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沙漠中沉睡着一座壮美的伽蓝,这就是位于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莫高窟。《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沙门乐僔行至鸣沙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于是在此山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岩窟,建洞修禅。这之后,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营造,石窟数量已超过七百个,其中492个石窟里布满了色彩鲜艳的壁画,并立有佛像。
自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发现藏经洞文书后,法国人伯希、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罗斯人奥尔登堡先后来到此地,至此,敦煌文书流失散佚。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白俄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生火做饭,于窟内墙壁刻写涂画。晚一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的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莫高窟可谓饱经历史的风霜。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常书鸿、段文杰、史伟湘等第一代敦煌的守望者在半个多世纪前做下一辈子的抉择,是他们的守望让莫高窟起死回生。在盛世和末世的转换中,这片大漠深处的美术馆没有熄灭它惊人的精神磁场。几代敦煌守望者传递着的虔诚与执着,是保护莫高窟永不消逝的力量。
“保护敦煌,研究敦煌,弘扬敦煌,继续敦煌”是常书鸿先生的遗愿。在这里,无数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完成打磨,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书写命运,敦煌的时间从未停止。
敦煌的时间
敦煌在那里很久了,甚至连他也记不清自己是何时于此处停留的。但记忆中有一个午后,茫茫的黄沙和集市里胡姬舞动的飘带相互交错,给原本单调燥热的空间平添了几分梦幻色彩。敦煌打心眼里喜欢这种朦胧而有异域风情的氛围。
自那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战乱呀,饥荒呀,盗窃啦,嫖娼啦,总之人来人往。敦煌看得厌烦了,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打打哈欠,日子一天天这样过去。
于他来说,离开的念头不是没有,可他觉得这里有什么东西在呼求着他,祈求着他。这种奇妙力量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引力,牢牢吸引着敦煌的惰性。
敦煌盘算过自己的地位,多少人来过这里他都了然于胸,他了解这个古老国家的运转方式,可他没太把这一切当回事儿。他已经习惯了眯着眼睛横卧在那里,感受百姓劳作的汗水滴进沙土,聆听商队的骆驼晃着自己的驼铃,怜悯士兵们无可奈何的争斗,惊讶不知从何而来的火苗肆虐寺庙里的经籍。
偶尔被一个喷嚏激醒,或者感觉自己身上哪里痒痒的,敦煌只是伸出手在能够着的全部地方挠了一通,然后闭上眼睛继续养神。
鸣沙山的时间
鸣沙山以自己是敦煌的孩子为荣(敦煌有很多孩子,但并不管教他们),这种荣誉感总是让他以一种类似长子长孙的担当守护着家业。人们在鸣沙山的东麓敲敲凿凿,搞出来一长串大大小小的缺口。就算这样,鸣沙山自认为不比对面三危山的颜值低了多少。这一长串缺口,人们把它统称“莫高窟”,更俗一点的叫法是“千佛洞”。鸣沙山没能搞懂人们在他的身上创造了什么,他发觉这么多年以来,似乎总有人来看看他,太平日子里人们熙熙攘攘,无数尖锐弄疼了他,战乱纷扰时零散几个会来拜访,却搞得烟熏火燎。鸣沙山总体来说是开心的,这正是人们认可他地位的体现,于是,在迎着风的地方,沙子吹得更欢了。
鸣沙山的对面住的是三危山。与鸣沙山不同,三危山要沉默许多。鸣沙山似乎看不惯这一点,总是与三危山暗自较劲,趁他不注意便吹些沙子送过去。三危山依旧无语,隔在两者之间的宕泉倒是颇有微词。
思惟的时间
对敦煌莫高窟的向往在任思惟自己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他不信佛,不研究国画,但思惟实在无法不被洞窟里藻井上的细密花纹所震撼,无法不被墙壁上早已斑驳的巨型图案所感动。他简直无法想象那些无名的大师们,是如何在中国偏远的西北边陲上创造出如此一幅绝美伽蓝。比起通壁巨制的经变画,思惟更喜爱那些故事情节完整、趣味十足的佛教本生画,还记得第二次来莫高窟参观,他特意问讲解员:能不能请她带着去看看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
思惟总是拿此暗笑,怀疑常说唯物信仰的自己,是否就是潜在的佛教徒?
