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是最聪明的大学生?这个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作为全球历史最久、最负盛名的计算机编程大赛——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一直被誉为“智慧之战”。37年来,ICPC不断吸引着全球最具天赋的大学生竞相参与。“The best of the best(你们是最好的)。” ICPC大赛执行总监、贝勒大学教授Bill Poucher博士不止一次在全球总决赛现场这样强调。而“The best of the best of the best”则是120支决赛队伍中一举夺魁的队伍,他们将获得“全球最具智慧奖杯”。
7月3日,第37届ICPC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落下帷幕。本届的“全球最具智慧奖杯”究竟花落谁家?大赛的主题将是什么趋势性话题?大赛期间各国学子又有怎样的感受和收获?
生死时速5小时
据悉,全球共有30多万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了本届大赛海选,晋级地区赛的学生人数也创下历史纪录——来自6大洲、91个国家和地区、2322所大学的29479名选手在300多个赛场为获得总决赛资格展开激烈角逐,最后有120支队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来到圣彼得堡参加ICPC全球总决赛,中国有超过20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7月3日当天,共计5个小时的现场总决赛可谓时刻上演生死时速。夺冠热门分别集中在四届冠军得主,也是本届大赛的东道主——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ITMO),三届冠军得主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多支近年来竞赛成绩突出的队伍上。
按照比赛规则,参赛的120支队伍需要在5个小时内回答11道编程问题,按照答对问题的数量和答题用时进行排名。每支队伍的三位队员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编程解题,以考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每提交一次错误的程序答案,就将被罚相应时间,最终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
总冠军角逐在7月3日上午10:00正式开始。虽然是一场智慧之战,但由于赛场内设置的大屏幕实时向现场队伍和观众显示排名情况,赛场外又配合精彩的现场讲解等手段,使得竞赛吸引了不少观众。开赛仅仅10分钟,全场第一道题就被黑马——中国台湾大学队解出。ICPC赛事组织者为此将“FIRST TO SOLVE(第一个解题)”的彩色气球系在该队伍座席上方。据Bill Poucher博士介绍,这一赛事环节俗称“升气球”,即参赛队伍每答对一道题,就会在其席位上方升起一只彩色气球作为标记,共11种色彩的气球分别对应11道赛题。
随着全场升起的气球数目越来越多,总决赛在下午进入“中盘”,夺冠第一梯队也渐渐浮出水面。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以答对9道题暂居首位,上海交通大学以答对8道题暂列第二,中国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答对7道题而用时不同而分列第3和第4位,莫斯科大学、华沙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白俄罗斯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均以答对6道题分列第5到第9位。
随着总决赛宣布一小时倒计时,排名榜单被锁定,只显示各队提交答题数量和时间,不显示评判结果。此时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答对9道,并提交了全部11道题的答案,优势较为明显。紧随其后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则旗鼓相当,随时可能因最后一小时的表现而出现名次逆转。最终结果在大赛颁奖现场向观众实时揭晓。结果按照排名自后向前依次公布,多支队伍因最后一小时内的出色表现而实现数十名的超越,全场屡屡传出唏嘘和欢呼声。最终,东道主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以答对10道题蝉联冠军,捧得“全球最具智慧奖杯”,上海交通大学答对9道题排名第2,日本东京大学和中国台湾大学以答对8道题而用时不同分列第3和第4位。这四支队伍也同时成为第37届ICPC全球总决赛的金牌得主,并获得了ICPC大赛总决赛独家赞助方IBM提供的奖励以及就业或实习机会。在中国参赛队伍方面,另有清华大学以第12名的好成绩获得铜牌。
是较量更是交流
记者在总决赛期间被大赛组织方允许进入大赛现场两分钟,以便近距离感受大赛紧张的气氛,捕捉大学生们解题瞬间。大赛要求参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计算机编程问题,以考察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其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技巧。记者发现,这120支队伍,三人一组,配合非常默契,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别和特点,他们或是以队长为主进行分工解题,或是三人据自身特长合作解题,或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分别单独解题。不仅如此,事实上这些来自全球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并操着不同语言的计算机编程顶尖学生汇聚到一起,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共同运用计算机程序这一世界语言,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社会价值和潜力的大事,而7月3日的总决赛只是这一国际赛事的高潮部分。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IBM自1997年开始独家赞助ICPC总决赛,使得ICPC不只是计算机程序竞赛,还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每一道考题都是为了解决模拟的社会实际问题。比如本届大赛让顶尖的大学生们了解到了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新兴趋势和发展潜力,例如将分析技术应用于大数据——这是计算机行业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也是为全世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IBM软件集团战略总监、ICPC赞助负责人Doug Heintzman表示:“IBM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接纳最新技术、磨练自身技能,从而为全球劳动队伍输送人才。大赛汇集了世界一流大学最优秀、最具智慧的学生。IBM希望能为这些解决问题的能手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这些学生帮助我们建设更智慧、更高效的地球。”
记者相信,不论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去向哪里,ICPC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它为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提供了共聚一堂、配合协作、交流各自观点和经验的绝佳机会。比赛之余,参赛者还得以了解IBM研发实验室开发的一些技术,并有幸接触到了世界顶尖的技术专家。
7月3日,第37届ICPC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落下帷幕。本届的“全球最具智慧奖杯”究竟花落谁家?大赛的主题将是什么趋势性话题?大赛期间各国学子又有怎样的感受和收获?
