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忧新 历历在目 主编印象最深的选题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攝影之友》内容制作的历史长河中,经典的选题也如夜晚的星空,但总有些更加闪亮的星星会让人印象深刻,在选题长河中熠熠生辉。正值35周年时分,我们找到了4位《摄影之友》历任主编,聊聊他们心中的优秀选题。
  那日松(2001-2005)
  编辑在“非典”的岁月里
  2001年9月我入职《摄影之友》做执行主编,第一个策划的“选题”就是“平遥摄影节”。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总共策划了多少重要“选题”我早已记不清了,脑海中只剩下那一个个极富视觉感的版面。比如:“黑冰:最后的摄影摇滚”“群星灿烂的年代——广角影会的故事”“川军:风景这边独好”“美丽视觉之青年女摄影师”“永远的徕卡”“NC(尼康、佳能)大战”“打开他们的摄影包”等等。
  今天回忆起来,“非典”期间所作的《群星灿烂的年代——广角影会的故事》(2003年第6期)最值得在今天说一说。
  2003年4月的某一天,正值“非典”闹得最凶的时候,然而在北京外馆斜街的《摄影之友》北京工作站,所有的编辑却都在紧锣密鼓地工作着。没办法,他们碰到我这么一个“工作狂”主编,为了“做中国最好的摄影杂志”,只能跟着我一起“战斗在‘非典’的岁月里”。
  当时编辑们在同时做着两个“大选题”。都要刊登在6月刊,一个是由吴欣还主持采写的《群星灿烂的年代——广角影会的故事》,一个是由冬熊主持制作的《永远的徕卡》专题。《永远的徕卡》选题虽大,但不需要太多采访,而且是两个编辑做。苦的是创作版主编吴欣还,一个人要制作“广角影会”这样一个人物复杂、内容广阔的专题,需要采访很多人,有的需要见面聊,有的只能电话采访。吴欣还后来回忆,那时候她刚有了驾照,为了安全,自己开车去位于崇文门的广角影会办公室采访,新手上路,好在那时路上基本没车,可以大胆地随便开。为了方便电话采访,她还自己买了录音电话。十几个人的采访,连上编辑制作,总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说非常辛苦,但“选题”的编辑质量却非常的出色而精彩。
  5月初,杂志6月刊进入到设计阶段,选题的名字——“群星灿烂的年代”,源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巴纳耶夫的回忆录《群星灿烂的年代》,那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广角影会”作为一个区级摄影组织,却汇聚和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摄影师,确实够得上“群星灿烂”了。
  选题
  群星灿烂的年代
  2003年6月刊
  做版式设计时,我们的设计指导段大师(段志佳)别出心裁地手撕了一个五角星出来作为设计元素,让这个专题的版面立时显得大气而富有冲击力。
  那次的采访也有一点遗憾一就是没有采访到当时的广角影会会长贺延光老师,因为他一直在“非典”定点医院——地坛医院做生死采访,无法与外界联系。
  重新打开这期杂志,我看到在这个选题的编辑前言上写着这样几句话:一个不得不做的选题,一段让人留恋的岁月,一群从胡同走向广场的不平凡的人,他们是不可复制的一代,他们是中国摄影一个时代的缩影。
  罗元熙(2006-2012)
  变革的轮回会继续出现
  很多选题都让人印象深刻,因为那是之友众同事们的共同智慧,我们在一起制作这些选题,也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
  但对于当下,我倒是觉得那期胶卷专题很有意思。当时器材已经完全数码化,旗舰相机已接近1700万像素。当年我决心每年10月做一次高密度的“画册化杂志”,所以这个专题贯穿整本书,上市后实销率达到八成以上。
  为什么当时会去做—个逆时代的专题呢?
