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莉萍,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中学副校长,语文名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有散文集《桃花鱼》等。
我们学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打造幸福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并将它贯穿于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我们把“培养合格的城市建设者”、“提高公民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把“营造快乐课堂,让学生每天迈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目标,我们想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惠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几年来,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且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打造雷锋品牌,形成德育教育的支撑点
建立一种德育模式使学生拥有核心价值观,自觉约束言行,摒弃陋习,融入城市,提升公民素养,这是我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打造雷锋校园文化品牌,让雷锋精神进校园、进班级、进心灵,使之成为引领师生精神和心灵的文化象征,让学校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一)英模名命班名、校名。2005年初,当“超女”追星热席卷校园时,我们因势利导将学生“追星”引向“追精神偶像”,在各班开展 “用英模名字命班名”活动,迄今已举办八届。同学们从名人传记、英模故事中寻找偶像,班会宣讲,全班投票产生,学校隆重举行“命名”仪式,颁发英模班牌、誓词牌和班旗。从“雷锋”到“袁隆平”、“张海迪”到“刘翔”、“杨威”到“罗阳”等,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跟随着时代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英模都是孩子们敬佩和愿意学习的人。“英模命班名”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无穷力量。为使英模文化走向深入, 2006年3月,我校被中国学雷锋协会正式授名为“雷锋中学”,成为省第一所、全国第十六所雷锋学校。
(2)英模劳模进班。在市文明办和市总工会大力支持下,我们分别为各班聘请了劳模校外辅导员,为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劳模、学习劳模创造条件。从公安楷模汪家发、孔小勇,到优秀林业专家王绍柏、党的十七大代表杨自会,从夷陵好人李广佳、知心姐姐孙万清、慈善大使曹国政、十佳母亲骆大萍,到全国青年模范宋芳蓉、清华神厨张立勇等,都是学生熟悉的劳模辅导员,他们或来到学生身边、或用书信讲述自己成人、成功经历,对唤醒、激励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3)“雷锋”名人进校。雷锋中学命名后,全国各地的“雷锋”名人纷纷来校,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2006年始,雷锋战友乔安山、红色收藏家董兴喜、“雷锋班”22任班长吴锡有,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等先后来校和学生交流;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神枪手四连、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国际维和部队等“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也纷纷来信勉励同学们学好本领、立志报国。“军中活雷锋”王遐方、总参兵种部原政委田永清将军都来校为师生做过报告,成为名誉校长。2009年10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我校题写校名,著名画家汪国兴为我校题写“雷锋事迹展览馆”,该馆是我省唯一一所雷锋展馆,是我市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三月,来参观学习、交流的人很多,增进了社会对我校办学的了解。
二.创建高效课堂,寻找提升质量的支撑点
有了雷锋文化品牌作为德育的支撑点,我们再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教学质量这个家长和社会更为关心的话题。课堂是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场所,我们决定从课堂开始变革。创建高效课堂成为我们的首选任务。
(一)准备阶段五步走。
1、调研学情。2010年,学校三位校级领导开始分年级蹲点调研,深入了解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状况,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带领中层干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学生交流,与老师座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为全面改革课堂掌握详尽的第一手材料。最后确定“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希望我们的学生从“互帮”做起。
2、拿来主义。为了让老师们尽快转变认识,领悟高效课堂之精髓,学校克服经费紧张、师资不足等困难,实行“奖励性外出学习”制度,每学完归来必进行“汇报演出”。三年来,学成归来的老师并非简单地“拿来”,而是学为所用,用有创新,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注入了活水。
