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筝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新奇的用途备受人们喜爱,而南通板鹞风筝作为中国四大风筝之一,以其优美的造型、精细独特的工艺及灵活多变的纹样艺术,成为南派风筝中绝无仅有的一支。本文主要从造型表现和纹样设计角度分析了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设计特征,探析其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
◆关键词:南通板鹞风筝;造型;纹样
1南通板鹞风筝的历史起源
中国是风筝最早的起源地,是东周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所制造。人们所知的“北鸢南鹞”中的“南鹞”指的便是南通板鹞了。南通板鹞是江苏南通的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南派风筝的一种,由于其造型如一平板,因此得名“板鹞”,俗称“鹞子”,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关于风筝起源大概有几种传说,其一,斗笠是古代农夫的防雨防暑器具,相传有一农夫在耕作时,忽狂风大作,将其斗笠卷起,农夫便去追赶,抓其系绳,由于其绳子很长,斗笠便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其有趣,便经常放斗笠,以此为乐,后来就演变成了放风筝。其二,传说早在禹时便有了风帆,它借助风力向前行驶,人们便按其相同原理,扎起风筝,利用风力,放飞风筝。其三,根据风筝的造型结构特征,容易让人联想到鸟的形态,因而得出结论,风筝是受飞鸟的启发。在古代,鸟被视为是祥瑞之物,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由于人们对于飞鸟的崇拜以及热爱,因此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关于风筝起源的传说,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风尚与习俗的体现。
2南通板鹞风筝造型艺术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是一种大型的板类风筝,其大多为几何图形,分为六角形、八角形以及多角形。“六角”形风筝是最为常见的,其骨架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八角”形风筝骨架由两个正方形组合而成。其六角的造型既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风筝,又能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将数个六角形串联起来,成为连星式的风筝,因此这也是南通板鹞区别于其他地区风筝最显著的特征。南通板鹞的做工精细,要求严格,骨架为细竹竿,较为轻便,且便于就地取材,方便制作。就其骨架结构而言,都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连星板鹞的排列样式分为排列形和放射形,其中七连星板鹞和十九连星板鹞分别用六角形自上而下做二、三、二和三、四、五、四、三的排列方式,但九连星板鹞的骨架结构,是以八角形为中心,外围是数个六角组成的圆环,这种向外放射的形状,可以使风筝无限扩大。从风筝骨架的结构中可以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重叠处外部都是数个三角形,三角形稳固、耐压的特点,提高了风筝整体的稳定性,使风筝在空中飞行时,受风面积足够稳定平衡,确保风筝能在空中飞行。
南通板鹞风筝最有特色的要数风筝上的音响装置,民间艺人将设计好的哨口,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整齐的排列在风筝面上,数量从一百到三百只不等。哨口设计较为考究,个头有大小,取材较广泛,板栗、白果等的外壳以及葫芦等都可作为哨口的制作材料。不同材料的哨口在空中时会发出不一样的响声,哨口的雕刻造型的差异性以及哨口的大小、形状,对于哨口的发音,都有一定的影响,使风筝在空中的哨声宏亮清脆、音调悠长,被称为“空中交響乐”。
3南通板鹞风筝的纹样艺术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的用途使得风筝的表面纹样绘制有特殊的要求,既要确保风筝在静态时的直观效果,又要保证风筝在空中时生动活泼的动态效果。由于风筝是飞行在蓝天白云之下,因此风筝的色彩大多以明亮鲜艳的为主,才能在空中突显。南通板鹞风筝纹样绘制较为精细,纹样取材较为灵活多变,在色彩方面它将民间艺术与国画笔墨相结合,这是南通风筝区别去其他地区风筝的一大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取材广泛,包含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名言警句等,图案多为表达吉祥、圆满、长寿、顺遂等意图,体现了人们对于完满的追求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之意。动植物为主的,大多是吉祥图案,在民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的观念信仰。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动植物花卉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吉祥图案多为辟邪、纳福、长寿等。比如龙凤纹样是经久不衰的,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纹样的南通板鹞很受欢迎,它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摆尾,显示其神威,反映了当地人民希望龙能趋吉避凶,纳吉迎祥的美好愿望。人物为主的,多是历史传说的题材,如关公、三清、观音、八仙等,这些源于人们对于拥有超凡神力、长生不老的神仙的崇拜,体现了他们对于长寿、健康等的祈愿之意。如八仙过海图,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莲花等,在鲜明颜色的衬托以及精细的刻画下,各个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八仙过海的纹样选取,与南通濒海临江的地理位置有关,海边人民靠海吃海,他们希望出海打鱼的渔民们能如八仙过海般顺遂。
4结语
南通板鹞风筝独特的哨口设计,浓郁的地域性纹样题材以及优美的造型,让其成为风筝界中的一枝奇葩,使其流传至今,并任受人们喜爱。它的纹样题材、造型表现、色彩绘制都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使其拥有了多样的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我们应重视对这一中国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南通风筝博物馆.风筝起源[EB/OL].http://www.cn-kite.com/?Kb/One/.
