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人的审美品质、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塑造人的全面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哲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教育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乐。而其中首要的便是审美教育的功能。[1]本文着重从美术教师“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共同学习,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交流碰撞,师徒切磋课堂教学技艺;齐心协力,携手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四个方面阐述美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术教师在当今素质教育旗下的个人职责与团队魅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 集体 合作 团队建设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目,正式进入学校美术教育中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美术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艺术教育已成为小学至高中的核心科目。
我国对现行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课程总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教育发展目标的提出给美术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美术教育教学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彰显学校特色。
因此,一所学校要全面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师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
一、与时俱进,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
当今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艺术相交融的基础文化学习,是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完善人的审美品质的重要课程。
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人类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碰撞中产生和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力求改变美术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终身受益。
一所学校,要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美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素养既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气质,又能促使其艺术特质的生成,使人聪慧优雅、眼光独到。美术教师只有与时俱进,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才能凝聚智慧,以小见大。
1.集体备课,探讨课堂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的好处在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脉搏,了解并且吃透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并分段进行教学安排,将知识与技能按年段进行系统的分类,制定各年段教学的达标任务,共同探讨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呈现出递进状态,以期实现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总目标。
集体备课可以每两周一次,期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尤为重要,既要确立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备人,又要确定备课的内容、要求,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组员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人多见、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在碰撞中得到提高。
对不同年段的教学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递进的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包括课前准备的要求、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要求、课中示范的要求、课后拓展的要求等。通过集体备课,教师间拓宽了视野,受到了启迪,得到了帮助,实现了共赢。
2.集体研讨,设法解决重点难点
美术教师通过集体学习研讨,知道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而且是美术课程改革应该着力改进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所以,在各年段的教学内容中,“只要涉及到知识与技能,它们仍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要适当的降低其难度和要求”。[3]
在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设计上,可以通过“教师提供课前预习提纲“、“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学生自主尝试练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师规范演示”、“教学拓展”等渠道来解决。
3.集体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课上的分层教学,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分层以及不同年段、不同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分层。美术学科的内容很难像一些学科那样能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成若干具有明显差别的等级。尽管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有程度上的递进关系,但是很难截然分成几个层次关系。这时就要求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两个层面上,基础薄弱的孩子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基础较好和有特长的孩子可以跳一跳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的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激发,做到美术教学真正的面向每一个学生。只有美术教师集体努力,才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连贯和保持。
4.集体实践,理想教育融入课堂
潜意识情感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绘画的理论,它认为“儿童是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画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5]
孩子们的美术作品暴露他们的情绪,是潜意识感情的反映,而不是智力的反映。此时,作为美术教师只要集体实践,有意识地略加引导,并将理想教育自然的引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信念,不仅能使他们能够更大胆更真实的描绘事物,而且他们会将自己的思想、理想、感情、心理融入到他们的构思之中、构图之中、色彩之中、想象之中。充斥着理想教育的美术课堂才是人文的课堂、人性的课堂、理想的课堂。
二、共同学习,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示范准确、教学板书精练、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应当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追求。而要做到这一切,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并付助于实践,才能使得美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而美术教师要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应落实以下几个教育策略。
策略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美术课堂也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提倡并非始于今天,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其中表示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美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主导教学的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多元化”。[4]
策略二:面向全体学生
美术课堂应面向每一个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其次,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立每个组员的角色分工,告知他们必须承担的个人责任;再次,要尊重与爱护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当然,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美术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策略三:小组讨论交流