生死时速5小时
据悉,全球共有30多万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了本届大赛海选,晋级地区赛的学生人数也创下历史纪录——来自6大洲、91个国家和地区、2322所大学的29479名选手在300多个赛场为获得总决赛资格展开激烈角逐,最后有120支队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来到圣彼得堡参加ICPC全球总决赛,中国有超过20支队伍进入总决赛。
7月3日当天,共计5个小时的现场总决赛可谓时刻上演生死时速。夺冠热门分别集中在四届冠军得主,也是本届大赛的东道主——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ITMO),三届冠军得主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多支近年来竞赛成绩突出的队伍上。
按照比赛规则,参赛的120支队伍需要在5个小时内回答11道编程问题,按照答对问题的数量和答题用时进行排名。每支队伍的三位队员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编程解题,以考验团队协作配合能力。每提交一次错误的程序答案,就将被罚相应时间,最终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
总冠军角逐在7月3日上午10:00正式开始。虽然是一场智慧之战,但由于赛场内设置的大屏幕实时向现场队伍和观众显示排名情况,赛场外又配合精彩的现场讲解等手段,使得竞赛吸引了不少观众。开赛仅仅10分钟,全场第一道题就被黑马——中国台湾大学队解出。ICPC赛事组织者为此将“FIRST TO SOLVE(第一个解题)”的彩色气球系在该队伍座席上方。据Bill Poucher博士介绍,这一赛事环节俗称“升气球”,即参赛队伍每答对一道题,就会在其席位上方升起一只彩色气球作为标记,共11种色彩的气球分别对应11道赛题。
随着全场升起的气球数目越来越多,总决赛在下午进入“中盘”,夺冠第一梯队也渐渐浮出水面。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以答对9道题暂居首位,上海交通大学以答对8道题暂列第二,中国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答对7道题而用时不同而分列第3和第4位,莫斯科大学、华沙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白俄罗斯大学、乌克兰的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均以答对6道题分列第5到第9位。
随着总决赛宣布一小时倒计时,排名榜单被锁定,只显示各队提交答题数量和时间,不显示评判结果。此时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答对9道,并提交了全部11道题的答案,优势较为明显。紧随其后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台湾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则旗鼓相当,随时可能因最后一小时的表现而出现名次逆转。最终结果在大赛颁奖现场向观众实时揭晓。结果按照排名自后向前依次公布,多支队伍因最后一小时内的出色表现而实现数十名的超越,全场屡屡传出唏嘘和欢呼声。最终,东道主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机械与光学学院以答对10道题蝉联冠军,捧得“全球最具智慧奖杯”,上海交通大学答对9道题排名第2,日本东京大学和中国台湾大学以答对8道题而用时不同分列第3和第4位。这四支队伍也同时成为第37届ICPC全球总决赛的金牌得主,并获得了ICPC大赛总决赛独家赞助方IBM提供的奖励以及就业或实习机会。在中国参赛队伍方面,另有清华大学以第12名的好成绩获得铜牌。
是较量更是交流
记者在总决赛期间被大赛组织方允许进入大赛现场两分钟,以便近距离感受大赛紧张的气氛,捕捉大学生们解题瞬间。大赛要求参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计算机编程问题,以考察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其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技巧。记者发现,这120支队伍,三人一组,配合非常默契,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别和特点,他们或是以队长为主进行分工解题,或是三人据自身特长合作解题,或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分别单独解题。不仅如此,事实上这些来自全球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并操着不同语言的计算机编程顶尖学生汇聚到一起,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共同运用计算机程序这一世界语言,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社会价值和潜力的大事,而7月3日的总决赛只是这一国际赛事的高潮部分。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IBM自1997年开始独家赞助ICPC总决赛,使得ICPC不只是计算机程序竞赛,还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每一道考题都是为了解决模拟的社会实际问题。比如本届大赛让顶尖的大学生们了解到了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新兴趋势和发展潜力,例如将分析技术应用于大数据——这是计算机行业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也是为全世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动力。IBM软件集团战略总监、ICPC赞助负责人Doug Heintzman表示:“IBM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接纳最新技术、磨练自身技能,从而为全球劳动队伍输送人才。大赛汇集了世界一流大学最优秀、最具智慧的学生。IBM希望能为这些解决问题的能手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这些学生帮助我们建设更智慧、更高效的地球。”
记者相信,不论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去向哪里,ICPC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它为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提供了共聚一堂、配合协作、交流各自观点和经验的绝佳机会。比赛之余,参赛者还得以了解IBM研发实验室开发的一些技术,并有幸接触到了世界顶尖的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