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睿珺导演的最新作品《路过未来》于5月17日在全国公映,同时该片也是唯一一部入围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华语影片。影片讲述了在深圳打工的“农二代”女孩儿杨耀婷及其家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返回故乡却又“回不去”的残酷现实故事,同时影片也以杨耀婷和同是城市打工仔李新民的爱情故事作为影片叙事线索,为残酷的现实增添了几分暖暖的人情,让观众在影片中既有强烈情感的共鸣,又有深刻严肃的反思。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甘肃张掖虽是杨耀婷的老家,但其父母早已在深圳打工20多年。最初,故乡对于耀婷的父母来说是也许只不过是一个可以落叶归根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维持不了一个四口家庭正常的生活,所以他们选择了远方的大城市深圳。而对于“农二代”的耀婷和妹妹来说,故乡更仅仅是身份证上的一个地址而已。然而,城市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耀婷的父母在20多年前来到深圳打工时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期,因城市建设的需要他们来到这里,成为了这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外来者和建设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减慢、中国东部制造业订单减少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等问题的出现,以耀婷父母为代表的这些曾经的城市建设者则不得不面临失业与下岗的问题。他们何去何从?答案也只有一个,回故乡。他们原以为故乡会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永远敞开,永远温暖。可当他们回去时却发现,故乡之于他们,他们之于故乡都已经是一个“异乡人”了。他们已经干不了沉重的农活,连原本是莊稼人再熟悉不过的割麦子,耀婷的父亲——这个再地道不过的张掖农民,却因对农活的陌生不小心让镰刀割伤了自己。这种“回不去”的尴尬在导演李睿珺现实主义风格的直接刻画下,显的格外的刺眼,让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仅城市不再是曾经的城市,就连故乡也都变了模样。而更为讽刺的是,作为新一代代表的耀男,则打电话告诉姐姐说想放弃读书,逃离张掖,回到深圳那座光怪陆离的大城市打工。对城市的向往大抵是所有年轻人青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好似青蛙变王子的美梦,虽然虚幻,却也是让人一点一点走下去的力量。到不了的地方都是远方,也许正是城市那充满了暧昧气息的拒绝,才让这群年轻人有了一次宁可头破血流也要去尝试的勇气。如今的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乡村和城市的界限在一点一点的缩小,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立归属感,因为不管是离开还是归来,我们的心灵都需要一个可以停歇的地方,只有这样前行才更有动力,归来也更有期待。
底层打工者生存状态和社会问题的书写,让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更加强烈。无论是耀婷的父母,还是耀婷、李新民、宿舍大姐,整容女孩,她们都是这座城市中的最底层的人群,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那个认为只有变漂亮了才能勾引到有钱男人,不惜以任何代价做整容手术的女孩,最终却因为手术,意外死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当女孩的父亲来到医院,面对已经整的面目全非的女儿无所适从时,医院的医生却在看笑话般放肆的笑着,这个场景极具讽刺。一位应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对生命应该比普通人更敬重的医生面对尸体时却是这样的反应,这不仅仅体现的是城市土著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轻蔑,更体现了社会的冷漠。集体宿舍里的大姐,也只能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趁其他人不在,和丈夫共度时光,这看似虽小的一件事情,却也反映出了城市务工人员夫妻关系这一社会问题。新闻纪录片中也曾对此类社会问题进行专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与爱人分居两地,为了在城市生活中找到家的温暖,满足生理需求,一部分同是外来务工的男人与女人便组合成为了“临时夫妻”,它们在打工时组成临时家庭,当回到农村时便自动解除这种关系。这种现象在农民工群体中并不是少数,而且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也违背了伦理道德和社会治安。导演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社会问题,但用侧面和温和的方式加以映射,让影片现实主义的气息更加浓郁。影片中着墨最大的一个社会问题便是“试药”。对于“试药”这一现象,在国产电影中将其涉及到的导演很少。影片中耀婷为了尽快筹集到钱,为父母在深圳买一套房子,在李新民的介绍下开始了“试药”的兼职工作,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实验研制出来的新药是否安全。这无疑对身体有着巨大的摧残,最终耀婷因为”试药“导致肝脏功能损伤,最后生命也危在旦夕。对于“试药”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它呢?从医学角度来讲,它无疑是一种药品进入市场、投入到医疗使用中的必要环节,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它却是极具摧残性和泯灭人性的。类似的事情或者职业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在人性和需要之间找寻平衡,国家应该怎样保障这些群体的生命安全,这些都是影片中导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追问。《路过未来》之所以能够受到很多观众以及影评人的青睐,是在于它并没有单纯的只向观众揭示血淋淋的残酷现实,让观众观影过后产生一种低落情绪,而是在观影结束后,能够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可能并不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当然,影片也并没有仅仅揭示现实的残酷,杨耀婷与李新民的温情故事,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几分暖意。耀婷与新民同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和花前月下,甚至连一句充满爱意的表白都没有。但是新民骑着摩托带挂着吊瓶的耀婷吃大排档,耀婷拖着重病的身子去工地为新民送饭,新民为了筹集到钱给耀婷治病而到工地上没日没夜的干活等等,这些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生活片段,却是最长情的告白。
《路过未来》这部影片当然也存在着很多小瑕疵,比如影片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揭示只求多,但是表达效果并没有做到每一件都很到位,让观众感受到的也许只是事件的皮毛。虽然影片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从选题和演员的表现来讲,《路过未来》可以说是一部良心制作的文艺片。我们应该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观影过后能够有深层次的思考,这才是艺术的最有价值的一面。
