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低谷和加法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勇是近代史专家,他的言路和思路近年来溢出学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近代国史向来跟当代国人的情感认知难解难分,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心中,近代史可以说是屈辱的、蒙昧的、一穷二白的、落后的、黑暗的代名词,相应地,近代史的诸多人物、事件都跟羞辱、愚昧相关。20世纪以来的革命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这种中国近代史的“落伍”一类的观念之上,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谈起近代史,仍不免“情何以堪”,为自家的先辈和历史黯然神伤。
  马勇的著作《坦然面对历史的伤》直面我们近代史的这段伤痛。面对坎陷的近代史,面对近乎定论的“低谷”史观,马勇以温和宽厚的态度完成了几乎属于他一个人的“近代中国历史叙事”。跟低谷的、黑暗的近代史观不同,马勇对近代史多有肯定。比如,他中肯地指出,五口通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洋务新政确立的中体西用富强道路并不错,光绪帝推动改革并非想象那么难……
  这些史论并非特别新颖,新颖的在于,他对历史情境的还原;更关键的在于,他颠覆了主宰我们数代中国人的“近代史观”,即“百年耻辱”的近代史观,马勇认定,“百年耻辱”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晚清的中国近代史,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个向上的过程,从一个完全的农业社会,一点点增加工业和商业文明元素。在两次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用了30年时间,建构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以至于“在1895年以前,中国其实完全恢复到一种盛世状态”。
  马勇的这一结论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传统中国史观的回归,是对当时历史的还原。只要我们记得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咸丰两朝过后,在同治、光绪两朝期间,时人和史家都肯定当时出现了“同光中兴”;我们就能明白,马勇的史观有想当坚实的历史基础。这大大消解了大家想当然地以为近代史乃是中国文明“低谷”的心理,大大消解了人们以为近代史乃是黑暗的、悲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认识。虽然论者多以为“同光中兴”只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但马勇令人信服地证实,近代史之于中国文明仍是“加法”。
  读马勇的书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马勇的平和与新颖,跟历史翻案文字不同。他的叙事不仅坦然,而且真诚。他对历史的肯定,跟近年来否定革命的史观也判然有别,后者“告别革命”甚至以反革命的面目出现,甚至得出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改良不如保皇,孙中山不如袁世凯、袁世凯不如慈禧……一类的结论。但马勇向国人真诚地告白,“中国面对工业革命无路可绕,除了亦步亦趋地追赶,不存在另外的可能”。马勇说,“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总是以一种阴谋论、怀疑论的眼光进行打量,没有弄清西方文明对于中国文明来说只是‘加法’,是中国农业文明怎样借鉴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增加一个工业的、商业的因素”。
  曾有论者以为,我们中国人仍活在1840年以来的历史里,我们没有告别“耻辱”意识、“悲情”意识,这种意识使我们难以坦然面对历史的伤痛。这种活在历史中而不自知的现象使知识的生产也出现扭曲,即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知识人过于以中国国力为参考,以至于旁观者都对中国知识人的成果大为惋息,对中国一向怀抱同情的美国史学大家史华慈生前感叹,“我们很难对中国知识分子如此关切国力的问题下什么判语。中国确实一直深受羞辱,而且当今世界,没有国力就无法生存。不过,事实却是,一旦价值是按照作为获取力量的手段来评估,这些价值就非常可能变得脆弱难保,扭曲变形。”
  如果我们以马勇的叙事来看待史华慈的论断,可以说,史华慈都不免受“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以为“中国确实一直深受羞辱”。但无论“同光中兴”、“洋务运动”、一战期间的中国产业发展,还是20世纪30年代的“黄金十年”,抗战期间的“四大国”地位……我们中国的近现代史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无论如何,史华慈所说的“价值”仍值得我们今天的知识人和大众深思。
  马勇的言路思路虽然也不免与“国力”相参照,但他的立足点显然更属于史华慈所说的“价值”。读马勇的书,给人印象深刻的,甚至不是他提出了新颖的史观、论点,而是他的叙事本身。看马勇的叙事,我们对近代史附加的情感都无足称道,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从近代史获得教益。这也是马勇的历史写作一以贯之之处,跟其他肯定或否定近代史的作者不同,马勇给我们展示了看待历史的新方式。这一方式将我们从短浅的历史和现实中拉出来,让我们站在大时间长周期中看待当下和历史。学者余世存称赞马勇是“中国的房龙”,如果我们想到房龙平和、开放的心态,健康平易的房龙以其历史写作培育了健康平易的读者,可以说,马勇庶几近之。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是马勇近年的文字结集,马勇坦言,这本书是编辑出来的,是编辑从他众多的文字中梳理、归纳的成果。这一方面证实马勇的坦荡,一方面证实马勇言路思路的“一以贯之”,一方面证实社会读者对“近代史叙事”的新要求。马勇坦言,编辑的工作,使他感到自己已有研究的薄弱需要借助于编辑的“助产”。马勇在该书中直言他的史观,如对古典中国,他说自己比较倾向于一种“文明早熟且精致”的描述,甚至更愿意认同“超稳定结构”,以为假如不是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大航路开辟,中国文明必将长此终古,“历史终结”。如对中国文明,他认为“包容力超强”。如对文明的相遇,马勇说,不独今日中国境内的各种区域文明逐渐融入中国文明的大熔炉,而且更值得关注的印度佛教翻山越岭进入中土,不仅在中国赢得了无量数的善男信女,而且经过不到一千年的融合发展,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国文明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更厉害的是,中国人甚至创造出了一个“中国佛教”。……基于此,马勇的史观,大大超越了李鸿章以至今天的知识人共识。李鸿章认为,中国近代史乃“数千年未有之奇变”。自李之后的中国人一直跟着学舌,甚至以为这一“奇变”乃是历史的坎陷和“低谷”;但是,马勇坦言,这一历史其实仍在做“加法”。在马勇看来,中西文明过去一百多年的冲突与中印文明千年冲突、融合相比还是太短暂了,西方文明不仅会融为中国文明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而且,中国文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中国西学”。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文明才能在已有成就基础上再创辉煌,一个全新的中国文明形态才会像宋明理学那样呈现出来。……
