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性,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的联系更加有效。有序、流畅的教学衔接,不仅能使师生尽快相互适应、协调运转,还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更具系统性,少走弯路,减缓坡度,使课堂更高效、学习更轻松。
寻找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
数的运用要求深化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正整数、正分数和零,要求学生能在这些数之间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但在五年级教材中适时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要求较低,只需能用负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零度以下的气温、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不要求会用负数计算。初中则在要求会表示的基础上,还要会运用和计算。怎样使学生把有理数的运算与非负有理数的运算有效统一起来,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策略:要以算数数为基础进而促使学生认清正负数的概念,从而明白负数的含义;要重视符号法则的教学。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出错的计算,应反复练习,使之尽快掌握。
从“数”到“式”的过渡 小学阶段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是指由可看作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而初中遇到的解决实际问题,则是用字母来表示数,代数的概念被建立起来,进行的是有理式的运算的研究。与小学相比,其难度增加,形式上也发生变化。例如:x表示整数,那么2x就表示偶数,2x 1就表示奇数,这样一来,只需要简单的代数式子就解决了所有奇偶数的表述问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还要让学生明白比如整式与整数、分式与分数、有理式与有理数、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引导他们找出其中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列算术式解决问题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渡 由列算式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转变,是学生思维上的转折。列算式解应用题是把所求量放在一个特殊的地位,通过已知的量顺逆向来解决问题。“简易方程”一章,重点放在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上。先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然后再进行对照,使学生认清这两种解法的特点。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对比,使他们感受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性,进而使之从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中解脱出来,逐步克服算术解法定势。
探索方法的有效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探索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讲解要做到深入浅出,并要保证一定的课堂练习次数,更为重要的是要统一书写格式。只有教师在教法上新型多变,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从而使之能积极、有效、巧妙地解决一个个相对难于理解的概念,也使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例如:“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当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无法被学生直观地比较出来时,教师不应急于教授方法,而应提供不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比较,然后再通过小正方形的引入,量化图形的面积,以此逐步把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之后再通过小正方形要有统一标准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由形到数都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的理念,自然地渗透单位的思想。
学习技能的紧密联系
重视预习,使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进行粗度与细读 明白粗读是了解教材的知识概览,细读是对重点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进行反复深入的体会,甚至做到熟读成诵,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做好标记,从而使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课。
进行听课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 一是记问题。把课堂上没有听懂之处记下来,以便课后可以及时地问老师、问同学,这样才能做到每堂课都有所收获,不留疑惑。二是记方法与思路。老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多年经验的积累,更是多种方法优胜劣汰的结果;养成记录老师解题思路与方法的习惯,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
进行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对融会贯通课堂内容有很大的作用。到了中学,课程增多,教师授课进度加快,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学习就会跟不上,慢慢地,他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有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数学思想适时渗透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思维的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它通常是动态的且有着较高的层次性。在小学阶段,有图示法、假设法、归纳法、对应法、转化法、化归法、方程法、分类法、列举法、类比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是对小学阶段所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如消元法、函数法、代入法等。
要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更具衔接性,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不同阶段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过渡;既要重视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又要努力巩固新知识;既要面向大多数,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从小学角度做好衔接,又要从中学角度做好衔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寻找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
数的运用要求深化 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正整数、正分数和零,要求学生能在这些数之间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但在五年级教材中适时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要求较低,只需能用负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零度以下的气温、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不要求会用负数计算。初中则在要求会表示的基础上,还要会运用和计算。怎样使学生把有理数的运算与非负有理数的运算有效统一起来,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策略:要以算数数为基础进而促使学生认清正负数的概念,从而明白负数的含义;要重视符号法则的教学。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出错的计算,应反复练习,使之尽快掌握。
从“数”到“式”的过渡 小学阶段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是指由可看作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而初中遇到的解决实际问题,则是用字母来表示数,代数的概念被建立起来,进行的是有理式的运算的研究。与小学相比,其难度增加,形式上也发生变化。例如:x表示整数,那么2x就表示偶数,2x 1就表示奇数,这样一来,只需要简单的代数式子就解决了所有奇偶数的表述问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还要让学生明白比如整式与整数、分式与分数、有理式与有理数、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引导他们找出其中的区别,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列算术式解决问题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渡 由列算式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转变,是学生思维上的转折。列算式解应用题是把所求量放在一个特殊的地位,通过已知的量顺逆向来解决问题。“简易方程”一章,重点放在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维方法上。先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然后再进行对照,使学生认清这两种解法的特点。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对比,使他们感受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性,进而使之从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中解脱出来,逐步克服算术解法定势。
探索方法的有效衔接
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探索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讲解要做到深入浅出,并要保证一定的课堂练习次数,更为重要的是要统一书写格式。只有教师在教法上新型多变,学生的思维才会更活跃,从而使之能积极、有效、巧妙地解决一个个相对难于理解的概念,也使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例如:“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当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无法被学生直观地比较出来时,教师不应急于教授方法,而应提供不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比较,然后再通过小正方形的引入,量化图形的面积,以此逐步把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之后再通过小正方形要有统一标准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小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由形到数都必须要有一个标准的理念,自然地渗透单位的思想。
学习技能的紧密联系
重视预习,使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进行粗度与细读 明白粗读是了解教材的知识概览,细读是对重点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进行反复深入的体会,甚至做到熟读成诵,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做好标记,从而使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课。
进行听课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 一是记问题。把课堂上没有听懂之处记下来,以便课后可以及时地问老师、问同学,这样才能做到每堂课都有所收获,不留疑惑。二是记方法与思路。老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多年经验的积累,更是多种方法优胜劣汰的结果;养成记录老师解题思路与方法的习惯,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帮助。
进行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对融会贯通课堂内容有很大的作用。到了中学,课程增多,教师授课进度加快,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学习就会跟不上,慢慢地,他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作为小学教师,有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数学思想适时渗透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思维的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它通常是动态的且有着较高的层次性。在小学阶段,有图示法、假设法、归纳法、对应法、转化法、化归法、方程法、分类法、列举法、类比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是对小学阶段所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如消元法、函数法、代入法等。
要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更具衔接性,既要注意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又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不同阶段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过渡;既要重视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又要努力巩固新知识;既要面向大多数,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从小学角度做好衔接,又要从中学角度做好衔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