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课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校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德育课普遍不感兴趣,德育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实效性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探究,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的现状,并探索了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课 实效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涵义
  要理解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概念。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德育课的功能和作用就是通过系统化了的课堂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德育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担负着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它不仅最具体、最明确地阐述了路要怎样走,人要怎样做的人生要义,而且其中一些内容既是各个学科知识高度概括和综合的结晶,又是指导各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方法,以及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德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由此,我认为德育课的实效性是指在德育课上,广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堂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规范,而且能够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通过他们的日常学习及生活表现出来。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现状
  1.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对德育课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无论是从国内相关研究调查,还是从我个人的实践教学,都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中职学校中开设的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对于学校来说,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对于为什么要开设德育课,德育课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社会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被认识。这表现在有的学校领导将“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责任重大而处境尴尬,常常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大喊大叫的被动局面”。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则表现在学生对于德育课厌学情绪严重。中职学生认为相对于德育课,专业课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此外,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是重要的,但当前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他们的学习需要,对于德育课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接触到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学生丧失了对德育课的兴趣。
  2.在德育课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以本为本”、手段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
  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为本”,把德育教材作为德育教学的唯一内容进行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只注重教材内容,从知识的讲授到最后的评价,都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与实际联系不强,学生很难空洞地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由于多种原因,在德育课上,很难看到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只单纯地靠讲授、划题、考试的方法来使学生死记硬背大部分的知识点。教学手段的单一和陈旧严重制约着德育课的实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们较为反感,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德育课堂上死气沉沉。
  3.在教学内容上,德育课堂上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不强。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目标由于只依据社会要求,而对当代中职学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及价值取向缺乏了解和研究,对与中职学生品德形成密切相关的各种教育的交汇点缺乏探讨。中职学校由于德育目标定位不恰当,片面强调理想,进而拔高理想,从而导致把最高德育目标定位为主要德育内容,而把作为社会基本义务的德育要求,却给排挤和忽略了。德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使学生对德育目标产生怀疑。在德育内容上,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问题。经常的情况是,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三、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有效性的对策
  1.优化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德育理念。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一定要优化德育目标。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德育课的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其目标应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应遵循从做人到做合格的劳动者再做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目标去培养。目标明确、具体,又具有层次性、操作性,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做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相衔接,基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全方位指导和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学校德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而要实现学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必须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创新高效德育工作。无论从教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来看,还是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的弊端来看,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都是必要的。
  2.加强德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要使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如果发自内心地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充满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影响、感染学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教师之中也应树立典型榜样,组织德育教师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使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思想品德有所提高。
  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德育课上,德育内容的安排,德育观念的阐释,德育问题的解答,德育方法的选择,主要都是通过德育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入手。首先,德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德育教师“德”的素质与讲课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次,德育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文化学识。德育教师不仅应该有德育方面的扎实的知识,而且广泛涉猎与其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边缘学科,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德育课堂活泼生动,激发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再次,在德育教学中,德育教师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并自然流露,以情动人,才能消除学生的种种戒备心理。情感是沟通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桥梁,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就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3.丰富德育课堂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之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育教学内容的固定化、模式化,不能和青少年学生求新求变、乐于体验的心理特征相互融合。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破除对书本的迷信,返璞归真、回归生活,把时代发展涌现出的新观点、新提法、新精神和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用真实的生活来补充、发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鼓励学生在动态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发展真理,增强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动性。
  通过社会实践让青少年亲身接触社会,探索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对一个人进行道德判断,最终只有通过行为的考察,只能通过它对道德要求的实践状况来加以判定”。在中职学生年龄段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公德、关心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品德,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敬业精神。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可分为课堂模拟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两种方式,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实践性教学。
  四、结语
  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实效性,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它需要各中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在校学生的理解和配合。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在日常教学中以人为本,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戴先明.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12.
  [3]陈运贵.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2,(12).
  [4]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强化大学生政治意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
摘 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些思想品德教师不管学生会不会和会多少,一概采取面面俱到的形式,不分重点难点,全部讲一遍。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作者认为,充分施展自己的“搓背”才能极为重要。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搓背”需要做到:对待学生要保持“六心”,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和贴近生活,教学环节力求完整,培养学生分析
患者女,35岁,以急性盆腔炎收住我院妇产科.3天前患者晨起突然感下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在当地卫生院抗炎治疗后(输液量约3000ml/日),患者尿量很少,疼痛 无明显缓解,并出现腹
天山·米立方是大型室内水上综合型工程项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在门厅和戏水区间跨越室内独立结构A、B座设置点支式玻璃幕墙,门厅处在10.0m高度设置走廊以连接A、B座。结合
患者男,39岁.因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就诊,查体无异常.腹部超声所见:肝脏轻度肿大,肝内前半回声增强,光点细而密,深部减弱,管道结构较模糊.肝下多切面显示两个相互独立、分离、大
摘 要: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却存在着粗放式提问、惩罚式提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使全班学生个个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状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激活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
摘 要: 独立学院作为一支异军突起的新生办学力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成长与发展。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从学生、教师、评价制度本身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学评教”的因素,提出改进“学评教”的措施,力求寻找适合独立学院本身发展的一种评价模式,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评教 影响因素 对策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下的新生事物,
摘 要: 学前教育是培养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人员的专业,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对学前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学培养渠道、提升学前教育层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兼顾学前教育的职业性等角度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文化素养 现状调查 策略研究    《国
摘 要: 文章分析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一现状急需改观。随后提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创造人文化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人文素养 培育    人文素养的培育一直是语文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对此问题的关注源于对语文教学自身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在传统教学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五代,在宋朝得到了发展与兴盛。宋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朵亮丽的奇葩.总是无时不在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豪放词,给人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