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邓博士,因为中星微,俞青变化的不仅仅是地理的位置,他推开了实验室的大门,一脚迈进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虽然是邓中翰的师弟,俞青却比邓中翰早两年去美国,两人一直没断联系,有机会便凑到一起谈论技术、未来。当邓中翰回国创办中星微找到俞青时,他几乎二话没说便“束手就擒”,只是他请邓中翰宽限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他要把美国的事情处理完,回国踏踏实实跟着邓中翰在中星微电子苦干。
回国之前,俞青任美国柯达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每天朝九晚五,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舒适地与技术打交道,“做技术的人需要耐心,要能忍受长时间的一成不变,但我却渴望更多的激情。”俞青对记者说。
选择回国的俞青面对当时国内芯片研发的一片空白,却轻松地说,“有一台计算机,90%的‘武器装备’就都有了。”当时,中星微刚刚搬离仓库,但依旧时常面临资金的困扰,“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连擦手的纸巾都要严格控制。尽管资金紧张,但是在上市之前,我们的资金利用一直控制得很好。”
那时,因为几位创始人的家都安在美国,公司便租了几间宿舍,“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工作也在一起,晚上十一点钟离开公司回宿舍还是在一起,感觉像是回到大学时代。”因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艰苦反而成为一种充实,这让俞青很享受。
七年过去,随着中星微的发展壮大,俞青的角色也从技术人员逐渐转向管理者。他领导的团队从一个人已经达到一百多人的规模。俞青笑言自己添了许多白发,“如果纯做技术,也许白头发会少点,做了管理以后,特别是带了这么多人的团队,总是感觉到危机,压力相当大。但还是很开心,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的俞青,身上虽保留着技术人员独有的气质,但却不再那么纯粹,说话时手舞足蹈就是他来中星微之后养成的习惯,“我不仅要做技术,还要做管理,做市场。”说着他又比划了两下,“这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2∶1∶1时间分割律
“我现在的工作时间,大约有50%花在市场上;25%的时间放在研发上;另外25%要进行管理。”这是俞青为自己制定的2∶1∶1时间分割律。
作为中星微电子产品部总经理,俞青主要负责应用在芯片上的软件开发方向,“如果把芯片比作一座房子,那么硬件部分就是地基,而软件,一部分就是盖房子的原材料,另外一部分则是根据不同需求对房子做不同的设计和装修。”俞青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软件在芯片应用上的举足轻重。
在中星微电子,从事软件开发与芯片研发的技术人员比例大概是2:1,软件研发部门不仅要不断更新一些基础软件,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或是添加一些新的软件程序。“如果全部通过硬件来实现,市场一旦改变,芯片可能很快就被淘汰,软件提供了产品的灵活性,使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随时进行一定的调整。”
俞青只要有时间,还是会钻进实验室,他更希望与员工近距离地接触,了解员工,做好管理工作。从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转换为管理者,俞青说他的管理模式几乎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好在我们是从一个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一开始大家都是统一在邓博士的管理之下。那时需要一个统领全局的人。逐渐我们开始负责各自的产品部,在公司的总体管理下,我们开始管理自己负责的产品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从一个技术人员,直接空降为管理者,那我肯定会摸不到方向。”俞青说。
毕竟是做技术出身,俞青对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我也不可能盯着手下的百十号人,只要盯紧十多个经理,对于其他员工,我会保持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每半年,俞青都会自己亲自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收集员工的信息,了解员工的想法。
“比如说,员工反馈对自己现在工作现状的不满意,希望得到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我会尽力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俞青说,做技术的工程师非常好管理,只要确保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
在公司里面大家都叫俞青Mike,“管理者的称谓好像跟大家拉开距离,带着一伙人做一些事情,这是我自己的定位。”俞青如是说。
软件达人的市场嗅觉
在俞青的时间分割律中,有一半的时间给了市场。“我觉得我能对公司做出贡献主要在市场方面。中星微能做什么,中星微有什么,我心里很了解,所以我觉得我适合做市场。”
俞青第一次接触市场,是去韩国联系一笔业务。从未接触过销售的他,仅仅是因为英语好而硬着头皮上。那时的“中国芯”还没有响当当的品牌优势,被人轻视在所难免,直到韩国工程师通过显示器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头发丝时,俞青才从对方惊讶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肯定。
“那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几乎走遍了韩国街头的餐厅,最后,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炸鸡店。创业嘛,能省就省。”直到现在,俞青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