  激发点是我参加的一次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巡回讲座。
  当时一位圈内资深的风光大师主讲,他是胶卷捍卫者,所以他讲着讲着,就开始赞扬胶片了,而且越讲越高兴,底下也有人呼应,最后干脆就骂起数码相机来。可这是一场数码相机的巡回讲座啊。急得后面站着的、时任奥林巴斯影像市场负责人的大浦干着急,使劲挤眼睛,但也没用,最后大浦走到前面说,×大师讲半天也累了,咱们茶歇一下哈。
  我不能透露这个大师的名字,因为他最终也“被数码化”了。
  其实,很多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之所以抗拒、固执或者落伍,导致最后被先进的车轮碾压,多数源于我们的懒惰和自我沉醉,以及沉醉于自我沉醉的状态。
  每次大时代的更迭,总是这样抛弃了很多人。
  现在,我终于有点能理解何先生当年为什么那么灵敏而且勤勉了。
  所以我们才制作了胶卷这个专题,因为我觉得总结纪念它,才是尊重它,更是对它的“彻底的告别”。而在此之后,数码果然迅猛发展,覆盖了所有人,甚至几乎吞噬了摄影本身。
  选题
  纪念胶卷
  2010年10月刊
  张莉华(2006-2020)
  全心全意投入摄影工作
  让我写一下任期内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内容,怎么说呢?从2016年开始主理《摄影之友》的内容编辑工作,不仅每一期杂志的内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每一次策划仍可以聊得津津有味。当然创立视频节目“鱼眼视频”时的内容及风格确立时的每一次讨论与尝试回忆起来也是历历在目。2016年初,《摄影之友》一改各自作战、单打独斗的方式,融《摄影之友》《影像视觉》两本杂志及微博、微信公众号、fotomen网站等为一体,成立内容中心。《摄影之友》杂志也在4月刊正式改版,与英国的(PROFESSIONAL PHOTOGRAPHY)进行版权合作,定期介绍国外新的创作风格及摄影话题,给国内摄影人提供更多的资讯与借鉴。   2017年2月刊,鑒于国内风景片雷同率颇高,团队一起策划制作了《不一样的风景》,我们选出的11位国内外的摄影人,并不是肯定什么也不是为了否定什么,这里的“不一样”恰恰是为了打破简单的二元对立,我们努力从拍摄的题材、拍摄手法等各方面呈现照片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丰厚潜在力。除了杂志内容,新媒体充分发挥与读者的即时优势,以朋友圈九宫格长图等多形式多层面多时段地与读者互动,又恰逢微信朋友圈推出10秒短视频,当天,视频团队应景推送了本次策划的视频物料。2018年8月的《99条无人机飞行建议》是在无人机的价格降至干元,成为普通人的数码消费品时推出的一期sfep by step的实战攻略。2018年6月的《“游戏”摄影》、10月的《街头摄影》、2019年2月的《好“色”之徒》,所给的篇幅有限,我就不再赘述,每一期杂志,每一篇稿件都是编辑团队视野、执行的掌控力及资源调动力的集合体,需要做事的人喜爱这件事且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当时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选题
  不一样的风景
  2017年2月刊
  刘东(2017-至今)
  一场讲述鸟类进化史的视觉盛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被迫隔离在家,被迫保持社交距离,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搁置了很多工作。疫情常态化后,如何审视所处的现实,如何重拾生活的信心,如何发挥媒体的功能,成为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
  从2月刊的“濒危”,8月刊的“人造星球”,9月刊的“霓裳羽衣”,10月刊的“色彩疗愈”,再到11月刊的“喵影扑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专辑,试图探寻我们与世界、与宠物、与身边一切的彼此的关系。
  在所有的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霓裳羽衣”,这是一期指导观鸟的专辑。观鸟,自古以来就承载了人对于天空的渴望,拍鸟更是摄影人乐此不疲的拍摄项目。老选题如何做出新意?这次,我们选择了从进化角度出手。整个专辑从羽毛开始讲起,通过罗伯特一克拉克的镜头,以生动的视觉形式展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关注了数百万年间,恐龙身上的鳞片如何进化为鸟类身上的刺毛,再经过数个世纪,这些刺毛按照躯体的部位不同,朝着更细致的方向演化。通过观看这些令人惊叹的、色彩缤纷的羽毛,探索生物演化的科学奥秘:生命从一个简单的起点开始,演化出无穷无尽、最美丽又最伟大的形式。我们从国内外44位擅长拍鸟的摄影师中最终选择了8位。鸟类在他们的镜头下,有了性格、情感。有专注拍鸟50年的艾略特·波特;用鸟类肖像和我们对视的蒂姆·弗拉克;以拍摄火烈鸟闻名的佩德罗·哈尔克;记录被鸟入侵城市的水谷吉法;讲述了囚禁的笼中鸟也寄托了情感的埃齐奥一拉蒂,等等。
  整个专辑“破天荒”地采用了多种插画形式来展示数据、图谱、追鸟、观鸟礼仪与制作公益鸟巢,这在摄影类杂志里是不多见的,也是非常大胆的。
  当然,选题也有遗憾。因为疫情和版面篇幅的限制,有几位我特别喜欢的摄影家都没有加入;设计的十几个杂志封面只能选择一个;相关的公益活动也没有完全展开;我们想组织的拍鸟活动也被迫取消。对于拍鸟,我们和摄影师还有很多想分享的,但是没关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会再次相约。