九色鹿的时间
九色鹿承认她一年里确实看到了两次任思惟。她之所以记得这么明确是因为在能看到她的游客里,只有思惟一个人隔着昏暗逼仄的空间尝试仔细端详她(257窟作为中心塔柱式的石窟,出于保护目的已经不能近距离接近九色鹿王本生图了)。思惟怎会料到,当他低下头,在心里悄悄向壁画中的九色鹿王许愿时,九色鹿同样在凝视着思惟。九色鹿向来温顺,她觉得此人有趣至极。自她到莫高窟以来,这一段长到乏味的时间里,向塔柱上的佛像和菩萨像许愿祷告之人比比皆是,如今有人隔着十米远的甬道和防护栏在跟自己祈福,倒是一件新鲜事。
“如果你哪一天不小心掉进水里,我想会有人来救你的。”九色鹿在心里默默发愿着。
赵慧的时间
仔细算起来,任思惟这些人已经是赵慧今天带的第三批游客了。同样内容的讲解词,赵慧能在黄金周里压缩再压缩、重复再重复,成百上千次的讲解让她将讲解的内容烂熟于心。赵慧心里明白,这份工作绝不会赚大钱,她沮丧泄气时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复读机。在赵慧对公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总会有游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譬如现在看到的壁画是真是假(是假的为什么要拉上防护栏)、这幅壁画上看起来崭新的刻字是什么年代(反正肯定是壁画画好之后刻的)。赵慧每每忍住心中吐槽的那个声音,耐心而客观地给游客做出解释。她评选出自己的高光时刻,就是不论中外老少,人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她讲、目光追随着她引导的瞬间。在一刹那,赵慧发觉,除观众以外,洞窟中壁画和雕塑上几百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向她。
众神相遇之间,赵慧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看到了人類文明的生生不息。
大泉河的时间
从古至今,大泉河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一贯满意。不管人们叫他“圣河”也好,还是唤他“小溪”也罢,水源从祁连山西段一路向下,冬天结冰,大泉河就冬眠,夏天融化,他就一路欢歌笑语冲向自己能到达的最远端。他不在乎人们到底叫他“大泉河”还是“宕泉河”,与党河争论谁才是敦煌的母亲河更不是他关心的重点。不论谁说什么,大泉河水都只按照自己的节奏静静流淌着,让他唯一不爽的是鸣沙山为了莫名的优越感而故意产生的大量风沙,这让流过两山之间的大泉河严重消化不良。大泉河已经忍耐太久了,他路过每一位红柳和胡杨时都向他们申诉,可都没有起什么作用。他决定亲自去找鸣沙山谈一谈,是该严肃面对这个问题了。 卢卡申科的时间
1月7日是东正教徒们的圣诞节,但1922年的圣诞对卢卡申科来说不同以往。作为忠诚的白俄士兵,卢卡申科早已习惯了在战火中哼唱圣诞颂歌,在枪林弹雨中向主祷告:看在主的份上,他只是想活着回去抱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圣诞前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卢卡申科所在的白军为逃出红军的夹逼,逃到了中国境内,被中国政府关押在一个个黑漆漆的山崖洞内。
“真是见鬼,这地方可不比苏联暖和多少!”卢卡申科和同伴们被关在了逼仄的洞窟内,不算上佛龛,给人站立躺卧的地方确实不像战场那么宽敞。
“火柴!谁还有?我真的要冻死在这个鬼地方了!”卢卡申科用力踹向窟室的墙壁以作发泄,还可能是做着某种取暖运动。人群骚乱中“嘶”的一声,火柴微弱的光不知从谁手上跳了出来,洞窟里充斥着的壁画和佛像瞬间显现在卢卡申科的眼前。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卢卡申科并不害怕,无知者无所畏惧的兴奋感油然而生。在他看来,会害怕的士兵当然不是好士兵,会破坏的才是。