  马勇在该书中还有不少“贡献”,如他认为“论史不归罪个人”在今日中国仍属于难得的醒世名言,他认为李鸿章是历史的终结者而非“裱糊匠”也有新意……当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马勇的历史叙事没有超越此一规范,他的文字仍有“历史翻案”或“影射史学”的成份,如他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对现在改革开放从背景、推手、效果诸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特色论”即是“中体西用”论,等等,都让我们对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和近代史有所会心,也有所疑惑。当然,这些疑惑不足以掩盖马勇的历史叙事的突出特性。如果联想到房龙在西方和中国的受众之广,我们有理由期待马勇的历史写作能够催生出健康平和的读者。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86岁高龄的徽学专家赵华富教授的《徽州宗族调查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十年来出版的第三部有关徽州宗族研究的专著。  十余年深入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  赵华富教授在此书的绪论中说:从1990年至2000年,他“每年都到徽州农村住一两个月。十年期间,足迹遍及原徽州一府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重点调查研究的宗族有:歙县棠樾鲍氏宗族,绩溪龙川胡氏宗族,黟县南屏叶
我在想,如何为自己的观感写下第一句话。第一句,类似于涂抹在画布上的第一笔。面对画布那种浩瀚的无命运的空,甫一落笔,某种宿命就被唤醒了。犹疑,在于对画布上那种空的敬意,在于对自我霸权的取消,谦卑。我不知道德安在涂下他的第一笔时,是否也会心存犹疑。他不是个迅疾的画家,不确定,也不会胸有成竹,那么地有把握。他似乎对什么都不太有把握,无论是写诗、作画,还是面对人群和世界。他对一切目的性都无把握,但他相信过
我是《科学美国人》杂志总编辑兼高级副总裁,《科学美国人》是一本美国连续出版历史最久的杂志之一,创刊于1845年,适逢美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推动创新,我刊在1850年建立了美国专利局第一个分支机构。  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来过我们的办公室,其中包括电报发明者塞缪尔·摩尔斯以及缝纫机发明者伊莱亚斯·豪。托马斯·爱迪生曾向编辑们展示过他发明的留声机。留声机发出这样的声音:“你们认为这个会说话的盒子怎么样
一本关涉中共党史的出版物,主旋律色彩强烈,入选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与此同时出现的另一番景象却在很多人惯性思维之外:出版后,多次进入各大书店畅销书榜,目前境内外发行近6万册。这本书的名字是《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  对该书的关注与好评,来自多方专家学者和各行各业读者。该书的“现场说史·搜狐博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访问量高达43万。“不
圣人云:“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就要立事业。俗语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是指人生过了一半。看来无论圣训还是俗语,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三十都是道坎儿,是道分水岭。那么,已届三十的《博览群书》是要瞻前顾后一番,以利新的出征了。  我觉得中国社会在这三十年间,称得上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一本有很大影响的社科读物,能在其中历经坎坷,搏风击浪走到今天,非常不易。这里不仅体现了编辑们集体的聪明才智,也彰示了他们自强不
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人如治玉。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报告文学作家而言,他要有发现玉石的慧眼和高超的雕琢技法,这样才可以挖掘并使用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作品;二是就写作的对象而言,即人物必须要有美玉般的品相和质地,他走进艺术作品所放射的光辉不是外加的,而是他本身所蕴涵的。王国平的报告文学新作《一枚铺路的石子》(原载2013年9月24日《光明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1
由于历代音韵不尽相同,故不同时期的吟诵风格各异。古代,对于读书方式的要求极为严谨,并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诵唸经文的。  在书院学馆以及自家书斋唸书时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最基本规矩是双手捧书、二目平视、正襟危坐,这也是学馆中的最低限度的标准读书姿势。  在诵唸古文时,往往还要按照句逗声腔节奏微微摇头,面部表情平和严肃,这也是近代贬义酸书生的“摇头摆尾”。其实此种摇头摆尾正是发自内心的音乐节奏,
编者按 近日,一部《中华史纲》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看的“小书”,全书只有30万字。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作者是蔡美彪。蔡美彪何许人也?  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生前完成,范文澜逝世后,由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于1995年完成后六册。范文澜是当
两大师同日离世薪火怎传人戚然    7月11日凌晨8时50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文字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的《罗摩衍那》,所作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外语翻译和古籍整理的典范;所著《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是东方学、印度学等领域的经典;《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回忆
一    从一个人可以看一个时代,只要这个人处于时代聚光点下,拉出了长长的身影;从一本杂志可以透视一段历史,只要这本杂志与历史同进退,折射出历史的身影和沧桑。  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此类角色的,这需要个人特质,还需要时势因缘,只有当两者在交叉点上遇合,才可能成就一时代的英雄人物。自然,也不是什么杂志都能成为历史影本副本的,这里需要的条件就更多了。对一本思想文化杂志而言,至少需要明确的宗旨和方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