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舆论,易于促进学生观念的更新和全方位发展,有利于将学生非规范的意见引导到适当的宣泄轨道上,易于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文章剖析了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中引导力不足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科学引导大学生舆论的措施: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充分发挥高校自组织网络作用、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熏陶、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舆论 科学引导
[作者简介]黄小林(1971-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常永青(1978- ),男,河北张家口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运平(1978-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以来,新媒体的发展一日千里。目前,新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利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以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为渠道,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介,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和语音数据服务等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式,被称之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融合传播环境浪潮的推动下,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集散枢纽。高校是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密集区和网络舆论晴雨表的重要窗口。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舆论,不仅对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摆在高校和社会各界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引导中的优势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表现出的形式包括情绪表现、意见的公开表达和行为方式等。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存在着利益角度、政治倾向、社会认知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对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解读和发表意见时,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作出自身认为正确的真伪判断,这会使高校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内容呈现多元性,有时甚至会背离社会主渠道。因此,利用新媒体介入大学生舆论,在自由开放的空间科学地加以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形成与传播中的载体日益丰富,易于促进学生观念的更新和全方位发展
作为物质载体的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传播的手段和空间,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报纸、手机报、博客、播客、论坛社区等,丰富了媒体形式,拓展了大学生的舆论空间。新媒体传播中载体的日益丰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限制,以其广阔的覆盖面,向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传递着不断产生的、海量的思想和信息,在大学生舆论形成与传播中加深了他们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深度,使他们可以及时、准确、全方位地把握客观世界的动态,缩短了与精英群体的距离,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新媒体快捷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特性,使大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思想更加开放,积极参与各种互动性活动,提高了参与意识。新媒体为大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一个无障碍、无限制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享受到平等、自由、开放、互动的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营造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使之认同并跟上社会的主流文化。新媒体本身的宣传、鼓励、教育、引导、批评等功能,也把大学生欲知、应知、未知的信息及时、便捷地传达给他们,使大学生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二)新媒体使大学生的舆论空间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将非规范的意见引导到适当的宣泄轨道上
新媒体具有“零准入”机制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控制”与“把关”设置。大学生通过自身信息的自由选择,以其“平民化”的色彩以及松散的传播模式,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突出了人的个性发挥与人性自由发展的特性,弱化与规避了高校师生在身份地位、话语表达、现实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在现代媒体的空间中更深层次地体现为自然之我的宣泄和率真灵魂之间的碰撞。所有这一切成为思想意识联系的纽带,在纯然、本真的互动环境中更易于把青年学生不规范的意见引导到适当的宣泄轨道上来。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在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舆论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开辟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更要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加强“舆情分析”是前提要求,利用新媒体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反应和舆论关注点;“议题设置”是内容,是在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舆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讨论的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多维的探讨;“因势利导”是最终目标,是根据舆论变化趋势,通过抢占有利先机,有目的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和调控。在此过程中,既尊重了舆论的传播规律,尊重了媒体的发展规律,更顺应了校园舆论传播发展的趋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舆情分析”“设置议题”“因势利导”的科学方法,无疑抓住了校园舆论引导工作的实际。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意见汇聚中更显便捷高效,易于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新旧媒体的融合走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重构媒介格局;传统媒体寻找突破点,争夺生存空间;新旧媒体共存与融合,共同构筑新媒体环境。经过融合后的新媒体更加开放、便利和快捷,在大学生舆论意见汇聚中更显便捷和高效,并且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给予学生及时的疏通及引导。这对于管理者而言,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从而牢牢掌握学生舆论的主动权,形成舆论教育与新媒介载体同步发展的新格局。邓小平同志曾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的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当出现不良舆论导向时,“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作出反应,迅速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传递,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清楚、可靠的资讯信息,实现畅通的沟通,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学生,从而把握舆论主动权。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中引导力不足的原因
(一)舆论引导意识淡漠,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自组织网络的引导作用
