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又契合市場的路径,它们就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爆发出惊人的成长力量。
8月4日,笔者和研究团队来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临港经济区,与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多位高管进行了深度交流。天津临港所面临的情况,心头的困惑和所作出的努力,是一个很典型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思考和实践自身转型的鲜活案例。
如今,一个很典型的趋势是,很多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完成了政府投融资、区域开发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之后,机体内自觉萌生出市场化的觉醒与努力,表达出了强烈的求变欲望,希望用企业化的行为盘活既有资产,走出去闯一闯,但路径还有待系统梳理,加上基因中的风险厌恶本质,面对全新的运营管理时代和市场机遇,仍然显得踌躇而迷茫。
转型胎动下的市场化探路
在近年来的调研中,笔者遇到不少处于这样境地的国企,我们有时会用“有政府价值,无企业价值”来形容它们,如果不思进取,不求革新,或者生不逢时,有心无力,很可能就沦为政府的一堆累赘,失去价值自生自灭。而如果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又契合市场的路径,它们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爆发出惊人的成长力量。
作为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建设运营平台,天津临港控股如今要思考的是,临港经济区的基础使命,也就是“精卫填海”的政治任务工作完成后,怎么从起步阶段跨越到起飞阶段?如何寻求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形成自身良性的造血功能,同时能够算好政治账和经济账这两笔账?
与很多政府性质的产业新区一样,天津临港一开始就是做一级市场,土地整理之后招来大企业卖给它们。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天津临港也必须介入到二级园区的开发当中,筑巢引凤,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吸引和培育中小企业身上。这一点,也是很多政府性园区平台所面对的共同趋势——由一个土地开发商转型为园区与产业运营商,这是新使命,新风口。但做二级园区的问题在于,招哪些企业,如何降低空置率,如何提升园区的产值和利用效率?这又是一个悬在它们头上的典型难题。
天津临港正在多方努力尝试,在整体思路上更注重产城融合,把精力更多专注在城市与园区运营上,除了做孵化器、二级园区以及社区商业来繁荣区域业态和生态之外,一个重点还在于打造金融板块,希望能够借金融撬动招商,帮助引资和园区服务,形成一种“产融结合”的状态,求得产业资本、土地资本和金融资本三合一。
在多次与外部的交流碰撞中,天津临港的高管团队共同表达出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外部的力量为自己把脉出招,“跳出临港看临港”,找到一条园区市场化的道路,一起合作探讨出一个政府融资平台转型的前行方向和顶层方案。
自身利益与区域发展的共赢
目前,天津临港控股市场化的主要方向是走产融结合的路子。笔者发现,天津临港控股之所以走这样一条路,是基于已有基础和现实考虑。
首先,产融结合大力助推了区域招商。金融机构可以为区域内的商业企业提供各项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使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发现临港经济区提供的商机。为驻区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是国内众多先进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方式,解决企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促使更多企业将业务转向临港经济区进行发展。
其次,这条路支撑了既定产融结合战略的落地。借力金融资本,对行业进行整合,是产融结合的显著优势。通过进入金融行业,临港控股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对既定战略中的业务实现延伸,以融促产。此外,以配套方式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是公司其他业务的有力补充,有利于拓展上下游渠道。临港控股依据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坚持“产业为本、区域为势、金融为器、创新为魂”的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开发企业最佳实践,产融結合成为临港控股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外,产融结合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同时控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产融结合,企业可从内部直接进行融资,节省了外部融资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另外,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信息支持和更多融资便利,促使一些相关费用不同程度地降低,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由于我国金融业牌照管理严格,金融机构牌照总体稀缺,而稀缺必然导致超额利润。因此,产融结合可有效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
借助产融结合,临港经济区金融市场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制度设计中,对金融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管制,从而导致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动力不足。产融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储蓄率偏高、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这一现象。因此,产融结合有利于区域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启示和反思
天津临港控股在多年区域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对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获取了大量资源,在此过程中,天津临港控股及其控股公司的业务能力与经验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临港控股的核心能力仍有待提高,造血能力不如人意,目前正处于还债高峰期,同时也面临着继续为区域开发建设的巨大融资压力。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天津临港控股由此明确了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然而,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地方投融资平台和产业经济发展带来诸如培育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率、创造协同价值以及公司治理效应等诸多效益,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波动、财务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泡沫经济等。地方投融资平台只有在基于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正视上述问题,借鉴相关的案例,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在笔者看来,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产业地产,当下,产业地产正在进入拼资源的时代,谁手中拥有最好的资源?当然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况且,产业园区这种公共服务产品的属性本身也适合由国企来提供。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投融资平台就要把产业地产的一切环节都抓在自己手里,怎么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资源来做好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崭新的带有很强技巧性的问题了。