与当时以销售身份接触市场稍有不同,现在俞青所说的市场,主要是收集市场上的信息及时反馈,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市场需求的动向,挖掘潜在市场机会,抢占先机。
产品开发必须跟着市场的需求走,俞青就要做一个灵敏的“鼻子”,收集新的市场机会,以此判断研发的方向。为此,俞青只能一再压缩自己钟爱的技术研究时间,将50%的时间用在市场上,但他觉得很值得。
与芯片硬件不同,运行在芯片上的一部分软件,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模仿复制,因此在产品加入新技术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于中星微产品的长期竞争力来说意义重大。
于是,俞青学会了“算账”。“很多时候,你觉得在原有的架构上已经无法再降低成本了,那么你能做的就是把架构全部拆开,一分一分地计算成本。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要跳出传统思维的范畴,真的可以做出以前意想不到的事情。”
与巨人微软合作
今年5月,中星微与微软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将继续深化双方在数字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合作,并将合作拓展至移动多媒体领域。俞青正式挂帅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
早在2003年,双方就组建了”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会给微软在制定认证标准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微软每一年都会更新认证的标准,因为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推出符合微软认证标准的产品。双方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俞青说。
同时,作为合作伙伴的微软会根据企业对市场的了解,提出一些芯片产品市场发展方向的建议,有时候这些建议可能是颠覆性的,甚至会推翻中星微电子的现有优势。比如三年前,微软针对摄像头兼容的问题提出了无驱的概念,而中星微产品的优势正是强大的驱动兼容性。
“我们跟微软进行交流,回来以后大家就开始讨论。是否放弃现有的优势,争取新的优势。”会议由讨论变成争吵,再由争吵达成一致,“事实上,对于无驱的概念,我们也曾探讨过,可一直没有推进。但这是市场的趋势、市场的需要,要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俞青说,经过近三年的研发,今年,中星微的无驱动芯片已经推向市场。
对于中星微来说,与巨人微软的合作,不仅可以借由巨人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更是向巨人学习成长为巨人的一个机会。而作为中星微与微软合作的桥梁——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的负责人,俞青重任在肩。
虽然是邓中翰的师弟,俞青却比邓中翰早两年去美国,两人一直没断联系,有机会便凑到一起谈论技术、未来。当邓中翰回国创办中星微找到俞青时,他几乎二话没说便“束手就擒”,只是他请邓中翰宽限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他要把美国的事情处理完,回国踏踏实实跟着邓中翰在中星微电子苦干。
回国之前,俞青任美国柯达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每天朝九晚五,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舒适地与技术打交道,“做技术的人需要耐心,要能忍受长时间的一成不变,但我却渴望更多的激情。”俞青对记者说。
选择回国的俞青面对当时国内芯片研发的一片空白,却轻松地说,“有一台计算机,90%的‘武器装备’就都有了。”当时,中星微刚刚搬离仓库,但依旧时常面临资金的困扰,“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连擦手的纸巾都要严格控制。尽管资金紧张,但是在上市之前,我们的资金利用一直控制得很好。”
那时,因为几位创始人的家都安在美国,公司便租了几间宿舍,“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工作也在一起,晚上十一点钟离开公司回宿舍还是在一起,感觉像是回到大学时代。”因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艰苦反而成为一种充实,这让俞青很享受。
七年过去,随着中星微的发展壮大,俞青的角色也从技术人员逐渐转向管理者。他领导的团队从一个人已经达到一百多人的规模。俞青笑言自己添了许多白发,“如果纯做技术,也许白头发会少点,做了管理以后,特别是带了这么多人的团队,总是感觉到危机,压力相当大。但还是很开心,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的俞青,身上虽保留着技术人员独有的气质,但却不再那么纯粹,说话时手舞足蹈就是他来中星微之后养成的习惯,“我不仅要做技术,还要做管理,做市场。”说着他又比划了两下,“这样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2∶1∶1时间分割律
“我现在的工作时间,大约有50%花在市场上;25%的时间放在研发上;另外25%要进行管理。”这是俞青为自己制定的2∶1∶1时间分割律。
作为中星微电子产品部总经理,俞青主要负责应用在芯片上的软件开发方向,“如果把芯片比作一座房子,那么硬件部分就是地基,而软件,一部分就是盖房子的原材料,另外一部分则是根据不同需求对房子做不同的设计和装修。”俞青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软件在芯片应用上的举足轻重。
在中星微电子,从事软件开发与芯片研发的技术人员比例大概是2:1,软件研发部门不仅要不断更新一些基础软件,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或是添加一些新的软件程序。“如果全部通过硬件来实现,市场一旦改变,芯片可能很快就被淘汰,软件提供了产品的灵活性,使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随时进行一定的调整。”
