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字塔是远古发电站?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埃及人使用超声波工具?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的埃及学学者弗林德斯·佩特里爵士在对考古挖掘出的大金字塔外层包石(表面装饰石)进行测量后指出,古埃及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当代的美国精密工程专家克里斯多夫·邓恩说,现代石材加工业的公差(标准值与实际数值之间被允许的误差)是0.6毫米,而大金字塔石材的公差则小于0.3毫米。但是,仅仅依靠紫铜或青铜工具是不可能加工出如此精密的直线或平面。邓恩因此推测,大金字塔的建造者一定拥有与现代水平几乎相当的机械和动力。
  大金字塔内至今留存21个近乎完整的石棺,每具石棺都是由一整块花岗岩或玄武岩制成,重量在百吨以上。邓恩说,如果这些石棺的用途仅仅是安放遗体,那完全没有必要将整块石料凿空制成石棺,用六块石板组装石棺岂不更方便?
  这些石棺的外表面被加工得几乎完全平直,内平面之间相接的边角部分呈圆弧状。邓恩认为,除非使用高性能的钻头,否则古埃及人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度的。另外,加工如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这样的高硬度石材,古埃及人使用的钻头(如果有的话)应该达到每旋转一圈能进刀约0.25毫米,而现代每分钟900钻的钢制钻头,对花岗岩的进刀速度是每圈0.005毫米。如此看来,古埃及人使用的钻头的性能至少比现代强500倍。
  那么,古埃及人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高性能钻头呢?因石材表面没留下受过高热的痕迹,邓恩便提出了“超声波工具”假说。现代超声波切割工具的刀尖速度达到每秒1.9万~2.5万转。邓恩认为,大金字塔石材上留下的沟痕正是使用超声波工具的最好证据。
  那么,石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古埃及人使用的高性能钻头的动力何来?还有,在建造过程中或建成之后,大金字塔内部一片漆黑,古埃及人使用什么照明?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邓恩提出了大金字塔是“远古发电站”的构想。
  
  大金字塔是“远古发电站”?
  
  邓恩是在对大金字塔内部复杂的几何学构造进行调查后提出这一构想的。他说,整座大金字塔就是一个巨大的发电机装置。古埃及人倾全力建造大金字塔,其真正目的就是建造一座电力供给巨大的“中央发电站”。
  那么,古埃及人从哪里获得产生巨大电力的能量呢?邓恩说,有人把旋转的地球比喻为一部利用在地心流动的电流产生磁场的巨型发电机,据此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一个可以发出一切频率的声波发生源,它每24小时旋转一圈的自转运动产生了各种频率的声波,其中超低频的次声波和超高频的超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邓恩推测,大金字塔的形状使它成为能够有效放大来自地球内部振动波的谐振装置。大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和结构尺寸与地球密切相关,它被建成与地球的尺寸成“调和整数”比例的结构,目的是将地球发出的声波变为电能。
  佩特里曾发现大金字塔各侧面中间略微凹进去,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就能确认大金字塔基座底边的长度按神圣时单位(1神圣时单位≈25英寸)测量三遍,分别表示地球的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的天文常数。邓恩说,按谐振与谐波(整数倍波)的能量吸收原理,大金字塔或许对应着地球发出的基本振动频率,形成吸收地球能量的一种耦合振子。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音响技师托姆·达利在大金字塔内进行音响实验,在国王墓室内外检测到四种人耳听不到的升F调音,而升F调音在古埃及被视为“大地母亲般的声音”。邓恩还推测,除了平时吸收每年在地球各处发生的100万次地震波的破坏能量用于发电以外,大金字塔还衰减蓄积在地下的压力,对防止地震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王墓室是“空腔谐振器”?
  
  怎样把振动能量变为电能呢?邓恩的答案是:利用“压电效应”。所谓压电效应,是指地震等振动迫使地下岩石成分(特别是石英)放电。石英晶体通过压电效应能将声波等机械振动变成电气,反过来也能将电气变为机械振动,麦克风等现代电子仪器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大金字塔里的国王墓室、石棺和分散重力室是由花岗岩建造的,而花岗岩成分中55%以上是石英晶体,邓恩因此断言,大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将地球发生的各种振动频率同步、谐振、吸收其能量变换为电气的“地质力学发电站”。
  运用如此大胆的想法,或许就能解释大金塔内令人费解的结构细节。例如国王墓室的上面是没有入口的五层小屋,被称为“分散重力室”。按照正统的埃及学界的解释,它具有分散国王墓室上方惊人重量的作用。但是,从建筑工程的观点来看,仅有最上面的石灰岩人字形屋顶就足够了,下面的花岗岩五层小屋是不必要的。
  根据五层小屋的天花板兼地板所用43块花岗岩横梁石的特殊形状,邓恩推断,五层小屋的真正功能是像扩音机的谐振板那样形成“自激振动室”。每一层横梁石的底面,以及上面的两端,都被加工成平面,而横梁石的上面的中间部分,则被加工成凹凸不平的,这就是为了对输入的声波和横梁石进行固定振动频率调音。而达利所进行的音响检测表明,国王墓室的花岗岩的四个侧面与周围的石灰岩砌石之间留有空隙,并且地板下面的支撑石表面被加工成波状起伏状,不与地面的花岗岩石块紧贴,这意味着减少能量损耗,能够有效振动,使整个国王墓室构成理想的“空腔谐振器”。
  
