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及城市漫游并非全然孤立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街巷背后光影的融合。影像记录者本身对城市的记忆也参与建构影像,晚报纪实摄影与城市的默契早已潜藏在街角以及街角背后的人物声色。捕捉现实中的影像,并借助片段与画面情节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这其间便可以加入情感与立场。
【关键词】纪实摄影 城市影像 城市漫游
影像同行也是一种坚持的方式。影像可言语,也能如同书面文字般表达。有时候更为真诚的是,它们毫不掩饰地做着记录。在取景框以内被凝固,在成为影像之后的某一刻被凝视,就像加入催化剂一样加速苏醒。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认为“照片是一个同时性的瞬间确认,一方面是事实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视觉上感知地表达这个事实的形式组织。”①无论是速度、共振还是沉默、苍白,现场留下了。留下的还有影像背后的观点与态度。人与人,人与环境建立的关系借助影像回溯并延伸。在铭记之后的人性与美好,在丑陋、挣扎之后的批判。美国摄影师阿瑟·罗思坦(Arthur Rothstein)的画面,取景、角度和距离加上影像背后的观点就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了。如此说来,影像是有灵魂的,更应该是人文的。纪实摄影成为同时将继续成为叙写及价值评判的一部分。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场景,那些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关于边缘与安逸,关于公共空间,关于平淡或激越,关于尊重、关怀、批驳的流露已蔓延在影像上,如同在暗房里冲洗相片般逐渐明晰。城市的各种表情散落在场景之中,化身形形色色的都市文化意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影像叙写与评价的功能无所谓题材的大小,而只有记录姿态的真诚与否,相机后时代记录者的观点和态度,也许这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这样简单。
都市影像的记录者如同行走在都市空间中的旁观者,亦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及的闲逛者(Flaneur)有相似之处。如同“在柏油路上观察,像是在研究植物”②,视角与感触是期间的关键之处。“对于闲逛者来说,街道变成了居所;他在商店包围的拱廊上,就像公民在自己的私人住宅里那样自在……墙壁就是他用来垫笔记本的书桌。报摊就是他的图书馆。咖啡馆的露台就是他工作之余从那里俯视他的庭院的阳台。”③在晚报纪实摄影中,民生及普通城市居民看似普通的斑驳日常生活成为记录时最为常见的素材。在普通的素材中发掘不普通的光点,在寻常巷陌发掘影像背后的故事则是有关影像拍摄者“观看”的视角。
都市影像记录者具备的视角并不同于观光旅游者,如同街道“闲逛者”,“这样一个漫步者与旅游者大不相同,他是城市的原居民,所以他不会像游客一样只捡名胜来欣赏,而是如‘一只看家老狗’,专嗅被历史扔掉的东西……事实上,他根本不是描绘,而是叙事,是叙述他所听来的关于这个城市历史的故事,所以这种叙事与当时流行的‘城市面面观’类的书籍是不一样的,而是史诗性质的,其内在动力生于漫步和记忆,两者共同构成它的缪斯。”④同样,拍摄者本身对城市的记忆也参与影像建构。
当尝试定义“扫街”一词时,不应局限于“街道”本身具体的物质范畴。在都市新闻纪实中,“街”应当被赋予一种更开放的含义。“街”本身也可以代表某些街道背后的生活故事、人物、城市街道市井杂言的生态。扎“凤鸡”的民间老艺人鲍六曾是笔者《珠江晚报》“寻访老手艺”栏目的拍摄对象。“凤鸡”外表用彩色布或其他物料装饰,尾部用十多条雉鸡尾做装饰。“凤鸡舞”又名“耍凤鸡”,是广东珠海传统的民间艺术,旧时多与醒狮同舞。“凤鸡舞”的道具“凤鸡”用竹篾做成,外形似鸡,全身用羽毛装饰或绘以羽毛图案。舞动时,动作优美稳健。如今“街上”的“凤鸡舞”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在珠海香洲区前山镇,94岁高龄的“凤鸡舞”艺人鲍六家中堆满了他亲手扎制的精美“凤鸡”,老人舞了80多年“凤鸡舞”,扎了40多年“凤鸡”。在珠海地区,最具本地特色的“凤鸡舞”当属“前山凤鸡舞”,鲍六老人就是前山镇舞者中的一员,老人经常在家中手工扎“凤鸡”,并向后辈们传授这门技艺。在拍摄过程中,老艺人作为影像叙述的主体,以城市为背景,沉浸在不少人都已不太了解的老手艺里自得其乐。但在被拍摄者的面部表情上,却也能折射出老人对传统手艺前景的担忧、继续坚持的原因,以及不寻常的故事。影像沉浸其中,将记忆和讲述融为一体。
