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遵循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明确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目标;遵循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遵循师资培养控制程序,提升了全组教师的专业水平。运用ISO9000管理思想,我们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学科组的发展。
关键词: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师资培养控制程序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3 -03
近年来,我校运用ISO9000管理思想,着手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了一套职责分明、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中的基本单位,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切实推进教研组的科学建设,将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永恒的动力。我组遵循质量管理程序,进行了一些尝试,使教研组建设增强了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使组内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
一、遵循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明确语文教学的质量目标
我校的语文教学到底要制定怎样的质量目标?是埋头练习,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是增加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通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并深入钻研有关书籍(如《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多元智能》《新课程:做行动研究者》《做专业的教师》《给教师的新一百条建议》等),全组教师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基本达成共识,确定了本组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既能完成高考这一短期目标,又能为终身发展着上人文的底色。
1.对质量目标中的关键词“语文素养”,我们作了讨论和界定。
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我们将“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2.对质量目标中的短期目标和长效目标,寻求其统一与平衡。
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我们找到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契合点。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与提高其语文素养、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并不矛盾。考纲的能力要求是: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而要提高语文素养,一定要开展的语文活动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具体而言,就是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现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这些活动,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六种能力,还愁不具备吗?
着眼于长效目标,应对高考的短期目标自然会实现。
二、遵循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它首先面对的是“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其次才是针对这样的内容,应该“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的问题。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检查等方面,都尤其需要教研组的管理和服务。
规范制度建设,是我们进行教学服务控制的手段,也是实现全组优质高效教学的保障。
1.集体备课制度,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教什么有时比怎么教更重要。而每个语文教师的语文学养不尽相同,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也就有高下之分,集体备课能让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练就教学的眼光,保证教学内容更科学、更有价值。
定时间:周一下午的第6、7节课是备课组“法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定方案:强化“全级语文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每学期,三个备课小组均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进度,安排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确定好承担各级公开教学的人员及课题。如;高三备课组,确定科学复习的方案,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课文复习教学,以点带面,抓知识梳理、抓作文教学;高一备课组,计划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练笔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书写工整美观,阅读要感悟规定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写作要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由于工作的计划性,使得教学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
定主讲:每次活动由一个教师主讲,其他教师集体研讨,以动态教研的方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提出及完善优化教学设计,达到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目的。在备课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2.分层次公开课制度,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
每学期分多个层次进行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要求每个教师都上校内公开课,在组内赛课;学科带头人参加市级公开教学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赛课;教龄三年内教师上汇报课,接受组内和学校的合格检查;要求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积极参加诊断性教学活动,主动接受导师指导。
为了上好公开课,施教者一定会努力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纬度的学习,让听课教师感悟教学设计的意图。其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也就体现了这个公开课施教者高超的教学水平,我们能从中提升出成功的经验加以学习;如果教学目标尚未很好地实现,我们也能够从中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这种提升或总结,就是公开课教学的价值。我们通过人人上公开课、一人反复上公开课、多人上同题公开课等方式,促进了全组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这一制度,保证了每位教师每学期公开教学一次以上,达到了整体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200年我组成功承办了苏州市高考研讨会,并为会议进行公开教学;2007年苏州市名校长名教师会议在太仓举行,我组一名教师在进行公开教学。近年来,多名教师在苏州市教学设计比赛和解题竞赛中获奖,在2006、2007年苏州市现代教学技术能力竞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荣获“十佳网络教学团队”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长期遵守公开教学制度,不断磨砺每一位教师是分不开的。
3.主题式观课议课制度,提高教学反思的素质。
传统的听课活动,很可能缺乏针对性,听课者往往凭借经验进行,没有目的,“好听”就听个热闹,“不好听”也就听听罢了,这种听课不管对听课者还是对上课者,收效都不会很大。因此,我们探索建立主题式观课议课制度,每次观课活动先确立主题,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重点、难点的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学方法与媒体的利用等,并要求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学习相关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学习,一方面为开课教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观课议课的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防止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
