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好故事什么样?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故事似乎并不难,但是想讲好一个故事,却又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在绘本这种篇幅有限的作品里,想讲出一个有突变、有转折、有惊喜,有泪又有笑的故事,必须是非常懂孩子思维方式和心理需要的讲故事高手才能胜任的。
   编辑┃吴颖
   我们曾谈到过有高度、有难度、有创意的科学绘本什么样,这次我们来谈谈绘本中故事的典范。给孩子的绘本多种多样,大多数都具有故事性,所以,基本上可以说绘本是一种故事文学。不过,同样是讲故事,讲法却各有不同。从故事的质感,也就是故事性的强弱来考察,大致可以分为主线贯穿的故事和多点并列的故事这两类。我们前面讲过的《我是大象》,以后要讲到的《好饿的小蛇》《迟到大王》等,都属于多点并列的故事,而前面已经讲过的《好脏的哈利》和今天要讲的《驴小弟变石头》则属于主线贯穿的故事。主线贯穿的故事要比多点并列的故事的故事性更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各有各的趣味,各有各的功能。
   故事性思维,儿童成长的必经路
   说到故事,必须要提到故事性思维在幼儿的心智成长中具有的十分重要的价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人用逻辑和抽象的规则来认识物理的世界,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而故事(叙事)的智慧还是人类整个智慧的芽苞或种子。布鲁诺想说的是,对人类文化来说,故事智慧是具有原生性的,是埋在孩子身上、等待被发掘的。
   那么,故事性思维对幼儿意味着什么呢?有教育者认为,成人的思维已经分化为故事、概括化、理论思维这些种类,但孩子们在长时期里,其全部思考都是通过故事来进行的。不管那故事是事实上存在过,还是虚构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是通过故事来表现自己,并通过故事理解他人的话语。这里所说的“长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是指孩子在6岁之前,此时孩子的思考方式就是故事性思维。所以,要想对孩子讲些什么道理,说明什么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讲故事,因为故事才能为他们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
   美国绘本作家威廉·史塔克(深受欢迎的好莱坞动画片《怪物史莱克》就是根据他的同名绘本改编而成)的《驴小弟变石头》是一本典型的讲故事的绘本。作为主线贯穿的故事,它具有很强的故事质感,是这类故事的典范。
   好故事需要一波三折
   我曾在《儿童文学概论》中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以讲述能够引起读者或者听者兴趣的具体事件为目的的作品。”这个定义里最关键的含义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看一个故事的优劣,很根本的就是要看它能够引起读者什么程度的兴趣。能够引起读者一般程度的兴趣的故事,是一个一般化的故事;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让读者欲罢不能的故事,则是一个好故事。《驴小弟变石头》就是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好故事,作家用了一个个奇思妙想、反转、意外来抓紧小读者的心神。
   好故事怎么设开头?
   给孩子看的好故事往往有一个单刀直入的开头。《驴小弟变石头》一开头就告诉小读者,驴小弟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驴小弟的这个嗜好是故事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
   故事紧接着就写驴小弟得到了一块红色魔法石,正在他高兴时,遇到了饥饿的狮子。驴小弟本该使用魔法石让狮子消失,却因为害怕,把本该说的“我希望狮子变成石头”,说成了“我希望变成石头”,结果竟然把自己变成了石头。这可真是让人意料不到,好故事就是要出人意料,这就是让读者产生强烈兴趣的故事开头设置。
   故事讲到这儿,孩子一定很同情驴小弟,希望他能变回来。那么,怎么才能使驴小弟恢复原形?这是作家留给孩子的一个很大的悬念。好故事就是要有悬念,悬念越大,越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怎么才能使驴小弟恢复原形?作家在前面讲的故事里设定了条件:只有把红色的小石子拿在手中,再说出自己的愿望时,愿望才会实现。驴小弟变成大石头之后,“那颗神奇的小石头还在他身边,但是他没办法去拿。”“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明白了,他唯一的希望是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且希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头驴子。”但是,驴小弟获救的机会“只有十亿分之一”,因为就算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可是世界上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驴小弟获救的机会“只有十亿分之一”,这不是精确的计算,而是表示驴小弟要想获救该有多难。是的,作家有意识地给事情的解决设置了难度。对故事性作品来说,问题的解决具有难度,故事才会有艺术的高度。
   好故事怎么解难题?
