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走“弯路”中成长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指导者来说,总是希望被指导者少走“弯路”——不经历失败和挫折,不面对困难和教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如若一味地传授,学生会缺少教训和经验;如若一味地不敢放手,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无法经历困难和挫折,也就谈不上成功的快乐!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方法指导要敢于让学生走“弯路”。要想指导学生把“弯路”走好,教师就要提升指导的“质”,找准指导的“点”,把握指导的“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收获成功或者失败的深刻体验。
  关键词:综合实践;方法指导;弯路;适度;维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5-0064-05
  一、聆听一段故事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对于渔王的儿子来说“弯路”是什么?“弯路”就是渔王儿子在打渔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失败经历。渔王自认为高明的传授就是“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然而正是这种“手把手式”的传授,这种“不走弯路”的学习经历,捆住了他儿子们的双手,绑架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不能开拓创新,不能打破父亲给他们设置的条条框框(方法),自然也就失去了获得失败经验和教训的机会。由此可见“走弯路”非常重要,正如路人所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二、观看一个案例
  [案例]《制作菠菜鸡蛋汤》烹饪实践活动指导课
  活动目的:指导学生学习制作菠菜鸡蛋汤。
  指导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做菠菜鸡蛋汤。做菠菜鸡蛋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菠菜用油炒一下,然后放入水,水开之后打入搅拌好的鸡蛋液;第二种方法是烧开水,打入搅拌好的鸡蛋液,然后撒进菠菜。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大家先来用第一种方式做菠菜鸡蛋汤,现在开始!
  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按步骤操作。
  师:我们再来用第二种方式做菠菜鸡蛋汤吧,开始!
  生在教师指导下操作。
  对本课例中的学生来说“弯路”是什么?“弯路”就是学生可能做不成菠菜鸡蛋汤,可能做出的蛋汤不够美味,是学生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难题,是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失误。然而在该课堂上,老师在学生每一步活动之前都事必躬亲,一步步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细致”指导下,没有出任何差错,一步步顺利完成了菠菜鸡蛋汤的制作过程。我们会发现在这种“不会出错的活动”中,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的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也被扼杀了。学生在“按部就班”的程序中“一帆风顺”地活动,无挑战,无激情,更无从谈起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了。
  课例中的老师与故事中苦恼的渔王,他们的方法指导如出一辙,但是都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弯路,是一定要走的!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遭遇困难与挫折,经历失败与教训,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与反思,从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方法,提升能力。
  三、例谈三条要点
  听了故事,看了课例之后,审视现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类似的情形普遍存在。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生需要用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设计与制作、实验研究等诸多探究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活动方法是新鲜的,也是困难的。于是很多教师就“母性情感泛滥”,如同老母鸡一样,一路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学生“摔”着,生怕学生“走弯路”。然后还要埋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难做,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走弯路”,指导学生把弯路走好很重要!那么,这“弯路”该怎么走好呢?
  要点一:教师指导要敢于创新,提升“走弯路”的“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方面,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因其内容广泛,方法颇多,因此指导起来相当有难度。而今教育都在提倡“效率”,可是很多人误把“效率”与“速度”画上了等号。其实“效率”跟“质量”关系更为密切。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尝试的过程,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走弯路”的勇气和能力,才能与学生一同走出有质量的“弯路”。教师该如何走“弯路”呢?
  1.巧“走弯路”,突破模式求品质
  听过很多方法指导课,发现每种课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定了型”,大家都遵循了固定的“模式”。拿方案制定指导为例,听了很多教师执教的方案制定指导课都是这样的流程:
  提供范例,初识方案——群策群力,制定方案——集思广益,交流方案——吸纳建议,完善方案。
  学生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方案制定,从三年级用到六年级,甚至到中学都是一个模式,学生怎么能够不厌烦呢?三年级刚接触方案制定需要提供范例认识方案,六年级学生早已经历过多次的主题活动,对活动方案早已耳熟能详,是否还需要这样的流程逐步指导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是方案制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诸多方法指导皆如此。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善于突破模式,打破常规,用创新的姿态去进行指导,以提升指导的“品质”。   2.勇“走弯路”,开创先河抓实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到现在,很多专家提出了诸多“课型”,让许多一线教师觉得迷茫:今天我要上什么指导课?这个主题活动中我还有什么方法指导课没有上?学生要去体验小交警生活,这个又属于什么方法指导课?……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束缚了教师的思维。究其原因,乃教师被各类专家的理论绑架了思想。试想,一个教师的思想被折断了翅膀,如何带领学生翱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领域广泛,其方法指导课的外延也非常广泛。教师在追求专业性的过程中也不要害怕自己走“弯路”,勇于面对困难,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有所发展,就是成功。
  对于一个没有教材的课程,主题的开发经历了从无从下手到遍地开花的历程。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周旋于各门课程之间,奔波于各种活动之间,甚是辛苦。案例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开发了表格中这些固定的课程资源,作为长线活动开展。这一巧妙的整合,既使课程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又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同样,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必须有看向世界的眼光;要引导学生走“弯路”,教师必须敢于行走在“弯路”上。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理论教条,只要是指导的需要,就要敢于开创先河,抓住指导的“实质”,让指导真正为学生活动服务。
  要点二:学生活动跟踪观察,找准“走弯路”的“点”
  既然“弯路”如此重要,那么怎么引领学生走?在哪里走比较合适呢?这需要教师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找准“走弯路”的“点”,这样才能保证指导的针对性。这个“点”在哪里?