阿龙的时间
“只要一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多行好事,佛陀必能保佑我们心想事成、无灾无祸。”阿龙脑海中浮现起母亲往生前对她讲的话。
女人社的同伴们还对着佛龛念诵经文,几簇烛焰微微颤抖着照亮了眼前的佛像。阿龙眼前浮现起了过世的丈夫和儿子,亲人的音容笑貌近在眼前,可人远在西天。阿龙有时自私地希望他们不要去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好好留在自己身边就是,何必舍近求远呢!定了定神,阿龙再次跟上众人诵经的节奏,声音逐渐放得大了些。毕竟,她从来没有怀疑母亲的话,更从未怀疑过佛陀的存在。
程佛儿的时间
跳舞,不停地跳舞。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咬紧牙关、踩着舞点跳下去。程佛儿作为敦煌城自小打拼出去的“南漂”,之所以能当上宫廷舞姬,大抵是这个念头充斥了她的全身。她只会跳舞,也只想跳舞,安史之乱后,程佛儿不得以辗转回到家乡,之所以在集市上卖艺为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程佛儿记得自己刚逃难回家乡时,发现这里和印象中模糊的记忆全然不同,偌大的敦煌城,找到父母更是不易,她首先要考虑的是今天的晚餐。在肚皮空瘪的状态下跳舞,这种感觉她并不陌生,要想在教坊里出人头地,饥饿困倦是必须经过的考验。程佛儿习惯了强迫自己,努力将注意力从身体的感知转移向对舞蹈姿态的苛求上。表面上,她在给别人跳舞,但在心里,程佛儿一直都是自己忠实的观众。
索正青的时间
索正青是程佛儿舞姿的观赏者之一。与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不同,索正青是带着忧虑赶过集市的路口,被程佛儿的舞姿吸引而驻足不前的。要问他在忧虑些什么,索正青苦苦冥思、执笔踌躇:天国世界里伎乐菩萨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他一生专注于工笔与颜料,人间的风月且先不说,极乐世界里的菩萨他又如何描绘得惟妙惟肖!为了如期绘制好洞窟里的巨型壁画,同时更要符合自己和信徒们心中对来世的祈望,索正青已愁眉不展将近七日。只要这一个人物的形象他无法构拟,那么菩萨的服饰、菩萨供养的方式、受供养的三世佛的形象……索正青都无法下笔,他无法在前代大师的身后妄下笔墨——他决不会在历代壁画的杰作中间掺进一颗老鼠屎。
此刻,程佛儿在集市上尽力舒展身姿的小小身影,似乎是神灵感召而来,这来自天子脚下的风姿,怎能躲过这位画家的眼睛?
太原王氏的时间
王氏觉得自己幸运极了。夫君功成名就,自己儿女双全,她相信这是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德。因此,王氏绝不吝啬出资修建自家洞窟以虔心供养。天宝年间,开窟者的形象有资格留在窟壁,与佛像共处一室。
今日便是画工来家里取景的日子,她要把自己和女儿们打扮得优雅端庄,这样才能突出对佛祖的恭谨虔诚。而在王氏眼里,这份虔诚正是家族荣华富贵的根基。她吩咐丫鬟和童仆把家中最上等的首饰衣物拿出来。花钿、花子、朱衫白裙给女儿十一娘,这姑娘体态纤秾适度,好生打扮,留得仪容供后人观仰,以后可得寻一个配得上她的好人家!凤冠、步摇、衫裙帔帛则给女儿十三娘,这姑娘小肚子虽然大了点,可并不减其可爱。至于自己,陪嫁时母亲传给王氏的朵子、小梳、宝钿从首饰盒底下取出,身着新裁剪的碧衫红裙、肩上再披绛地帔子和白罗画帔是当下入时的搭配,千万不要忘记穿上前几天新从京城入的笏头履,至于手持的香巾和香炉,则更是万里挑一的精品。
王氏的贴身丫鬟在院子里摘了几朵鲜花,小心翼翼地插在了都督夫人的頭髻上,便和其他仆人们都按序排在了女主人们的后面。须知,王氏可是特发善心,才让他们这些无名小辈能有机会画在墙上呢!