   我们来看看,作家史塔克是怎样巧妙地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驴小弟过了吃完饭的时间还不回家,驴爸爸和驴妈妈“急得要发疯”,“他们整夜没睡”,“天亮了,他们到处向邻居打听”,“他们也问了所有的孩子”,“他们去找警察”帮助找孩子,连“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结果可想而知。过了一个月,驴小弟的爸爸妈妈“认为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儿子身上,他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他们很难过,觉得这样生活下去没什么意义”。这时的驴小弟呢?一天又一天过去,“驴小弟在山上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少”,因为他醒着的时候,只有不快乐和失望。他觉得他会永远变成岩石,于是他不想醒了,驴小弟快要绝望了。
   故事读到这里,孩子的心一定会再次被那个悬念提起——驴小弟还有获救的希望吗?
   转过年的五月,有一天,驴爸爸一定要驴妈妈跟他去野餐,他说,“我们一定要打起精神来。虽然我们的宝贝儿子不在了,我们还是要像从前一样好好地过下去”。接下来,驴小弟的命运出现了转机。驴爸爸、驴妈妈去的地方就是驴小弟变成石头待在那儿的草莓山,而且,驢妈妈就坐在驴小弟变成的那块石头上!妈妈“温暖的体温弄醒了正在冬眠的驴小弟”,驴小弟想喊,可是做不到。这时,驴爸爸发现了那颗能变魔法的红石子,驴爸爸想到了喜欢收藏小石子的儿子(这个想法很关键),说“小宝见了,一定会把它收藏起来”,于是,像是要代为儿子收藏似的,驴爸爸把这颗石子放到了岩石上。    小读者此时一定会想起来在故事的前面,作家为驴小弟变回来设置的条件是什么: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把魔法石子拿在手上。驴爸爸把这颗石子放到了岩石上,等于驴小弟把魔法石拿在了手上,虽然驴小弟自己并不知道。现在,驴小弟变回来的条件只剩一个,那就是许愿了。
   再往下读故事,真的要佩服作家史塔克对人的内心世界,对亲情的洞察力。当妈妈的体温把驴小弟暖醒,真是母子间心有灵犀—驴妈妈也感受到了驴小弟的存在—她觉得“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驴妈妈说,“在这么可爱的五月天里,我好希望他能跟我们在一起。小宝的爸,你是不是也这么想?”驴爸爸瞧了驴妈妈一眼,好像是说,“这还要你问?”这个时候,如果你是驴小弟,就在爸爸妈妈身边,听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思念,你会怎么想?当然是想变回来了!接下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驴小弟心想,“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结果—“一眨眼的工夫,他就真的变回来了!”
   好故事有偶然性的另一半是什么?
   写出偶然性,是好故事秘诀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偶然性中还要写出必然性。坐到驴小弟变成的岩石上野餐,有偶然性,但其中的必然性是大岩石是野餐的好餐桌。驴爸爸把魔法石放在岩石上,有偶然性,但其中的必然性是驴爸爸还思念着儿子,还记着儿子的爱好。到了驴小弟情不自禁地说出心底的愿望,那就更是必然中的必然了—听到爸爸妈妈这么爱自己,驴小弟心里不可能有别的心愿!可见,这个故事的偶然性中的最大的必然性,是亲子间的亲情,是爱!
   《驴小弟变石头》的故事的奇思妙想其实是具有逻辑性和推理性的。我曾经说,包括绘本在内的儿童文学的阅读,能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驴小弟变石头》这样具有逻辑性、推理性设计,设置出有难度的问题又能巧妙解决的故事,对孩子的推测、判断能力都会有所帮助。
   好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对于某些故事,比如《驴小弟变石头》这样的故事,光是有趣还不够,还必须蕴含更重要的东西。
   这是一个写魔法的故事。孩子们对魔法并不陌生。远到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吧”这一咒语,近到哈里·波特骑的飞天扫帚,无数的魔法故事白天攫住孩子们的魂魄,夜晚也会潜入他们的梦境。可以说,魔法故事是阳光雨露,滋养着孩子心灵中具有深度、力度的想象的种子。然而,还有一种故事播撒着更为神奇的阳光雨露,当孩子们的心灵浸透了这种阳光雨露,就会像童话里迎风而长的巨人,一夜而长大。这种神奇的阳光雨露就是“爱”。
   我在前面说过,《驴小弟变石头》的偶然性中的最大的必然性,是亲子间的亲情,是爱。这个故事的就是一个描写爱的魔法的故事—从根本上来说,让驴小弟变回来的不是魔法石,而是爸爸妈妈对驴小弟的了解、爱和驴小弟对爸爸妈妈的爱。当然,从故事中驴小弟变成石头后的无奈以及漫长等待后的失望来看,这本绘本也在巧妙地对父母读者暗示,这样的爱是得之不易的。
   在驴小弟与爸爸妈妈惊喜而幸福地重逢之后,故事是以这样一段话结束的—“回到家里,驴爸爸就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铁打的保险箱里。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会希望什么呢?他们已经有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不仅是在讲述用魔法创造奇迹的故事,更是一个在讲述爱才是世上最珍贵的财富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这样一种关于亲情的价值观,既是有深度的,也是及时的。传递出这样的价值观,正是一个好故事应该承载的使命。
   朱自强
   學者、翻译家、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朱自强学术文集》(10卷)以及《儿童文学概论》《亲近图画书》等个人著作10多种。
其他文献
