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教学形式,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开设有学校特色的音乐器乐类拓展课程,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并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出适切的教学内容;其次,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面应当分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进行;最后,要实施好器乐教学拓展课程,必须在评价机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器乐教学 拓展课程 实施策略
  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开设相关的拓展性课程是当下课程改革推向深入的重要命题。器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中外乐器的演绎,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拓展见识,体验感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能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有鉴于此,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学科培养目标和学校的特色,开设了以小型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国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口风琴乐器的演绎为内容的音乐器乐教学拓展课程。
  一、音乐(器乐)拓展课程的顶层架构
  音乐(器乐)拓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最终受益者是学校的每一位学子。课程的设计是以能力(自主发展)、交往(身心成长)和精神(文化视野)三个方面的上位培养目标加以建构。
  (一)能力:自主发展——兴趣、技能、创新
  第一维度是通过学习音乐拓展课程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是课程开展的意义所在。主要是通过乐器的学习,掌握乐器演奏技能。根据自主教材学习相关乐器的演奏技能,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演唱与欣赏作品进行伴奏,以及学生自主创编音乐并进行演奏活动。
  (二)精神:文化视野——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文化
  第二维度是精神层面的提升,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具体可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音乐作品的欣赏;欣赏戏曲中乐器的伴奏;欣赏鼓舞的作品;美术作品欣赏,如:壁画中的造型;文学作品的欣赏,如古代作战擂鼓的场面描写;走进音乐厅,开启美妙的听觉盛宴;走进博物馆,探访古代的乐器;等等。
  (三)交往:身心成长——情感体验、生活情趣、沟通合作
  第三维度是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亲身参与音乐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态度。具体可以通过在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展现音乐风采,参与多种表演活动来实现。
  二、音乐(器乐)拓展课程目标的构建
  音乐教育拓展课程内容要分年级实施,音乐知识点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程度由易到难,技法由单一到复杂,形式由伴奏到主奏、齐奏到合奏,从演奏乐器到研发乐器。内容安排要与现行教材学习内容相结合,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丰富学习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置器乐教学核心目标。在核心目标下依据三维目标以及拓展课程的特点设置综合性目标。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层层递进、循序渐进。
  1.总目标:学生通过器乐演奏活动,领略器乐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拓音乐文化视野,形成基本音乐素养。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各年级分目标:以《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分别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年级分目标(如下表)。
  (二)课程内容的挖掘与整理
  拓展课程内容的选择面要广,从音乐基本知识到相关乐理知识,从认识构造到了解某一乐器的文化,从识读乐谱到演奏作品,从演奏方法到演奏技巧等,方方面面要体现出音乐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性和多元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器乐教学音乐拓展课程的内容由一、二年级的小型打击乐器课程,三、四年级的中国鼓课程,五、六年级的口风琴课程和乐器创意四大内容组成。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由学校大队部、德育室负责组织,保证每学期进行一项主题活动。
  三、音乐(器乐)拓展课程的实施策略
  器乐教学拓展课程的四大内容分课堂内和课堂外进行实施,课堂内主要由专任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每周音乐课两个课时进行学科拓展,每月进行一次专题拓展,在所有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精英拓展。器乐教学拓展课程课堂内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堂展示进行实施。课堂外通过节日表演、班队竞赛、艺术活动请进校园、实践活动走出校园等方式进行实施。
  (一)班级授课形式
  1.走班走教式:拓展课程中的走班课不是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而是针对专业教师的专项课程,让对某一乐器有专攻,对某课精心准备的课程执教教师走进每个自然班级,让全校学生都能享受精选课程。