3、舆论宣导。为了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学校努力挖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育人功能,让墙壁、黑板也“说话”。如在教室横梁张贴英汉两用名言警句,达到励志效果;将教室整面后墙变成黑板,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在教室前墙统一安装“小组PK台”,发放“小组评价记录本”,分年级每周在走廊“周反馈”黑板上公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为优秀小组画红旗、升旗时表彰、电子屏上宣传等,更好地激励了各小组参与竞争。良好的氛围为孩子们课堂主动学习增添了内动力。
4、健全制度。任何一项改革,制度是保障。学校参照他人成果经验、依据学校实际,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各种评价制度,为实施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5、调动家长。作为学校,无家长参与的改革是不完善的,因为家长是孩子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后勤保障。为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教导处定期召开年级家长会,培训家长,及时向家长宣讲学校改革情况。实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师生的教学状况,努力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配角”的三维课改大环境。
(二)实施阶段两手抓。
1、打磨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通过“磨课”的形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一是对青年教师实行“全跟踪”,即三十岁以下教师采用“个人申请——教导处审批——考核组听课一周——个人总结反思”的方式反复打磨青年教师的课堂;二是中年教师要“过三关”,即30—45岁之间的老师必须上好“三课”:备课组内上研讨课,教研组内上达标课,学校级别上展示课;三是市名师、学科带头人、课改专家、命题组成员每学期必须在全校上至少一节示范课,全校教职工是听众也是评委。多种形式的打磨让整个教师团队迅速成长。 2、培训学生领队。前面说到我校生源状况不好,其主要表现在各班无“领军人物”,为改变这一现状,由教导处每学期定期集中培训班级小组长,由心理咨询老师利用箱庭疗法(即沙盘游戏)分期对各班的小组成员进行团队合作训练。我校是市内唯一一所利用沙盘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学校。
(三)深化阶段勤总结。
自从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校多次承办市级各学科的“高效课堂的展示与决赛”活动,承担市教科院学科教研员的集体视导活动,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和合作精神得到了与会专家、同仁的高度赞誉;提供展示课的老师都获得了好评,其中有四位老师还代表市级到省里参赛获奖。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个人风格,通过开博客、发表文章、出教育教学专著等多种形式深化自己的教学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教师获奖和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全校教职工总数43人),每学期编辑课改通讯《足迹》一期,编辑出版校园文学杂志《三峡风》一期,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参加市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奖三百多人次。
三.探索校本文化,形成特色办学的支撑点
(一)开设“校本超市”
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将是缺乏影响力的学校。相对其它课程,校本课程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参与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更能激发创造意识,更能形成特色。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自由发展的舞台,让每个家长都有收获希望的机会,让学校成为充满人文活力的特色校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地取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分析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队伍的资源,我们开设了“校本超市”,里面有拉丁舞、剪纸、篮球、声乐、素描、书法、阅读和英语口语等校本课程,每学期始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超市”的“开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和个性的需求。
(二)普及体艺特色。
毽球是我校体育特色项目,我们利用早晨、课间对全体学生进行训练,利用课外活动定期比赛。如今全校学生人手一毽球,人人会踢毽球,不少人身怀绝技。每每见到全校集体踢球的场面,就感觉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剪纸是我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我们希望加入到传承民间文化的队伍中来。通过几年的训练,目前也是人人会剪纸,件件可展出。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各种剪刻技法,还学会了创新,能轻松剪出各种花鸟草虫及人物头像。
(三)展示校本成果。
