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医类案》载朱丹溪治思病:“一女新嫁后,其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痴,多向里床坐,丹溪诊之,肝脉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脾主思,遇思则脾气结而不食,怒属肝,木能克土,怒则气升发而冲开脾气矣。’其父掌其面呵责之,号泣大怒,至三时许,令慰解之,与药一服,即索粥食矣,旦夕且归,后三月夫果归而愈。”
此例久思伤中,以怒胜思,以木克土,激怒使脾气升发,则脾土健运而郁结解,继以喜讯慰之,火能生土,中州得温,健运如常,其病自愈。这是对《黄帝内经》以情胜情心理疗法的典型案例。
以情胜情法,始见于《黄帝内经》,书中载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论述。
它是医生在五行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
金元时期医家张从正发展了《黄帝内经》理论,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融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心理因素成为现代医学病因的主流,心身疾病谱也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原来的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则居次要地位,过去被忽视的心理因素(包括中医的情志因素),再次唤起医学界的关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综观中医的文献记载和临床观察,足以证明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方面存在着多重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状态在决定是否发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如《灵枢·本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就是说,正常平衡的精神心理活动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害。
能导致心身疾病的,是那些超过个体反应能力的情志反应,如暴怒、大悲、大喜等在短时间内波动过于激烈的情志;抑郁、失志、久悲、过忧、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等持续时间较久的不良心境才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王冰在注释《黄帝内经》时曾经指出:肝虽在志为怒,“甚则自伤”;肺虽在志为忧,过则损也;恐而不已,则内感于肾,故伤也;脾虽在志为思,“甚则自伤”;心亦然,“虽志为喜,甚则自伤”。
中医学将这类引起心身疾病的因素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内伤。关于其致病作用,中医学主要从情绪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性质来把握,而这三方面因素均是相对于躯体调节能力而言的。
七情致病
影响脏腑气机
《黄帝内经》有“百病生于气”之论,它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不同致病因素影响气机的运行而产生的异常变化所致。在情志致病过程中,由于导致各种情志变化的刺激不同,机体内部的变化也不一样,多表现出与各种情志相关的特殊气机变化。《素问·举痛论》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通过情绪活动的中间环节来实现。在强烈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首先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如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持续作用将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处于忧愁、悲伤等状态下,可使消化道功能受累,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抑郁、惊恐等消极情绪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病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提到的心血管、神经、胃肠的功能紊乱,都符合中医学论述的气机失调理论。
引发精神疾患
七情致病不仅可引起躯体疾患的心身疾病,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还常可导致癫狂、惊悸等表现为精神失常为主的精神病。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
伤及五脏
以心肝脾证居多,如“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为五脏所主,情志活动与脏腑关系密切,情志产生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不同的情志伤人,会影响相应的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从而导致不同的病理过程。
由于心在情志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所以《黄帝内经》认为许多情志病最易伤心神,即病理反应首先影响于心,再由心波及它脏,如“喜伤心”、“忧思伤心”。七情为病易伤心神是由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决定的。
心理活动与发病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状态在决定是否发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喜、怒、忧、思、悲、恐、惊在通常情况下,是正常的精神活动,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
生理因素
即机体本身的原因导致非正常的精神活动。一方面由于患者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躯体病残,造成心理异常;另一方面是由于疾病折磨,导致气血虚弱、逆乱或瘀阻,从而产生各种异常心理,又进一步加重了机体的损害。
以糖尿病为例,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有余”、“肝气虚”、“肝气实”、“心气虚”、“心气实”都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怒”、“恐”、“悲”、“笑不休”等都是由生理病变引起的精神内伤症状。
自然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与四时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关系。
人的情绪可随气候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般天气晴朗温和,人的情绪也会清新爽快,如“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如果天气闷热则令人烦躁;阴雨绵绵,则令人神倦沮丧。
因此“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烦冤,善怒,岁水太过,民病身热烦心,躁悸,谵妄心痛。”说明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精神情志有明显影响。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引起精神情志波动最为重要的原因。《黄帝内经》论述了因社会地位的改变,如“尝贵后贱”、“尝富后贫”、“封君败伤”等,导致情志抑郁,精神内伤而暗耗精血;或因“暴乐暴苦,始乐后苦”而导致“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或因生离死别,情怀郁结,忧愁恐惧喜怒等过激情志导致五脏空虚,气血耗散,精神内伤,损伤脏腑。
情绪紧张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肝脏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继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即“肝郁气滞”。
此外,社会因素还包括客观社会中的天灾人祸、社会纷乱、战争创伤等剧变。
调摄情志
调摄情志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神情志因素不仅关系到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因此,调摄精神不仅是养生和防病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的情志疗法,又称为“心疗”或非药物疗法,属于中医的心理疗法范畴。
临床上不论何种疾病,都是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用药的目的在于调平阴阳,心理疗法的目的也在于调平阴阳。有先病后郁者,也有先郁后病者,或郁与病并存者,或只病而未郁者等。
作为一个医生不仅仅要会用药,而且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心理学者,以便更好更有效地诊治疾病。不可否认药物在治疗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心理疗法亦很重要,正如著名医家程钟龄说逍遥散:“药逍遥,人不逍遥奈何?”这是很切合实际的,俗话说医生治病三分,病人自己治病七分,不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二者指的都是精神疗法的问题。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变化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认为七情内伤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并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平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保健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情志和谐,生活有规律,才能预防疾病,健康长寿。气功锻炼对防病治病所取得的满意疗效,真可谓“恬儋虑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例久思伤中,以怒胜思,以木克土,激怒使脾气升发,则脾土健运而郁结解,继以喜讯慰之,火能生土,中州得温,健运如常,其病自愈。这是对《黄帝内经》以情胜情心理疗法的典型案例。