  2.固定授课式:以自然班级为单位按照各年级的拓展内容及进度进行授课。
  3.分层教学式:针对学生的各项音乐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可以在自然班级中实施,也可将非自然班级中层次相当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在乐器演奏水平和能力上都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4.排练展演式:以年段为单位组织已经掌握基础演奏、乐理知识及乐感较强的学生排练大型器乐合奏曲目。
  【案例】演奏技能之教材作品伴奏分层教学   教学内容:器乐教学拓展课程与音乐基础课程相结合,高段口风琴课程之为音乐教材歌唱内容《叮铃铃》伴奏。
  教学目标:
  1.复习口风琴右手指法和正确的手型。
  2.学习《叮铃铃》,继续培养正确的弹奏手型。
  3.分层目标:
  (1)演奏小能手:在琴键上认识#sol的位置。能用3和6为歌曲伴奏
  (2)小小演奏家:练习正确抬手换气的方法以及穿指法及跨指法。能演奏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1.复习C调音阶,注意吹奏的节奏和手型。
  2.出示课题《叮铃铃》,聆听歌曲。教师范弹歌曲,让学生注意看谱听旋律。
  3. 教师吹旋律,学生唱歌谱。
  4. 教师边弹边讲指法,学生边唱边模拟指法,学生不吹。
  小小演奏家:按照乐句来学,一、二、三句都是顺指法,第四句移指,五、六、七句要穿指,还要注意升降音,第七句还要缩指和跨指。#升半音在右边,b降半音在左边。
  演奏小能手:在琴键上找到3和6两个音,并用3- 6-和3 6 3 6的节奏练习为歌曲伴奏,形成歌曲的二声部伴奏。
  5.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 全班齐奏,注意乐句抬手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7. 巩固性练习,小组互查,由组员之间互相寻找不足点,并改正。
  8.学生集体演奏。
  本节课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小演奏家讲解新授的演奏技能,让学生熟悉穿指法和跨指法。演奏小能手在学习3和6指法的同时学会了读谱和识谱,在学习演奏的同时学会了歌谱的演唱。分层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口风琴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能掌握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形成良好的器乐二声部教学的氛围。
  (二)主题活动形式
  主题活动形式是依托学校或社会的节日、庆典等活动展开,如庆祝六一儿童节、毕业典礼、校园艺术节等由学生参与表演实践,积累音乐体验,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案例】校园活动之“春天的童话”艺术节
  艺术节活动以器乐为主题展开,设有单项类器乐比赛和集体类的器乐齐奏、合奏比赛。单项类设有课堂乐器的比赛与课外乐器的比赛,课堂乐器比赛先由班级为单位进行海选,胜出的学生代表班级参加年级的十佳心岛金钟奖的比赛。集体类的器乐齐奏、合奏比赛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最后按照年段评比出十佳奖项。
  一年一次的艺术节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希望每一位学生都有上台表现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体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与同伴分享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社会实践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依托假日活动小队形式展开,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完成器乐教学拓展课程鉴赏活动记录册(如下表),活动形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有小队活动形式、家庭活动形式等等。活动地点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如走进音乐厅去观看歌剧、舞剧、各类乐器的音乐会等。开启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走进博物馆了解古代的历史音乐文化,开阔视野,丰富生活阅历。
  【案例】音乐拓展实践活动
  有的学生走进音乐厅聆听交响乐,欣赏音乐剧、舞剧,有的学生走进琴行了解各种乐器,有的学生走入音乐博物馆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学生最终都需要完成器乐教学拓展课程鉴赏活动记录册。
  学生感言:
  学生1:走进琴行了解中外不同的乐器,以及中外乐器的分类,让我感受到音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音乐作为精神粮食为我们的感官世界注入活力。
  学生2:欣赏了《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剧,感到实在是太美了,剧中优美而又熟悉的音乐旋律令我陶醉,久久不能忘怀……我对音乐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欣赏音乐剧。
  学习音乐知识不能局限于音乐课堂。要让学生走出音乐课堂,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尽情翱翔。虽然他们的感知与感受还很薄弱,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欣赏音乐,用心体会音乐。
  四、器乐教学拓展课程的评价
  要实施好器乐教学拓展课程,必须在评价机制上进行相应的改革。除了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外,还必须制定出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以低段小型打击乐器为例,在评价过程中得到音符数量越多表示等级越高,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合适的曲目参与评价。如小型打击乐器的评价标准:一颗音符:认识小型打击乐器,会演奏小型打击乐器;两颗音符:能用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小型打击乐器;三颗音符: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节奏演奏小型打击乐器。
