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洲低地的平原和河流上,它们是力量型的巨兽。哺育期间,它们会变得凶猛异常,会不顾一切地为了它们的下一代而攻击人类。每年有超过200人在它们的蹄下或是口中送了性命,有很多人在通过它们的领地时被从小舟上拖到水里。它们有力的下颗能把一个成年人像干树枝一样咬断,然后压到水下淹死。
说到河马,总让人觉得它好像是陆上的动物,不过,实际上它的生活是以水中为主。河马不仅能在水面上游,也能潜到水底行走。与陆上生活相比,它的身体更加适应于水中生活。河马皮肤排出的液体含红色色素。经皮肤反射显得像是红色的,所以有河马出“血汗”的说法。河马的体毛很少,在它的脚趾之间,还有很小的脚蹼。河马体重可达4吨,是陆上动物中体重仅次于大象的动物。与它的身体相比,支撑体重的腿显得细弱难支。不过,这也正表明河马是利用浮力在水中生活的。爬上陆地的河马动作非常迟缓,相反,在水中,河马却行动轻快。一说到水中的河马,人们马上会想到它身体浮在水面享受日光浴的模样。其实,它潜入水中在水底走动的样子,麻利得都让人无法相信是同一种动物。看到它在水底轻轻跳跃的样子,人们就不难理解河马的确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了。
奇特习性
在很多动物园里,我们可以看到母子相伴的河马。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工饲养的河马繁殖都没成功。虽然河马宝宝顺利生了下来,可是怎么也养不活。原因在于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河马是在水中哺乳的。不管是哪里的动物园。为了避免河马宝宝溺水,都会在河马妈妈生产前把水池的水抽干。结果,河马妈妈不得不在陆地上哺乳,没有办法灵活地操纵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喂奶。看着不管怎么努力都喝不到奶、慢慢衰弱死去的河马宝宝,饲养员们不知有多烦恼。但是,在这样的辛劳和经验的积累下,人们总算明白了,水对于河马来说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所以,现在大家才能在动物园里看到人工繁殖的河马宝宝。
在河马宝宝出生后的两个星期里,河马母子亲密无间地生活。之后,河马妈妈就会带着宝宝,回到原来所在的河马群。在走动的时候,河马妈妈会紧紧贴着自己的宝宝走。为了不让孩子有危险,它的视线一刻也不会离开。例如,在陆地上行走的时候,河马妈妈一定让孩子走在自己前头或是身侧。河马没法转头向后看,所以,要让孩子一直处在自己的视野里,这样的位置最佳。在河马宝宝因害怕脚底出现的障碍物而停住脚步时,河马妈妈会用嘴温柔地推河马宝宝的屁股,让它勇敢地前进。在水深的地方,河马妈妈就会把宝宝背到背上。而且,因为宝宝还不是很会游泳,河马妈妈会慢慢地在水面前进,以免孩子掉下来。河马宝宝会很乖地趴在妈妈宽大的背部,完全依靠于妈妈。河马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陆地上,且要它们呆在她的身边。如果谁不听话,她就用头撞它。在动物世界里,像这样有意识的教育是很罕见的。
每当小河马不听话时,它的脑袋就会挨上妈妈重重的一击,这一击足以令它在一瞬间晕头转向!小河马能否生存下去就取决于此。在众多需要遵守的戒律之中,有一条就是必须对年长和强壮的河马怀有敬畏之心。这种教育最初将来自于雄性河马,即小河马的父亲。父爱显然不够稳固,雄河马发起狂来会杀害还未满月的河马宝宝。这并非由于成年河马担心那些体重不到50千克的小肉团会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出于捍卫领地的本能:除了雌河马们,河马首领很难容忍其他邻里的存在,包括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体弱的小河马。
回到河马群后的河马妈妈,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生活。河马宝宝在出生8个月左右后断奶,之后仍有几年和妈妈一起生活。在此期间,小河马在群体中专心学习一些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如生活的方式、独立后的战斗方法等。
