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与基思·布拉德舍合写的一组报道“苹果经济”获得2013年普利策释意性新闻奖。本文将深入这一系列报道的文本内容及组织结构,利用文化霸权相关理论,揭示其隐藏在看似客观、平衡报道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及霸权意识形态。
【关键词】:苹果经济;文化霸权;美国;中国
一、前言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在这个过程中,普利策新闻奖对于中国题材的关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截止到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关中国的报道的共有10篇(组),其中不包括一个特写摄影奖,针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及刻画,其充满偏见的视角,无疑是文化霸权主义最好的诠释。
二、“苹果经济”报道
(一)“苹果经济”的主要内容
“苹果经济”系列报道共有9篇文章组成,分别是“iPhone为何中国制造?”、“iPad里的血与泪”、“苹果是如何合法规避巨额税收的”、“苹果店员不赚钱?”、“日产能在美国制造,苹果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的革命”、“专利权,一把双刃剑”、“苹果App催生新经济”、“中国血汗工厂在转变”,发表于纽约时报,共计7万余字。整个系列报道历时一年,以“苹果”为例,从中国开始以中国结束。
(二)“苹果经济”的报道手法
对于获得普利策奖“苹果经济”来说,其无疑也是标榜着客观与责任,打着深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烙印。
这种所谓“客观性”的报道手法,其实只是一种选择视域内的客观,其所搭建的因果关系,也只是狭隘的表象。在对“苹果经济”系列报道进行的文本分析中,不能单就9篇中的任何一篇进行单独的话语分析,而应从这9篇报道所形成的完整的叙事体系来分析其背后的美国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在相关中国报道时的文化霸权问题。
(三)“苹果经济”的两条主线
对于这9篇报道的解读,可以从两个主线开始,一是作为“中心”的美国,美国在现代化的粉饰下进行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全球化的今天站在资本主义世界或者“资本”顶端的美国,通过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引领来获得中心地位,并在其中进行反思、寻找出路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的合法性。二是,引入作为不断被关照的“他者”角色的中国,系列报道中并不是每一篇都有关于中国的描述,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作为对话着的“他者”形象贯穿始终的存在感。
三、作为“中心”的美国与作为“他者”的中国
“苹果經济”系列报道,以分析“世界上最优秀公司”(报道中称)——苹果公司经济模式为外壳,实质是在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其所能反映的也只是现代性视角下对于“东方”中国的偏见文本,无不透漏着极权色彩。
(一)作为中心的美国
1、“主体性”的确认
9篇系列报道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逻辑时刻存在。通过巴西总统罗塞夫之口,称代工厂的建立将有利于带动其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分析家之口,将在巴西售卖的iPad比美国本土贵近300美元的事实,归结为弥补在中国以外地区产品制造成本的增加。对于通过国会施压将日本汽车美产化的过程,在其不断倡导自由全球化的今天看做美国的胜利,同时又对以苹果为首的电子行业的在全球生产的成本控制事实作另一番解释。通过对苹果公司全球游弋避税的表现,展现了一个不断给世界创造财富同时又想将财富全部纳入自己囊中的矛盾形象。这种矛盾所展现的双重标准,正是美国中心主义的体现。
所以,美国经济模式领导下,世界表面上看是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合法性,其实只是资本增值的合法性,并且这种合法性可以通过“反思”等手段不断加以强化,以使其符合其所构建的现代性标准。
2、围绕“主体性“的反思
反思性在资本控制全球化的今天,成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的动力机制。吉登斯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具有反思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所有认知与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自身的监控,这种监控反过来又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发生影响”。
文章通过反思苹果(美国)全球化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反思了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工人生存现状的“责任”意识,并最终通过苹果(美国)的努力改善状况的过程。在 “ 苹果店员不赚钱?”、“ 苹果是如何合法规避巨额税收的”、“苹果App催生新经济”中反思美国经济现状。在“日产能在美国制造,苹果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的革命”、“专利权,一把双刃剑”反思美国经济模式的困境,并认为可以通过立法的、科技进步等情况的改善,来修复所面临的问题。在所有的反思中,无不体现其对全球现代化所负有的“领导责任”,并通过“问题设置和解决”模式不断强化其中心地位。
