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要说语文教学中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作文该怎么教?”了。这两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使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他们的写作基础差,错别字多,句意表述不明,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更好地教孩子们写作,我研究了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他的很多写作教学思想对解决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问题仍有很大的帮助。写作教学包括“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同样的,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包括学生的写作观和教师的教学观两方面。首先我研究叶圣陶从哪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学生写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写作前的准备
叶圣陶提出动笔之前准备得充足与否,决定着写作的难易。准备功夫够了,要写就写,很是自然,无所谓难。准备功夫一点儿都没有,或者只有一点儿,拿起笔什么都得从头做起,写作当然就难了。那学生在写作之前要做些什么呢?
1.要有所积蓄。写作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积蓄,充实的生活是好作文的源泉。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所积蓄。叶圣陶为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提供了两个方法。“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准备功夫。”学生在写作之前,应学会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推理,进而为写作准备所需的积蓄。
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写作的起步时期,让他们凭空就写出一篇文章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教学中年级孩子写作前会事先布置孩子们去做一做这件事或者提前观察要写的事物,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第二天教学作文的时候,孩子们就不会觉得无从写起,无话可写了。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一时,就提前布置孩子们回去做一件事,可以是第一次洗碗,第一次煎鸡蛋等。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正式写作文了。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特别是想象力和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因此,事先做过一遍这件事,第二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再开始把这件事写清楚就会简单得多。事实证明,第二天在我的指导下,回去认真做事的孩子都能把如何做这件事写清楚,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2.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写作是说话的延续,所以一个正确的语言习惯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认为正确的语言习惯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和自己的心思一致;遵从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怎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呢?
首先,学生“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学生在了解语汇的含义和掌握语句的脉络,熟悉语汇和语汇意义上的搭配之后,要坚持自觉地要求自己,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一句让人不明白的话、一句乱加虚词的话,慢慢地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其次,“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短处,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二、写作中的方法
1.想清楚了再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想清楚了再写,总比写完之后,大量修改来得好。那“什么叫想清楚呢?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又因为写作思路与思考的思路差不多,所以学生在写作之前,要养成列提纲或打腹稿的习惯。
2.从短小文字练习,有感就写。叶圣陶在《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这篇文章中,用美术学生的基础练习——木炭习作练习引出学生写作应多注重短小文字的练习。短小文字可以是小品,随笔,速写,特写等等。其练习的要求很简单:学生看到什么,心中有什么,就把它写出来,能够让人家看明白即可。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手感。
3.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学生要养成写完一篇文章之后,看几遍,读几遍,并自觉修改的好习惯。其中的“读“也可以是默读。写作是说话的延续,如果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读得顺当,则语言文字就使用得流畅妥帖,也就是意思流畅妥帖,这就是一篇“通”的文章。
三、命题以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认为写作如说话一样,其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命题作文虽稍违背这一原则,但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虽有欲望而懒得发表,或者打算发表却又懒得在技术上用工夫;另一方面,为让学生养成自觉发表自己积蓄的习惯,他认为定期的命题作文虽不自然,但还是要用它的。
但对于命题,叶圣陶要求“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多和学生沟通,确定学生都有什么积蓄,进而选定写作题目。学生在看到教师出的写作题目时,能有写作的欲望,甚至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然后利用阅读课上和以前写作课上教师讲授的表达技巧,自然地写出文章。
四、注意评改学生作文的方法
对于批改作文,叶圣陶向来主张要“多就少改”,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关于教师批改作文的具体方法,叶圣陶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当面改作文,即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叶圣陶先生非常赞赏这种方法,他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面批既可以“提起笔来就改”,还可以跟学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停住,向学生提问,如“这儿怎么样”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2.常态批改法,即平时使用较广泛的批改方法。当面批改作文虽有效,但由于班级人数太多,不能经常使用。叶圣陶就提出“把全班的文稿改好,按期给学生评讲指导。只要评讲得当指导切要,而且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深印脑筋,当然也是有效的办法。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主体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写作是生活的一个项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能,适应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考试或培养作家。因此,当今的写作教学要尽快走出重应试轻应用、重文学轻实用的误区,回归生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今天,更注重学生的明天。
一、写作前的准备
叶圣陶提出动笔之前准备得充足与否,决定着写作的难易。准备功夫够了,要写就写,很是自然,无所谓难。准备功夫一点儿都没有,或者只有一点儿,拿起笔什么都得从头做起,写作当然就难了。那学生在写作之前要做些什么呢?