铺地花砖的时间
地砖的自我认知建立在阴凉的黄土上。与精美而脆弱的壁画不同,花砖避免了一切不稳定因素,譬如从矿物中提取的颜料、与白土按比例混合的金粉,粗犷而简单的花纹让她们看起来坚忍极了。花砖绝不厌弃人类对莫高窟历代的营造,资历最老的花砖紧贴鸣沙山崖壁黄土,这之后一代接一代,直到任思惟和赵慧脚下的这一层。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三危山的时间
三危山只给乐僔一人展现了他的奇迹。这个坚毅的旅人,全身都倚压在一根锡杖上。此人仍未放弃自己的感知,凡胎肉体在灼热和焦躁中的挣扎三危山无法想象,他只看到了乐僔努力安慰口唇的舌尖。
周围的一切都逼迫着前行之人低下头去。
看惯了商人和强盗在白夜中前行,不论生死正邪,三危山无动于衷。但他不解:孤身一人的乐僔,为何来到这里?为何不知难而退?三危山的时间比人类长太多,他从不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与目的。在一座山眼里,存在即是活着,无需其他。但他看着乐僔脚下试图挪动的阴影,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类生命的宝贵来自他们的脆弱。
刹那间,三危山之上,有金石珠宝晶莹辉耀,月面星仪之间三身化现。
乐僔看到了。
(西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省创项目“数珍敦煌——佛教故事的重新阐释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编号:S2019106973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昕遥(1999-),女,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自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发现藏经洞文书后,法国人伯希、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罗斯人奥尔登堡先后来到此地,至此,敦煌文书流失散佚。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白俄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生火做饭,于窟内墙壁刻写涂画。晚一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的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莫高窟可谓饱经历史的风霜。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常书鸿、段文杰、史伟湘等第一代敦煌的守望者在半个多世纪前做下一辈子的抉择,是他们的守望让莫高窟起死回生。在盛世和末世的转换中,这片大漠深处的美术馆没有熄灭它惊人的精神磁场。几代敦煌守望者传递着的虔诚与执着,是保护莫高窟永不消逝的力量。
“保护敦煌,研究敦煌,弘扬敦煌,继续敦煌”是常书鸿先生的遗愿。在这里,无数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完成打磨,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书写命运,敦煌的时间从未停止。
敦煌的时间
敦煌在那里很久了,甚至连他也记不清自己是何时于此处停留的。但记忆中有一个午后,茫茫的黄沙和集市里胡姬舞动的飘带相互交错,给原本单调燥热的空间平添了几分梦幻色彩。敦煌打心眼里喜欢这种朦胧而有异域风情的氛围。
自那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战乱呀,饥荒呀,盗窃啦,嫖娼啦,总之人来人往。敦煌看得厌烦了,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打打哈欠,日子一天天这样过去。
于他来说,离开的念头不是没有,可他觉得这里有什么东西在呼求着他,祈求着他。这种奇妙力量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引力,牢牢吸引着敦煌的惰性。
