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高校教育管理中头等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工作方式和手段要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在形式上创新做法,在实质上落实效果。近年来,广州大学以学年礼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其中,以一种创新形式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分析其内涵与意义,探析奖项设置、评价标准与育人的内在关系,阐述学年礼在育人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形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仪式感 学年礼
  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 号)发布,在“厚植爱国情怀”板块强调要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打造推广一批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作品, 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和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利用大型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大学生涯中,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会在学生的入学和离校期间举行,是个人成长中是极富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事件,是开启大学学业生涯和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大型仪式活动。这两场重要的典礼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仪式活动,每位大学生都在这种仪式中接受来自学校的期望,来自师长朋友的祝福,并在流程中接受洗禮,感知这种仪式感所带来的教育。
  一、仪式与仪式感教育的重要性
  仪式是由文化传统维持的,受一定规则或者规范支配的,有较稳定的模式、结构或者秩序的一连串言语和行为构成的互动式情境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展现特定的象征性意义与符码,达到引导认知、疏导感情或者组织社会群体、重塑社会秩序的目的。仪式具有表达性、形式化、重复性、情景性等特点和满足个体和社会需要等功能。[1]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都以一定仪式的形式举办,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达到引导认知和组织群体的目的,对特定的群体有认知和情感的疏导。典礼具有庄重性、情景性、周期性等特点,极富仪式感,可以在参与者的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使参与者能在其中受熏陶、被感染,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有观点认为,仪式运用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凝练仪式感对大学生产生深层次影响和思想引领穿透力。[2]开学典礼是大学生步入大学殿堂的第一次极富意义的大型活动,从一个懵懵懂懂的中学生进入全新的环境,需要一场具有仪式感的典礼拉开序幕,接受师长指引,感悟大学文化。毕业典礼是在大学生涯结束之时,迈入社会前的一场重要仪式,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社会人”的角色,已然脱掉稚气,带着师长的期望和家人的嘱托,开启个人的职业生涯之路。
  这两场典礼在人生的两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对于个人来说非常有纪念意义,对学校来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这两场典礼仪式时间跨度大,相距四五年,在此期间很少再有大型仪式场合能够让大家彼此相聚,缺少一个以较强仪式感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那么能否有一种专门的仪式填补这个空白,举行与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相类似的仪式呢?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学年礼
  学年礼以“学年”和“礼”命名,是在每学年举行的一种礼仪活动。广州大学从2019 年开始以一学年为周期、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每学年分别在二、三、四年级学生中 各举行一场学年礼,这三场学年礼享受与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同等的礼遇,合称为“广大五礼”“。广大五礼”使学校与 全体学生在每一个学年里可以隆重相遇——在“德才兼备、家国情怀”的大前提下,二年级突出“爱体育、懂艺术”;三年 级凸显“视野开阔”;四年级注重“能力发展性强”,引导学院 和老师把更多精力和心血倾注到学生的成才培养上,让学 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成为全校的共识,并且全面开花,落 地生根。
  学年礼是学校充分运用礼仪形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创新之作,利用仪式感感染并教育学生,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的总要求。为使全校学生都能通过学年礼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关注和引导,在制度设计上,学校分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贯穿于大学全程,对应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并进行四年一贯制的评价考核,要求每个年级的“学年礼”都要有体现并重点落实;二年级突出“爱体育、懂艺术”,三年级凸显“视野开阔”,四年级注重“能力发展性强”,确保每个年级都不放松,每个班级都不缺位,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能在场,以此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学年礼”作为学校新学年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与“思政第一课”等项目融合发展建设,并于每学年的开学阶段隆重举行。
  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围绕“德才兼备,家国情怀“”体育发展“”艺术发展“”视野开阔“”能力发展”五个版块设置了几十种集体和个人的先进奖项(如表1),全校每学年评选出先进集体几百个,先进个人上千名。
  三、学年礼内涵与意义分析
  (一)大学制度文化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学年礼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四年不间断,每学年都能与同学们相遇, 引导学生追求卓越,激励院系更好地把人才培养目标变成具体工作目标,是做好学生同行者、引路人的一个重要抓手。学者曼宁凯瑟琳研究大学仪式中的各种隐喻,认为在使制度使命具体化、解释重要的教育过程、塑造共同体的观点等方面大学仪式发挥重要的功能。[3]学年礼这种大学仪式,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变成各类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各种显性的评优奖项,让目标更加具象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大学文化理念内涵化,激发可认同感
