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悲剧成因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if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儿子与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成名作。作为一名性爱小说之父,他的小说风靡于世界文坛九十年,至今魅力犹存。保罗的爱情悲剧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造成保罗悲剧的原因有很多,当时的社会背景导致了他的悲剧,自身的性格原因和俄底浦斯情结也是悲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 爱情悲剧 性格 俄底浦斯 工业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工业的快速发展破坏了他们美丽的家园和自然环境。工业化也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迹,导致他们每天都过着机械化的生活。从而造成了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保罗·莫瑞尔是一个犹豫不决和自相矛盾的人,他和三个女人都产生了爱情故事,却也深深的伤害了这三个女人,最后孤独的流浪着。在保罗的心中他最爱的永远是他的妈妈,莫瑞尔夫人。不正常的母爱导致了保罗的悲剧。
  一.俄底浦斯情结的影响
  费洛伊德借用古希腊传说中皇帝的名字来表现这种情结。俄底浦斯是底比斯国王和柔卡斯塔皇后的儿子,据说在俄底浦斯刚出生的时候就受过神谕:俄底浦斯在长大后弑父而娶母。所以他们派人把俄底浦斯扔到远处去,碰巧的是被附近的打猎人拾获,并将他送给邻国国王,国王尽心抚养和照顾他,还准备等俄底浦斯长大的时候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他。然而当他自己知道自己受过神谕之后,他内心非常惶恐和不安。最后他仓皇而逃,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生父,并与之产生了争执,将自己的父亲杀死了,等到他回到自己母国之后,他成为了国王并娶了自己的母亲,随后生下了两个女儿。过几年底比斯发生了天灾,经过神谕之后他知道自己杀死了自己的生父,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最后自残双目流浪他乡。这就是俄底浦斯情结的来源。
  保罗在小说中表现出来了明显的恋母情结。莫瑞尔太太出生于中产阶级,而莫瑞尔是一个矿工,进而莫瑞尔夫人和莫瑞尔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不幸的婚姻生活使她把精力都放在了保罗身上,希望可以填补自己的精神空缺。然而这种不正常的母爱却影响到了保罗。当保罗在和母亲相处的时候,他开始憎恶自己的父亲,他认为母亲应该只属于自己,他和母亲共同分享着生活中的喜与悲。在旁人眼中,莫瑞尔只是个局外人,永远走不进他们内心深处。如果费洛伊德的实践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出结论:在不正常的母爱的影响下,保罗的内心并不是成熟的,他在情感和心灵上是分裂的,导致他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情感体系。
  当保罗长大后,他开始寻求自己的爱情并开始和米莉安约会。她是一个娇羞和腼腆的小女爱,不愿受男权主义的束缚,向往自由和光明。米莉安是一名典型的清教徒,她认为爱情中的精神交流高于一切,肉体的接触使她感到厌烦。当米莉安初见保罗时,便喜欢上他了。慢慢地,保罗和米莉安见见熟络了起来,他们开始相约去公园里散步。当保罗想和米莉安进一步接触时,被米莉安拒绝了,米莉安认为那是不对的。有些评论人说,“米莉安帮助保罗在精神方面变得更加成熟,但他们却忽视了肉体,也没有人注意到米莉安后期的精神变化”。对于这段恋情,莫瑞尔夫人是不同意的,她认为儿子被抢走了,所以她在各方面为难米莉安,也劝解自己的儿子不要与米莉安交往,莫瑞尔夫人认为任何人都配不上她那高贵的儿子。莫瑞尔夫人占据了保罗的情感世界,使她精神不能独立。最后米莉安和保罗分开了。
  俄底浦斯情结同样也影响了保罗与克拉拉的恋情。她与丈夫分居了,她不想像传统女性那样去忍受失败的婚姻。她知性优雅,自学了法语。她非常性感,灰色的眼睛和牛奶般光滑的皮肤,保罗深深地被克拉拉的身体吸引了。他们有很多次愉快的性经历,但他们忽视了精神方面的交流。最后导致他们爱情的终结,克拉拉最后也回到了自己丈夫的身边。保罗放弃了克拉拉,保罗认为克拉拉和米莉安是完全相反的两个女性。米莉安是精神模式的代表,而克拉拉则是肉欲模式。他们本质上是相反的两个极。他们都没有使保罗达到灵魂与肉体上的结合。保罗继续在自己情感世界里纠结。
  二.工业化的影响
  十八世纪英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工业革命,人们都过着机械化的生活。在劳伦斯的作品中,他向往农业发展的英国,他认为农业发展象征着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在《儿子与情人》中,在小说的开端,劳伦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荒凉和破败不堪的小镇。小镇里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女人们干完活时聚在一起闲聊。男人们工作回来之后会到酒馆去喝酒。第二天她们还是要照常去工厂上班,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大家都过着机械化的生活。
  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对英国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圈地运动的开展使农民们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流离失所,他们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他们被迫进入工厂工作,赚取薪水养活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工厂剥削他们的劳动,人们都活在金钱社会里,毫无亲情和同情可言,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钱能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
  保罗生长在旷工的家庭,从小就目睹了当时旷工们悲惨的工作环境。和无数的旷工家庭一样,他们的生存环境破烂不堪,每天都在为金钱发愁。每当父亲喝醉酒回来,就会辱骂他们,莫瑞尔夫人非常反感丈夫的这种行为,孩子们也讨厌他们的父亲,孩子们都希望他们的父亲永远不要回到家来,他们喜欢和母亲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这些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恶果。莫瑞尔有时也会对孩子很好,增强自己在家的地位,其实孩子心理并不是不爱自己的父亲,有时只是一种惧怕。