敦煌盘算过自己的地位,多少人来过这里他都了然于胸,他了解这个古老国家的运转方式,可他没太把这一切当回事儿。他已经习惯了眯着眼睛横卧在那里,感受百姓劳作的汗水滴进沙土,聆听商队的骆驼晃着自己的驼铃,怜悯士兵们无可奈何的争斗,惊讶不知从何而来的火苗肆虐寺庙里的经籍。
偶尔被一个喷嚏激醒,或者感觉自己身上哪里痒痒的,敦煌只是伸出手在能够着的全部地方挠了一通,然后闭上眼睛继续养神。
鸣沙山的时间
鸣沙山以自己是敦煌的孩子为荣(敦煌有很多孩子,但并不管教他们),这种荣誉感总是让他以一种类似长子长孙的担当守护着家业。人们在鸣沙山的东麓敲敲凿凿,搞出来一长串大大小小的缺口。就算这样,鸣沙山自认为不比对面三危山的颜值低了多少。这一长串缺口,人们把它统称“莫高窟”,更俗一点的叫法是“千佛洞”。鸣沙山没能搞懂人们在他的身上创造了什么,他发觉这么多年以来,似乎总有人来看看他,太平日子里人们熙熙攘攘,无数尖锐弄疼了他,战乱纷扰时零散几个会来拜访,却搞得烟熏火燎。鸣沙山总体来说是开心的,这正是人们认可他地位的体现,于是,在迎着风的地方,沙子吹得更欢了。
鸣沙山的对面住的是三危山。与鸣沙山不同,三危山要沉默许多。鸣沙山似乎看不惯这一点,总是与三危山暗自较劲,趁他不注意便吹些沙子送过去。三危山依旧无语,隔在两者之间的宕泉倒是颇有微词。
思惟的时间
对敦煌莫高窟的向往在任思惟自己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他不信佛,不研究国画,但思惟实在无法不被洞窟里藻井上的细密花纹所震撼,无法不被墙壁上早已斑驳的巨型图案所感动。他简直无法想象那些无名的大师们,是如何在中国偏远的西北边陲上创造出如此一幅绝美伽蓝。比起通壁巨制的经变画,思惟更喜爱那些故事情节完整、趣味十足的佛教本生画,还记得第二次来莫高窟参观,他特意问讲解员:能不能请她带着去看看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
思惟总是拿此暗笑,怀疑常说唯物信仰的自己,是否就是潜在的佛教徒?
九色鹿的时间
九色鹿承认她一年里确实看到了两次任思惟。她之所以记得这么明确是因为在能看到她的游客里,只有思惟一个人隔着昏暗逼仄的空间尝试仔细端详她(257窟作为中心塔柱式的石窟,出于保护目的已经不能近距离接近九色鹿王本生图了)。思惟怎会料到,当他低下头,在心里悄悄向壁画中的九色鹿王许愿时,九色鹿同样在凝视着思惟。九色鹿向来温顺,她觉得此人有趣至极。自她到莫高窟以来,这一段长到乏味的时间里,向塔柱上的佛像和菩萨像许愿祷告之人比比皆是,如今有人隔着十米远的甬道和防护栏在跟自己祈福,倒是一件新鲜事。
“如果你哪一天不小心掉进水里,我想会有人来救你的。”九色鹿在心里默默发愿着。
赵慧的时间
仔细算起来,任思惟这些人已经是赵慧今天带的第三批游客了。同样内容的讲解词,赵慧能在黄金周里压缩再压缩、重复再重复,成百上千次的讲解让她将讲解的内容烂熟于心。赵慧心里明白,这份工作绝不会赚大钱,她沮丧泄气时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复读机。在赵慧对公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总会有游客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譬如现在看到的壁画是真是假(是假的为什么要拉上防护栏)、这幅壁画上看起来崭新的刻字是什么年代(反正肯定是壁画画好之后刻的)。赵慧每每忍住心中吐槽的那个声音,耐心而客观地给游客做出解释。她评选出自己的高光时刻,就是不论中外老少,人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她讲、目光追随着她引导的瞬间。在一刹那,赵慧发觉,除观众以外,洞窟中壁画和雕塑上几百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向她。
众神相遇之间,赵慧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看到了人類文明的生生不息。
大泉河的时间