  典礼等仪式活动承载学校文化中的众多理念与情绪, 发挥仪式具有的功效,是向学生展演、传授某种价值理念,并使其认同的过程。[4]其认同过程包括认同学校的文化与价值理念、认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等。这些文化理念和目标都将在学年礼中体现,使其内涵于学年礼的活动之中,激发师生们的认同感。在当前学校的仪式活动中,要充分突出学校仪式活动的群体性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促进个体思想的上进与自我价值的发现。[5]在学年礼中,既有奏唱国歌、齐唱校歌环节,又有《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共唱《热爱祖国》等版块;既有优秀集体先进人物的表彰,又有典型代表的经验介绍;既有校领导致辞寄语,又有师长们的谆谆教导。这些都自始至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身边的榜样和事迹感染和鞭策每位同学,激励上进心,激发认同感。   在学年礼的颁奖仪式上为学生个体的成长树立榜样, 创设前行目标,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超越。按照生命教育的观点,仪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成为优质自我”[6]。每场学年礼都会精心挑选百余名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上台领奖,并由典型优秀代表发言介紹经验,从登台的领奖代表到现场的见证者,每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荣誉感的熏陶和激励。
  (三)大学育人经验规范化,具有可总结性
  在学年礼中会发布五份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分别 是“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评价报告、“体育发展”评价报告、“艺术发展”评价报告“、视野开阔”评价报告和“能力发展”评价报告,这些评价报告是对过去一学年中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培养工作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的分类评价。其中,对各学院和职能部门培养工作的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综合考察在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实际;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采用定性评价方式,以综合表现和突出事迹作为重要观测评价指标。评价报告相当于一份含金量十足的育人“体检报告”,分类总结学校各部门在此方面和某些指标上的成果得失。在每场分年级的学年礼中,组织方都会从评价报告中提炼出素材和数据,融合制作成一部内涵丰富的视频,面向全年级师生播放,进行总结汇报。总之,学年礼既总结和反思过去的育人状况,又规划和展望未来怎样培养人,规范化地梳理和总结育人经验。
  四、各种奖项设置、评价标准与育人间关系的探析
  (一)“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板块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上强调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 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在奖项中设置 “德才兼备,家国情怀”下的六个单项奖,分集体和个人两类, 如“坚定理想信念先进集体”“坚定理想信念先进个人”等。每个奖项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应明确具体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7]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根本标准,通过学生“德才兼备,家国情怀”培养工作和培养发展工作评价,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导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围绕此目标设计,教师围绕此目标教, 学生围绕此目标学,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学年礼的奖项评选中,根据相应培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标准,评选出单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十大育人”先进单位等。在评选中清晰目标,在评选中找出不足,利用评选深化认识、达成共识,有力推进全方位育人工作。
  (二)“体育发展”板块
  本版块的奖项在学院的评选中使用学生体育发展评价指标系统,包含活动组织宣传、态度与习惯、运动素质与技能、具备运动特长等诸多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还有具体的二级指标,比如在态度与习惯中,细化成习惯培养、体育兴趣和体育活动等。用各学院学生跑步的平均里程及学生跑步人均次数考查学生的习惯培养;用各学院参与各类体育社团的人数占比衡量体育兴趣;用各学院开展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测算体育活动的分值。每个二级指标都有相应的量化办法。对个人的评选中使用获得国家和省级重大比赛的奖项评选运动达人,使用跑步App计里程数的排名评选出跑步达人。
  这些量化指标在评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加简洁明了、直观有效,客观性强、说服力强。所评选出的“达人” 称号与潮流吻合,与大学生生活亲近,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
  (三)“艺术发展”板块
  与“体育发展”版块相类似“,艺术发展”的评选使用学生素质意识发展的评价标准,主要通过组织宣传、兴趣爱好、艺 术修养、艺术表现与创新4 个二级指标和10 个三级指标考察。组织宣传含活动组织、管理服务、艺术宣传三方面;兴趣 爱好含社团熏陶与艺术活动两方面;艺术修养含艺术学分和 艺术成绩两方面;艺术表现与创新中含艺术竞赛、艺术实践 及文学创作三个方面。集体和个人奖项都参照这类指标,除 集体奖项外还有个人奖项,包括“艺术发展”十佳个人“、声乐达人”“器乐达人”“舞蹈达人”“语言艺术达人”“书法达人” “摄影达人”等。
  这些指标从客观上考察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情况和参加艺术展演比赛的成绩,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自身爱好找到评选奖项。兼顾个人兴趣爱好和多方面发展的现实,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符合所倡导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视野开阔”板块
  “视野开阔”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赏析经典,开展境内外学习交流和游学活动,组织丰富的课外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专业之外开阔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增长社会见识,增强“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包括文化素养、学术视野和社会视野等方面,涵盖阅读拓展、国际国内交流和学术活动、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诸多方面。每学年都会据此评选出一批“经典阅读之星“”学习之星“”晨读之星“”志愿之星”等先进个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某些方面代表学生视野开阔的程度,扎根大地了解社会民意,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本版块的指标通过考察学生对内对外交流、参加实践活动、阅读看书调查等情况,展现学生的视野开阔程度。