鼓励在美术课上,学生之间开展相互学习活动,例如:小组共同合作一幅尺寸较大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品;组员之间在陶艺课上共同完成一件得意之作;版画课上掌握快的同学演示制作过程给其他同学看;写生课上同学之间相互做模特等。甚至,学生想出了其它与老师不同的表现手法,教给老师、教给同学,做课堂上的小老师。相互学习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又增添了美术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掌握的对比数据,发现四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实现的学习成效最大,学生们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共同学习。学习小组根据学习目标,共同努力。他们互帮互助,遇到问题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基本达成一致。
在小组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组间交流,是让所有的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美术课上,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使组员之间有一种自豪感、相互信赖感,提高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学习的效率。
三、交流碰撞,师徒切磋课堂教学技艺
要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一所学校的美术实力,师徒结对互帮互助非常重要。师徒共同备课;师徒共同听课;师傅听徒弟说课;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汇报课;师傅向徒弟推荐有关美术学科教改的书籍;徒弟与师傅交流学习心得;师傅指导徒弟总结教学得失;徒弟拟稿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参赛;师傅敦促徒弟积极参与美术专业学术活动及开展艺术创作;师徒共同辅导学生作品参赛……在交流碰撞中,师徒的教学技艺得到共同提高。
四、齐心协力,携手参与教育教学科研
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以及电教设备的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教学本领。美术教师个人尤其是美术教师团队,要有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勇气,更要有团结一致集体拼搏的实战精神。
集体课题是指有一位课题组织者或领头人并且有几位或一帮组员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小组,是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且有着明确分工的研究小组。课题研究首先要针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项目、研究时间、研究成果等进行预设,并在过程研究中,细致分工,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差异研究、个案研究等落实研究的具体项目,也可以通过开设研究课、公开课、开设讲座,撰写研究论文、学术报道、教学案例等,搜集研究素材,积累资料,将课题研究与平时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只有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课题研究才是真正能够反映教学一线声音的有效研究。
集体研究课题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美术教师只有紧密团结,相互帮助,拧成一股绳,携手参与教育科研,才能积聚个人智慧形成团队力量,攻克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成为教研型、科研型的美术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新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它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传授美术基础技能之外,还作为审美教育的主科目,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艺术品质等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确立了美术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及反思中建立起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教学成果具有独特的思考。因此,美术教育团队应做美术教育的研究者,多途径促进自己及他人的专业发展,促进团队的整体建设。
美术教师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教育理想迈进;美术教师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够带动整个学校的美术教育向更高更广阔的天地飞跃。
[参考文献]
[1]见《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41页.颜亦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5
[2]见《美术课程标准解读》55页.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3]见《美术课程标准解读》55页.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4]见《实践与研究》第1期总第9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教科研中心编.2010-1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关键词]美术教育 美术教师 集体 合作 团队建设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目,正式进入学校美术教育中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美术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艺术教育已成为小学至高中的核心科目。
我国对现行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课程总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2]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教育发展目标的提出给美术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美术教育教学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彰显学校特色。
因此,一所学校要全面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师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
一、与时俱进,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
当今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艺术相交融的基础文化学习,是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完善人的审美品质的重要课程。
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人类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碰撞中产生和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力求改变美术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终身受益。
一所学校,要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美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素养既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气质,又能促使其艺术特质的生成,使人聪慧优雅、眼光独到。美术教师只有与时俱进,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才能凝聚智慧,以小见大。
1.集体备课,探讨课堂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的好处在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美术课堂教学的脉搏,了解并且吃透一至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并分段进行教学安排,将知识与技能按年段进行系统的分类,制定各年段教学的达标任务,共同探讨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呈现出递进状态,以期实现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总目标。
集体备课可以每两周一次,期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尤为重要,既要确立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备人,又要确定备课的内容、要求,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组员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人多见、求同存异,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在碰撞中得到提高。
对不同年段的教学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递进的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包括课前准备的要求、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要求、课中示范的要求、课后拓展的要求等。通过集体备课,教师间拓宽了视野,受到了启迪,得到了帮助,实现了共赢。
2.集体研讨,设法解决重点难点
美术教师通过集体学习研讨,知道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而且是美术课程改革应该着力改进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所以,在各年段的教学内容中,“只要涉及到知识与技能,它们仍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要适当的降低其难度和要求”。[3]