高校自组织网络群是基于Web2.0理念的兴起与运用,Web2.0的理念中没有核心管理者和传播者,是平民化、去中心化的平台,利用电脑、手机、PDA、MP4等作为传播载体,利用ICQ、QQ、MSN等作为主要传播方式,充分将网络的主导权交还给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校尚未认识到新媒体分众化的传播模式所孕育的众多自组织网络群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重要的内化作用,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的特点研究有待深入,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舆论的科学引导机制尚未形成,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在舆论方面的预警预防作用尚不明显,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更无从谈起了。
(二)新媒体环境中监管的缺失,增加了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媒介具有低门槛性、开放性、聚合性的特点,使得参与主体众多,传播效果往往呈现滚雪球般增长。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宽广载体,在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其影响力度和广度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增加了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监督主体、监督媒介以及监督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在技术上通过设定关键词等方式可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管理员也可以通过事前审定的方式对一些偏激、误导公众的言论进行编辑、删除,但是,新媒体的无限复制性以及消解性,又会让信息的传播呈现出迅速的蔓延性。尤其是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各种评论与意见如潮水般涌入,对比力量的悬殊,常常导致舆论引导力不从心。同时新媒体的管理部门涉及宣传、安全、广播电视、文化、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公安等多方面,呈现职能分散的现象。在这个舆论的“自由市场”上,还缺乏有力的“把关人”和“掌门人”。此外,在高校中从事大学生舆论引导的人员基本都是辅导员和思政工作人员,他们拥有的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而对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传播规律、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等往往认识不足、把握不准,这都增加了大学生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三)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极易造成意见表达的失范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新媒体时代,不同主体之间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都会影响到传播者和受传者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在运用媒介信息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青年学生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对新媒体的类型、介质特点、商业属性虽有一定了解,但对其传播特点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则认识不足,缺乏对新媒介及其信息的理性批判能力,很难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立场观点对媒介信息进行科学的解读和理性的批判,加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等问题,更易造成大学生意见表达的失范。
三、运用新媒体的特点,科学引导大学生舆论
(一)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重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舆论的回应
大学生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更易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平等参与学校事务和社会事务,也使他们交流的渴望和对资源共享的要求更易于得到回应。作为管理者,在对待大学生舆论的态度上,应以科学的引导掌控方向,以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而不应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胡泳在《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一书中认为:“与其说网络民意反映了真实的公众舆论,不如说它是在民意长期得不到正常反映的背景下的意见征求,给予民众一种参与的感觉。”所以,社会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舆论,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多元沟通渠道,让大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回归。
(二)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充分发挥高校自组织网络主导舆论的引导力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它创造了一种取代传统的单向交流的双向交流方式。新媒体对内容进行控制的“交互性”和对信息反馈的“交互性”呈现出网状分布立体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单向的交流途径,变成平等的“信息人”。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精心构建网络平台,通过激励措施重点创建一批优秀的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使之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应着手打造一支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专兼职网络辅导员队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疏导和化解学生的迷茫和困惑,积极参与讨论,掌握网络舆情,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
(三)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把握舆论的领导权,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讲领导权问题。在对大学生舆论进行引导时要利用新媒体便捷性的特点,用多种途径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把握住舆论的领导权。一是教师要主动加入学生的QQ群、社区、贴吧等不同新媒体的使用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疏导学生的情绪,促进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二是高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设专门的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感等相关方面的校园BBS、微博、博客、飞信、QQ群等媒体专栏,实现资源的分享,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三是打造校园名人博客,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聘请知识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的教师和辅导员发文,主动扮演主导舆论领袖导师的角色。总之,高校要利用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四)利用新媒体的渗透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新媒体对社会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成为高度社会化的媒介。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是现代教育中一项新兴而重要的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渗透性进行培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从而在进行舆论传播中更好地尽到传播者的义务。对于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媒介素养课堂、媒体专题交流会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通过直观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中找准信息、把握导向,在舆论的传播中做到科学和理性。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媒介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例如高校可以在校园媒体的运营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整个媒体运作和经营的过程和规律,在校园媒体的宣传与推广上,充分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媒体、使用媒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1.