  (五)“能力发展”板块
  能力发展性强既是党的教育方针中“智”的要求,也是“劳”的体现,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指标“。能力发展”板块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劳动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包括学生各类成绩、考研率、出国留学率、比赛获奖、学科竞赛获奖和科研论文等诸多方面。评选出“创新达人“”创业达人“”科研达人“”文创达人”等单项奖和“十佳学生”等含金量高的奖项。这个综合性板块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是多方面能力合成的体现。   以上五大板块的分类契合学校“德才兼备,家国情怀; 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人才培养目标,将这些相对抽象的目标拆分成具体可量化评定的奖项,使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标对表,具有操作性。这些评优奖项的设置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五、总结与反思
  学年礼属于仪式感教育的范畴,在学年礼中嵌入立德树人的各种措施和手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托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系列奖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公开表彰的形式在学年礼上展示并颁奖,表彰过程气势宏大,仪式感较强。学校以此作为重要契机,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爱校情怀,是一种极富意义的仪式感教育场域。这种仪式感激发秩序感形成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效应, 恰恰契合教育对人的影响功能之一。[2]同学们认为:学年礼就好比是自己大学生活中的“导航图”,既能对标先进检视自身不足,又能找准榜样规划好未来,让接下来的一年大学生活更充满动力和激情,更有目标感。学年礼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教风学风得到强化。很多媒体报道了这一创新做法,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了较好地育人氛围,将立德树人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不断反思具体做法,在开展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
  (一)内容和形式要因时因势地更加贴合大学生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作为教育手段的学年礼的内容和形式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程序流程、评选的奖项种类等要更加贴合大学生的实际,更加受到他们的欢迎,提高仪式活动的可接受度。
  (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体性
  每年的学年礼,从后台彩排到现场呈现,从评审环节到打磨流程,都需要大量师生的组织和参与,但是参与其中的只是全校师生的一小部分。即使在现场全员到齐的情况下, 他们只是仪式的参与者,并非仪式的主导者和设计者。他们不应处于被动地位,而应是在体验过程中成为仪式感的拥有者,是仪式场的“主角”[2]。因此,需鼓励更多师生参与其中,让更多人体会到自己是仪式的主角,发挥更多人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体性,拓宽仪式的广度。
  (三)通过仪式感情境和场域,引起情感共鸣
  正如学者所说“:仪式能令我们在自由和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更有意识地感觉、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时刻。”[8]我们在举办这类仪式活动时,想办法创设仪式情境,通过各种手段创造一种富含感情色彩的场域,希望切实唤起和触动情感,引发在情感上的认同、共鸣,激发同学们对优秀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在学年礼的这个场域下,与同学们建立心与心的连接,抵达心灵深度,以情感人,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学年礼用一种身体和内心的仪式实践的方式使个体获得一种“实践性知识”,这些都是他们日后仪式化和社会性行为能力的基础,为他们丰富大学生活、留下美好记忆提供重要契机。[9]在学年礼上,既可回顾和总结过往,又可计划与展望未来,是一场展示成果、表彰先进、总结不足、提出要求的大型仪式活动。学年礼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的思路和路径。同时,它也给大学生在个人成长、激励进步的道路上画上了浓浓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启波. 大学仪式研究:以毕业典礼为例[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屈利明,梅小青. 仪式感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困境与重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
  [3]Manning K. Metaphorical Analysis in a Constructivist Study of College Rituals[J].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994(1).
  [4]劉丽. 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杨未. 论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6]张志坤.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教育[J]. 人民教育,2015(17).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 05- 03].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8/0503/ c64094-29961631.html.
  [8]洛蕾利斯·辛格霍夫.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M]. 刘永强,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克里斯托弗. 乌尔夫. 教育中的仪式:演示、模仿、跨文化[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意在实现课堂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统一。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这要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提升教师素质、分类研究学生、优化教学条件、整合教学结构等方面能够为构建新型高效课堂提供科学思路。论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行动研究法,尝试依据最优化理论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并在赣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教学实验。文章一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思路,通过中国知网、Google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者首先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对赣州市的6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23份(其中男性113人,占21.6%,女性410人,占78.4%)。