  当保罗找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开始寻求母亲的帮助,对母亲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分。当他找到合适的工作时,他与母亲一同享受午后温暖的时光,像一对刚刚陷入热恋的男女。工业化的悲剧造就了保罗的悲剧,他们的行为都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由此可见当时工业对人们的身心和心灵都有很大程度的伤害。而畸形的母爱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总之,工业化背景也是造成保罗悲剧的一个原因。
  三.自身性格的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保罗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保罗悲剧的主要原因。小时候的保罗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照顾,所以体弱多病,野心很小。小时候的性格也有些分裂,时而活泼开朗,时而沉默不语。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性格比较细腻,在很小的时候,只要妈妈有一些情感上的变化,他都能发现,并及时给与莫瑞尔夫人关怀。性格中的缺陷是不够独立,总是依赖自己的母亲,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见,我认为保罗就像是一个始终没有长大的大男孩,只有等到他能有自己的主见时并且不在那么依赖自己的母亲时,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成熟男人的魅力会吸引身边人的注意力的。   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女人一直都是属于男人的附属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妇女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改善。劳伦斯非常欣赏新时代的女性,因为她们胆大和敢于创新,总是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感,但是同时他又惧怕新生代女性会占据他们的统治地位,所以劳伦斯是矛盾的。在小说中他塑造了保罗这个人物,在保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男权主义在他的身上有很好的体现。他轻视女人,认为男权高于一切世间所有的事物,他轻视和瞧不起米莉安和克拉拉,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的把自己交给他们。米莉安和克拉拉也没有真正的进入到保罗的内心。他们的性格缺陷使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保罗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男人,因为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争吵,他的童年并不是快乐的,造就了他谨小慎微和郁郁寡欢的性格。保罗从小就顺从母亲的意思,性格中也有压抑。另外在小说中看出他缺乏一种进攻精神,他不懂得主动给予,总是在等待着别人主动。当和米莉安交往的过程中,他总是在等待着米莉安可以采取行动来唤起他的男性意识,而米莉安受当时宗教和工业化的束缚,没有很好的解放自己的天性,而当保罗意识到自己没有力量和自信时,当保罗和米莉安在一起的时候保罗变得更加的压抑了。母亲莫瑞尔的反对使他们更坚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结束他们之间的感情。
  实际上,保罗本身是不负责任的,他伤害了两个深爱他的女性,在当时男权社会的影响下,他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的,也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忏悔,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在劳伦斯的作品中,他向往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只有在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们的社会地位才能够得到提高,人们的天性也会变得更加的善良,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和谐和美好的环境中。劳伦斯的这些期望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劳伦斯代表着当时先进社会的力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时人际关系的扭曲是通过劳伦斯敏锐的眼光向我们展现的。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透彻的描述了保罗从儿时到成年的情感历程。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三个女人:他的母亲莫瑞尔夫人,他的第一个情人米莉安,他的第二个情人克拉拉。这三个女人充实了保罗的情感道路。他的情感道路并不顺利,三段恋情均以失败告终,在故事的最后莫瑞尔夫人去世,保罗自己孤独的流浪着,造成保罗的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讲述的:俄底浦斯情结对保罗的影响,工业化对保罗的影响,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这三个方面环环紧扣,使保罗的悲剧变得更加悲剧化。保罗的悲剧也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批判。在作品中我们看出,人们特别向往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存环境。同时,想想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环境污染变得特别的严重,一口干净的空气对于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也想要呼吁大家都能够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和我们的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丁小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2]徐言生高职教育双师专业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0–61
  [3]蔡立颖.男权重压下的悲苦女性[J].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1
  2(3):299~300.
