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注定是一个告别世纪伟人的年代。那些经历了20世纪风云的人物,在纷纷作古,尘归尘,土归土。这一次,是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他以93岁高龄,离开了这个“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将其一生的印记用文字留存。
在米沃什身后,或许还有出色的诗人、技艺高超的诗人,但已很难再有人像他这样,在诗歌中呈现如此复杂、深邃的思考。他的伟大,在于他对世界和人类心灵的深刻体察,来自他毕生坎坷、丰富的经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一生是我所知道的最惊人的生命故事之一。”
1911年,米沃什出生于维尔纽斯市附近的谢泰伊涅,并在维尔纽斯长大,接受教育。维尔纽斯现为立陶宛首都,但当时还在波兰的版图中,因此米沃什一直把自己看成波兰人。在其写作生涯中,虽然精通多种语言,但他仍选择波兰语写作,——即使这并不利于他成为世界性的诗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人”这一身份,给他带来了东欧国家的历史记忆,以及“二战”的惨怖经验。
1939年,德国攻陷波兰,“二战”爆发。米沃什留守华沙,亲眼目睹了屠杀,毁灭。有四年时间,他一直心怀恐惧,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子弹。为了对抗这种恐惧,米沃什决定,如果还没有完成命中注定要做的工作,他不愿意苟活下去。他加入了社会主义组织“自由社”,并编辑出版了一本反法西斯诗集《独立之歌》。
战争,给米沃什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对生命的漠视和伤害时时在发生,“二战”时期,德国曾有人将波兰称作“世界的阴沟”,他们杀起波兰人或斯拉夫人就像处理次等人类。这种历史的屈辱,不时涌入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
“二战”结束后,米沃什担任波兰政府官员。1951年,他从波兰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任上出走,从而与当时的波兰政府决裂,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起初,他想从巴黎进入美国,但是美国官员认为他是“苏联鼹鼠”,拒绝给他签证。国内的人们将他视为背节者,嘲讽他“卖国只卖个手提箱的价”。米沃什在巴黎滞留了10年,孤立而窘困。此时,冷战、流亡生涯,对于诗人来说,就像一场命运的捉弄。
在巴黎滞留期间,米沃什的夫人扬卡与美国政府部门持续交涉好几年,但毫无结果,她情绪突然爆发,向他们吼道:“你们会为此后悔的,因为他将获得诺贝尔奖!” 谁也没想到,这是一次预言。
1960年,米沃什受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20年后,因为“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他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米沃什受邀来到白宫,由里根总统亲自颁发一枚奖章,表彰他对美国文化作出的贡献。晚餐时,米沃什紧挨着里根的私人朋友弗兰克•希纳特拉就座。关于当晚的心情,晚年的米沃什追忆到:“我想要不要说我当年为了拿签证遇到过多少困难?要不要说说他们当年还不想让我入境的事?这一切在我看来已像旧石器时代一样遥远。想到命运那绝难想像的诸多把戏,我只能撇嘴一笑。”
在许多人看来,“流亡”成为米沃什最触目的标签,但是并未成为这位伟大诗人真正的桎梏。他说,“我没有让自己政治化,置身于西方,我有责任对人们讲述共产主义,说出他们所不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东西。我用几本书履行了我的义务,但随后我告诫自己,够了,便再未往前走。”米沃什明白,如果他变成一个政治作家,就会使自己的可能性变窄,变枯竭。
因此,终其一生,米沃什都是一个见证人,而不是代言人。他不站在任何一个简单的立场,而是扎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深入到生活和命运的核心,以此来刻写这个时代。
有人形容说,米沃什早期的诗作犹如桀骜不驯的风暴,粗砾、神秘,是地狱般阴惨的火焰,同时又是璀璨的光辉。他用简单、冷静的意象记录曾置身其中的历史,思考、反省自然的冷漠,人类的悲剧。人们期待美好生活,但恶对美的摧毁处处皆在。经过一番风格的淬砺,诗歌已成为他生活中那一动荡岁月的永恒记录。