  统计发现,赣州市教师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幸福状态。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教龄、收入水平和地域,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综合来看其中影响力大小排序为地域>收入水平>教龄。研究结果表明,教龄在3-6年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强;收入水平越高的教师总体幸福感最强;城市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革新传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的带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开展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研究是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优化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投入结构,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制胜”的关键。
  赣州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对教
在大数据时代、新课程改革和学习分析技术时代背景下,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师的信息教育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构建一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体系,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了解自身教学行为的优秀和不足,加强交流,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技能,在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信息素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诠释新课程改革、学习分析、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在联系,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行为实践能力的必要性;阐释课堂教学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这一成果的背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应对非遗失传的危机,我国开始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正规教育途径对其进行规范和系统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在教育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师资队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是保证其顺利传承的关键。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与其他类型教师的区别在于传承内容的差异,因此本研究的主体思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经验总结为逻辑起点,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示范,以此
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和社会不断强调职业教育,增加对它的财政投入。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职业教育法律与制度供给不足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缺乏配套实施细则的职业教育法,如何以法律形式规范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法律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为生涯与技术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建设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生涯与技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积累更多成熟的实践和经验教训。
  由四部拨款法案构成的帕金斯系列法案,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中国成立后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课程育人”的教学实践性方法。高职院校有“课程思政”意义的课程标准,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从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辅助、行业企业五个层面对思政理念的贯彻并进行可行性的评价,是高职院校达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有效方法 教学评价 课程标准  在新时代背景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来秉承以魂铸人这一原则,课程思政同样十分注重从学科思想角度引领学生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在教育教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学科自身展开深入挖掘,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  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
期刊
摘 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精心组织集体备课、重视教学改革、搭建科研平台等方面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的措施,培养了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期刊
摘 要:“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师激励”三者互为关联,形成“三位一体”的紧密关系。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激励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做到师生教学相长、育人促己,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创建“师生共读”模式,包含师者育人、学生思政、教师激励三元素,融入“四史”和学院“敬”文化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潜移默化地以文化人,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 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