(二)作为“他者“的中国
整个系列报道的9篇文章,以“iPhone为何中国制造?”开始,以“中国血汗工厂在转变”结束,所有的线索的发展,所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在美国同一性逻辑下完成,作为“他者”身份被关照的中国,以现代化的边缘角色置于其中,处于被领导和被决定的地位。
1、“不在场”的中国政府
在整个系列报道中,中国政府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缺失状态,即便是文章中提到富士康工厂“涉嫌违反43条中国法律”的时候。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苹果公司对于富士康漠视工人权益的生产方式的放任,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国际NGO组织的努力,苹果公司的审查、施压,郭台铭在“纽约时报”舆论压力下的震怒来完成的。整个事件中,美国(包括国际NGO)是促成转变的决定性力量,这样的动机、在场的权威性,被德里达视为哲学上的极权主义。中国边缘的“他者”处于被支配地位,美国作为世界领导中心的角色进一步合法化。
2、“非理性”的中国人
在“iPhone为何中国制造?”一文中,中国是“每周工作6天,一天的工作时间经常会达到12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富士康员工住在公司的宿舍里,许多工人的日薪都不到17美元”的中国,是“在将近300名保安看管下,平均每天消耗3吨猪肉和13吨大米。有着一尘不染的厂房和弥漫着臭烘烘烟草味道茶馆”的中国。苹果或者说美国所代表的资本扩张模式,在明确分工和良好的专业训练的保证下实现了科层制的高效运转,保证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现代化的这种理性化仅仅是要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理性。在现代化进程中, 理性变成了工具化的理性, 变成了极权主义理性。
3、依旧是“东方”的中国
在 《东方学》 中, 赛义德详细的分析了西方对东方的 “建构”、“表述”、“想象”,“妖魔化” 和 “类型化”, 阐释了东方是如何被西方人所观看、 凝视的。西方是 “自我”、“主体”、“中心”, 东方是 “他者”、“客体”、“边缘”,东方需要得到西方的关照、 教化、启蒙和拯救才能走向文明,走向现代性。在“苹果中国”的系列报道中,除了在美国主导下中国工人权益问题的解决,在“用机器取代人的革命”、“苹果店员不赚钱?”中,无疑不强化了中国作为西方属下的“他者”存在,是一种加强西方作为一种优等文明的自我形象的策略。苹果公司所代表的美国对于现代性进行的诠释和全球化的诉求,无疑正是这样一种线性观的体现,东方中国需要美国关照和拯救才能走向现代性。
参考文献:
[1]郗戈.从资本逻辑看现代性逻辑的生成与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10.
[2]鲍金.资本逻辑与现代性消费文化[J].唯实,2008.
[3]杨波怡.福柯话语权简梳[D].上海交通大学,2008.
【关键词】:苹果经济;文化霸权;美国;中国
一、前言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在这个过程中,普利策新闻奖对于中国题材的关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截止到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关中国的报道的共有10篇(组),其中不包括一个特写摄影奖,针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及刻画,其充满偏见的视角,无疑是文化霸权主义最好的诠释。
二、“苹果经济”报道
(一)“苹果经济”的主要内容
“苹果经济”系列报道共有9篇文章组成,分别是“iPhone为何中国制造?”、“iPad里的血与泪”、“苹果是如何合法规避巨额税收的”、“苹果店员不赚钱?”、“日产能在美国制造,苹果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的革命”、“专利权,一把双刃剑”、“苹果App催生新经济”、“中国血汗工厂在转变”,发表于纽约时报,共计7万余字。整个系列报道历时一年,以“苹果”为例,从中国开始以中国结束。
(二)“苹果经济”的报道手法
对于获得普利策奖“苹果经济”来说,其无疑也是标榜着客观与责任,打着深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烙印。
这种所谓“客观性”的报道手法,其实只是一种选择视域内的客观,其所搭建的因果关系,也只是狭隘的表象。在对“苹果经济”系列报道进行的文本分析中,不能单就9篇中的任何一篇进行单独的话语分析,而应从这9篇报道所形成的完整的叙事体系来分析其背后的美国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在相关中国报道时的文化霸权问题。
(三)“苹果经济”的两条主线
对于这9篇报道的解读,可以从两个主线开始,一是作为“中心”的美国,美国在现代化的粉饰下进行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全球化的今天站在资本主义世界或者“资本”顶端的美国,通过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引领来获得中心地位,并在其中进行反思、寻找出路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的合法性。二是,引入作为不断被关照的“他者”角色的中国,系列报道中并不是每一篇都有关于中国的描述,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作为对话着的“他者”形象贯穿始终的存在感。
三、作为“中心”的美国与作为“他者”的中国
