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论述了化学课程教学的三个特征: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性、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及师生生命价值的彰显性。在课程教学中要突出这三个特征,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与教师的创造性机智。
【关键词】三维目标 方法手段 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96——01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为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较好的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呢?本人认为,关键要突出以下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个特征。
1 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知识与技能,它指的是课程中的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它强调的是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必须是自己的主动探究和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态度、精神状态、心理感受、思想认识等综合表现。因此,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发展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途径与策略。
相对传统的教学而言,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如“电解质的电离”的知识学习,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从固体与液体的物质结构的特征来阐述电解质电离的微观机制,学生能理解“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这种教学仅实现了知识的目标。如果能让学生分别做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就会发现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问题,随之而来就会激发学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或探究这个问题的主动性。显然,这种学习的过程特征是学生的主动思考或主动探究,认知的模式是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态度与思想情感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能逐步掌握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索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所在。
2 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碳的多样性”的课题导入时,除了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安排的有关“溶洞、煤块、珊瑚”三个图片外,教师应该介绍更多的自然界中或者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有关含有碳的物质或材料。应该说,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材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区域差别而言,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与增补,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有自己的“活化性”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在于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探究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探究性的比较实验是这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因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关键性内容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碳酸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何异同?这些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有利于促进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师生生命价值的彰显性
教师的生命价值蕴含在学生生命价值之中,而新课程极力提倡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新课程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根本上讲是提倡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个性创造,只有充分地发挥具有教师个性的创造性,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如在“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的课题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或上网搜寻“石油和煤”的有关资料,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知道“石油和煤”对国民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也可以要求学生做专题知识小报,至于何种活动与形式,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的创造性,而学生的这种与课程知识有关的学习,就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性的活动。
课程教学中要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还在于教师要注重课程学习中的生成性问题。如针对全球“石油和煤”存储量与耗用量的矛盾,如何解决今后的能源问题必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教师不仅要倍加重视,更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是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
上面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论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三个特征,如何实施教学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怎样才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机智。所以说,新课程既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也是关注教师的发展,更是关注民族与国家的未来!
【关键词】三维目标 方法手段 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96——01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为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较好的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呢?本人认为,关键要突出以下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个特征。
1 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知识与技能,它指的是课程中的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它强调的是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必须是自己的主动探究和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态度、精神状态、心理感受、思想认识等综合表现。因此,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发展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途径与策略。
相对传统的教学而言,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如“电解质的电离”的知识学习,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从固体与液体的物质结构的特征来阐述电解质电离的微观机制,学生能理解“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这种教学仅实现了知识的目标。如果能让学生分别做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就会发现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问题,随之而来就会激发学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或探究这个问题的主动性。显然,这种学习的过程特征是学生的主动思考或主动探究,认知的模式是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态度与思想情感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能逐步掌握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索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所在。
2 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碳的多样性”的课题导入时,除了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安排的有关“溶洞、煤块、珊瑚”三个图片外,教师应该介绍更多的自然界中或者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有关含有碳的物质或材料。应该说,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材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区域差别而言,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与增补,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有自己的“活化性”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在于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探究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探究性的比较实验是这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因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关键性内容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碳酸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何异同?这些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有利于促进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师生生命价值的彰显性
教师的生命价值蕴含在学生生命价值之中,而新课程极力提倡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新课程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根本上讲是提倡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个性创造,只有充分地发挥具有教师个性的创造性,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如在“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的课题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或上网搜寻“石油和煤”的有关资料,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知道“石油和煤”对国民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也可以要求学生做专题知识小报,至于何种活动与形式,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的创造性,而学生的这种与课程知识有关的学习,就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性的活动。
课程教学中要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还在于教师要注重课程学习中的生成性问题。如针对全球“石油和煤”存储量与耗用量的矛盾,如何解决今后的能源问题必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教师不仅要倍加重视,更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是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
上面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论述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三个特征,如何实施教学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怎样才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机智。所以说,新课程既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也是关注教师的发展,更是关注民族与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