  大走廊是“赫姆霍兹谐振器”?
  
  连接国王墓室的大走廊的结构非常独特,邓恩认为过去在那里曾设置过类似现代的“赫姆霍兹谐振器”一样的重要装置。赫姆霍兹谐振器是指将振动源转移来的能量放大到极限的装置,通常被做成中空金属球体上开圆孔的形状,球体大小不同,谐振频率也不一样。
  大走廊的顶部呈棘齿状,左右两侧墙为下宽上窄的托架结构,在紧挨两侧斜墙的地面等间距地开了27对槽,在每个槽中竖起的托架上,按大小顺序自下而上地放置若干个赫姆霍兹谐振器,俨然构成一个谐振器群。借助这个巧妙装置,地球特定的振动通过这个巨大的结构体变换为声波进入国王墓室。
  然而,如果通过谐振吸收的能量超过一定的限度,物体就会因不能承受过强的振动而损坏。为了防止谐振引起的运动能量累积到产生破坏的水平,古埃及人对大金字塔内部的谐振现象设置了安全阀,也就是用三层石栓(石门)堵住上升通道分岔到下降通道的入口。正统埃及学界认为这是防止盗墓的装置,但缺乏说服力。事实上,这些石栓都是用特别显眼的红色花岗岩制成的,历史上一些盗墓贼就是因为注意到这个石材方面的差别,才顺利找到了通往国王墓室和王后墓室的通道。竖井是“波导管”?
  通过压电效应,机械能被转换为电能,但电能并不能立即作为动力使用,还必须将电能通过某种载体传输出去。邓恩假设这种载体就是充满大金字塔各室内部的氢气。他同时假设,大金字塔建造者运用了“氢原子脉泽”机制,以微波的形式取出电能。
  “脉泽”的全称是“受激辐射式微波放大”,与激光的原理相同。在宇宙空间,各种原子或分子释放具有自 然脉泽作用的电磁波,特别是最初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氢在整个宇宙释放微波,现在称为“微波背景辐射”,至今还不间断地辐射到地球。
  在邓恩的“远古发电站”假说中,宇宙微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氢原子谐振吸收电能,电子将从稳定的基态跃迁到不稳定的高能态,而这时如果输入相同频率的信号波,电子就会在输出受激微波的同时回到基态。输入的信号波载着电子释放的能量继续勇往直前,这个信号波就是宇宙微波,能将能量引入“波导管”——国王墓室的北竖井。正统埃及学界将这个竖井看作“通风管道”,但从大金字塔的结构来看,建竖井作为“通风管道”令人费解,因为建造水平通道远比建造倾斜或竖直通道轻松合理得多。
  邓恩称,国王墓室的南竖井入口被加工成与微波用的喇叭天线一样的扇面形状。1837年,有人在国王墓室的南竖井内部发现了贴在石材表面的镀金铁片。事实上,微波很容易穿透岩石,如果南、北两个竖井内面都贴上镀金铁片,就成为能反射微波的出色的波导管。遗憾的是,国王墓室的竖井入口已被破坏,可能是盗墓贼剥走了贴金。
  再者,石棺的位置原来并不在墓室里面,而是在南、北竖井中间。有人作过精密测量,石棺的北侧与南侧的表面呈现略微的凹面。这两个凹面可能对微波起到透镜作用,使通过的微波进一步放大。另外,在石棺空腔内也有可能曾放入帮助放大微波的部件。
  
  王后墓室是“氢气制造车间”?
  
