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116-01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孩子的灵魂。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加强德育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加强德育意识,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或是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都要将知识、能力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衡量。
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过程应该有“对人的积极的爱”,并认为“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能源”。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目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冷落后进生,宠爱尖子生的不合理现象,教师要把自己的爱一视同仁地洒向全体学生,要真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完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钻研教材,把握德育的渗透点。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例如可以结合一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五年级的《比例尺》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结合一年级的《准备课》、六年级的《圆》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可以结合低年级的《比多、比少》、高年级的《面积的计算》等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炼就一双慧眼,准确地把握德育的渗透点。
自然灵活,抓住德育的契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是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进行,要创设具体、可感的德育情景,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吸收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把数学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环节,从而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是让学生自测一分钟所完成任务的数量,如写多少字,心跳多少下……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和搜集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等。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时间,更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珍惜时间。
持之以恒,注重德育的长期性。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定型,因此具有很强的德育可塑性。但是,如果认为向孩子们讲讲道理就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素质,肯定未免天真了一些。要知道德育工作难,就难在其的长期性和隐性,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渐变的过程;要明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靠的是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引导和不断的的养成教育;要树立“滴水穿石”的信念,从而让孩子们入脑入心铭记终生。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各类活动耳濡目染获得感性认识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的理性认识所获得的。因此德育渗透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向课下延伸,要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初步认识时,可鼓励学生课下互量身高和臂长,回家后自己动手测量床和桌子等家具。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再如在教学元角分的初步认识时,可布置学生到商场去收集相关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通过这样的社会调查,既复习了书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会到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教师一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地完善自己,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精神风貌来感召学生。因此数学课上,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要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工整合理,书写要规范美观,辅导学生要耐心,讲解问题要细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不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对人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孩子的灵魂。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加强德育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加强德育意识,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或是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都要将知识、能力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衡量。
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过程应该有“对人的积极的爱”,并认为“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能源”。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目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冷落后进生,宠爱尖子生的不合理现象,教师要把自己的爱一视同仁地洒向全体学生,要真心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完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钻研教材,把握德育的渗透点。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例如可以结合一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五年级的《比例尺》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结合一年级的《准备课》、六年级的《圆》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可以结合低年级的《比多、比少》、高年级的《面积的计算》等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炼就一双慧眼,准确地把握德育的渗透点。
自然灵活,抓住德育的契机。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是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进行,要创设具体、可感的德育情景,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吸收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把数学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环节,从而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是让学生自测一分钟所完成任务的数量,如写多少字,心跳多少下……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和搜集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等。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时间,更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珍惜时间。
持之以恒,注重德育的长期性。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定型,因此具有很强的德育可塑性。但是,如果认为向孩子们讲讲道理就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素质,肯定未免天真了一些。要知道德育工作难,就难在其的长期性和隐性,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渐变的过程;要明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靠的是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引导和不断的的养成教育;要树立“滴水穿石”的信念,从而让孩子们入脑入心铭记终生。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各类活动耳濡目染获得感性认识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的理性认识所获得的。因此德育渗透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向课下延伸,要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米和厘米的初步认识时,可鼓励学生课下互量身高和臂长,回家后自己动手测量床和桌子等家具。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再如在教学元角分的初步认识时,可布置学生到商场去收集相关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通过这样的社会调查,既复习了书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会到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特殊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教师一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积极地完善自己,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精神风貌来感召学生。因此数学课上,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要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工整合理,书写要规范美观,辅导学生要耐心,讲解问题要细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不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更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对人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