9月20日凌晨4点半,《民生周刊》记者来到天安门国旗班,用镜头记录了战士们的一天。为了迎接国庆62周年,国旗班战士加班加点强化训练从9月中旬就已开始了,记者有幸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  国旗班战士的生活是单调但意义重大。无论春夏秋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都要和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落下同步。站军哨,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要求纹丝不动,在夏天里训练时,战士就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一样。寒冬里大风的时候,在空旷的天
如果比尔·盖茨在中国找工作,他的简历会是什么样的?大学肄业?英语6级?电脑水平熟练还是精通?如果他的简历不张扬、不特别,和其他人的大同小异,能否进入用人单位的视线?大学没毕业的他,是否会在简历筛选阶段就被淘汰出局?    我很漂亮,你想看看吗?  “我很漂亮,你想看看吗?”  这不是大龄剩女的相亲广告,也不是选美比赛的拉票宣言,这是一份求职简历的“开场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季,又一批应届毕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办这个冰雪类的竞技盛会。在和它正式见面之前,我们不妨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和冬奥会有关的事,让孩子对冬奥会的到来更加期盼,也更加能体会到冰雪竞技运动的乐趣和奥运精神。  金秋时节,孩子们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距离更近了,青少年助力冬奥的相关公益活动也在火热开启中。  采写┃李美锟 支持单位|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教育和公众参与处  “
绿色似乎是个时髦的名词,在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流行,“绿色装修”已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了,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绿色,涵盖了哪些内容,大家还并不十分清楚。    “绿色装修”莫轻信  胡小姐刚刚装修了新房,所有的建材都买的中高档产品。可是装修后,屋里的味道特别大,呆的时间长就会嗓子发痒。“怎么会这样?我买的可都是贵的产品。”胡小姐这样的心态在消费者中并不少见。那么,贵就是安全吗?   记者走访北京的建材城,发
孩子本来就习惯用绘画来记录身边的事物、用画面来表达情绪,所以只需要稍加引导、给予协助,就可以帮孩子把零散的画面汇集成有意思的小书。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绘本阅读的价值,我们不仅可以陪伴孩子阅读绘本,还可以带着他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绘本,通过创作绘本把阅读、思考和创作串联起来。  家长可能会问:孩子有能力做这件事吗?其实创作绘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孩子本来就习惯用绘画来记录身边的事物、用画面来表达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庄严重申对生命的信念、对歧视的拒斥、对信任和温情的企望。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称艾滋病和结核病、癌症一样“仅是身体的一种病”。是的,艾滋病无论看上去多么令人惊悚,它都是生命的一种创伤,我们可以对病毒望而生畏,但请不要把艾滋病人拒之千里。他们已然被病毒所戕害,文明社会有无可争辩的责任和道义,保证他们不被第二次灼伤。  12月1日,我们不
不同年齡宝宝的便便有什么变化规律?母乳喂养和配方粉喂养的宝宝,便便有什么区别?宝宝的正常便和异常便怎样判断?爸爸妈妈需要了解一下。
在资源紧缺的北京,除了“住房难”成为当下热点民生问题,如今“垃圾围城”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城市垃圾以年均百分之八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政府刚说要焚烧垃圾,市民便群起而攻之。一边是垃圾“围城”的待解,一边是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担心,激烈的争议使垃圾焚烧陷入舆论的漩涡。  垃圾与城市的矛盾正在加剧。垃圾围城,该如何破题?垃圾处理的“中国式出路”又在哪里?    从填埋到焚烧  “其实我不是‘垃圾管
胡同深处,古槐飘香;四合院内,张灯结彩;京腔京韵,涂歌巷舞;异国风情,夺人眼球。2011年10月15、16日,第六届胡同节活动在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隆重举行。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整个街区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与三里屯、后海不同,南锣鼓巷显得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生活。胡同节期间,本刊记者走进南锣
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总是离不了那些行业的龙头企业。  近期,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等速冻食品相继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传出新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的要求改为限量要求。“问题水饺符合新标准”的说法一时间令舆论炸开了锅。有议论指出,在宽松国标的背后是为了更多地保护一些企业或行业利益。  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的几家大型超市了解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