  总之,以器乐教学为内容的音乐教学拓展课程的开展,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目标设置强调综合性;二是内容设计注重开阔性;三是教学方式力求多样性;四是评价方法体现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孙李红.中国鼓——民族打击乐启蒙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王以东.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中国鼓)[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蔡萍.小学器乐教学法[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朝刚.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6]肖川.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浙江省杭州市江心岛小学 310000)
其他文献
虽然我国的涉枪案件在案件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劣。涉枪案件往往与严重的暴力犯罪伴生,又可能涉恐、涉黑,因此必须足够重视。对于涉案枪械及弹药,一般可通过弹头和弹壳上的痕迹进行发射枪械的种类认定或同一认定,进行致伤力鉴定、弹道分析,还可通过各种相关信息获取侦查线索,这些都离不开对枪械及弹药结构特征的掌握。枪械及弹药结构数据决定痕迹特征,结构也决定性能。由于枪械及弹药结构承载着大量的
分段式作业模式是在一课时中循序渐进分几次完成一张作业,它的作业过程是逐步前进、发展,在作业过程中实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与实践。教学内容从“目标”着手,把目标分解在不同的作业环节中,逐步提高作业要求,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明确。分段式作业是以目标为引领,以课堂教学重难点为设计基点,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把握明确。(2)作业分解。
毫无疑问,北欧小国芬兰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然成为当下的国际教育品牌,不少国家均将其作为“教育标杆”进行学习和效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芬兰的教育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出版了一些介绍性和研究性的书籍,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要真正将学术的成果和先进的经验转化为基于本土实践的课程行动,既要有更为系统和深度的研究,又要有更为广泛的观察主体的多维度视角。有
虽然在澳大利亚三军中敬陪末座,澳大利亚陆军却是其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澳陆军自1900年以来参与过多场世界性战事,于一战的加里波利战役和二战的北非战场上赢得了“坚韧强悍”的名声。当前,与澳陆军整体追求的小而精悍的格局相适应,澳大利亚陆军航空兵部队正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战斗能力。左:演习中实施战地机动的“黑鹰”机队 右:作训中的第6 航空团第171 中队的“黑鹰”28 Ordnance实力总览  以“
这个早在1972年就担任人民公社社长的回忆,见证了东嘎这个村庄尚处农业时期的奋斗历程。    幸存者    我能够留在东嘎这个相辈们生活过的地方是一种幸运。  1956年时我年仅7岁,是家里的长子。那会儿我们是个大家,连带亲戚同住一起的有11口人,身份是隶属于哲蚌寺洛色林扎仓的东嘎宗加日采谿卡的差巴。当时我家有耕地40多亩,但每年秋收的青稞几乎都用来还债,自家根本吃不上,有时遇上债主发善心会留下一
2009年6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正式取消FCS项目,原计划中的载人作战车辆(MGV)被彻底终止,其它部分则转化为“旅级战斗部队现代化策略”,引起了国际军事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世纪以来各国地面部队最超前的装备发展计划,FCS项目仍为美军留下了网络系统、传感器、无人作战平台以及其它大量的无形资产。  自2002年11月项目正式建立研发计划以来,FCS项目的发展始终磕磕碰碰倍受争议,虽然在诸多载人作
整编/ 本刊图/ 马才让加    在9000 米的高空,大天鹅沿一条几乎和陇海铁路平行,但更偏北的线路,每年重复着4000 余公里的东迁西徙。这条历史上形成的迁徙路线并非一成不变。多年从事高原鸟类研究的李来兴观察指出:一些并不是很强壮的天鹅,会“聪明”地在这条线路上选择歇脚的栖息地。作为这条由繁殖地飞往越冬地线路上2/5距离处的过渡地带,柴达木和青海湖两大盆地正好成为大天鹅的中转站。决定中转站的首
阿里的神山圣湖区域之前没有过任何生物影像调查的系统本底资料,为了探明这一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西藏生物影像调查(TBIS)以及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于2013年在神湖玛旁雍错,神山岗仁波齐,以及周边的拉昂错等区域,对区域内的植物、鸟类、昆虫、两栖爬行类动物、兽类等生物资源进行科学本底调查。  阿里之路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
苍苍茫茫的青藏高原——令世代居住在盆地和平原的民族不断猜想却永久仰望的地球第三极,藏民族在这里生活、繁衍。在这片高地上,忠实伴随人们走过艰难岁月行程、与险峻自然环境进行不懈抗争的,便是雪域高原上的良犬——藏獒。    据西藏民间传说,雪域犬类大致可分为六种:熊侄狗、虎侄狗、豹侄狗、狼侄狗、狐侄狗和鹰狗。前五种狗是早期五种兽类和猎狗交配后繁衍而成的狗的家族。这些狗除了具有犬类共有的忠诚、机警等特性外
在青藏高原行走,不管身在何处,你总是能看见许多“卍”或者“卍”的符号,在牧人的帐篷上,在农人的居舍中,在寺庙里,在大自然中……这种符号,不论左旋还是右旋,在西藏通称为“雍仲”。雍仲符号,可以说是青藏高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和最为常见图案之一,对于西藏文明而言,它古老而又神秘。    事实上,雍仲符号并不仅为西藏的高原文明所独有,在地球上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曾经流行过这个符号,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