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审美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有激发美感、挖掘潜能等育人功能。如何创新美育载体,将真、善融入美的形式中,用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彰显新时代文化自信?湖北省赤壁市实验中学华舟校区笋衣工作坊进行了实践。
挖掘笋衣的价值
笋衣是竹笋的外壳,俗称笋壳、竹壳等。笋衣富含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磷、铁等元素,具有吸潮、防虫等作用,也可用来造纸、酿酒、制作艺术品和日用品等。
赤壁市是楠竹之乡,人们钟情于竹材、竹笋,竹梢、竹叶也被利用,而笋衣却少有人问津。一到春日,竹笋遍野,笋衣一层层剥落,废弃于林间。为了更好地利用笋衣,有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处理后用于作画,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笋衣画。
笋衣画是利用素描、速写等手法,用预先剪裁好的笋衣“部件”精心拼贴而成,具有“触有手感、观有墨韵”的艺术效果。
将笋衣艺术融入课堂
一所学校除了分数,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这样,才能滋润学生,让他们变成“最好的样子”。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赤壁市实验中学華舟校区成立了“笋衣艺术实践工作坊”(简称笋衣工作坊),每周安排两节课。另外,周日下午还有教师专门给寄宿班的学生上课。
课堂上,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处理笋衣,让他们用刻刀依照笋衣的纹理刻划,小心地将其剪开,再娴熟地贴在画板上。
八年级学生余锦雯是《毛泽东素描》的参与者之一。她说,在创作笋衣画的过程中,她不仅变得耐心、细心,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八年级学生李涵说,笋衣画对细节的要求很严格,稍不留意就会失败,必须静下心,慢慢雕琢。同时,笋衣画对颜色搭配、明暗关系也有要求,一年来,她在这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
目前,学生用废弃笋衣创作出无数精美作品。走进笋衣工作坊,《清明上河图》《草船借箭》《羊楼洞古街》《重峦叠峰》等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笋衣画挂满墙壁、摆满工作台。远远望去,这些笋衣画似由金箔拼贴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走近一看,又似精致的刺绣,纹理清晰。画中人物惟妙惟肖、山水景观古朴雅致、动植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创新美育载体
2015年春,《笋衣艺术品设计与制作》课题敲定后,学校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及专家团队进入课题组,还特聘当地笋衣艺术品专家余炳生担任指导老师。
在笋衣工作坊,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教材——《笋衣艺术品设计与制作》。校本教材共有十三课,如《奇妙的笋衣》《笋衣剪贴画的设计与制作》《笋衣剪贴连环画的设计与制作》……每一课都包括导学、表现形式、制作方法与步骤、制作提示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校本教材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标准设计,学生学习关(基础、兴趣、能力)做到“以学定案”,学习学情关(情绪、意向、障碍)做到“以情定案”。
编写过程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课,集体研讨,优化教案,师生共用”原则,备课组集体研讨时,以主备教师为中心发言人,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要求,对编写的教学案加以阐述,教师进行讨论,生成教学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终于完成,这是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之一。
此外,在笋衣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出一批具有珍藏价值的作品,如《毛泽东素描》在2018年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出中荣获二等奖,《笋衣书画》在全市第十一届美育节活动中荣获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挖掘笋衣的价值
笋衣是竹笋的外壳,俗称笋壳、竹壳等。笋衣富含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磷、铁等元素,具有吸潮、防虫等作用,也可用来造纸、酿酒、制作艺术品和日用品等。
赤壁市是楠竹之乡,人们钟情于竹材、竹笋,竹梢、竹叶也被利用,而笋衣却少有人问津。一到春日,竹笋遍野,笋衣一层层剥落,废弃于林间。为了更好地利用笋衣,有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处理后用于作画,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笋衣画。
笋衣画是利用素描、速写等手法,用预先剪裁好的笋衣“部件”精心拼贴而成,具有“触有手感、观有墨韵”的艺术效果。
将笋衣艺术融入课堂
一所学校除了分数,还应有“诗和远方”。只有这样,才能滋润学生,让他们变成“最好的样子”。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赤壁市实验中学華舟校区成立了“笋衣艺术实践工作坊”(简称笋衣工作坊),每周安排两节课。另外,周日下午还有教师专门给寄宿班的学生上课。
课堂上,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处理笋衣,让他们用刻刀依照笋衣的纹理刻划,小心地将其剪开,再娴熟地贴在画板上。
八年级学生余锦雯是《毛泽东素描》的参与者之一。她说,在创作笋衣画的过程中,她不仅变得耐心、细心,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八年级学生李涵说,笋衣画对细节的要求很严格,稍不留意就会失败,必须静下心,慢慢雕琢。同时,笋衣画对颜色搭配、明暗关系也有要求,一年来,她在这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
目前,学生用废弃笋衣创作出无数精美作品。走进笋衣工作坊,《清明上河图》《草船借箭》《羊楼洞古街》《重峦叠峰》等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笋衣画挂满墙壁、摆满工作台。远远望去,这些笋衣画似由金箔拼贴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走近一看,又似精致的刺绣,纹理清晰。画中人物惟妙惟肖、山水景观古朴雅致、动植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创新美育载体
2015年春,《笋衣艺术品设计与制作》课题敲定后,学校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及专家团队进入课题组,还特聘当地笋衣艺术品专家余炳生担任指导老师。
在笋衣工作坊,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教材——《笋衣艺术品设计与制作》。校本教材共有十三课,如《奇妙的笋衣》《笋衣剪贴画的设计与制作》《笋衣剪贴连环画的设计与制作》……每一课都包括导学、表现形式、制作方法与步骤、制作提示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校本教材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标准设计,学生学习关(基础、兴趣、能力)做到“以学定案”,学习学情关(情绪、意向、障碍)做到“以情定案”。
编写过程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课,集体研讨,优化教案,师生共用”原则,备课组集体研讨时,以主备教师为中心发言人,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堂教学要求,对编写的教学案加以阐述,教师进行讨论,生成教学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校本教材编写工作终于完成,这是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丰硕成果之一。
此外,在笋衣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出一批具有珍藏价值的作品,如《毛泽东素描》在2018年湖北省黄鹤美育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出中荣获二等奖,《笋衣书画》在全市第十一届美育节活动中荣获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