  选题
  霓裳羽衣
  2020年9月刊
其他文献
FILM 01 父好情深片中的红黄斗艳  电影名/银河补习班  上映时间 2019.7  产地中国  导演 邓超 俞白眉  邓超先生又做导演了,这一次依旧是主演。跟之前《恶棍天使》这样的电影相比,邓超先生毕竟是影帝,在这部电影中发挥非常好,扮演出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在电影开始之前,马飞作为宇航员接受采访的时候,大批记者秀着器材,很难看到有什么器材的特写,但是在一群相机中,一支明显黑白相间的长焦镜头
特约专家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艺术策展人。  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以及画册100多本,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论文章二等奖。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最高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04年9月获得由全国高校联合会评选的“中国摄影
实拍体验画质超极限  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和第二台使用中画幅数码传感器的无反相机,哈苏X1D和富士GFX 50s的画质是最让人期待的,两台机型在数码时代能否依然延续胶片时代的辉煌呢?  风光建筑题材不止于“数毛”  画质表现上,两台相机的细节已经不止于“数毛”级别了,富士GFX 50s机身搭载的43.8x32.9mm尺寸的5140万像素 CMOS中画幅传感器所带来的震撼细节是日常使用传统单反相机用户所
最经典的荧幕少女  安妮公主  出自电影:《罗马假日》  上映时间:1953年 国家:美国  奥黛丽·赫本可谓是大荧幕上最出名的 女星之一,也正是《罗马假日》让当时 年仅24岁的她一夜成名。电影中,她将 安妮公主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演绎的 淋漓尽致,这份“少女感”时至今日仍 然难有人能够超越。结局令人心碎的告 别场景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公主的坚强 与成长。叛逆女孩养成记  玛蒂达  出自电影:《这个
富士无反轻旗舰X-S10重点参数  2610万像素X-Trans CMOS4传感器、X-Processor 4影像处理器、最高连拍速度可达30张,秒、4K 30P高清视频、FullHD 240P慢动作视频、机身5轴防抖系统最高6.0档防抖、18款富士经典胶片模拟模式、100fps高刷新率EVF、-7 EV弱光自动对焦、人脸/眼部自动识别追焦、支持F-log视频格式、最高对焦速度0.02秒、AUTO
結果分析:相比起耳熟能详的进口镜头品牌,将近五分之一的摄影爱好者几乎不了解任何一个国产品牌镜头,相比之下老蛙、永诺在国产镜头领域认知度方面领先其他品牌一个档次。  结果分析: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摄影爱好者从未使用过任何国产镜头,使用过的人群也大多集中在1支、2支这个级别,看来国产镜头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Q:1.国产镜头的现状如何?2.国产镜头有哪些特点?  隋晓龙  职业摄影师  北京电影学院  客
數码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摄影师和影友的作品只是保存在电脑里或者网盘中,某种层面上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打印店,打印行业的领导者爱普生联合优利绚彩一起推出远程在线打印服务。你可以远程传图,并选择专业的机器打印。
抗击新冠肺炎,这些刷屏照片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2020年开端,我们经历了一场超乎想象的危机。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艰难时刻,摄影人没有缺席。本期专题邀请了4位优秀的摄影师,一起聊聊这段时间他们镜头下的战疫故事。他们有的跟随医疗队前往武汉一线,有的常驻火神山医院工地,或者听从指挥足不出户,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了这场灾难,把一幅幅动人的照片通过他们的视角和思考传递给我们。  无人机摄影  武汉航拍
窦霄  相机规则改变者!醉街摄影师  差不多的价钱当然要买台画幅更大的相机,都是中画幅相机当然要挑一台价格更划算的机器。薇白  很喜欢GFX100的肩屏模拟拨轮设计。大禹小叔  我梦想的一切美好画面,GFX100都能帮我照进现实。戎喆亮  有比富士相机更亮骚的品牌么?陈翀  富士相机对比其他品牌最明显的优势是其出色的的胶片色彩模拟,照片直出就很好。许坚  这是一款全新设计的相机,最吸引我的不是1亿
2020VOL.02Tips俱乐部介绍  18度俱乐部—成都站  成都丹灵影像俱乐部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数码影像器材及相关产品销售服务的俱乐部。2018年成都丹靈成为18度影像成都站站点。  联系人:刘一明13881802070(微信同号)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一号成都数码广场12楼A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