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业教育,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利于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专业教师缺乏、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简单等。本文提出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尝试创业教育课程动态教学模式等方式以推动创业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
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使大学生能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使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一、创业教育现状
1.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不够重视
一方面,很多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创业教育是处于“正规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业余教育”。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更深层的原因是,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环节不能靠开设几门课来解决问题,它涉及教学的系统改革,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2.缺乏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管理教育对教师综合教学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求其有一定的实际的企业运营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兼具这两种素质的老师非常少。由于高校内部人才来源和培养大部分来自教育系统之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产业)运营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创业学实际教学中只能注重理论教学。同时,由于大多数讲授创业管理的教师自身缺乏创业实践背景,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与一般基础学科知识传授不同,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成为素质拓展的一部分。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多采取开选修课的方式,没有设置独立的“创业专业”,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单一。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仅限于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教育》等选修课。各高校大多没有科学统一的教材,多由代课教师自行指定。一些学校只有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创业基本原理的综述,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只学习到与创业有关的一些零碎的经验和片段的知识。同时因为很多教学资料、案例是从外国拷贝过来的,引入国内后,很多教师不了解真实创业者的环境和规律,导致水土不服。
4.创业管理实践教育方法单一
体现大学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学生通过调查编写创业案例、教师讲解和分析案例、创业小组编写创业计划书、学校组织创业大赛等。由于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缺乏,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基地、实践研究室少甚至没有,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与运营的认识仅停留在创业管理教育的书本和案例分析上。大多数校方没有固定合作的实习和实践单位,实习单位实际能接纳的人数也有限,且创业教育实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单一,这些条件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环节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建设,鼓励专业、专职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能力。高校应该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同时选派教师到外校进行研修交流,并就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开拓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相关法律人士等各类专家担任创业管理教学的兼职导师,打造一批“双师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2.构建以创业管理为价值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因此,在创业教育目标设计上应该着眼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创业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为具有创业兴趣和潜质的学生提供全面和综合的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思维。
3.尝试创业教育课程动态教学模式
结合案例,学生可以对该学科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增加基本教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本土创业案例,分析其中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矫正创业计划中的出现的错误、调整创业的战略思想。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创业小组,对现有企业进行调研,编写调研报告,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和点评,对创业项目调研报告进行分析,编写创业管理案例,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管理的本质认识。
学校应经常开办“创业论坛”“创业者系列讲座”,或邀请杰出创业者、优秀企业家来学校现身说法,用他们自身的亲身经验来阐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丰富化、鲜活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创业者对话,激发学生的创业信心。
4.扩充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能手。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跟当地工厂、商场、酒店、公司等挂钩,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见习、劳动,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让学生从中了解、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社会知识, 获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宝贵经验, 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投身创业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
参考文献:
[1]戴育滨,蔡茂华,张木明.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9).
[2]徐庆军.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
[3]朱焕辉,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
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使大学生能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使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一、创业教育现状
1.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不够重视
一方面,很多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创业教育是处于“正规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业余教育”。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更深层的原因是,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环节不能靠开设几门课来解决问题,它涉及教学的系统改革,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2.缺乏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管理教育对教师综合教学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还要求其有一定的实际的企业运营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兼具这两种素质的老师非常少。由于高校内部人才来源和培养大部分来自教育系统之内,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企业(产业)运营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创业学实际教学中只能注重理论教学。同时,由于大多数讲授创业管理的教师自身缺乏创业实践背景,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些都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与一般基础学科知识传授不同,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成为素质拓展的一部分。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多采取开选修课的方式,没有设置独立的“创业专业”,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单一。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仅限于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教育》等选修课。各高校大多没有科学统一的教材,多由代课教师自行指定。一些学校只有一门类似《创业管理》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创业基本原理的综述,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只学习到与创业有关的一些零碎的经验和片段的知识。同时因为很多教学资料、案例是从外国拷贝过来的,引入国内后,很多教师不了解真实创业者的环境和规律,导致水土不服。
4.创业管理实践教育方法单一
体现大学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学生通过调查编写创业案例、教师讲解和分析案例、创业小组编写创业计划书、学校组织创业大赛等。由于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缺乏,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基地、实践研究室少甚至没有,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与运营的认识仅停留在创业管理教育的书本和案例分析上。大多数校方没有固定合作的实习和实践单位,实习单位实际能接纳的人数也有限,且创业教育实习的内容较为简单、单一,这些条件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管理教育实践环节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建设,鼓励专业、专职教师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能力。高校应该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同时选派教师到外校进行研修交流,并就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开拓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相关法律人士等各类专家担任创业管理教学的兼职导师,打造一批“双师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2.构建以创业管理为价值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因此,在创业教育目标设计上应该着眼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创业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为具有创业兴趣和潜质的学生提供全面和综合的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思维。
3.尝试创业教育课程动态教学模式
结合案例,学生可以对该学科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增加基本教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本土创业案例,分析其中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矫正创业计划中的出现的错误、调整创业的战略思想。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创业小组,对现有企业进行调研,编写调研报告,然后通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和点评,对创业项目调研报告进行分析,编写创业管理案例,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管理的本质认识。
学校应经常开办“创业论坛”“创业者系列讲座”,或邀请杰出创业者、优秀企业家来学校现身说法,用他们自身的亲身经验来阐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丰富化、鲜活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创业者对话,激发学生的创业信心。
4.扩充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能手。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跟当地工厂、商场、酒店、公司等挂钩,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见习、劳动,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让学生从中了解、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社会知识, 获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宝贵经验, 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投身创业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
参考文献:
[1]戴育滨,蔡茂华,张木明.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9).
[2]徐庆军.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7).
[3]朱焕辉,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