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因解读与路径探索

来源 :阅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自身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教师角色回归的要求。现阶段的高校育人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如思政工作成果未能有效彰显,教育实践中存在错误认知,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个别教师行为失范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师修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其次,从职业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视角开发课程思政教育的特色资源;最后,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通,促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构建教书育人的协同评价考核机制。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协同育人;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4-0104-06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18JD710055);2019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立项课题“‘三因’理念下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完善路径研究”(2019JY041)
  作者简介:庞章军,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
  纵观高等教育历史,大学之所以能够历经近千年风雨而不衰,重要性与日俱增,甚至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原因在于大学始终坚持育人的基本价值追求。培养合格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基石,大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人”来培养。大学将育人作为基本价值追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素养。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对大学生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大学价值追求的必要且可靠的保证,这已被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特别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充分证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使我国高等教育回归应有的价值追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从理论上厘清内在动因与外在动因,以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更要探索具有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方法手段,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地落实,保持常态长效。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因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实现育人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实现自身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因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使命
  大学是育人的机构,大学必须将学生作为“人”来培养,这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大学要实现育人职责,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高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大学要实现自身的使命,必须把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不同的政治制度,不但会制约高等教育的体制,而且也决定了办学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期,培养能够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中流砥柱,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大学要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是大学对国家的政治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即“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完成使命。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大学培养的合格人才有两方面的基本标志:其一,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有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其二,身心和谐统一,与环境保持较好的协调性。如果大学培养的人不能很好地适应、融入社会,那么他就不算人才。学生的成长与成熟,更多体现在心智的成熟程度、对社会规则规范的理解程度以及个体行为的理性程度等方面,而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人具有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从学生的成长和發展来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
  (三)教师角色回归的要求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象征,更是行为的表率,正所谓为人师表。人们接受教育不仅仅希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也不仅仅希望自己成为传播知识的工具人。在开展知识传播的同时,教师更需要通过自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模范性遵守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了解所处的时代,习得主流价值观念,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如果大多数教师仅仅将自身视为知识传播的工具,不注重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必将引发社会对教师职责的质疑。近年来,极少数教师的失范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恰恰说明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对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教师角色回归的内在要求。
  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外在动因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门课程,无论思政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还是理工类专业课程都必须承担育人的职责,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当前,我们要特别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外在动因就是现阶段的高校育人工作存在诸多不足。
  (一)高校思政工作成果未能有效彰显
  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助力大学生的成人成才。但是,冷静观察将会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思政课程的专业化不足,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等等。从大学生培养质量来看,尽管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有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但是,考试作弊、缺乏诚信观念、行为举止不当、集体观念淡漠等现象并不鲜见,离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有限是重要原因,所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尤为必要。   (二)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错误认知
  在大学中,德育话语权逐渐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具有显性特征,效果的体现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无论从学校层面、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层面,还是学生个体层面来说,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忽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等错误认识。这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的教师只承担“授业解惑”之责,“树人”和“传道”不在职责范围内,应当由德育教师承担。这种错误认识的实质是没有理解教师职责的多重性与特殊性。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非主流的、甚至反动的价值观念,完全忘记了“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要求。大学生们大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持应付的态度。在学校层面,各部门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工作,因为这直接影响学校在各种榜单中的排名,进而影响办学资源的配置。显然,这类认识是错误的,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反面证明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
  (三)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
