开了专题会议和岗前知识培训,明确林下可燃物清理的重点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按照划片包干负责制度的要求,对雷音铺国有林场的森林可燃物进行了集中清理。
当前,人们对阅读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怪象。怪象一:学生语言固化很多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没有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提高。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进行交流时,他们只针对内容泛泛而谈,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交流时语言固化。下面这样的场景,老师们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4月28日,察右前旗教育体育局组织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奋进新时代”主题大合唱比赛,共31所学校,1800余名师生家长参加了活动。
当前,元器件应用验证工作是元器件实现国产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的环节。元器件应用验证是指在元器件工程应用前开展的一系列试验、评估和综合评价,以确定元器件研制的成熟度和工程应用的适用度,能够有效指导元器件产品走向成熟和合理应用,保障新研元器件在装机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提高元器件的上装率。
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金的大量支持,现金流是其发展的动力之一。随着“房住不炒”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落实,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走高、筹资渠道变窄,资金投入和回收时间不匹配,因此通过高效、科学的手段对房地产项目的现金流进行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H公司现金流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房地产行业其他公司加强现金流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数字时代,传统社交方式被颠覆,社交平台上的数字化社交取代了传统社交方式,引起了社会关系变革。马克思认为,人就其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一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不断处于交往关系中,在交往关系中完成人的社会化进程。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社交方式不断更新,在社交平台上进行社会关系建构。个体进入社交平台后首先是身份的转换。现实个体以虚拟身份存在于平台即用户,在虚拟世界里用户的主体能动性不断强化。这正迎合了平台夺取竞争优势的需求,用户积极活跃在社交平台,无偿为平台创造数据、生产内容。数字时代,平台之
乳品行业属于民生行业。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乳制品消费迅速增长,乳品市场快速扩大。通过PEST和SWOT法,发现产品差异化与“以质取胜”是伊利集团战略制定及实施的根本点,以此挖掘其品牌和技术等竞争优势,同时针对劣势和面临的威胁提出战略调整建议,以期为伊利集团未来发展和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蔗糖代谢在植物发育、应激响应和产量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糖类的合成和分解推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蔗糖作为信号因子参与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并能与其他基因、激素、以及防御信号发生互作;然而,蔗糖代谢和细胞内外信号传递之间的耦合以及蔗糖代谢酶发挥其信号转导作用的机制并不相同。本文综述了蔗糖代谢关键酶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糖代谢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建议,以更好地理
本文以“广告心理学”课程为例,阐述后MOOC时代职业素养类课程SPOC混合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后MOOC时代职业素养类课程SPOC混合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后MOOC时代职业素养类课程SPOC混合实践教学对策:激发并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充分利用混合实践教学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本文从儿童期待视角出发,论述广西民族故事具有海洋精神的泛化叙事、山土人文的审美逻辑、勤劳角色的情感投射等开发价值,建议广西民族故事的绘本开发应遵循儿童期待的建构逻辑,即泛化叙事下的故事呈现逻辑、审美愉悦下的民族造型逻辑、强化认知下的角色投射逻辑,提出广西民族故事绘本定位原则:“强”泛化叙事原则下绘本信息定位;“专”审美愉悦原则下绘本美学定位;“重”非结构知识原则下绘本认知定位。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