  1.敢于放手,突出“重点”
  方法的掌握是一个不断实践、反复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到很多方法,然而在方法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会的坚决不教,学生不会的,才是指导的重点。
  仍以上面这节《制作菠菜鸡蛋汤》烹饪实践活动指导课为例,指导教师不妨这样放手:菠菜鸡蛋汤可以有几种做法,让学生自己提出设想;每一种做法的步骤让学生自己亲自来设计;蛋汤的色香味究竟怎么样,让学生自己做评委……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菠菜鸡蛋汤之后,教师指导的重点就放在“品尝——回顾——反思——提出制作过程中的不足,总结实践经验”。这样学生感觉自己是活动主人,参与的兴趣自然会更高,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也会更深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就应该敢于放手,找准指导的重点,敢于让学生“犯错”,“弯路”也别有一番风味。
  2.经常交流,突破“难点”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流者,在倾听学生自己想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创新地、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看似轰轰烈烈的活动过程中,总是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需要指导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问题的眼睛。
  [案例]《树叶探秘》阶段交流课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前两周的活动情况,请各小组简要介绍活动内容,重点提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生:我们组去搜集整理了身边树木的叶子,打算分别制作树叶标本。遇到的困难是有一些树叶我们不认识。
  生:我们研究了身边树叶的形状,进行了归类统计。我们想对不同形状的叶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可是我们不会进行叶脉叶肉的分离。
  师:遇到问题,我们除了自己动脑动手之外,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以上这些困难,你们可以请教科学老师。下面时间就交给大家,商量制定请教科学老师的内容吧。
  此案例中,教师通过小组对活动内容的介绍和对困难的提出,引导学生试着去请教科学老师——采访,以帮助学生完成标本制作和叶肉叶脉分离的实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如何支援?怎么参与?如何及时有效发现活动中的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阶段交流课进行。阶段交流课就像是在整个过程中的小小“碰头会”,需要经常开展。在这个小小碰头会上,引领学生总结前期活动,提供所需帮助,重点问题重点指导,将活动引向纵深。
  要点三:掌握学情以学定教,把握“走弯路”的“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主题为依托,学生在长线或短线的主题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一个主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一周两周,有的主题甚至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研究。活动历程使学生一直处于持续发展中。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指导的“度”。此“学”就是学情,包括了学生在活动前和活动中的认知水平和对方法的掌握程度。“教”则是教师根据这不断变化的“学情”确定指导的度。具体可从目标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1.困难挑战,“弯路”目标要适度
  “跳一跳,摘桃子”为什么广受大家赏识?这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跳一跳”,说明这“桃子”有高度,摘起来有难度,但又不会太难;跳起摘桃子比伸手即得的桃子更有挑战性,更有诱惑力,摘到了之后则更具成就感。在“跳”与“摘”之间有一个合适的距离,这个合适的距离就是适度的目标。
  例如,不同年级采访指导课的学生的学情不同,设定的目标不同,指导要点也相应不同:
  三年级采访指导课上,学生初次接触采访,茫然无所适从。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采访提纲设计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列出自己想要采访的问题,从而降低采访难度。
  四年级采访指导课上,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采访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采访提纲,然后进行采访。
  五六年级,则可以适当增加难度,除了要自主预设好采访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与被采访者进行深入交谈,针对对话跟踪拓展采访内容。
  从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高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呈现不同的梯度。让不同高度的学生均能“跳一跳”才有收获,既不会因为难度太低而失去兴趣;也不会因为难度太大,望而却步。
  2.注重实践,“弯路”体验有维度
  作为一种实践趋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比任何形式的课程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对课程的研究逐步深入,我们认识了活动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起到的实效性作用,注重了方法指导的针对性和多元化,学生活动也更加丰富有效。
  [案例]《走进端午》主题活动
  案例中表格(1)是学生初次制定的活动计划,在计划中学生的活动偏向于简单的资料的搜集。经过指导,学生重新制定了计戈0表(2)。对比前后两个计划,不难看出,后者活动更加注重实践,学生要经历问卷调查、采访、设计与制作、推销、展示等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针对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教育或知识教育的局限性而设计的一门面向学生生活的实践性课程。生活是立体的多维空间,活动也应该是立体多维的。动动手指头就能在网络上得来的间接性资料,远不如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实践得来的丰富真实。教师的指导也就不能够存留在一个层面上,或者沿着一条单调的直线前行。我们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形成“我实践故我在”的氛围。当然,这个过程是困难的,但只有让学生真实充分地经历过,他们的体验才会是多维的。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弯路”是客观存在的,要直面;走好“弯路”是至关重要的。要指导学生把“弯路”走好,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提升指导的“质”,然后跟踪观察找准指导的“点”,方能以学定教把握指导的“度”,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收获成功或者失败的深刻体验,并得以提升。笔者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教师要不畏“弯路”,甚至设计“弯路”,与学生共同快乐地行走在“弯路”上,并不断探索指导方式方法,在“弯路”中成长,在“弯路”中收获!