为了鼓励师生,及时对校本课程进行汇报展出。书法、绘画作品一个月展出一次,现场绘画比赛一学期举行一次;声乐、拉丁舞逢年过节举行汇报表演(我校自编自导《童心向党》歌舞获省一等奖);英语口语通过表演英语课本剧展示;篮球校本通过篮球比赛展示;阅读校本通过现场阅读比赛和各种征文形式展示;文学社团定期开课,每学期出刊一本《三峡风》文学杂志。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更多厌学的孩子吸引到学校来,让他们有了精神寄托。只要是校本课程,他们会像高飞的鸟儿一样快乐。我校正在形成“和谐相生、求异发展”的校本文化特色。
我们学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打造幸福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并将它贯穿于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我们把“培养合格的城市建设者”、“提高公民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把“营造快乐课堂,让学生每天迈出一小步”作为教学目标,我们想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学生,惠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几年来,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且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打造雷锋品牌,形成德育教育的支撑点
建立一种德育模式使学生拥有核心价值观,自觉约束言行,摒弃陋习,融入城市,提升公民素养,这是我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打造雷锋校园文化品牌,让雷锋精神进校园、进班级、进心灵,使之成为引领师生精神和心灵的文化象征,让学校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一)英模名命班名、校名。2005年初,当“超女”追星热席卷校园时,我们因势利导将学生“追星”引向“追精神偶像”,在各班开展 “用英模名字命班名”活动,迄今已举办八届。同学们从名人传记、英模故事中寻找偶像,班会宣讲,全班投票产生,学校隆重举行“命名”仪式,颁发英模班牌、誓词牌和班旗。从“雷锋”到“袁隆平”、“张海迪”到“刘翔”、“杨威”到“罗阳”等,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跟随着时代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英模都是孩子们敬佩和愿意学习的人。“英模命班名”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无穷力量。为使英模文化走向深入, 2006年3月,我校被中国学雷锋协会正式授名为“雷锋中学”,成为省第一所、全国第十六所雷锋学校。
(2)英模劳模进班。在市文明办和市总工会大力支持下,我们分别为各班聘请了劳模校外辅导员,为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劳模、学习劳模创造条件。从公安楷模汪家发、孔小勇,到优秀林业专家王绍柏、党的十七大代表杨自会,从夷陵好人李广佳、知心姐姐孙万清、慈善大使曹国政、十佳母亲骆大萍,到全国青年模范宋芳蓉、清华神厨张立勇等,都是学生熟悉的劳模辅导员,他们或来到学生身边、或用书信讲述自己成人、成功经历,对唤醒、激励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3)“雷锋”名人进校。雷锋中学命名后,全国各地的“雷锋”名人纷纷来校,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2006年始,雷锋战友乔安山、红色收藏家董兴喜、“雷锋班”22任班长吴锡有,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等先后来校和学生交流;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神枪手四连、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国际维和部队等“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也纷纷来信勉励同学们学好本领、立志报国。“军中活雷锋”王遐方、总参兵种部原政委田永清将军都来校为师生做过报告,成为名誉校长。2009年10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我校题写校名,著名画家汪国兴为我校题写“雷锋事迹展览馆”,该馆是我省唯一一所雷锋展馆,是我市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三月,来参观学习、交流的人很多,增进了社会对我校办学的了解。
二.创建高效课堂,寻找提升质量的支撑点
有了雷锋文化品牌作为德育的支撑点,我们再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教学质量这个家长和社会更为关心的话题。课堂是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场所,我们决定从课堂开始变革。创建高效课堂成为我们的首选任务。
(一)准备阶段五步走。
1、调研学情。2010年,学校三位校级领导开始分年级蹲点调研,深入了解各年级、各学科教学状况,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带领中层干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学生交流,与老师座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为全面改革课堂掌握详尽的第一手材料。最后确定“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希望我们的学生从“互帮”做起。
2、拿来主义。为了让老师们尽快转变认识,领悟高效课堂之精髓,学校克服经费紧张、师资不足等困难,实行“奖励性外出学习”制度,每学完归来必进行“汇报演出”。三年来,学成归来的老师并非简单地“拿来”,而是学为所用,用有创新,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注入了活水。
