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孙思邈和他的《大医精诚》这篇论文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现代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提出了医学院校应采取的措施,提倡延习孙思邈的行医志向医技医德并重,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护人员。
孙思邈大医精诚职业医学院校医患关系医技医德并重孙思邈这位古今医德、医术都堪称一流的名家,不仅为后世流传下来济世救民的经典医书,他对医德的强调也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树立了优秀楷模。在他的医学名著《千金方》中,也将《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可见医德在行医中的重要性。而他本人在医药界也是以德修身养性、德艺双馨的重要代表人物,并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医学人物。孙思邈严格律己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其它则应该“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亲”“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行医一生身体力行,从不慕名利,一心救人,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成为我国医德思想体系的创始人,被西方人尊称为“医学论之父”,成为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
初读《大医精诚》时的我只觉晦涩难懂,反复读过之后它给了我许多新的认知。“精”指高超的医技,“诚”指高尚的品德,医技、医德兼备方才可成之为大医!医学这个职业是“至精至微之事”,所以“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个医生首先要具备精良的医术,才能有能力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如若没有精良的医术,只具备高尚的品德,怎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德也便成为了一句空谈。“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医生必须精进医术、仔细诊查,才能正确判断病情,从而准确为患者用药,解除病人疾苦。患者将自身健康,甚至性命都托付给了医生。作为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分秒中决定着一条性命的去留、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悲欢,因此作为医生必须养成一丝不苟,时刻谨慎的好习惯。光靠细心行医还不够,作为医生还应掌握扎实深厚的医学基础知识,“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医学院校的学生们正处于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期间,只有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积累丰富的医学知识,才能为以后步上行医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时,医技更应该精益求精,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医学事业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领悟,它博大精深,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醫学原理等待着学子们去进一步探究,因此踏实牢靠的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虚心不倦的坚持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古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里也这样提到。可见医德、医技的共同学习积累是很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医学院校里必须将医德医技都作为教育的重点,哪一项松懈了,都会给医学生的将来带来弊端,更会给患者埋下隐患。
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与此”,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这样说过。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没有贵贱、美丑之分,即使有区别,作为医护人员也不能轻视这些人的生命,因为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对于他们的痛苦医护人员要感同身受。然而在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形象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考验,这不得不引起从医者的深思。作为培养医学事业者的院校更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不光要为社会提供有先进医技的医学人才,我们培养输送的这些人才也应是具备高尚医德的大医,今天我们将《大医精诚》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一课,我们不光要从文学的角度去学习它,更应该从德育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它,并努力将孙思邈行医的志向发展成为每个医学学子的志向,努力将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引向和谐的轨道。
在中华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上,出现了一位又一位的“名医”。例如,救世济人敢于直言的扁鹊,广施人道不分贵贱的华佗,为民救世的精诚大医孙思邈,遍尝百草著书济世的李时珍,不远万里跨越国家民族的白求恩……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医德修养,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成为了真正的“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他们都已将大医做了诠释,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做的只是要将他们的事迹讲授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按照医学誓言去做。学医的人,本身都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迷茫,缺少的只是正确的引导。教育界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院校应把医德同医技一样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医护人员,为苍生解除疾苦。
参考文献:
[1]孙思邈生平及简介.
[2]大医精诚.
孙思邈大医精诚职业医学院校医患关系医技医德并重孙思邈这位古今医德、医术都堪称一流的名家,不仅为后世流传下来济世救民的经典医书,他对医德的强调也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树立了优秀楷模。在他的医学名著《千金方》中,也将《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可见医德在行医中的重要性。而他本人在医药界也是以德修身养性、德艺双馨的重要代表人物,并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医学人物。孙思邈严格律己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其它则应该“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亲”“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行医一生身体力行,从不慕名利,一心救人,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成为我国医德思想体系的创始人,被西方人尊称为“医学论之父”,成为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
初读《大医精诚》时的我只觉晦涩难懂,反复读过之后它给了我许多新的认知。“精”指高超的医技,“诚”指高尚的品德,医技、医德兼备方才可成之为大医!医学这个职业是“至精至微之事”,所以“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个医生首先要具备精良的医术,才能有能力救人于疾患危难之中。如若没有精良的医术,只具备高尚的品德,怎能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德也便成为了一句空谈。“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医生必须精进医术、仔细诊查,才能正确判断病情,从而准确为患者用药,解除病人疾苦。患者将自身健康,甚至性命都托付给了医生。作为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分秒中决定着一条性命的去留、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悲欢,因此作为医生必须养成一丝不苟,时刻谨慎的好习惯。光靠细心行医还不够,作为医生还应掌握扎实深厚的医学基础知识,“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医学院校的学生们正处于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期间,只有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积累丰富的医学知识,才能为以后步上行医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时,医技更应该精益求精,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医学事业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领悟,它博大精深,有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醫学原理等待着学子们去进一步探究,因此踏实牢靠的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虚心不倦的坚持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古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里也这样提到。可见医德、医技的共同学习积累是很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医学院校里必须将医德医技都作为教育的重点,哪一项松懈了,都会给医学生的将来带来弊端,更会给患者埋下隐患。
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与此”,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这样说过。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没有贵贱、美丑之分,即使有区别,作为医护人员也不能轻视这些人的生命,因为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对于他们的痛苦医护人员要感同身受。然而在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形象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考验,这不得不引起从医者的深思。作为培养医学事业者的院校更应该引起重视,我们不光要为社会提供有先进医技的医学人才,我们培养输送的这些人才也应是具备高尚医德的大医,今天我们将《大医精诚》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一课,我们不光要从文学的角度去学习它,更应该从德育的角度去分析探讨它,并努力将孙思邈行医的志向发展成为每个医学学子的志向,努力将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引向和谐的轨道。
在中华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上,出现了一位又一位的“名医”。例如,救世济人敢于直言的扁鹊,广施人道不分贵贱的华佗,为民救世的精诚大医孙思邈,遍尝百草著书济世的李时珍,不远万里跨越国家民族的白求恩……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医德修养,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成为了真正的“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他们都已将大医做了诠释,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做的只是要将他们的事迹讲授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按照医学誓言去做。学医的人,本身都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每个人都会迷茫,缺少的只是正确的引导。教育界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院校应把医德同医技一样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医护人员,为苍生解除疾苦。
参考文献:
[1]孙思邈生平及简介.
[2]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