小河马自出娘胎起,每一天都在接受各种教育。首先,它们必须学会如何跳入水中,你没看错,就是“跳入水中”。因为尽管某些小河马出生在陆地上,降生在远离河马群的那个由妈妈归置出的窝巢中,但绝大部分河马一出生就要经历生命中的首次潜水。虽然它立即就会习惯水中的环境,但它并不是两栖动物。它们在水中吮吸母乳,在水中躲避阳光,在水中嬉戏,在水中睡觉。河马群是以母河马和小河马为中心构成的,其中心部分是这一群妈妈们共同利用的“托儿所”。为了觅食或交尾而需要离开河马群的河马妈妈会把宝宝带到“托儿所”,暂时托付给其他妈妈照顾。担任保姆的河马妈妈会负责照看几个孩子直到它们的母亲归来。而河马宝宝们则和年龄相近的伙伴一起玩耍嬉戏,等待妈妈的回来。河马宝宝就这样在一群母亲中渐渐长大。只要河马宝宝还在河马群中,就不会遭到成年雄性河马的攻击。不过,雄性河马一旦性成熟,就必须离开所在群体。
同类厮杀
脱离河马群,雄性河马就被视为成年。理所当然,它就必须加入雄性河马们关于地盘的争斗。河马虽然看上去是很温顺的动物,但它们的争斗却是非常激烈的。有时尖利牙齿的攻击甚至会导致死亡。河马是长寿的野生动物,很多河马可以活到40岁以上。据说要完全成为一头成年雄河马要到20岁左右,而身体的发育成熟,雄性平均年龄是7岁,雌性是9岁左右。因此,年轻的河马们会受到已在河马群周边树立势力范围的雄河马的强烈攻击。这种时候,年轻的河马们往往就会逃进河马妈妈群里,让它们帮自己藏身,而河马妈妈们也决不会撇开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河马就外出觅食了。它们离开水面来到河岸边,或者步行几千米寻找草地。河马也扮演着维护生态的角色,因为它们吃革的行为能够避免灌木丛中大火的蔓延。河马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吞咽40千克草。而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它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如果说河马热爱同伴,那是因为它们有一种誓死保卫领土的本能。每一个河马族群中,雌河马和她们的孩子都由一头20岁左右的雄河马首领监管。一旦有竞争者前来挑衅,双方即进入临战状态。开战之后,双方会竭尽全力厮杀。这场野蛮的战斗很可能是致命的。河马之间展开厮杀,打得兴起时,就连附近的小河马也无暇理会,经常有小的河马被咬死踩死。
地平线上没有一丝微风,在热带的潮湿环境中,在日光的垂直照射下,一切生灵都昏昏欲睡。突然,湖面上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座座小山。两伙“巨人”出现了。它们渐渐靠近,又停住。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后,开始用尾巴将粪便泼向四周,这是最初的警告。相距10米左右的两头雄河马开战在即。其中的一头河马觊觎着另一头身后的妻妾,要知道妻妾成群的河马可是年轻挑战者的首领,原本它们之间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头河马无疑越了界。现在,与水面持平的鼻孔、转向前方的耳朵和睁大的眼晴都预示着战争即将开始。对峙双方相距有一两米,它们面对面再次打起呵欠,并且晃动头部发出了最后的恫吓,双方都没有做出后退的动作。两头河马都张着血盆大口,其他河马则聚在周围,整个族群都站立起来。就差一步,战争一触即发。
像军刀般竖立、如剃刀般锋利的尖牙在咆哮声中紧扣在一起,互相冲撞和推挤。突然,强势的那一方脱身而出,在年轻挑战者的肋部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后者貌似有些狼狈,伤口的疼痛让它大声吼叫。但是它并没有被轻易击倒,它厚实的皮肤早已对这种创伤司空见惯,这个伤口将会很快愈合。然而,它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对手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它不认输,战斗将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它能幸免于难的机会微乎其微。看来,逃命要紧!在胜利者的穷追不舍下,它奔向最近的避难所——一所“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河马妈妈保护着孩子,不让它们被突然性情大变的雄河马伤害。是的,这头正处于发情期的年轻河马已经过了需要被宠爱的年龄,但是这些极富母爱的雌河马仍然齐心协力地保护着弱者。另外,打了胜仗的河马首领也不再坚持,在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之后,也就不需要再穷追猛打了。