晚年,米沃什的诗歌变得澄澈、宁静。他忍受了尘世的折磨,也得到了足够的荣耀,但这一切终归于宁静。他最终逝世于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20世纪的沧桑已过,在最终瞑目之前,诗人已在诗歌中获得了安宁和从容: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在米沃什身后,或许还有出色的诗人、技艺高超的诗人,但已很难再有人像他这样,在诗歌中呈现如此复杂、深邃的思考。他的伟大,在于他对世界和人类心灵的深刻体察,来自他毕生坎坷、丰富的经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一生是我所知道的最惊人的生命故事之一。”
1911年,米沃什出生于维尔纽斯市附近的谢泰伊涅,并在维尔纽斯长大,接受教育。维尔纽斯现为立陶宛首都,但当时还在波兰的版图中,因此米沃什一直把自己看成波兰人。在其写作生涯中,虽然精通多种语言,但他仍选择波兰语写作,——即使这并不利于他成为世界性的诗人。更重要的是,“波兰人”这一身份,给他带来了东欧国家的历史记忆,以及“二战”的惨怖经验。
1939年,德国攻陷波兰,“二战”爆发。米沃什留守华沙,亲眼目睹了屠杀,毁灭。有四年时间,他一直心怀恐惧,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子弹。为了对抗这种恐惧,米沃什决定,如果还没有完成命中注定要做的工作,他不愿意苟活下去。他加入了社会主义组织“自由社”,并编辑出版了一本反法西斯诗集《独立之歌》。
战争,给米沃什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对生命的漠视和伤害时时在发生,“二战”时期,德国曾有人将波兰称作“世界的阴沟”,他们杀起波兰人或斯拉夫人就像处理次等人类。这种历史的屈辱,不时涌入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
“二战”结束后,米沃什担任波兰政府官员。1951年,他从波兰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任上出走,从而与当时的波兰政府决裂,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起初,他想从巴黎进入美国,但是美国官员认为他是“苏联鼹鼠”,拒绝给他签证。国内的人们将他视为背节者,嘲讽他“卖国只卖个手提箱的价”。米沃什在巴黎滞留了10年,孤立而窘困。此时,冷战、流亡生涯,对于诗人来说,就像一场命运的捉弄。
在巴黎滞留期间,米沃什的夫人扬卡与美国政府部门持续交涉好几年,但毫无结果,她情绪突然爆发,向他们吼道:“你们会为此后悔的,因为他将获得诺贝尔奖!” 谁也没想到,这是一次预言。
1960年,米沃什受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讲学。20年后,因为“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他真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米沃什受邀来到白宫,由里根总统亲自颁发一枚奖章,表彰他对美国文化作出的贡献。晚餐时,米沃什紧挨着里根的私人朋友弗兰克•希纳特拉就座。关于当晚的心情,晚年的米沃什追忆到:“我想要不要说我当年为了拿签证遇到过多少困难?要不要说说他们当年还不想让我入境的事?这一切在我看来已像旧石器时代一样遥远。想到命运那绝难想像的诸多把戏,我只能撇嘴一笑。”
在许多人看来,“流亡”成为米沃什最触目的标签,但是并未成为这位伟大诗人真正的桎梏。他说,“我没有让自己政治化,置身于西方,我有责任对人们讲述共产主义,说出他们所不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东西。我用几本书履行了我的义务,但随后我告诫自己,够了,便再未往前走。”米沃什明白,如果他变成一个政治作家,就会使自己的可能性变窄,变枯竭。
因此,终其一生,米沃什都是一个见证人,而不是代言人。他不站在任何一个简单的立场,而是扎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深入到生活和命运的核心,以此来刻写这个时代。
有人形容说,米沃什早期的诗作犹如桀骜不驯的风暴,粗砾、神秘,是地狱般阴惨的火焰,同时又是璀璨的光辉。他用简单、冷静的意象记录曾置身其中的历史,思考、反省自然的冷漠,人类的悲剧。人们期待美好生活,但恶对美的摧毁处处皆在。经过一番风格的淬砺,诗歌已成为他生活中那一动荡岁月的永恒记录。
晚年,米沃什的诗歌变得澄澈、宁静。他忍受了尘世的折磨,也得到了足够的荣耀,但这一切终归于宁静。他最终逝世于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20世纪的沧桑已过,在最终瞑目之前,诗人已在诗歌中获得了安宁和从容: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