俞青只要有时间,还是会钻进实验室,他更希望与员工近距离地接触,了解员工,做好管理工作。从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转换为管理者,俞青说他的管理模式几乎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好在我们是从一个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一开始大家都是统一在邓博士的管理之下。那时需要一个统领全局的人。逐渐我们开始负责各自的产品部,在公司的总体管理下,我们开始管理自己负责的产品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如果我从一个技术人员,直接空降为管理者,那我肯定会摸不到方向。”俞青说。
毕竟是做技术出身,俞青对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我也不可能盯着手下的百十号人,只要盯紧十多个经理,对于其他员工,我会保持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每半年,俞青都会自己亲自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收集员工的信息,了解员工的想法。
“比如说,员工反馈对自己现在工作现状的不满意,希望得到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我会尽力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俞青说,做技术的工程师非常好管理,只要确保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并且有能力做的事情。
在公司里面大家都叫俞青Mike,“管理者的称谓好像跟大家拉开距离,带着一伙人做一些事情,这是我自己的定位。”俞青如是说。
软件达人的市场嗅觉
在俞青的时间分割律中,有一半的时间给了市场。“我觉得我能对公司做出贡献主要在市场方面。中星微能做什么,中星微有什么,我心里很了解,所以我觉得我适合做市场。”
俞青第一次接触市场,是去韩国联系一笔业务。从未接触过销售的他,仅仅是因为英语好而硬着头皮上。那时的“中国芯”还没有响当当的品牌优势,被人轻视在所难免,直到韩国工程师通过显示器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头发丝时,俞青才从对方惊讶的眼神中看到一丝肯定。
“那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几乎走遍了韩国街头的餐厅,最后,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炸鸡店。创业嘛,能省就省。”直到现在,俞青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
与当时以销售身份接触市场稍有不同,现在俞青所说的市场,主要是收集市场上的信息及时反馈,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市场需求的动向,挖掘潜在市场机会,抢占先机。
产品开发必须跟着市场的需求走,俞青就要做一个灵敏的“鼻子”,收集新的市场机会,以此判断研发的方向。为此,俞青只能一再压缩自己钟爱的技术研究时间,将50%的时间用在市场上,但他觉得很值得。
与芯片硬件不同,运行在芯片上的一部分软件,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模仿复制,因此在产品加入新技术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于中星微产品的长期竞争力来说意义重大。
于是,俞青学会了“算账”。“很多时候,你觉得在原有的架构上已经无法再降低成本了,那么你能做的就是把架构全部拆开,一分一分地计算成本。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要跳出传统思维的范畴,真的可以做出以前意想不到的事情。”
与巨人微软合作
今年5月,中星微与微软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将继续深化双方在数字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合作,并将合作拓展至移动多媒体领域。俞青正式挂帅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
早在2003年,双方就组建了”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会给微软在制定认证标准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微软每一年都会更新认证的标准,因为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推出符合微软认证标准的产品。双方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俞青说。
同时,作为合作伙伴的微软会根据企业对市场的了解,提出一些芯片产品市场发展方向的建议,有时候这些建议可能是颠覆性的,甚至会推翻中星微电子的现有优势。比如三年前,微软针对摄像头兼容的问题提出了无驱的概念,而中星微产品的优势正是强大的驱动兼容性。
“我们跟微软进行交流,回来以后大家就开始讨论。是否放弃现有的优势,争取新的优势。”会议由讨论变成争吵,再由争吵达成一致,“事实上,对于无驱的概念,我们也曾探讨过,可一直没有推进。但这是市场的趋势、市场的需要,要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俞青说,经过近三年的研发,今年,中星微的无驱动芯片已经推向市场。
对于中星微来说,与巨人微软的合作,不仅可以借由巨人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更是向巨人学习成长为巨人的一个机会。而作为中星微与微软合作的桥梁——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的负责人,俞青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