从古至今,大泉河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一贯满意。不管人们叫他“圣河”也好,还是唤他“小溪”也罢,水源从祁连山西段一路向下,冬天结冰,大泉河就冬眠,夏天融化,他就一路欢歌笑语冲向自己能到达的最远端。他不在乎人们到底叫他“大泉河”还是“宕泉河”,与党河争论谁才是敦煌的母亲河更不是他关心的重点。不论谁说什么,大泉河水都只按照自己的节奏静静流淌着,让他唯一不爽的是鸣沙山为了莫名的优越感而故意产生的大量风沙,这让流过两山之间的大泉河严重消化不良。大泉河已经忍耐太久了,他路过每一位红柳和胡杨时都向他们申诉,可都没有起什么作用。他决定亲自去找鸣沙山谈一谈,是该严肃面对这个问题了。 卢卡申科的时间
1月7日是东正教徒们的圣诞节,但1922年的圣诞对卢卡申科来说不同以往。作为忠诚的白俄士兵,卢卡申科早已习惯了在战火中哼唱圣诞颂歌,在枪林弹雨中向主祷告:看在主的份上,他只是想活着回去抱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圣诞前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卢卡申科所在的白军为逃出红军的夹逼,逃到了中国境内,被中国政府关押在一个个黑漆漆的山崖洞内。
“真是见鬼,这地方可不比苏联暖和多少!”卢卡申科和同伴们被关在了逼仄的洞窟内,不算上佛龛,给人站立躺卧的地方确实不像战场那么宽敞。
“火柴!谁还有?我真的要冻死在这个鬼地方了!”卢卡申科用力踹向窟室的墙壁以作发泄,还可能是做着某种取暖运动。人群骚乱中“嘶”的一声,火柴微弱的光不知从谁手上跳了出来,洞窟里充斥着的壁画和佛像瞬间显现在卢卡申科的眼前。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卢卡申科并不害怕,无知者无所畏惧的兴奋感油然而生。在他看来,会害怕的士兵当然不是好士兵,会破坏的才是。
阿龙的时间
“只要一心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多行好事,佛陀必能保佑我们心想事成、无灾无祸。”阿龙脑海中浮现起母亲往生前对她讲的话。
女人社的同伴们还对着佛龛念诵经文,几簇烛焰微微颤抖着照亮了眼前的佛像。阿龙眼前浮现起了过世的丈夫和儿子,亲人的音容笑貌近在眼前,可人远在西天。阿龙有时自私地希望他们不要去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好好留在自己身边就是,何必舍近求远呢!定了定神,阿龙再次跟上众人诵经的节奏,声音逐渐放得大了些。毕竟,她从来没有怀疑母亲的话,更从未怀疑过佛陀的存在。
程佛儿的时间
跳舞,不停地跳舞。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咬紧牙关、踩着舞点跳下去。程佛儿作为敦煌城自小打拼出去的“南漂”,之所以能当上宫廷舞姬,大抵是这个念头充斥了她的全身。她只会跳舞,也只想跳舞,安史之乱后,程佛儿不得以辗转回到家乡,之所以在集市上卖艺为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程佛儿记得自己刚逃难回家乡时,发现这里和印象中模糊的记忆全然不同,偌大的敦煌城,找到父母更是不易,她首先要考虑的是今天的晚餐。在肚皮空瘪的状态下跳舞,这种感觉她并不陌生,要想在教坊里出人头地,饥饿困倦是必须经过的考验。程佛儿习惯了强迫自己,努力将注意力从身体的感知转移向对舞蹈姿态的苛求上。表面上,她在给别人跳舞,但在心里,程佛儿一直都是自己忠实的观众。
索正青的时间
索正青是程佛儿舞姿的观赏者之一。与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不同,索正青是带着忧虑赶过集市的路口,被程佛儿的舞姿吸引而驻足不前的。要问他在忧虑些什么,索正青苦苦冥思、执笔踌躇:天国世界里伎乐菩萨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他一生专注于工笔与颜料,人间的风月且先不说,极乐世界里的菩萨他又如何描绘得惟妙惟肖!为了如期绘制好洞窟里的巨型壁画,同时更要符合自己和信徒们心中对来世的祈望,索正青已愁眉不展将近七日。只要这一个人物的形象他无法构拟,那么菩萨的服饰、菩萨供养的方式、受供养的三世佛的形象……索正青都无法下笔,他无法在前代大师的身后妄下笔墨——他决不会在历代壁画的杰作中间掺进一颗老鼠屎。
此刻,程佛儿在集市上尽力舒展身姿的小小身影,似乎是神灵感召而来,这来自天子脚下的风姿,怎能躲过这位画家的眼睛?