3、舆论宣导。为了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学校努力挖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育人功能,让墙壁、黑板也“说话”。如在教室横梁张贴英汉两用名言警句,达到励志效果;将教室整面后墙变成黑板,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在教室前墙统一安装“小组PK台”,发放“小组评价记录本”,分年级每周在走廊“周反馈”黑板上公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为优秀小组画红旗、升旗时表彰、电子屏上宣传等,更好地激励了各小组参与竞争。良好的氛围为孩子们课堂主动学习增添了内动力。
4、健全制度。任何一项改革,制度是保障。学校参照他人成果经验、依据学校实际,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各种评价制度,为实施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5、调动家长。作为学校,无家长参与的改革是不完善的,因为家长是孩子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后勤保障。为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教导处定期召开年级家长会,培训家长,及时向家长宣讲学校改革情况。实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师生的教学状况,努力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配角”的三维课改大环境。
(二)实施阶段两手抓。
1、打磨教师队伍。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通过“磨课”的形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一是对青年教师实行“全跟踪”,即三十岁以下教师采用“个人申请——教导处审批——考核组听课一周——个人总结反思”的方式反复打磨青年教师的课堂;二是中年教师要“过三关”,即30—45岁之间的老师必须上好“三课”:备课组内上研讨课,教研组内上达标课,学校级别上展示课;三是市名师、学科带头人、课改专家、命题组成员每学期必须在全校上至少一节示范课,全校教职工是听众也是评委。多种形式的打磨让整个教师团队迅速成长。 2、培训学生领队。前面说到我校生源状况不好,其主要表现在各班无“领军人物”,为改变这一现状,由教导处每学期定期集中培训班级小组长,由心理咨询老师利用箱庭疗法(即沙盘游戏)分期对各班的小组成员进行团队合作训练。我校是市内唯一一所利用沙盘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学校。
(三)深化阶段勤总结。
自从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校多次承办市级各学科的“高效课堂的展示与决赛”活动,承担市教科院学科教研员的集体视导活动,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和合作精神得到了与会专家、同仁的高度赞誉;提供展示课的老师都获得了好评,其中有四位老师还代表市级到省里参赛获奖。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个人风格,通过开博客、发表文章、出教育教学专著等多种形式深化自己的教学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教师获奖和发表文章近两百篇(全校教职工总数43人),每学期编辑课改通讯《足迹》一期,编辑出版校园文学杂志《三峡风》一期,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篇,参加市级以上各种竞赛获奖三百多人次。
三.探索校本文化,形成特色办学的支撑点
(一)开设“校本超市”
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将是缺乏影响力的学校。相对其它课程,校本课程更能调动孩子们学习参与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更能激发创造意识,更能形成特色。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自由发展的舞台,让每个家长都有收获希望的机会,让学校成为充满人文活力的特色校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地取材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分析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队伍的资源,我们开设了“校本超市”,里面有拉丁舞、剪纸、篮球、声乐、素描、书法、阅读和英语口语等校本课程,每学期始学生自主选择。“校本超市”的“开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和个性的需求。
(二)普及体艺特色。
毽球是我校体育特色项目,我们利用早晨、课间对全体学生进行训练,利用课外活动定期比赛。如今全校学生人手一毽球,人人会踢毽球,不少人身怀绝技。每每见到全校集体踢球的场面,就感觉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剪纸是我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我们希望加入到传承民间文化的队伍中来。通过几年的训练,目前也是人人会剪纸,件件可展出。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各种剪刻技法,还学会了创新,能轻松剪出各种花鸟草虫及人物头像。
(三)展示校本成果。
为了鼓励师生,及时对校本课程进行汇报展出。书法、绘画作品一个月展出一次,现场绘画比赛一学期举行一次;声乐、拉丁舞逢年过节举行汇报表演(我校自编自导《童心向党》歌舞获省一等奖);英语口语通过表演英语课本剧展示;篮球校本通过篮球比赛展示;阅读校本通过现场阅读比赛和各种征文形式展示;文学社团定期开课,每学期出刊一本《三峡风》文学杂志。校本课程的开设,将更多厌学的孩子吸引到学校来,让他们有了精神寄托。只要是校本课程,他们会像高飞的鸟儿一样快乐。我校正在形成“和谐相生、求异发展”的校本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