“苹果經济”系列报道,以分析“世界上最优秀公司”(报道中称)——苹果公司经济模式为外壳,实质是在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模式的优越性。其所能反映的也只是现代性视角下对于“东方”中国的偏见文本,无不透漏着极权色彩。
(一)作为中心的美国
1、“主体性”的确认
9篇系列报道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逻辑时刻存在。通过巴西总统罗塞夫之口,称代工厂的建立将有利于带动其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分析家之口,将在巴西售卖的iPad比美国本土贵近300美元的事实,归结为弥补在中国以外地区产品制造成本的增加。对于通过国会施压将日本汽车美产化的过程,在其不断倡导自由全球化的今天看做美国的胜利,同时又对以苹果为首的电子行业的在全球生产的成本控制事实作另一番解释。通过对苹果公司全球游弋避税的表现,展现了一个不断给世界创造财富同时又想将财富全部纳入自己囊中的矛盾形象。这种矛盾所展现的双重标准,正是美国中心主义的体现。
所以,美国经济模式领导下,世界表面上看是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合法性,其实只是资本增值的合法性,并且这种合法性可以通过“反思”等手段不断加以强化,以使其符合其所构建的现代性标准。
2、围绕“主体性“的反思
反思性在资本控制全球化的今天,成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的动力机制。吉登斯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具有反思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人的所有认知与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自身的监控,这种监控反过来又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发生影响”。
文章通过反思苹果(美国)全球化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反思了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工人生存现状的“责任”意识,并最终通过苹果(美国)的努力改善状况的过程。在 “ 苹果店员不赚钱?”、“ 苹果是如何合法规避巨额税收的”、“苹果App催生新经济”中反思美国经济现状。在“日产能在美国制造,苹果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的革命”、“专利权,一把双刃剑”反思美国经济模式的困境,并认为可以通过立法的、科技进步等情况的改善,来修复所面临的问题。在所有的反思中,无不体现其对全球现代化所负有的“领导责任”,并通过“问题设置和解决”模式不断强化其中心地位。
(二)作为“他者“的中国
整个系列报道的9篇文章,以“iPhone为何中国制造?”开始,以“中国血汗工厂在转变”结束,所有的线索的发展,所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在美国同一性逻辑下完成,作为“他者”身份被关照的中国,以现代化的边缘角色置于其中,处于被领导和被决定的地位。
1、“不在场”的中国政府
在整个系列报道中,中国政府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缺失状态,即便是文章中提到富士康工厂“涉嫌违反43条中国法律”的时候。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苹果公司对于富士康漠视工人权益的生产方式的放任,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国际NGO组织的努力,苹果公司的审查、施压,郭台铭在“纽约时报”舆论压力下的震怒来完成的。整个事件中,美国(包括国际NGO)是促成转变的决定性力量,这样的动机、在场的权威性,被德里达视为哲学上的极权主义。中国边缘的“他者”处于被支配地位,美国作为世界领导中心的角色进一步合法化。
2、“非理性”的中国人
在“iPhone为何中国制造?”一文中,中国是“每周工作6天,一天的工作时间经常会达到12小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富士康员工住在公司的宿舍里,许多工人的日薪都不到17美元”的中国,是“在将近300名保安看管下,平均每天消耗3吨猪肉和13吨大米。有着一尘不染的厂房和弥漫着臭烘烘烟草味道茶馆”的中国。苹果或者说美国所代表的资本扩张模式,在明确分工和良好的专业训练的保证下实现了科层制的高效运转,保证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现代化的这种理性化仅仅是要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理性。在现代化进程中, 理性变成了工具化的理性, 变成了极权主义理性。
3、依旧是“东方”的中国
在 《东方学》 中, 赛义德详细的分析了西方对东方的 “建构”、“表述”、“想象”,“妖魔化” 和 “类型化”, 阐释了东方是如何被西方人所观看、 凝视的。西方是 “自我”、“主体”、“中心”, 东方是 “他者”、“客体”、“边缘”,东方需要得到西方的关照、 教化、启蒙和拯救才能走向文明,走向现代性。在“苹果中国”的系列报道中,除了在美国主导下中国工人权益问题的解决,在“用机器取代人的革命”、“苹果店员不赚钱?”中,无疑不强化了中国作为西方属下的“他者”存在,是一种加强西方作为一种优等文明的自我形象的策略。苹果公司所代表的美国对于现代性进行的诠释和全球化的诉求,无疑正是这样一种线性观的体现,东方中国需要美国关照和拯救才能走向现代性。
参考文献:
[1]郗戈.从资本逻辑看现代性逻辑的生成与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10.
[2]鲍金.资本逻辑与现代性消费文化[J].唯实,2008.
[3]杨波怡.福柯话语权简梳[D].上海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