1.要有所积蓄。写作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积蓄,充实的生活是好作文的源泉。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所积蓄。叶圣陶为学生发现生活的美,提供了两个方法。“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准备功夫。”学生在写作之前,应学会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推理,进而为写作准备所需的积蓄。
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写作的起步时期,让他们凭空就写出一篇文章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教学中年级孩子写作前会事先布置孩子们去做一做这件事或者提前观察要写的事物,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第二天教学作文的时候,孩子们就不会觉得无从写起,无话可写了。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一时,就提前布置孩子们回去做一件事,可以是第一次洗碗,第一次煎鸡蛋等。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正式写作文了。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特别是想象力和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因此,事先做过一遍这件事,第二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再开始把这件事写清楚就会简单得多。事实证明,第二天在我的指导下,回去认真做事的孩子都能把如何做这件事写清楚,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2.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写作是说话的延续,所以一个正确的语言习惯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认为正确的语言习惯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和自己的心思一致;遵从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怎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呢?
首先,学生“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学生在了解语汇的含义和掌握语句的脉络,熟悉语汇和语汇意义上的搭配之后,要坚持自觉地要求自己,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一句让人不明白的话、一句乱加虚词的话,慢慢地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其次,“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短处,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二、写作中的方法
1.想清楚了再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想清楚了再写,总比写完之后,大量修改来得好。那“什么叫想清楚呢?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又因为写作思路与思考的思路差不多,所以学生在写作之前,要养成列提纲或打腹稿的习惯。
2.从短小文字练习,有感就写。叶圣陶在《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这篇文章中,用美术学生的基础练习——木炭习作练习引出学生写作应多注重短小文字的练习。短小文字可以是小品,随笔,速写,特写等等。其练习的要求很简单:学生看到什么,心中有什么,就把它写出来,能够让人家看明白即可。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手感。
3.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学生要养成写完一篇文章之后,看几遍,读几遍,并自觉修改的好习惯。其中的“读“也可以是默读。写作是说话的延续,如果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读得顺当,则语言文字就使用得流畅妥帖,也就是意思流畅妥帖,这就是一篇“通”的文章。
三、命题以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认为写作如说话一样,其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命题作文虽稍违背这一原则,但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虽有欲望而懒得发表,或者打算发表却又懒得在技术上用工夫;另一方面,为让学生养成自觉发表自己积蓄的习惯,他认为定期的命题作文虽不自然,但还是要用它的。
但对于命题,叶圣陶要求“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之内拟定题目。”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多和学生沟通,确定学生都有什么积蓄,进而选定写作题目。学生在看到教师出的写作题目时,能有写作的欲望,甚至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然后利用阅读课上和以前写作课上教师讲授的表达技巧,自然地写出文章。
四、注意评改学生作文的方法
对于批改作文,叶圣陶向来主张要“多就少改”,以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关于教师批改作文的具体方法,叶圣陶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当面改作文,即教师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叶圣陶先生非常赞赏这种方法,他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改。”面批既可以“提起笔来就改”,还可以跟学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停住,向学生提问,如“这儿怎么样”之类,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2.常态批改法,即平时使用较广泛的批改方法。当面批改作文虽有效,但由于班级人数太多,不能经常使用。叶圣陶就提出“把全班的文稿改好,按期给学生评讲指导。只要评讲得当指导切要,而且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深印脑筋,当然也是有效的办法。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人本教育、主体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写作是生活的一个项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写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能,适应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考试或培养作家。因此,当今的写作教学要尽快走出重应试轻应用、重文学轻实用的误区,回归生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今天,更注重学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