在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的设计上,可以通过“教师提供课前预习提纲“、“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学生自主尝试练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师规范演示”、“教学拓展”等渠道来解决。
3.集体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课上的分层教学,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分层以及不同年段、不同基础上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分层。美术学科的内容很难像一些学科那样能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成若干具有明显差别的等级。尽管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有程度上的递进关系,但是很难截然分成几个层次关系。这时就要求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两个层面上,基础薄弱的孩子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基础较好和有特长的孩子可以跳一跳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的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激发,做到美术教学真正的面向每一个学生。只有美术教师集体努力,才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连贯和保持。
4.集体实践,理想教育融入课堂
潜意识情感来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绘画的理论,它认为“儿童是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画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5]
孩子们的美术作品暴露他们的情绪,是潜意识感情的反映,而不是智力的反映。此时,作为美术教师只要集体实践,有意识地略加引导,并将理想教育自然的引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信念,不仅能使他们能够更大胆更真实的描绘事物,而且他们会将自己的思想、理想、感情、心理融入到他们的构思之中、构图之中、色彩之中、想象之中。充斥着理想教育的美术课堂才是人文的课堂、人性的课堂、理想的课堂。
二、共同学习,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示范准确、教学板书精练、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应当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追求。而要做到这一切,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并付助于实践,才能使得美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而美术教师要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应落实以下几个教育策略。
策略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美术课堂也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提倡并非始于今天,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其中表示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只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美术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主导教学的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多元化”。[4]
策略二:面向全体学生
美术课堂应面向每一个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其次,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立每个组员的角色分工,告知他们必须承担的个人责任;再次,要尊重与爱护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当然,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美术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向导和顾问。
策略三:小组讨论交流
鼓励在美术课上,学生之间开展相互学习活动,例如:小组共同合作一幅尺寸较大的绘画作品或手工制品;组员之间在陶艺课上共同完成一件得意之作;版画课上掌握快的同学演示制作过程给其他同学看;写生课上同学之间相互做模特等。甚至,学生想出了其它与老师不同的表现手法,教给老师、教给同学,做课堂上的小老师。相互学习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又增添了美术课堂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掌握的对比数据,发现四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实现的学习成效最大,学生们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共同学习。学习小组根据学习目标,共同努力。他们互帮互助,遇到问题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基本达成一致。
在小组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组间交流,是让所有的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美术课上,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使组员之间有一种自豪感、相互信赖感,提高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学习的效率。
三、交流碰撞,师徒切磋课堂教学技艺
要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一所学校的美术实力,师徒结对互帮互助非常重要。师徒共同备课;师徒共同听课;师傅听徒弟说课;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汇报课;师傅向徒弟推荐有关美术学科教改的书籍;徒弟与师傅交流学习心得;师傅指导徒弟总结教学得失;徒弟拟稿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参赛;师傅敦促徒弟积极参与美术专业学术活动及开展艺术创作;师徒共同辅导学生作品参赛……在交流碰撞中,师徒的教学技艺得到共同提高。
四、齐心协力,携手参与教育教学科研
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以及电教设备的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教学本领。美术教师个人尤其是美术教师团队,要有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勇气,更要有团结一致集体拼搏的实战精神。
集体课题是指有一位课题组织者或领头人并且有几位或一帮组员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小组,是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且有着明确分工的研究小组。课题研究首先要针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项目、研究时间、研究成果等进行预设,并在过程研究中,细致分工,可以通过对比研究、差异研究、个案研究等落实研究的具体项目,也可以通过开设研究课、公开课、开设讲座,撰写研究论文、学术报道、教学案例等,搜集研究素材,积累资料,将课题研究与平时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只有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课题研究才是真正能够反映教学一线声音的有效研究。
集体研究课题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美术教师只有紧密团结,相互帮助,拧成一股绳,携手参与教育科研,才能积聚个人智慧形成团队力量,攻克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成为教研型、科研型的美术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培养新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它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传授美术基础技能之外,还作为审美教育的主科目,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艺术品质等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确立了美术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教学实践及反思中建立起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教学成果具有独特的思考。因此,美术教育团队应做美术教育的研究者,多途径促进自己及他人的专业发展,促进团队的整体建设。
美术教师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教育理想迈进;美术教师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够带动整个学校的美术教育向更高更广阔的天地飞跃。
[参考文献]
[1]见《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41页.颜亦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5
[2]见《美术课程标准解读》55页.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3]见《美术课程标准解读》55页.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4]见《实践与研究》第1期总第9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教科研中心编.2010-1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