河马的防御武器就是牙齿。河马的下颌骨长有一对笔直而尖锐的切牙,与象牙如出一辙。切牙顶部弯曲,并具有斜断面。这副切牙在河马的一生中不断成长,雄河马的切牙最长能达到60厘米。河马在非洲是公认的高度危险动物,脾气暴躁。据说,如有动物刚巧站在河马返回水池的路上时,河马会在事前毫无警告下,张开它的血盆大口,用它长长的切牙把这不幸的动物咬成两截。作为战斗中的防御物,河马的切牙是令人生畏的武器,也是偷猎者觊觎的目标,许多河马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说到河马,总让人觉得它好像是陆上的动物,不过,实际上它的生活是以水中为主。河马不仅能在水面上游,也能潜到水底行走。与陆上生活相比,它的身体更加适应于水中生活。河马皮肤排出的液体含红色色素。经皮肤反射显得像是红色的,所以有河马出“血汗”的说法。河马的体毛很少,在它的脚趾之间,还有很小的脚蹼。河马体重可达4吨,是陆上动物中体重仅次于大象的动物。与它的身体相比,支撑体重的腿显得细弱难支。不过,这也正表明河马是利用浮力在水中生活的。爬上陆地的河马动作非常迟缓,相反,在水中,河马却行动轻快。一说到水中的河马,人们马上会想到它身体浮在水面享受日光浴的模样。其实,它潜入水中在水底走动的样子,麻利得都让人无法相信是同一种动物。看到它在水底轻轻跳跃的样子,人们就不难理解河马的确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了。
奇特习性
在很多动物园里,我们可以看到母子相伴的河马。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工饲养的河马繁殖都没成功。虽然河马宝宝顺利生了下来,可是怎么也养不活。原因在于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河马是在水中哺乳的。不管是哪里的动物园。为了避免河马宝宝溺水,都会在河马妈妈生产前把水池的水抽干。结果,河马妈妈不得不在陆地上哺乳,没有办法灵活地操纵自己的身体给孩子喂奶。看着不管怎么努力都喝不到奶、慢慢衰弱死去的河马宝宝,饲养员们不知有多烦恼。但是,在这样的辛劳和经验的积累下,人们总算明白了,水对于河马来说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所以,现在大家才能在动物园里看到人工繁殖的河马宝宝。
在河马宝宝出生后的两个星期里,河马母子亲密无间地生活。之后,河马妈妈就会带着宝宝,回到原来所在的河马群。在走动的时候,河马妈妈会紧紧贴着自己的宝宝走。为了不让孩子有危险,它的视线一刻也不会离开。例如,在陆地上行走的时候,河马妈妈一定让孩子走在自己前头或是身侧。河马没法转头向后看,所以,要让孩子一直处在自己的视野里,这样的位置最佳。在河马宝宝因害怕脚底出现的障碍物而停住脚步时,河马妈妈会用嘴温柔地推河马宝宝的屁股,让它勇敢地前进。在水深的地方,河马妈妈就会把宝宝背到背上。而且,因为宝宝还不是很会游泳,河马妈妈会慢慢地在水面前进,以免孩子掉下来。河马宝宝会很乖地趴在妈妈宽大的背部,完全依靠于妈妈。河马妈妈带着孩子来到陆地上,且要它们呆在她的身边。如果谁不听话,她就用头撞它。在动物世界里,像这样有意识的教育是很罕见的。
每当小河马不听话时,它的脑袋就会挨上妈妈重重的一击,这一击足以令它在一瞬间晕头转向!小河马能否生存下去就取决于此。在众多需要遵守的戒律之中,有一条就是必须对年长和强壮的河马怀有敬畏之心。这种教育最初将来自于雄性河马,即小河马的父亲。父爱显然不够稳固,雄河马发起狂来会杀害还未满月的河马宝宝。这并非由于成年河马担心那些体重不到50千克的小肉团会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出于捍卫领地的本能:除了雌河马们,河马首领很难容忍其他邻里的存在,包括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体弱的小河马。
回到河马群后的河马妈妈,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生活。河马宝宝在出生8个月左右后断奶,之后仍有几年和妈妈一起生活。在此期间,小河马在群体中专心学习一些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如生活的方式、独立后的战斗方法等。
小河马自出娘胎起,每一天都在接受各种教育。首先,它们必须学会如何跳入水中,你没看错,就是“跳入水中”。因为尽管某些小河马出生在陆地上,降生在远离河马群的那个由妈妈归置出的窝巢中,但绝大部分河马一出生就要经历生命中的首次潜水。虽然它立即就会习惯水中的环境,但它并不是两栖动物。它们在水中吮吸母乳,在水中躲避阳光,在水中嬉戏,在水中睡觉。河马群是以母河马和小河马为中心构成的,其中心部分是这一群妈妈们共同利用的“托儿所”。为了觅食或交尾而需要离开河马群的河马妈妈会把宝宝带到“托儿所”,暂时托付给其他妈妈照顾。担任保姆的河马妈妈会负责照看几个孩子直到它们的母亲归来。而河马宝宝们则和年龄相近的伙伴一起玩耍嬉戏,等待妈妈的回来。河马宝宝就这样在一群母亲中渐渐长大。只要河马宝宝还在河马群中,就不会遭到成年雄性河马的攻击。不过,雄性河马一旦性成熟,就必须离开所在群体。