  [责任编辑 纪敏]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小说和电影呼应互动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主动加入到影视的行列。身处文化重镇,陕西作家以其雄厚的写作实力在影视创作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创作出了一批既不失文学品格又符合影视审美取向的高质量作品,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们的介入为陕西和整个中国的影视创作都持续而有力地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关键词:陕西作家 影视转化趋向 制约因素 拓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坚持以读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向;以理解把握教材为重点;以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为手段。现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简析教材中“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部分内容中“核心素养”的体现及其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
从前,一位以农作技能闻名的农夫,请了邻居十几岁的儿子来帮他进行春耕。他安排好小伙子用拖拉机犁地之后,就去山后面的另外一块地干活了。  这个新来的、没有经验的小伙子因为急着要把犁沟犁直,于是就不停地回头看自己的地犁得怎么样。  尽管采取了这种预防措施,可他仍然沮丧地发现,当自己开着拖拉机到达田头时,他犁的那道犁沟很明显是弯弯曲曲的。他想尽了各种办法,试了又试,可仍然无法将犁沟犁直。  农夫回来后看到
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曾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个美术创作题材,素以深入现实生活,为少数民族风俗创立画典,塑造能够代表少数民族审美取向的典型形象受到大众的喜爱,对中国现代美术创作曾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当代名家都以少数民族主题绘画创作成名,如董希文、罗工柳、黄胄、潘世勋、刘大为等。  然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当代少数民族主题绘画创作却日显衰落。其原因构成比较复杂,除
17世纪初的伦敦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兴旺。  一次,著名的法国建筑师凯文·罗纳慕名造访伦敦。当他漫步在伦敦城区时,映入眼帘的却是古罗马时代的旧物,四处都是木房子。更令他大跌眼镜的是:城中心拥挤杂乱,街巷形如迷宫,房屋大多加盖到五六层,上部楼层外扩面积很大。临街相对的房屋在底层若隔着一条马路,楼顶住户与对面住户就仅有一墙之隔。  于是,他便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伦敦市长托马斯·布拉德沃思,
6月,海西,万余两岸民众齐聚八闽大地,拉开一年一度“嘉年华”的序幕。又是一年中最酷热的季节。而似乎只有这样的气温,才能与两岸民间交流的火热程度相得益彰。  诞生于2009年的海峡论坛,今年走进了第5个年头。5年时光荏苒,海峡论坛见证并推动着两岸民间交流逐年升温。在共同梦想的驱动下,两岸民间交流互动已快马加鞭地走出一片过去30年未曾得见的壮阔风景。两岸民众心灵相通、合作共赢的梦想正在一个个化为现实。
如果说中国版图形似雄鸡,新疆则是雄鸡的羽尾。来到新疆,翻过高山,走过草原,游过湖泊,看过遗址,逛过巴扎,新疆这块“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神奇宝地,带给我太多的震撼……  自古以来,新疆就给人以神圣、神奇、神秘之感,强烈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新疆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中国普查的六大类68种旅游资源类型中,新疆拥有56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这里不仅有大沙漠、大草原、大湖泊、大冰川、大边境,而且湿岛与
摘 要: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并掌握语法知识,应改变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转变为依托媒介营造氛围、让学生巧妙学习语法的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法融入到歌曲、对话、以及文本之中,让学生在听、说、读中培养对语法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Grammar time版块;语法教学;媒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You know that sleep is vital to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ut, how can you tell whether you’re truly sleeping well? Especially if you work shifts, your sleep probably does not look exactly like
内容提要 甘肃三个在汶川地震中都受灾的贫困村,在灾后重建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扶贫开发模式,在重建的效果上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采取“整村推进”模式的两个村庄在住房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和心理文化重建等各方面都全面领先于采取“单项突破”模式的第三个村庄。本文分析表明,整村推进模式是引领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的有效模式,其有效性和优越性是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而实现的,整村推进模式的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