影像“扫街”如同艺术创作的过程,时而有灵感闪现,时而需要不少拍摄前期的准备。在《珠江晚报》“寻访老手艺”、“珠海摄影”、“厚重珠海”等专版中,笔者亦尝试将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及城市漫游结合起来思考探索。“都市摄影的困难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实物与空间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新鲜。这需要摄影家的非同寻常的眼光。他们是一种随时与都市保持对话状态的摄影家,他的视神经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待命状态。他们必须与长期生活于此的城市达成一种默契。他们必须对于都市生活有一种深入的体会,他们的都市经验来源于于都市沉潜多年以来吸收到的一个城市的气氛。”⑤事实上,晚报纪实摄影与城市的默契早已潜藏在街角以及街角背后的人物声色。捕捉现实中的影像,并借助片段与画面情节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这其间便可以加入情感与立场。当人文因素的关注加入艺术表现力,影像“扫街”也就不完全是简单地还原现实与回溯的再现。
参考文献
①Henri Cartier-Bresson.The Mi-
nd’s Eye:《Writings on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Michael L.Sand.(ed).New York,N.Y.:Aperture,1999
②Walter Benjamin.Charles Baud-
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Harry Zohn.(trans).
London;New York:Verso,1997,p36
③本雅明 著,刘北成 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
④郭军,《浪荡子》,《文化研究关键词》,汪民安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8
⑤顾铮,《面对城市——当代中国的都市摄影实践》,《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王璜生、胡武功主编,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52
(作者:《珠江晚报》摄影记者)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
【关键词】纪实摄影 城市影像 城市漫游
影像同行也是一种坚持的方式。影像可言语,也能如同书面文字般表达。有时候更为真诚的是,它们毫不掩饰地做着记录。在取景框以内被凝固,在成为影像之后的某一刻被凝视,就像加入催化剂一样加速苏醒。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认为“照片是一个同时性的瞬间确认,一方面是事实的意义,另一方面是视觉上感知地表达这个事实的形式组织。”①无论是速度、共振还是沉默、苍白,现场留下了。留下的还有影像背后的观点与态度。人与人,人与环境建立的关系借助影像回溯并延伸。在铭记之后的人性与美好,在丑陋、挣扎之后的批判。美国摄影师阿瑟·罗思坦(Arthur Rothstein)的画面,取景、角度和距离加上影像背后的观点就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了。如此说来,影像是有灵魂的,更应该是人文的。纪实摄影成为同时将继续成为叙写及价值评判的一部分。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场景,那些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关于边缘与安逸,关于公共空间,关于平淡或激越,关于尊重、关怀、批驳的流露已蔓延在影像上,如同在暗房里冲洗相片般逐渐明晰。城市的各种表情散落在场景之中,化身形形色色的都市文化意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影像叙写与评价的功能无所谓题材的大小,而只有记录姿态的真诚与否,相机后时代记录者的观点和态度,也许这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这样简单。