  如此大规模的“氢原子脉泽机制”需要大量氢气,可氢气从哪儿来呢?王后墓室的南、北墙上都有竖井,并在离墙面11厘米的地方被堵住,仅有细微的缝隙穿过,在金字塔外壁上也未发现出口。正统埃及学界对此的解释是“通风管道”,但邓恩认为他的推理更为合理:如果要混合产生氢气的某两种化学溶液,竖井就应该是从两侧细缝定量地供给溶液的“注液管”。
  王后墓室具有大金字塔内其他部分所没有的奇怪特征。进入王后墓室的人一会儿就会捏着鼻子逃出,称空气中充斥着像臭鸡蛋般强烈的异臭。另外,王后墓室竖井内部的石材渗出白色灰浆,经检测是石膏(硫酸钙),墓室墙面上覆盖着很厚的盐层,有的地方厚达4厘米。1998年,地质矿物学家对盐层进行分析得出,盐分是碳酸钙(石灰岩的成分)、氯化钠(岩盐)和硫酸钙(石膏)的混合物,它们都是热氢气与房间内的石灰岩反应生成的无相化合物。
  在一名化学工程师协助下,邓恩在27±6℃的环境中寻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溶液组合,结果发现,氯化锌水溶液与稀盐酸组合,导致硫酸钙和氯化钠等化合物从石灰岩中渗出的可能性最大。两人还推测,王后墓室西墙的特殊结构——“五格托架式壁龛”可能是冷却塔或浓缩塔,而地下室则起到了承接废液的作用。
  遗憾的是,大金字塔没留下任何能直接证明它是“远古发电站”的确凿证据。邓恩推测:在发电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严重故障(他在大走廊内壁发现被高热暴烤过的痕迹),尽管大金字塔的基体安然无恙,但谐振装置等重要部件被损坏,作为发电站的大金字塔因此被永久关闭。
其他文献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探索星空世界  李 元    星空璀璨,遥不可及,自古以来令人们遐想无限,但是直到1630年,当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指向月球,人们才开始揭开星空的神秘面纱,而现代天文望远镜的直用,更是将人们的视野一直扩展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  我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做了一次题为“望远镜里的宇宙”的讲座。为宇宙天体壮丽风光及神秘感所吸引,观众反映十分强烈,据统计,大约有一百多万人观
每年广东省的高职类高考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语文总分为150分,其中的作文为60分,所占比例为五分之二,可见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流传一句话是“成也作文,败也作文”。众所周知,我们的理工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后被淘汰的学生,他们共同的最大特点是不爱学习。作文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为了完成任务或避免老师的责骂,部分同学随便拼凑,凑够字数,文字苍白无力,文章平铺直叙,空洞枯燥,缺乏真实所感所想
科摩多龙是世界上最巨大的蜥蜴,硕大的身躯和可怕的传闻使其听起来就像是神话里的怪兽。科学家和探险家潜入科摩多龙的家园,以期揭开这种怪兽的神秘面纱。    巨蜥家园    杰奎·海斯是澳大利亚一本科学杂志的编辑,为了一睹科摩多龙的真面目,他和三个朋友来到拉布汉巴焦,这是位于佛罗瑞斯岛西边的—个港口小镇,许多探险者就是从这里出发,进入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国家公园的。  科摩多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它们能长
编者按:   《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近日颁布。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圳方案”,是教育部、广东省和深圳市旨在探索创新职业教育高端发展模式的基本共识,集聚了深圳近4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智慧,凸显了中央持續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彰显了深圳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特色,有助于继续推进深圳的改革创新,为国内其他城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先行示范。从“深
一、引言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暑期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与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结合团委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到肇庆市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中心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中的“三”是“文化、卫生、科技”,
对于人体自燃这种恐怖现象,人们要么斥之为谣言,要么把它怪罪于酒精。最近,有科学家宣布彻底破解了这个奥秘。  1951年7月2日上午8时左右,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匹茨堡,房主卡彭特拿着一封电报敲她的房客、67岁的玛丽·哈代·里瑟的房门,但无人回应。她试图打开门,却发现门把手发烫,感觉不对劲的她随即报警。警方到达后,发现除了穿着拖鞋的左脚的一部分和脊骨还在以外,里瑟的遗骸(主要是骨灰)散落在一张椅子的残骸
曝光兩次的胶片,重叠了两次的画面,神奇又梦幻。你可以找到叠影巾的它们吗?  1.雪鹗在哪里?  2.你发现小熊了吗?  3.放反的“10”在哪里?  4.有几个数字“6”或“9”?  5.画面上有几只鹦鹉?  6.它在哪里?  7.有几只鸵鸟?  8.有几个吹泡泡器?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引发物流需求节节攀升。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已跃升为全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场。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施接入互联网,物联网逐步形成,物流大数据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与物流行业发展相融合,例如无人机送货、智能配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系统等。2016年7月,国家更是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和推进发展“互联网 ”高效物流。我国物流发
數学大发现
无中生有的味覺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