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看到美丽的图景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on_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孙双金老师情智语文所追求的语言发展和情感熏陶的同构共生,和谐的语文课堂是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课堂里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薛法根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中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激情共舞。课程专家叶澜教授的诠释是:“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图景出现后,教师应用自己的教育底蕴、教学智慧及时捕捉并灵活驾驭,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因生成而精彩。”可见,理想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于在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本人试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对“预设与生成”的一些想法,旨在与同行们共同研究与学习。
  【教学片段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3课中有一首李白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对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学生产生了疑问。
  生:老师,庐山上怎么会有紫色的云烟呢?
  师:是啊,庐山上怎么会有紫色的云烟呢?谁知道?
  (一时教室里无语,我也没有预料到,但头脑里立刻浮现出第3课《庐山的云雾》中的情景)
  师:同学们想一想,庐山上怎么会有烟呢?这儿的云烟其实是什么?
  (立刻有人举手)
  生:我知道,这儿是说庐山的云雾。
  师:庐山的云雾怎么样?
  (提到“庐山的云雾”,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纷纷举手)
  生1:庐山的云雾非常多。
  生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变幻无常。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日照香炉生紫烟”了吗?
  生3: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所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紫色的云烟,非常美丽。
  生4:因为太阳光照射在云雾上,产生折射作用,作者从远处看,庐山的云雾就像彩虹一样,所以我认为这里的“紫烟”不一定就是紫色的云烟,而是指七彩的云烟。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古诗最讲究意境,有些词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句诗,大家通过联系比较,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独特的思考。老师认为如果李白在此,他也一定会赞同你们的理解的,因为你们和他一样,都已经感受到了庐山之美。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句诗吧!
  (虽只读了一句诗,学生却读得摇头晃脑,意境悠远)
  【反思】重视教学预设,把握课堂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将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传统教学中十分重视备课这一环节,并强调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实际上,所谓的备学生,就是指我们的教学设计有必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如学生会怎么说?我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的与预想不一致时,我该怎么办?不妨多模拟些情景,多估计些情况,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获更多精彩。
  【教学片段二】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七颗钻石》一课时,我原先的“预设”是分层讲读,逐步深入。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水罐的变化是一步一步进行的,但每一次的变化都能让人体会到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故事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教师应减去烦琐的分析,重在让学生朗读感悟,于是我灵感突 发:何不让学生自读并写感受,做批注。这还是第一次,我想来试试。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多感人啊!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想法。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我做了一点示范,并在行间逐一巡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体会得非常深刻,批注也写得非常好)
  生1:小姑娘为给妈妈找水,累得睡着了,可以看出小姑娘对妈妈的一片孝心,所以,水罐里才会出现清亮清亮的水。
  生2:只要对别人、对动物献出一点爱心,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生3:好心的小姑娘把水倒了一些给小狗喝,神灵感动了,所以赐予她银罐。
  生4:母亲就算自己渴死,也要让女儿好好活着,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天神,所以水罐变成金子的了。
  生5:母亲认为孩子好多天没有喝水,一定很渴,想让孩子解渴,神灵又一次被感动了,赐予了她们金罐。
  生6:小姑娘乐于助人,懂得关爱他人,即使自己非常渴,可还是把水递给过路的人喝。水神被深深感动了,觉得应该给地球一点儿帮助,所以,在送给他们七颗钻石后,又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下课后,一位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凑到我身边)
  生7:老师,我喜欢这样上课,真的。
  【反思】敢于放弃预设,把握课堂生成
  学生的差异与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常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与教学预设不相符,甚至是相背离的。对教师来讲,在充分利用自身常规资源备好课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敢于打破授课的“思维定势”,果断地放弃事先的预设,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密度、结构,使之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资源。不在形式上玩花样,要在内容上做文章,以学生为本,使课堂教学更趋优化,视学情而及时作出新的预设,以创造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教学片段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学完这一段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生1:老师,我也来写句诗,好吗?
  师:好啊!当然可以,说说看!
  生1:落霞与海鸥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2:不,应该是“落霞与海鸥齐飞,夏水共长天一色”。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课文里说是“暑假”,暑假应该是夏天,当然是“夏水”了。
  师:真了不起!你们怎么联想到王勃的诗句了?
  生1:因为在第9课中,王勃看到“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就写成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所以,看到这样的美景,我也就想起了一句诗。
  师:同学们真会学以致用,真是一个个“小王勃”!
  生3:老师,我还想帮他们改一改!
  师:怎么改?
  生3:落霞与海鸥齐飞,翡翠共蓝玉一色。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改?