都市影像的记录者如同行走在都市空间中的旁观者,亦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及的闲逛者(Flaneur)有相似之处。如同“在柏油路上观察,像是在研究植物”②,视角与感触是期间的关键之处。“对于闲逛者来说,街道变成了居所;他在商店包围的拱廊上,就像公民在自己的私人住宅里那样自在……墙壁就是他用来垫笔记本的书桌。报摊就是他的图书馆。咖啡馆的露台就是他工作之余从那里俯视他的庭院的阳台。”③在晚报纪实摄影中,民生及普通城市居民看似普通的斑驳日常生活成为记录时最为常见的素材。在普通的素材中发掘不普通的光点,在寻常巷陌发掘影像背后的故事则是有关影像拍摄者“观看”的视角。
都市影像记录者具备的视角并不同于观光旅游者,如同街道“闲逛者”,“这样一个漫步者与旅游者大不相同,他是城市的原居民,所以他不会像游客一样只捡名胜来欣赏,而是如‘一只看家老狗’,专嗅被历史扔掉的东西……事实上,他根本不是描绘,而是叙事,是叙述他所听来的关于这个城市历史的故事,所以这种叙事与当时流行的‘城市面面观’类的书籍是不一样的,而是史诗性质的,其内在动力生于漫步和记忆,两者共同构成它的缪斯。”④同样,拍摄者本身对城市的记忆也参与影像建构。
当尝试定义“扫街”一词时,不应局限于“街道”本身具体的物质范畴。在都市新闻纪实中,“街”应当被赋予一种更开放的含义。“街”本身也可以代表某些街道背后的生活故事、人物、城市街道市井杂言的生态。扎“凤鸡”的民间老艺人鲍六曾是笔者《珠江晚报》“寻访老手艺”栏目的拍摄对象。“凤鸡”外表用彩色布或其他物料装饰,尾部用十多条雉鸡尾做装饰。“凤鸡舞”又名“耍凤鸡”,是广东珠海传统的民间艺术,旧时多与醒狮同舞。“凤鸡舞”的道具“凤鸡”用竹篾做成,外形似鸡,全身用羽毛装饰或绘以羽毛图案。舞动时,动作优美稳健。如今“街上”的“凤鸡舞”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在珠海香洲区前山镇,94岁高龄的“凤鸡舞”艺人鲍六家中堆满了他亲手扎制的精美“凤鸡”,老人舞了80多年“凤鸡舞”,扎了40多年“凤鸡”。在珠海地区,最具本地特色的“凤鸡舞”当属“前山凤鸡舞”,鲍六老人就是前山镇舞者中的一员,老人经常在家中手工扎“凤鸡”,并向后辈们传授这门技艺。在拍摄过程中,老艺人作为影像叙述的主体,以城市为背景,沉浸在不少人都已不太了解的老手艺里自得其乐。但在被拍摄者的面部表情上,却也能折射出老人对传统手艺前景的担忧、继续坚持的原因,以及不寻常的故事。影像沉浸其中,将记忆和讲述融为一体。
影像“扫街”如同艺术创作的过程,时而有灵感闪现,时而需要不少拍摄前期的准备。在《珠江晚报》“寻访老手艺”、“珠海摄影”、“厚重珠海”等专版中,笔者亦尝试将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及城市漫游结合起来思考探索。“都市摄影的困难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实物与空间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新鲜。这需要摄影家的非同寻常的眼光。他们是一种随时与都市保持对话状态的摄影家,他的视神经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待命状态。他们必须与长期生活于此的城市达成一种默契。他们必须对于都市生活有一种深入的体会,他们的都市经验来源于于都市沉潜多年以来吸收到的一个城市的气氛。”⑤事实上,晚报纪实摄影与城市的默契早已潜藏在街角以及街角背后的人物声色。捕捉现实中的影像,并借助片段与画面情节表达自身的主观感受,这其间便可以加入情感与立场。当人文因素的关注加入艺术表现力,影像“扫街”也就不完全是简单地还原现实与回溯的再现。
参考文献
①Henri Cartier-Bresson.The Mi-
nd’s Eye:《Writings on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Michael L.Sand.(ed).New York,N.Y.:Aperture,1999
②Walter Benjamin.Charles Baud-
elaire:《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Harry Zohn.(trans).
London;New York:Verso,1997,p36
③本雅明 著,刘北成 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
④郭军,《浪荡子》,《文化研究关键词》,汪民安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8
⑤顾铮,《面对城市——当代中国的都市摄影实践》,《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王璜生、胡武功主编,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52
(作者:《珠江晚报》摄影记者)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