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合提升过程。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自己会写、会表达的本领。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现状并不理想。许多同学兴趣不高,认为“无话可说,无情可抒”,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学生跨过作文的门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名篇名作,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知识,为学生寻求到作文的基点,领会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写作方法。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课本,应该更多地着眼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也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对作文就不会像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作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指导观察,感悟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这充分说明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作文训练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篇的训练,没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作支撑,作品就会“贫血”。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注重生活的每个细节,投入情感,用心去感悟。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三、利用“仿写”,领会技巧
中等学校的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们利用好文章进行“仿写”。“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习作,是把阅读和作文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较快地掌握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仿写”把范文作为作文的样版,经过阅读、消化、吸收,然后根据习作的具体要求,将范文中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模仿。“仿写”的用意不在于刻意的模仿,而在于加入主观感受的再创造。通过“仿写”学生会很容易地领会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力求创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体丰肉满,富有感染力。
四、写好日记,培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光靠教学中布置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训练了自己的写作技能,日积月累,就会受益匪浅。事实证明,许多作家都是受益于坚持写日记的。写一次、两次日记是容易的,如果要做到坚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教师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监督、检查、引导学生。
五、客观评改,树立信心
作文是学生辛苦劳作的结晶,更是学生情感的充分流露,老师在评改作文时一定要全面、准确,评语要客观、有针对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闪光点”,并适时、适宜地给予表扬鼓励。要特别注意分层次、分步骤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及时鼓励,因地制宜地提高他的“闪光点”层次;而对于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把握好他们每一次独具特色的习作,在班级内范读或推荐到墙报、校报,甚至是报纸杂志上发表;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信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意识,以后的作文就会越写越感兴趣,越写越认真,越写越棒!
尽管人们说“教无定法”,但我依然认为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贵在得法”,得法的关键就是教师对学生实际的分析和对教学艺术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耿继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作文.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7,(5).
[2] 严蓉.新课标下作文教学应该新在哪里.中学语文,2007,(9).
[3] 靳贺良.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7,(10).
关键词:作文教学;实效性;提高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自己会写、会表达的本领。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现状并不理想。许多同学兴趣不高,认为“无话可说,无情可抒”,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学生跨过作文的门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名篇名作,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知识,为学生寻求到作文的基点,领会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写作方法。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课本,应该更多地着眼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也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对作文就不会像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作文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指导观察,感悟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这充分说明生活对写作的重要性。作文训练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篇的训练,没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作支撑,作品就会“贫血”。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注重生活的每个细节,投入情感,用心去感悟。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三、利用“仿写”,领会技巧
中等学校的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们利用好文章进行“仿写”。“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习作,是把阅读和作文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较快地掌握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仿写”把范文作为作文的样版,经过阅读、消化、吸收,然后根据习作的具体要求,将范文中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模仿。“仿写”的用意不在于刻意的模仿,而在于加入主观感受的再创造。通过“仿写”学生会很容易地领会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力求创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体丰肉满,富有感染力。
四、写好日记,培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光靠教学中布置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训练了自己的写作技能,日积月累,就会受益匪浅。事实证明,许多作家都是受益于坚持写日记的。写一次、两次日记是容易的,如果要做到坚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教师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监督、检查、引导学生。
五、客观评改,树立信心
作文是学生辛苦劳作的结晶,更是学生情感的充分流露,老师在评改作文时一定要全面、准确,评语要客观、有针对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闪光点”,并适时、适宜地给予表扬鼓励。要特别注意分层次、分步骤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及时鼓励,因地制宜地提高他的“闪光点”层次;而对于有较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把握好他们每一次独具特色的习作,在班级内范读或推荐到墙报、校报,甚至是报纸杂志上发表;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信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意识,以后的作文就会越写越感兴趣,越写越认真,越写越棒!
尽管人们说“教无定法”,但我依然认为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贵在得法”,得法的关键就是教师对学生实际的分析和对教学艺术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耿继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作文.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7,(5).
[2] 严蓉.新课标下作文教学应该新在哪里.中学语文,2007,(9).
[3] 靳贺良.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