  生3:因为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中说“天是一块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所以我觉得可以这样改。
  (掌声骤然在教室里响起,经久不息)
  师:多美的诗句,多美的景色!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没有过多的指导,学生读得却是那样的充满感情,那样的投入、到位)
  【反思】善于突破预设,创造课堂生成
  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或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生成是预设的发展,是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大大超出了教师原先的设想,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跳跃性。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生成”,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奇异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使其迸射出火花,并以此点燃其他同学的思维。学生即时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和瞬间的创造,将让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
  【教学片段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赶海》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用了歌曲《大海呀,故乡》的歌词。备课时,我找出了这首歌的录音,准备课上播放给学生欣赏。
  师:老师就是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这首歌优美动听,表达了人们对大海、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想不想听?好,下面请大家欣赏。
  (可就在此时,录音机卡壳了,怎么放也放不出来,急得我直冒汗,现在再到网上下载吧,浪费时间;留到下节课欣赏吧,又枉费了刚才渲染的美好意境。突然,有学生举手。)
  生:老师,你不是说你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吗!你一定会唱,你就唱给我们听吧!
  生(齐):是啊,是啊,老师唱,老师唱!
  (天哪!我可没准备,在他们面前清唱,实在没自信)
  生:老师,你不是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吗?我们也给你掌声好不好?
  (顿时掌声热烈,期待的目光一齐聚焦而来。不简单,竟然用上学期学过的《掌声》一课来鼓励我了。看来,不唱不行了,不然怎么树立老师的形象呢!)
  师:好,那我唱唱看,唱得不好,请不要见笑。
  (以前就喜欢这首歌,今天唱起来还挺投入,连自己都快被陶醉了,学生当然不必说了。又一次掌声雷动,更夹杂着喜悦、欣赏、羡慕、感动、崇拜、陶醉的目光。)
  生:老师,你唱得真好!
  师:唱得不好。下节课,我让你们听原唱。
  生1:不要听了,你就是原唱。
  生2:老师,你一定唱得比原唱还好听。
  生3:老师,你是我们心中的“歌后”!
  【反思】 展示自身素养,生成课程资源
  好的课堂应该充满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智慧的灵光、思想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当然,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不是独唱音乐会,不是绘画表演,但恰到好处地展示自我,又何尝不是一节课中亮丽的色彩?首届全国实验区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建刚老师,在教学《咏华山》一课时,就在黑板上展示了他的简笔画,为这节课增色不少。只不过他是公开课,我是随堂课;他是课前的“预设”,我是课中的“生成”罢了。
  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传递信息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预设与生成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有时看似未曾预约的生成其实往往寓于独具匠心的预设之中。预设要简约目标,精选内容,优化策略;生成要重视学情的变化,实施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先学后教”,把学生的“疑点”作为教学的起点,把学习的“难点”作为点拨的重点,把关键性的“生发点”作为教学进程的推进点。为了在课堂上能看到 “美丽的图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成为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的舞台!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无疑指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丰富语言积累,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语
人类已进入高信息社会,我们正面临世界新科技的挑战,为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新型教学结构,不仅要构建以现代知识为内容的现代教育体系,而且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性,首先要了解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
小学体育教学要以兴趣作为动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合适的游戏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我以为,游戏参与小学体育教学时要注意三大原则,即因人、因地、因时开展游戏。本文试对这三大原则进行探讨。  一、因材施教,让游戏合乎学生成长特点  体育课是小学生玩乐的好天地,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美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借助现代化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入情入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说话练习,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教材分析: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的水之所以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涌来。阅读教学之所以充满生机,是因为有问题不断地生成,问题是阅读教学之“渠”的“源头活水”。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把阅读文本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觉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方法等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使思品课举步维艰。在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让学生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思品课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
一、背景分析  由于对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片面理解或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出现了两种较极端的做法,一种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每天机械练习,忽视算理的推导,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算法、轻算理。另一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
概括力是指以概括为主要形式,对文本归纳、提炼并通过语言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在2011版课标中对概括力的训练目标体现出明确的序列化:从第一学段的“初步体验”到第二学段的“初步把握,初步感受”,再到第三学段的“初步领悟”等表述,呈现出逻辑递进的训练思路。然而,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概括能力训练还是较少,即便有教师尝试,也常常费尽唇舌,学生也不得要领,使概括力的训练被不断边缘化,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化
在湿地如画、湖泊似镜的龙城之东,在毗邻紫荆公园,相依烟雨横塘之处,孕育着一所生机勃勃的小学——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她始建于1941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公办小学。学校占地25853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一流。近三年来,学校以科技为本,把科学精神融入到教育科研中,推进科技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凸显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作为江苏省第一批科技特色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实
2006年2月23日,意大利都灵的帕拉维拉体育馆,冬季奥运会最赏心悦目的赛事,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比赛正在进行。  那一天,冷门迭出,夺冠热门美国著名选手科恩和俄罗斯名将斯鲁茨卡娅表现极度失常——科恩在比赛中连续两次摔倒,斯鲁茨卡娅居然跌倒在地。倒是赛前不被看好的日本选手村主章枝,表现极为抢眼,她在决赛中舞姿翩翩,宛如仙子下凡;亦真亦幻,又似蟾宫魅影。全套动作一气呵成,近乎完美。一时间,场内掌声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