太原王氏的时间
王氏觉得自己幸运极了。夫君功成名就,自己儿女双全,她相信这是自己一心念佛的功德。因此,王氏绝不吝啬出资修建自家洞窟以虔心供养。天宝年间,开窟者的形象有资格留在窟壁,与佛像共处一室。
今日便是画工来家里取景的日子,她要把自己和女儿们打扮得优雅端庄,这样才能突出对佛祖的恭谨虔诚。而在王氏眼里,这份虔诚正是家族荣华富贵的根基。她吩咐丫鬟和童仆把家中最上等的首饰衣物拿出来。花钿、花子、朱衫白裙给女儿十一娘,这姑娘体态纤秾适度,好生打扮,留得仪容供后人观仰,以后可得寻一个配得上她的好人家!凤冠、步摇、衫裙帔帛则给女儿十三娘,这姑娘小肚子虽然大了点,可并不减其可爱。至于自己,陪嫁时母亲传给王氏的朵子、小梳、宝钿从首饰盒底下取出,身着新裁剪的碧衫红裙、肩上再披绛地帔子和白罗画帔是当下入时的搭配,千万不要忘记穿上前几天新从京城入的笏头履,至于手持的香巾和香炉,则更是万里挑一的精品。
王氏的贴身丫鬟在院子里摘了几朵鲜花,小心翼翼地插在了都督夫人的頭髻上,便和其他仆人们都按序排在了女主人们的后面。须知,王氏可是特发善心,才让他们这些无名小辈能有机会画在墙上呢!
铺地花砖的时间
地砖的自我认知建立在阴凉的黄土上。与精美而脆弱的壁画不同,花砖避免了一切不稳定因素,譬如从矿物中提取的颜料、与白土按比例混合的金粉,粗犷而简单的花纹让她们看起来坚忍极了。花砖绝不厌弃人类对莫高窟历代的营造,资历最老的花砖紧贴鸣沙山崖壁黄土,这之后一代接一代,直到任思惟和赵慧脚下的这一层。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三危山的时间
三危山只给乐僔一人展现了他的奇迹。这个坚毅的旅人,全身都倚压在一根锡杖上。此人仍未放弃自己的感知,凡胎肉体在灼热和焦躁中的挣扎三危山无法想象,他只看到了乐僔努力安慰口唇的舌尖。
周围的一切都逼迫着前行之人低下头去。
看惯了商人和强盗在白夜中前行,不论生死正邪,三危山无动于衷。但他不解:孤身一人的乐僔,为何来到这里?为何不知难而退?三危山的时间比人类长太多,他从不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与目的。在一座山眼里,存在即是活着,无需其他。但他看着乐僔脚下试图挪动的阴影,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类生命的宝贵来自他们的脆弱。
刹那间,三危山之上,有金石珠宝晶莹辉耀,月面星仪之间三身化现。
乐僔看到了。
(西北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省创项目“数珍敦煌——佛教故事的重新阐释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编号:S2019106973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昕遥(1999-),女,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