  大学是育人的机构,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但是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大学不断提高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津津乐道。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大学发展的需要,但是,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为育人服务的。当前,在激烈的高校发展竞争环境中,科学研究是一个主要的衡量指标,高校要想突围而出,就不得不把科研置于重要的位置。在这种导向下,教师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找项目、拉课题、搞科研。在重视科研的导向下,“甚至连道德哲学家们最终也越来越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研究公众和个人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转向了道德语言的分析和道德理论的研究”。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学生成长,如果任由一味重视科研的趋势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包括课程思政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个别教师行为失范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是,确实有极个别教师师德有亏,行为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论文抄袭、私生活混乱等显性的行为失范案例易于判断,社会公众比较关注,但是一些隐性的失范行为应当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教师仅仅将自己看成传播知识的工具人,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注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教学活动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课程思政教育要与传授专业知识“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有时候,教师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举止,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某种特定观念,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为“一个学院里最有效的道德影响力来自于教师的个人品格……一个高尚的品格,再加上学者的智力和成就的尊严就可以成为一种启迪和追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这就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言传”离不开“身教”,“身教”才是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方式。
  2.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们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才会真正地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师”。必须努力改变教师上课来、下课走,整日忙于找项目、搞科研的现象,否则,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针对教师的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育人使命,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标準,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
  3.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是课程思政建设重要的一环。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工具人,而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学生们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是提升文化素养,而且还要能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必须努力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了谁而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否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在这个方面,负面的例子并不鲜见。
  (二)开发课程思政教育的特色资源
  开发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起来却非常复杂。大学各门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方向各具特色,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专业,与思政教育看似距离甚远。如何将理工科专业的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似乎很难找到切入点。因此,教育部门、高校、教师需要集中力量,深度挖掘、甄别、加工、提纯每一个学科、每一类课程的思政教育特色资源。
  1.职业教育视角的特色资源开发
  每个专业的课程几乎都可以对应到一种职业或者一个行业,不管哪种职业或哪个行业,都已经形成了有特点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而且行行都能出“状元”。因此,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状元”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例如,气象类专业课程可以有机融入“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新时期气象精神,医学类专业课程可以有机融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陈薇、张文宏等一批国宝级专家的抗疫故事。   2.意识形态教育视角的特色资源开发
  在新时代,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中国大学的每個专业都被赋予了国家战略意义,必须开发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等在内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例如,工学、理学类专业课程可以有机融入“大国工匠精神”“永攀科学高峰”等内容,还可以融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一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励志奋斗故事。
  3.人文精神教育视角的特色资源开发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教育要注重从本专业的文化和历史等角度,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课程可以有机融入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等内容,艺术类专业课程可以有机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等内容。
  (三)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并形成合力,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必须协同合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通、相互促进。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持续同步发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通机制
  “思政融通”模式是一种崭新的思政教育创新模式与实践范式,按“育人育才统一”的规律,突破传统孤立的思政教育方式,系统地建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团队和管理机制,形成新的思政教育范式,使思政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从宏观层面看,高校党委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手抓、两手硬”;出台配套政策,统筹各类资源,让“隐性翅膀”和“显性翅膀”一同扇动。从中观层面看,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分类指导,有序扎实推进;注重示范引领,由点及面,辨证论治,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两味良药能够发挥疗效。从微观层面看,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形式,跟踪教学效果,把专业课程打造成“不离思政的专业课程”,把思政课程打造成“不离专业的思政课程”。
  2.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机制
  专业课教师不能片面地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可以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可以组建科研团队,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从理论层面共同研究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问题。
  3.教书育人的协同评价考核机制
  好的评价考核机制能够对教书育人工作起到正向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加强对教书育人效果和教师队伍水平的评价考核,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高校要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展纳入各项考核之中,如各学院(系、部)的教学工作评估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考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等等。其次,要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程度和效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选拔培训的重要参考。最后,要完善奖惩激励制度。对在协同育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学名师、优秀团队、教学成果、研究项目等进行表彰奖励,并选树一批典型,进行经验推广,以便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沈丹)
其他文献
阳明心学既是主张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也是强调德性修养的心灵哲学。王阳明通过黄金的"成色"和"分两"隐喻,形象地论证了"德性-才艺"的关系问题。在阳明心学视域下,德性与才艺
摘要:以新中国建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全面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从文献数量来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经历了从低迷徘徊到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从研究主题来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内涵逐渐丰富,重点研究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汉语国际推广、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等八个维度的内容。研究主题随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而不断丰富,研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蓬勃的学生运动。融社会关切与民族救亡于一体的学生运动,常深陷于学业与政治的两难中,成为国家与校园均无法回避的矛盾运动。蔡元培独特的身份
明朝中央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对贵州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辖,实行教化土司制度。该制度随着明朝国力以及对贵州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在阐述贵州彝族源起的基础上,解析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主流的机器学习逐渐取代人工解译的方法,使遥感影像中地物资源的自动化判读成为现实。为解决传统人工判读引起的人力资源耗费高、解析精度差的问题,同时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遥感数据量的判读需求,基于语义分割的深度学习地物变化检测方法,实现耕地区域自动分割分类,通过对比时序影像差异得出变化区域范围,为自动化实现地物变化监测提供有效解决办法。以实际地区为例,采用deeplab语
以现代教育危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三大命题所包含的丰富而生动的主体性、实践性及有机体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强调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生命哲学,可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接受中风病肩手综合征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