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教学理念出发,从三个方面浅谈了自己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一﹚设计“预学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经历发现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二﹚设计“导学案”体现目标意识、合作意识、质疑意识,促使师生互动,主动生成,教学相长。﹙三﹚设计“悟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目标教学 ;实践;体会
  新课改之前,大多教师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知识在形成过程中怎样让学生经历,只注重结果,很少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鉴于此,我认为学校教科研活动要坚持以目标教学为载体,大力实施“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这一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 “预学案”的设计,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预学”是“导学”的基础环节,从教与学两方面提出实施要求。教的方面: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使课堂教学有效得到实施,教师要在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重新整合。设置适应学生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课前先学问题,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学的方面:设计“预学记录”,以学生为主体,设置三个栏目:“我想学”、“我学会了”和“我还想学”。这一阶段的操作流程为:教师设计学案——学生完成学案——生生交流学案——学生记录学案。
   例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设计预学案习题时,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二查、一译。三读指: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注解,明大意;三读欣赏玩味,品佳句。二查:一查资料,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译指分段翻译在本子上。然后做好预学记录。
   通过这样一份探索性的预学案,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促使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科学认知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 “导学案”的设计,促使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导学”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导学结合。”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与教师有效地“导”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因此,“导学”探究活动是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其操作流程为: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生质疑,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点拨引导;质疑解惑。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教师用新颖的导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为学生进入主体参与和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进入情境后,我首先让学生质疑,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我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难理解或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学生讲完之后,接着对本课要重点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归纳整理,总结深化。讲解文章的思想性及写作方法,并由学生就文中的名言佳句欣赏评价。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设计出新颖和较有深度的话题和练习,将触角伸向更深、更广阔的天地。这样,既可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大胆创新能力,使本节课真正体现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原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这一教学过程始终让学生处于不同形式的学习状态中,整个“导学”过程体现着﹙1﹚目标意识。学生的学习因目标的明确而变得专注,因目标的达成而享受成功,因成功的喜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课堂充满期待。﹙2﹚合作意识。课堂因合作探究使师生、生生之间知、情、意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从而得到共同提高。﹙3﹚质疑意识。质疑是思考的开始,更是学习的开始。通过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后置疑、在”合作探究”中质疑、在“练习巩固”中质疑、在“学习过程”中质疑,从而使课堂中出现一些史料未及的问题生成,使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3 “悟学”环节的设计,促使学习力和教学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我们的课堂应当是师生不断检验教学、反思教学的过程。“悟学”环节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小结反思和教师的教后反思的有效统一。一方面,让学生在反思自学、交流和展示的过程及结果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反思教学预设中、在倾听学生的课堂评价中、在采撷学生思维“火花”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力。这一阶段的操作流程为:阶梯练习巩固——延伸拓展迁移——学生小结反思——教师检查反馈——教师教后反思。
   诚然,一种教学模式的成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和反复的实践验证、改进和完善。本文只是自己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所谓“教学有模,但无定模”,期待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初中语文的新教法,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
期刊
【关键词】合作与交流 ; 异质组合 ; 同质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尝试、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
期刊
【摘要】现代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人的要求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机电专业的技能人才。为了适应新时期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我校为了适应实训教学的需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在机电项目的技能实训课中,采用了“做中学、学中教”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与企业对接,毕业即就业。   【关键词】做中学 ; 学中教; 机电; 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
期刊
面对新课程,班主任工作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班主任的角色也同时发生着变化,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新课程理念催促我们审视与转换角色,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卫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1 做好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呼唤,做为班主任应遵循“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在工作中就应该有这样的宏观理念:    1.1 学生的
期刊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要想把这不可言的“妙”处内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朗读便是最好的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可是在聋校,由于学生部分或全部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积极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本文作者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实行“零学案”教学,并评选最佳编题个人和小组;二、课前班级展示交流的问题和共性疑难的问题都要呈现在黑板上,且问题数量要有所限制;三、课上翻牌随机抽人脱稿展示,且要限时进行和板书关键词化;四、课终要及时构建知识网络,且要突出重难点。   【关键词】问题;自主;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课前预习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教材也在三年级下册的“习惯篇”中明确提出“自主预习复习”。那么,怎样提高预习的效率,为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几点看法。  1 选准预习内容   小学阶段,各年级学生的书面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项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好信息技术课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成,掌握好信息技术这种工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教学   1 教师要具备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
期刊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创造性地完成语文作业。我在20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下运用语文进行写作的意识。增加习作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写
期刊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爱护书籍》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1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你都喜欢看什么书?你们是怎样看书的呢?生自由汇报。   1.2 从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