[3]宋红岩.媒介嬗变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4]吴勇.大学生新媒介消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
[5]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
[6]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7](美)Elliot King.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关于网上媒体的交互性[J].彭兰,译.国际新闻界,1999(4).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舆论 科学引导
[作者简介]黄小林(1971-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常永青(1978- ),男,河北张家口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运平(1978-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以来,新媒体的发展一日千里。目前,新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利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以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为渠道,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媒介,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和语音数据服务等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式,被称之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融合传播环境浪潮的推动下,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舆论集散枢纽。高校是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密集区和网络舆论晴雨表的重要窗口。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舆论,不仅对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摆在高校和社会各界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引导中的优势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表现出的形式包括情绪表现、意见的公开表达和行为方式等。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存在着利益角度、政治倾向、社会认知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对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作出价值判断、解读和发表意见时,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作出自身认为正确的真伪判断,这会使高校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内容呈现多元性,有时甚至会背离社会主渠道。因此,利用新媒体介入大学生舆论,在自由开放的空间科学地加以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形成与传播中的载体日益丰富,易于促进学生观念的更新和全方位发展
作为物质载体的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传播的手段和空间,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报纸、手机报、博客、播客、论坛社区等,丰富了媒体形式,拓展了大学生的舆论空间。新媒体传播中载体的日益丰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距离的限制,以其广阔的覆盖面,向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传递着不断产生的、海量的思想和信息,在大学生舆论形成与传播中加深了他们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深度,使他们可以及时、准确、全方位地把握客观世界的动态,缩短了与精英群体的距离,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新媒体快捷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特性,使大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思想更加开放,积极参与各种互动性活动,提高了参与意识。新媒体为大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一个无障碍、无限制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享受到平等、自由、开放、互动的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营造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使之认同并跟上社会的主流文化。新媒体本身的宣传、鼓励、教育、引导、批评等功能,也把大学生欲知、应知、未知的信息及时、便捷地传达给他们,使大学生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二)新媒体使大学生的舆论空间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将非规范的意见引导到适当的宣泄轨道上
新媒体具有“零准入”机制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控制”与“把关”设置。大学生通过自身信息的自由选择,以其“平民化”的色彩以及松散的传播模式,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突出了人的个性发挥与人性自由发展的特性,弱化与规避了高校师生在身份地位、话语表达、现实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在现代媒体的空间中更深层次地体现为自然之我的宣泄和率真灵魂之间的碰撞。所有这一切成为思想意识联系的纽带,在纯然、本真的互动环境中更易于把青年学生不规范的意见引导到适当的宣泄轨道上来。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在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舆论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开辟更广阔的舆论空间,更要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加强“舆情分析”是前提要求,利用新媒体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舆论反应和舆论关注点;“议题设置”是内容,是在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舆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讨论的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多维的探讨;“因势利导”是最终目标,是根据舆论变化趋势,通过抢占有利先机,有目的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和调控。在此过程中,既尊重了舆论的传播规律,尊重了媒体的发展规律,更顺应了校园舆论传播发展的趋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舆情分析”“设置议题”“因势利导”的科学方法,无疑抓住了校园舆论引导工作的实际。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意见汇聚中更显便捷高效,易于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新旧媒体的融合走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重构媒介格局;传统媒体寻找突破点,争夺生存空间;新旧媒体共存与融合,共同构筑新媒体环境。经过融合后的新媒体更加开放、便利和快捷,在大学生舆论意见汇聚中更显便捷和高效,并且能更加有效地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给予学生及时的疏通及引导。这对于管理者而言,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从而牢牢掌握学生舆论的主动权,形成舆论教育与新媒介载体同步发展的新格局。邓小平同志曾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的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当出现不良舆论导向时,“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作出反应,迅速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将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传递,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清楚、可靠的资讯信息,实现畅通的沟通,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学生,从而把握舆论主动权。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舆论中引导力不足的原因
(一)舆论引导意识淡漠,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自组织网络的引导作用
高校自组织网络群是基于Web2.0理念的兴起与运用,Web2.0的理念中没有核心管理者和传播者,是平民化、去中心化的平台,利用电脑、手机、PDA、MP4等作为传播载体,利用ICQ、QQ、MSN等作为主要传播方式,充分将网络的主导权交还给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校尚未认识到新媒体分众化的传播模式所孕育的众多自组织网络群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重要的内化作用,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的特点研究有待深入,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舆论的科学引导机制尚未形成,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在舆论方面的预警预防作用尚不明显,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更无从谈起了。