作者简介:
张璐璐(1993—),女,汉族,山东东阿人,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电影学。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甘肃张掖虽是杨耀婷的老家,但其父母早已在深圳打工20多年。最初,故乡对于耀婷的父母来说是也许只不过是一个可以落叶归根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维持不了一个四口家庭正常的生活,所以他们选择了远方的大城市深圳。而对于“农二代”的耀婷和妹妹来说,故乡更仅仅是身份证上的一个地址而已。然而,城市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耀婷的父母在20多年前来到深圳打工时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时期,因城市建设的需要他们来到这里,成为了这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外来者和建设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减慢、中国东部制造业订单减少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等问题的出现,以耀婷父母为代表的这些曾经的城市建设者则不得不面临失业与下岗的问题。他们何去何从?答案也只有一个,回故乡。他们原以为故乡会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永远敞开,永远温暖。可当他们回去时却发现,故乡之于他们,他们之于故乡都已经是一个“异乡人”了。他们已经干不了沉重的农活,连原本是莊稼人再熟悉不过的割麦子,耀婷的父亲——这个再地道不过的张掖农民,却因对农活的陌生不小心让镰刀割伤了自己。这种“回不去”的尴尬在导演李睿珺现实主义风格的直接刻画下,显的格外的刺眼,让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不仅城市不再是曾经的城市,就连故乡也都变了模样。而更为讽刺的是,作为新一代代表的耀男,则打电话告诉姐姐说想放弃读书,逃离张掖,回到深圳那座光怪陆离的大城市打工。对城市的向往大抵是所有年轻人青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好似青蛙变王子的美梦,虽然虚幻,却也是让人一点一点走下去的力量。到不了的地方都是远方,也许正是城市那充满了暧昧气息的拒绝,才让这群年轻人有了一次宁可头破血流也要去尝试的勇气。如今的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乡村和城市的界限在一点一点的缩小,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建立归属感,因为不管是离开还是归来,我们的心灵都需要一个可以停歇的地方,只有这样前行才更有动力,归来也更有期待。
底层打工者生存状态和社会问题的书写,让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更加强烈。无论是耀婷的父母,还是耀婷、李新民、宿舍大姐,整容女孩,她们都是这座城市中的最底层的人群,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那个认为只有变漂亮了才能勾引到有钱男人,不惜以任何代价做整容手术的女孩,最终却因为手术,意外死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当女孩的父亲来到医院,面对已经整的面目全非的女儿无所适从时,医院的医生却在看笑话般放肆的笑着,这个场景极具讽刺。一位应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对生命应该比普通人更敬重的医生面对尸体时却是这样的反应,这不仅仅体现的是城市土著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轻蔑,更体现了社会的冷漠。集体宿舍里的大姐,也只能在每周固定的时间趁其他人不在,和丈夫共度时光,这看似虽小的一件事情,却也反映出了城市务工人员夫妻关系这一社会问题。新闻纪录片中也曾对此类社会问题进行专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与爱人分居两地,为了在城市生活中找到家的温暖,满足生理需求,一部分同是外来务工的男人与女人便组合成为了“临时夫妻”,它们在打工时组成临时家庭,当回到农村时便自动解除这种关系。这种现象在农民工群体中并不是少数,而且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也违背了伦理道德和社会治安。导演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社会问题,但用侧面和温和的方式加以映射,让影片现实主义的气息更加浓郁。影片中着墨最大的一个社会问题便是“试药”。对于“试药”这一现象,在国产电影中将其涉及到的导演很少。影片中耀婷为了尽快筹集到钱,为父母在深圳买一套房子,在李新民的介绍下开始了“试药”的兼职工作,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实验研制出来的新药是否安全。这无疑对身体有着巨大的摧残,最终耀婷因为”试药“导致肝脏功能损伤,最后生命也危在旦夕。对于“试药”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它呢?从医学角度来讲,它无疑是一种药品进入市场、投入到医疗使用中的必要环节,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它却是极具摧残性和泯灭人性的。类似的事情或者职业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该如何在人性和需要之间找寻平衡,国家应该怎样保障这些群体的生命安全,这些都是影片中导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追问。《路过未来》之所以能够受到很多观众以及影评人的青睐,是在于它并没有单纯的只向观众揭示血淋淋的残酷现实,让观众观影过后产生一种低落情绪,而是在观影结束后,能够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可能并不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当然,影片也并没有仅仅揭示现实的残酷,杨耀婷与李新民的温情故事,为这部电影增添了几分暖意。耀婷与新民同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和花前月下,甚至连一句充满爱意的表白都没有。但是新民骑着摩托带挂着吊瓶的耀婷吃大排档,耀婷拖着重病的身子去工地为新民送饭,新民为了筹集到钱给耀婷治病而到工地上没日没夜的干活等等,这些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生活片段,却是最长情的告白。
《路过未来》这部影片当然也存在着很多小瑕疵,比如影片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揭示只求多,但是表达效果并没有做到每一件都很到位,让观众感受到的也许只是事件的皮毛。虽然影片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从选题和演员的表现来讲,《路过未来》可以说是一部良心制作的文艺片。我们应该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观影过后能够有深层次的思考,这才是艺术的最有价值的一面。
作者简介:
张璐璐(1993—),女,汉族,山东东阿人,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电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