同类厮杀
脱离河马群,雄性河马就被视为成年。理所当然,它就必须加入雄性河马们关于地盘的争斗。河马虽然看上去是很温顺的动物,但它们的争斗却是非常激烈的。有时尖利牙齿的攻击甚至会导致死亡。河马是长寿的野生动物,很多河马可以活到40岁以上。据说要完全成为一头成年雄河马要到20岁左右,而身体的发育成熟,雄性平均年龄是7岁,雌性是9岁左右。因此,年轻的河马们会受到已在河马群周边树立势力范围的雄河马的强烈攻击。这种时候,年轻的河马们往往就会逃进河马妈妈群里,让它们帮自己藏身,而河马妈妈们也决不会撇开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孩子。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河马就外出觅食了。它们离开水面来到河岸边,或者步行几千米寻找草地。河马也扮演着维护生态的角色,因为它们吃革的行为能够避免灌木丛中大火的蔓延。河马能够在几个小时内吞咽40千克草。而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它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如果说河马热爱同伴,那是因为它们有一种誓死保卫领土的本能。每一个河马族群中,雌河马和她们的孩子都由一头20岁左右的雄河马首领监管。一旦有竞争者前来挑衅,双方即进入临战状态。开战之后,双方会竭尽全力厮杀。这场野蛮的战斗很可能是致命的。河马之间展开厮杀,打得兴起时,就连附近的小河马也无暇理会,经常有小的河马被咬死踩死。
地平线上没有一丝微风,在热带的潮湿环境中,在日光的垂直照射下,一切生灵都昏昏欲睡。突然,湖面上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座座小山。两伙“巨人”出现了。它们渐渐靠近,又停住。打了个大大的呵欠后,开始用尾巴将粪便泼向四周,这是最初的警告。相距10米左右的两头雄河马开战在即。其中的一头河马觊觎着另一头身后的妻妾,要知道妻妾成群的河马可是年轻挑战者的首领,原本它们之间是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这头河马无疑越了界。现在,与水面持平的鼻孔、转向前方的耳朵和睁大的眼晴都预示着战争即将开始。对峙双方相距有一两米,它们面对面再次打起呵欠,并且晃动头部发出了最后的恫吓,双方都没有做出后退的动作。两头河马都张着血盆大口,其他河马则聚在周围,整个族群都站立起来。就差一步,战争一触即发。
像军刀般竖立、如剃刀般锋利的尖牙在咆哮声中紧扣在一起,互相冲撞和推挤。突然,强势的那一方脱身而出,在年轻挑战者的肋部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后者貌似有些狼狈,伤口的疼痛让它大声吼叫。但是它并没有被轻易击倒,它厚实的皮肤早已对这种创伤司空见惯,这个伤口将会很快愈合。然而,它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对手已经占据了上风。如果它不认输,战斗将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它能幸免于难的机会微乎其微。看来,逃命要紧!在胜利者的穷追不舍下,它奔向最近的避难所——一所“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河马妈妈保护着孩子,不让它们被突然性情大变的雄河马伤害。是的,这头正处于发情期的年轻河马已经过了需要被宠爱的年龄,但是这些极富母爱的雌河马仍然齐心协力地保护着弱者。另外,打了胜仗的河马首领也不再坚持,在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之后,也就不需要再穷追猛打了。
河马的防御武器就是牙齿。河马的下颌骨长有一对笔直而尖锐的切牙,与象牙如出一辙。切牙顶部弯曲,并具有斜断面。这副切牙在河马的一生中不断成长,雄河马的切牙最长能达到60厘米。河马在非洲是公认的高度危险动物,脾气暴躁。据说,如有动物刚巧站在河马返回水池的路上时,河马会在事前毫无警告下,张开它的血盆大口,用它长长的切牙把这不幸的动物咬成两截。作为战斗中的防御物,河马的切牙是令人生畏的武器,也是偷猎者觊觎的目标,许多河马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