  (作者介绍:张春波,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融。英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当前社会人们交流的方式之一,而怎样高效地学习英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英语教学不单单是教师的教学理论问
彝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中的一部分。彝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但起到了对彝族的文化传承、记载、表现和发扬的作用,而且反映了彝族在生活、劳动各方面的生活习惯、审
豫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在河南省发源、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较高、流传面较广的一种戏曲,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民
内容摘要:海亚姆的《鲁拜集》跨越了时间、地域和文化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迄今拥有最多译本的波斯诗集。文章考察了《鲁拜集》在中西方的译介传播历程,讨论了译者在翻译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译者是译著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译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影响力和文学成就等也为图书的出版和传播积累了“无形资本”。  关键词:《鲁拜集》 译者 出版商 文学论争  《鲁拜集》或译为《柔巴依
内容摘要: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曹七巧的命运为主线,剖析了情感和金钱的缺失对人性的摧残,由此而形成的嫉妒心理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异化。本文旨在分析《金锁记》的嫉妒母题。  关键词:《金锁记》 嫉妒 施虐  嫉妒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母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四大古典名著都不例外地描述过嫉妒。张爱玲《金锁记》中描绘的是嫉妒消极阴暗的一面。曹七巧是嫉妒的女魔,首先她是被侮辱被损害女
内容摘要:在小说的叙事表达过程中,文化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伊坦·弗洛美》这部小说中,作者透过女性所特有的视角来描述了一个男人的落魄,一个生命的消亡以及一种渴望在人性内心深处的挣扎。这些都是作品文化意象的表达。  关键词:《伊坦·弗洛美》 文化意象  在现代英美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个体生命历程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价值思考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是《伊坦·弗洛美》。这部篇幅不大
内容摘要:作为《追风筝的人》的主人公,阿米尔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变化,其内在的心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害怕、紧张、逃避到后来的果敢与担当,阿米尔经历了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本文从《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出发,探讨小说主人公心理变化历程。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心理变化 文学  在个体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由于经历的不同其在心理的成长与成熟层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一部著名的反映战争给青
内容摘要:斯佳丽和梅兰妮是《飘》中 聪明勇敢又富有魅力的女性。斯佳丽和梅兰妮生活在同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却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一个是打破束缚的先进女性,一个是保守的传统女性。她们虽都不凡却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分析这两位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带给当代女性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启示。  关键词:《飘》 斯佳丽 梅兰妮 性格分析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一部小说。《飘》在类似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的小说中被
内容摘要:苏过的一生与父亲苏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父谪居黄州至贬官岭南,苏过一直伴其左右。苏过的一生以父亲的逝世为分水岭,前半生与父亲相依为命、历经政治磨难,后半生带着家人艰难度日,承袭着“苏门文化”,其间一直笔耕不辍、佳作累累,有诗文集《斜川集》留世。现存《斜川集校注》收录苏过诗303首,祝寿诗19首,其中包括贺叔父生日诗8首,祝寿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侍父之笃孝跃然纸上。本文试图分析其为数不多
内容摘要:海明威是美国的著名作家,也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全世界最为重要和杰出的作家之一。在老人与海这部寓言体小说中,海明威进一步阐述了人独自迎接挑战与斗争,以极大的意志和决心面对失败,在重压下生存等深刻主题。虽然人物和故事情节上都比较简单,但是小说主题却较为深远。他对书中主人老渔民桑提亚哥的刻画同时也反映出海明威本人最崇尚的人生品质和价值观:勇气、尊严与忍耐。本文旨在探讨《老人与海》所体现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