要求观课者写出详细的观课笔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观课以观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和思考上;②观课记录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③详略得当,对观课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要详细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④课后对观课记录要快速进行整理,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并将自己的观课体会、感受写下来。
观课后,我们要求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就主题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上课者和观课者及请来的专家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我们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不以“表现、展示”作为上课取向,而以“改进、发展”为主要上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使我们议出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我们规定了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观课数量,组长30节以上,教龄3年内的教师4节以上,教龄6年内的教师3节以上,其他老师20节以上。对教师参加观课的出勤情况做好认真记载,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督促教师积极参加观课。通过这种以理论为基础的有主题的的观课议课活动,我组教师的教学实践更趋于理性。[LL]
三、遵循师资培养控制程序,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水平
实现优质教学的前提是具有优质的师资,师资培养是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1.摸排组内教师的专业情况,识别各自的能力需求。
我组共23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2人,初级职称的有14人。就职称看,阵容不够强大;就年龄结构看,年轻教师的比例很大,教龄6年以内的有8人。
老教师需要的是专业发展的激情和意识。
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长期的埋头教学使观念渐趋陈旧,我们不少人将教师职业等同于知识传授,或者只将教师职业视为教书育人,既不懂得教师专业所从事的是一种理智化的技术活动,也缺乏对教师专业所应具备的强大的学术自主性、广泛的教学设计和专业持续发展性的认识,从而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使丰富的经验变成了制约自我发展的因素。
青年教师特别是教龄极短的新教师,需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胜任。
他们有专业发展优势:活泼好强,大多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关注专业发展的最低要求,即如何“生存”下来,如何站稳讲坛。这无疑是他们主动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但作为新手,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面临更多的压力和问题。他们比较欠缺教学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处理个体差异、评价学生作业、科学组织教学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同时,他们对教师生活的适应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他们一方面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不仅要担当起教师的所有责任,还会被分派很重的任务,学校、家长、严峻的高考升学形势不容许他们不成熟,甚至不容许他们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2.依据教师不同层次的能力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对老教师,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点燃其发展自我专业的激情。
我们在组内积极倡导老教师树立专业意识,要求老师们对自身从事的教师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并非能够顺利进行语文教学,辅导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可万事大吉、安枕无忧,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我们通过自读和集体研读的方式,加深老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认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老教师的视野,重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设计,回归语文生态,带头实践新课程。
几年的努力实践,锐意进取,我组老教师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多由经验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由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甚至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组内现有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太仓市学科带头人。
对青年教师,在锤炼能力上下功夫,促进其实践能力的迅速提高。
我们遵循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明确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目标;遵循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遵循师资培养控制程序,提升了全组教师的专业水平。运用ISO9000管理思想,我们提高了管理水平,促进了学科组的发展。
关键词: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师资培养控制程序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3 -03
近年来,我校运用ISO9000管理思想,着手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了一套职责分明、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中的基本单位,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切实推进教研组的科学建设,将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永恒的动力。我组遵循质量管理程序,进行了一些尝试,使教研组建设增强了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使组内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
一、遵循质量目标策划程序,明确语文教学的质量目标
我校的语文教学到底要制定怎样的质量目标?是埋头练习,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是增加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通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并深入钻研有关书籍(如《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多元智能》《新课程:做行动研究者》《做专业的教师》《给教师的新一百条建议》等),全组教师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基本达成共识,确定了本组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既能完成高考这一短期目标,又能为终身发展着上人文的底色。
1.对质量目标中的关键词“语文素养”,我们作了讨论和界定。
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我们将“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2.对质量目标中的短期目标和长效目标,寻求其统一与平衡。
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我们找到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契合点。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与提高其语文素养、实现终身发展的目标并不矛盾。考纲的能力要求是: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而要提高语文素养,一定要开展的语文活动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具体而言,就是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和拓展、发现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这些活动,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六种能力,还愁不具备吗?