以情胜情法,始见于《黄帝内经》,书中载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论述。
它是医生在五行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
金元时期医家张从正发展了《黄帝内经》理论,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融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黄帝内经》中的心理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心理因素成为现代医学病因的主流,心身疾病谱也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原来的生物因素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则居次要地位,过去被忽视的心理因素(包括中医的情志因素),再次唤起医学界的关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在人们已经注意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综观中医的文献记载和临床观察,足以证明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方面存在着多重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状态在决定是否发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如《灵枢·本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就是说,正常平衡的精神心理活动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害。
能导致心身疾病的,是那些超过个体反应能力的情志反应,如暴怒、大悲、大喜等在短时间内波动过于激烈的情志;抑郁、失志、久悲、过忧、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等持续时间较久的不良心境才可以成为致病因素。王冰在注释《黄帝内经》时曾经指出:肝虽在志为怒,“甚则自伤”;肺虽在志为忧,过则损也;恐而不已,则内感于肾,故伤也;脾虽在志为思,“甚则自伤”;心亦然,“虽志为喜,甚则自伤”。
中医学将这类引起心身疾病的因素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内伤。关于其致病作用,中医学主要从情绪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性质来把握,而这三方面因素均是相对于躯体调节能力而言的。
七情致病
影响脏腑气机
《黄帝内经》有“百病生于气”之论,它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不同致病因素影响气机的运行而产生的异常变化所致。在情志致病过程中,由于导致各种情志变化的刺激不同,机体内部的变化也不一样,多表现出与各种情志相关的特殊气机变化。《素问·举痛论》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通过情绪活动的中间环节来实现。在强烈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首先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如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持续作用将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处于忧愁、悲伤等状态下,可使消化道功能受累,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抑郁、惊恐等消极情绪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病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提到的心血管、神经、胃肠的功能紊乱,都符合中医学论述的气机失调理论。
引发精神疾患
七情致病不仅可引起躯体疾患的心身疾病,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还常可导致癫狂、惊悸等表现为精神失常为主的精神病。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
伤及五脏
以心肝脾证居多,如“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为五脏所主,情志活动与脏腑关系密切,情志产生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不同的情志伤人,会影响相应的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从而导致不同的病理过程。
由于心在情志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所以《黄帝内经》认为许多情志病最易伤心神,即病理反应首先影响于心,再由心波及它脏,如“喜伤心”、“忧思伤心”。七情为病易伤心神是由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决定的。
心理活动与发病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状态在决定是否发病方面有重要作用。喜、怒、忧、思、悲、恐、惊在通常情况下,是正常的精神活动,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
生理因素
即机体本身的原因导致非正常的精神活动。一方面由于患者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躯体病残,造成心理异常;另一方面是由于疾病折磨,导致气血虚弱、逆乱或瘀阻,从而产生各种异常心理,又进一步加重了机体的损害。
以糖尿病为例,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5-HT水平的降低以及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有余”、“肝气虚”、“肝气实”、“心气虚”、“心气实”都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怒”、“恐”、“悲”、“笑不休”等都是由生理病变引起的精神内伤症状。
自然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与四时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关系。
人的情绪可随气候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般天气晴朗温和,人的情绪也会清新爽快,如“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如果天气闷热则令人烦躁;阴雨绵绵,则令人神倦沮丧。
因此“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烦冤,善怒,岁水太过,民病身热烦心,躁悸,谵妄心痛。”说明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精神情志有明显影响。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引起精神情志波动最为重要的原因。《黄帝内经》论述了因社会地位的改变,如“尝贵后贱”、“尝富后贫”、“封君败伤”等,导致情志抑郁,精神内伤而暗耗精血;或因“暴乐暴苦,始乐后苦”而导致“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或因生离死别,情怀郁结,忧愁恐惧喜怒等过激情志导致五脏空虚,气血耗散,精神内伤,损伤脏腑。
情绪紧张可以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肝脏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继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分泌功能,即“肝郁气滞”。
此外,社会因素还包括客观社会中的天灾人祸、社会纷乱、战争创伤等剧变。
调摄情志
调摄情志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神情志因素不仅关系到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因此,调摄精神不仅是养生和防病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的情志疗法,又称为“心疗”或非药物疗法,属于中医的心理疗法范畴。
临床上不论何种疾病,都是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用药的目的在于调平阴阳,心理疗法的目的也在于调平阴阳。有先病后郁者,也有先郁后病者,或郁与病并存者,或只病而未郁者等。
作为一个医生不仅仅要会用药,而且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心理学者,以便更好更有效地诊治疾病。不可否认药物在治疗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心理疗法亦很重要,正如著名医家程钟龄说逍遥散:“药逍遥,人不逍遥奈何?”这是很切合实际的,俗话说医生治病三分,病人自己治病七分,不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二者指的都是精神疗法的问题。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变化对人体健康长寿的影响,认为七情内伤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并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平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保健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情志和谐,生活有规律,才能预防疾病,健康长寿。气功锻炼对防病治病所取得的满意疗效,真可谓“恬儋虑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