(二)新媒体环境中监管的缺失,增加了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媒介具有低门槛性、开放性、聚合性的特点,使得参与主体众多,传播效果往往呈现滚雪球般增长。新媒体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宽广载体,在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其影响力度和广度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增加了对大学生舆论引导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监督主体、监督媒介以及监督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在技术上通过设定关键词等方式可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管理员也可以通过事前审定的方式对一些偏激、误导公众的言论进行编辑、删除,但是,新媒体的无限复制性以及消解性,又会让信息的传播呈现出迅速的蔓延性。尤其是当热点事件发生时,各种评论与意见如潮水般涌入,对比力量的悬殊,常常导致舆论引导力不从心。同时新媒体的管理部门涉及宣传、安全、广播电视、文化、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公安等多方面,呈现职能分散的现象。在这个舆论的“自由市场”上,还缺乏有力的“把关人”和“掌门人”。此外,在高校中从事大学生舆论引导的人员基本都是辅导员和思政工作人员,他们拥有的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经验,而对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传播规律、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等往往认识不足、把握不准,这都增加了大学生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三)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极易造成意见表达的失范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新媒体时代,不同主体之间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都会影响到传播者和受传者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在运用媒介信息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青年学生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对新媒体的类型、介质特点、商业属性虽有一定了解,但对其传播特点及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则认识不足,缺乏对新媒介及其信息的理性批判能力,很难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立场观点对媒介信息进行科学的解读和理性的批判,加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真实性等问题,更易造成大学生意见表达的失范。
三、运用新媒体的特点,科学引导大学生舆论
(一)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重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舆论的回应
大学生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大学生更易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平等参与学校事务和社会事务,也使他们交流的渴望和对资源共享的要求更易于得到回应。作为管理者,在对待大学生舆论的态度上,应以科学的引导掌控方向,以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而不应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胡泳在《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一书中认为:“与其说网络民意反映了真实的公众舆论,不如说它是在民意长期得不到正常反映的背景下的意见征求,给予民众一种参与的感觉。”所以,社会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舆论,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多元沟通渠道,让大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回归。
(二)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充分发挥高校自组织网络主导舆论的引导力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它创造了一种取代传统的单向交流的双向交流方式。新媒体对内容进行控制的“交互性”和对信息反馈的“交互性”呈现出网状分布立体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单向的交流途径,变成平等的“信息人”。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精心构建网络平台,通过激励措施重点创建一批优秀的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使之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应着手打造一支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专兼职网络辅导员队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疏导和化解学生的迷茫和困惑,积极参与讨论,掌握网络舆情,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
(三)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把握舆论的领导权,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讲领导权问题。在对大学生舆论进行引导时要利用新媒体便捷性的特点,用多种途径强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把握住舆论的领导权。一是教师要主动加入学生的QQ群、社区、贴吧等不同新媒体的使用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疏导学生的情绪,促进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二是高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设专门的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情感等相关方面的校园BBS、微博、博客、飞信、QQ群等媒体专栏,实现资源的分享,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三是打造校园名人博客,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聘请知识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的教师和辅导员发文,主动扮演主导舆论领袖导师的角色。总之,高校要利用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四)利用新媒体的渗透性,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新媒体对社会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成为高度社会化的媒介。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是现代教育中一项新兴而重要的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渗透性进行培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从而在进行舆论传播中更好地尽到传播者的义务。对于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媒介素养课堂、媒体专题交流会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通过直观的形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中找准信息、把握导向,在舆论的传播中做到科学和理性。高校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媒介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例如高校可以在校园媒体的运营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整个媒体运作和经营的过程和规律,在校园媒体的宣传与推广上,充分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媒体、使用媒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1.
[3]宋红岩.媒介嬗变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4]吴勇.大学生新媒介消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
[5]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
[6]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7](美)Elliot King.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关于网上媒体的交互性[J].彭兰,译.国际新闻界,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