着眼于长效目标,应对高考的短期目标自然会实现。
二、遵循教学服务控制程序,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
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它首先面对的是“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其次才是针对这样的内容,应该“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的问题。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检查等方面,都尤其需要教研组的管理和服务。
规范制度建设,是我们进行教学服务控制的手段,也是实现全组优质高效教学的保障。
1.集体备课制度,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教什么有时比怎么教更重要。而每个语文教师的语文学养不尽相同,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也就有高下之分,集体备课能让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练就教学的眼光,保证教学内容更科学、更有价值。
定时间:周一下午的第6、7节课是备课组“法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定方案:强化“全级语文一盘棋”的战略思想。每学期,三个备课小组均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进度,安排好各阶段的教学工作,确定好承担各级公开教学的人员及课题。如;高三备课组,确定科学复习的方案,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课文复习教学,以点带面,抓知识梳理、抓作文教学;高一备课组,计划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练笔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书写工整美观,阅读要感悟规定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写作要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由于工作的计划性,使得教学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
定主讲:每次活动由一个教师主讲,其他教师集体研讨,以动态教研的方式来确定教学内容,提出及完善优化教学设计,达到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的目的。在备课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2.分层次公开课制度,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
每学期分多个层次进行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有参与的机会。要求每个教师都上校内公开课,在组内赛课;学科带头人参加市级公开教学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赛课;教龄三年内教师上汇报课,接受组内和学校的合格检查;要求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积极参加诊断性教学活动,主动接受导师指导。
为了上好公开课,施教者一定会努力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纬度的学习,让听课教师感悟教学设计的意图。其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也就体现了这个公开课施教者高超的教学水平,我们能从中提升出成功的经验加以学习;如果教学目标尚未很好地实现,我们也能够从中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这种提升或总结,就是公开课教学的价值。我们通过人人上公开课、一人反复上公开课、多人上同题公开课等方式,促进了全组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这一制度,保证了每位教师每学期公开教学一次以上,达到了整体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200年我组成功承办了苏州市高考研讨会,并为会议进行公开教学;2007年苏州市名校长名教师会议在太仓举行,我组一名教师在进行公开教学。近年来,多名教师在苏州市教学设计比赛和解题竞赛中获奖,在2006、2007年苏州市现代教学技术能力竞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荣获“十佳网络教学团队”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长期遵守公开教学制度,不断磨砺每一位教师是分不开的。
3.主题式观课议课制度,提高教学反思的素质。
传统的听课活动,很可能缺乏针对性,听课者往往凭借经验进行,没有目的,“好听”就听个热闹,“不好听”也就听听罢了,这种听课不管对听课者还是对上课者,收效都不会很大。因此,我们探索建立主题式观课议课制度,每次观课活动先确立主题,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重点、难点的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学方法与媒体的利用等,并要求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学习相关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学习,一方面为开课教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观课议课的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防止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
要求观课者写出详细的观课笔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观课以观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和思考上;②观课记录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③详略得当,对观课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要详细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④课后对观课记录要快速进行整理,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并将自己的观课体会、感受写下来。
观课后,我们要求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就主题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上课者和观课者及请来的专家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我们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不以“表现、展示”作为上课取向,而以“改进、发展”为主要上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使我们议出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我们规定了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的观课数量,组长30节以上,教龄3年内的教师4节以上,教龄6年内的教师3节以上,其他老师20节以上。对教师参加观课的出勤情况做好认真记载,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督促教师积极参加观课。通过这种以理论为基础的有主题的的观课议课活动,我组教师的教学实践更趋于理性。[LL]
三、遵循师资培养控制程序,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水平
实现优质教学的前提是具有优质的师资,师资培养是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1.摸排组内教师的专业情况,识别各自的能力需求。
我组共23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2人,初级职称的有14人。就职称看,阵容不够强大;就年龄结构看,年轻教师的比例很大,教龄6年以内的有8人。
老教师需要的是专业发展的激情和意识。
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长期的埋头教学使观念渐趋陈旧,我们不少人将教师职业等同于知识传授,或者只将教师职业视为教书育人,既不懂得教师专业所从事的是一种理智化的技术活动,也缺乏对教师专业所应具备的强大的学术自主性、广泛的教学设计和专业持续发展性的认识,从而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使丰富的经验变成了制约自我发展的因素。
青年教师特别是教龄极短的新教师,需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胜任。
他们有专业发展优势:活泼好强,大多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关注专业发展的最低要求,即如何“生存”下来,如何站稳讲坛。这无疑是他们主动参与培训的主要动力。但作为新手,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面临更多的压力和问题。他们比较欠缺教学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处理个体差异、评价学生作业、科学组织教学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同时,他们对教师生活的适应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他们一方面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另一方面不仅要担当起教师的所有责任,还会被分派很重的任务,学校、家长、严峻的高考升学形势不容许他们不成熟,甚至不容许他们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2.依据教师不同层次的能力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对老教师,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点燃其发展自我专业的激情。
我们在组内积极倡导老教师树立专业意识,要求老师们对自身从事的教师职业有更清醒的认识:并非能够顺利进行语文教学,辅导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可万事大吉、安枕无忧,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我们通过自读和集体研读的方式,加深老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认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老教师的视野,重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教学设计,回归语文生态,带头实践新课程。
几年的努力实践,锐意进取,我组老教师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多由经验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由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甚至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组内现有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名太仓市学科带头人。
对青年教师,在锤炼能力上下功夫,促进其实践能力的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