[2]方佳蕾.板鹞风筝的艺术审美与创造表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3]郭承毅.南通哨口板鹞风筝综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吴颖.凤鸣于天——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点及其创新探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
◆关键词:南通板鹞风筝;造型;纹样
1南通板鹞风筝的历史起源
中国是风筝最早的起源地,是东周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所制造。人们所知的“北鸢南鹞”中的“南鹞”指的便是南通板鹞了。南通板鹞是江苏南通的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南派风筝的一种,由于其造型如一平板,因此得名“板鹞”,俗称“鹞子”,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关于风筝起源大概有几种传说,其一,斗笠是古代农夫的防雨防暑器具,相传有一农夫在耕作时,忽狂风大作,将其斗笠卷起,农夫便去追赶,抓其系绳,由于其绳子很长,斗笠便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其有趣,便经常放斗笠,以此为乐,后来就演变成了放风筝。其二,传说早在禹时便有了风帆,它借助风力向前行驶,人们便按其相同原理,扎起风筝,利用风力,放飞风筝。其三,根据风筝的造型结构特征,容易让人联想到鸟的形态,因而得出结论,风筝是受飞鸟的启发。在古代,鸟被视为是祥瑞之物,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由于人们对于飞鸟的崇拜以及热爱,因此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关于风筝起源的传说,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风尚与习俗的体现。
2南通板鹞风筝造型艺术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是一种大型的板类风筝,其大多为几何图形,分为六角形、八角形以及多角形。“六角”形风筝是最为常见的,其骨架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八角”形风筝骨架由两个正方形组合而成。其六角的造型既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风筝,又能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将数个六角形串联起来,成为连星式的风筝,因此这也是南通板鹞区别于其他地区风筝最显著的特征。南通板鹞的做工精细,要求严格,骨架为细竹竿,较为轻便,且便于就地取材,方便制作。就其骨架结构而言,都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连星板鹞的排列样式分为排列形和放射形,其中七连星板鹞和十九连星板鹞分别用六角形自上而下做二、三、二和三、四、五、四、三的排列方式,但九连星板鹞的骨架结构,是以八角形为中心,外围是数个六角组成的圆环,这种向外放射的形状,可以使风筝无限扩大。从风筝骨架的结构中可以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重叠处外部都是数个三角形,三角形稳固、耐压的特点,提高了风筝整体的稳定性,使风筝在空中飞行时,受风面积足够稳定平衡,确保风筝能在空中飞行。
南通板鹞风筝最有特色的要数风筝上的音响装置,民间艺人将设计好的哨口,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整齐的排列在风筝面上,数量从一百到三百只不等。哨口设计较为考究,个头有大小,取材较广泛,板栗、白果等的外壳以及葫芦等都可作为哨口的制作材料。不同材料的哨口在空中时会发出不一样的响声,哨口的雕刻造型的差异性以及哨口的大小、形状,对于哨口的发音,都有一定的影响,使风筝在空中的哨声宏亮清脆、音调悠长,被称为“空中交響乐”。
3南通板鹞风筝的纹样艺术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的用途使得风筝的表面纹样绘制有特殊的要求,既要确保风筝在静态时的直观效果,又要保证风筝在空中时生动活泼的动态效果。由于风筝是飞行在蓝天白云之下,因此风筝的色彩大多以明亮鲜艳的为主,才能在空中突显。南通板鹞风筝纹样绘制较为精细,纹样取材较为灵活多变,在色彩方面它将民间艺术与国画笔墨相结合,这是南通风筝区别去其他地区风筝的一大特征。
南通板鹞风筝取材广泛,包含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名言警句等,图案多为表达吉祥、圆满、长寿、顺遂等意图,体现了人们对于完满的追求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之意。动植物为主的,大多是吉祥图案,在民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的观念信仰。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动植物花卉产生出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吉祥图案多为辟邪、纳福、长寿等。比如龙凤纹样是经久不衰的,龙是中国吉祥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纹样的南通板鹞很受欢迎,它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摆尾,显示其神威,反映了当地人民希望龙能趋吉避凶,纳吉迎祥的美好愿望。人物为主的,多是历史传说的题材,如关公、三清、观音、八仙等,这些源于人们对于拥有超凡神力、长生不老的神仙的崇拜,体现了他们对于长寿、健康等的祈愿之意。如八仙过海图,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莲花等,在鲜明颜色的衬托以及精细的刻画下,各个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八仙过海的纹样选取,与南通濒海临江的地理位置有关,海边人民靠海吃海,他们希望出海打鱼的渔民们能如八仙过海般顺遂。
4结语
南通板鹞风筝独特的哨口设计,浓郁的地域性纹样题材以及优美的造型,让其成为风筝界中的一枝奇葩,使其流传至今,并任受人们喜爱。它的纹样题材、造型表现、色彩绘制都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使其拥有了多样的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我们应重视对这一中国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南通风筝博物馆.风筝起源[EB/OL].http://www.cn-kite.com/?Kb/One/.
[2]方佳蕾.板鹞风筝的艺术审美与创造表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3]郭承毅.南通哨口板鹞风筝综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吴颖.凤鸣于天——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点及其创新探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