实际上,地方投融资平台做产业地产最重要的在于搭建平台、铺设渠道、建立规则,然而让专业的社会力量进入,一起把这个蛋糕做大做漂亮,这才是真正导向成功共赢的技巧。
天津临港控股的种种努力不可谓不务实,但一种游戏法则的顶层设计可能才是更为急迫的。怎么把蛋糕重新划分,怎么找到业务核心,怎么算总账,都关乎整个转型的成败。
更大范围来看,未来转型后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在自身造血能力与政府财政补贴之间要有个合理的平衡点。目前业务仅限于基础设施代建业务的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较难。而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开发、自来水销售、供暖、天然气销售等带有经营性业务性质的城投公司,自身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通过政府的引导,以及加强自身的规范运作,可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但是对盈利能力较弱的公用事业类的业务还需要政府在财政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
(作者单位:协信产业研究院)
8月4日,笔者和研究团队来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临港经济区,与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多位高管进行了深度交流。天津临港所面临的情况,心头的困惑和所作出的努力,是一个很典型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思考和实践自身转型的鲜活案例。
如今,一个很典型的趋势是,很多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完成了政府投融资、区域开发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之后,机体内自觉萌生出市场化的觉醒与努力,表达出了强烈的求变欲望,希望用企业化的行为盘活既有资产,走出去闯一闯,但路径还有待系统梳理,加上基因中的风险厌恶本质,面对全新的运营管理时代和市场机遇,仍然显得踌躇而迷茫。
转型胎动下的市场化探路
在近年来的调研中,笔者遇到不少处于这样境地的国企,我们有时会用“有政府价值,无企业价值”来形容它们,如果不思进取,不求革新,或者生不逢时,有心无力,很可能就沦为政府的一堆累赘,失去价值自生自灭。而如果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又契合市场的路径,它们很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爆发出惊人的成长力量。
作为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建设运营平台,天津临港控股如今要思考的是,临港经济区的基础使命,也就是“精卫填海”的政治任务工作完成后,怎么从起步阶段跨越到起飞阶段?如何寻求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形成自身良性的造血功能,同时能够算好政治账和经济账这两笔账?
与很多政府性质的产业新区一样,天津临港一开始就是做一级市场,土地整理之后招来大企业卖给它们。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天津临港也必须介入到二级园区的开发当中,筑巢引凤,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吸引和培育中小企业身上。这一点,也是很多政府性园区平台所面对的共同趋势——由一个土地开发商转型为园区与产业运营商,这是新使命,新风口。但做二级园区的问题在于,招哪些企业,如何降低空置率,如何提升园区的产值和利用效率?这又是一个悬在它们头上的典型难题。
天津临港正在多方努力尝试,在整体思路上更注重产城融合,把精力更多专注在城市与园区运营上,除了做孵化器、二级园区以及社区商业来繁荣区域业态和生态之外,一个重点还在于打造金融板块,希望能够借金融撬动招商,帮助引资和园区服务,形成一种“产融结合”的状态,求得产业资本、土地资本和金融资本三合一。
在多次与外部的交流碰撞中,天津临港的高管团队共同表达出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外部的力量为自己把脉出招,“跳出临港看临港”,找到一条园区市场化的道路,一起合作探讨出一个政府融资平台转型的前行方向和顶层方案。
自身利益与区域发展的共赢
目前,天津临港控股市场化的主要方向是走产融结合的路子。笔者发现,天津临港控股之所以走这样一条路,是基于已有基础和现实考虑。
首先,产融结合大力助推了区域招商。金融机构可以为区域内的商业企业提供各项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使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发现临港经济区提供的商机。为驻区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是国内众多先进经济开发区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方式,解决企业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促使更多企业将业务转向临港经济区进行发展。
其次,这条路支撑了既定产融结合战略的落地。借力金融资本,对行业进行整合,是产融结合的显著优势。通过进入金融行业,临港控股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对既定战略中的业务实现延伸,以融促产。此外,以配套方式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是公司其他业务的有力补充,有利于拓展上下游渠道。临港控股依据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坚持“产业为本、区域为势、金融为器、创新为魂”的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开发企业最佳实践,产融結合成为临港控股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外,产融结合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同时控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产融结合,企业可从内部直接进行融资,节省了外部融资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另外,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信息支持和更多融资便利,促使一些相关费用不同程度地降低,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由于我国金融业牌照管理严格,金融机构牌照总体稀缺,而稀缺必然导致超额利润。因此,产融结合可有效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
借助产融结合,临港经济区金融市场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在制度设计中,对金融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管制,从而导致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动力不足。产融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储蓄率偏高、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这一现象。因此,产融结合有利于区域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启示和反思
天津临港控股在多年区域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对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获取了大量资源,在此过程中,天津临港控股及其控股公司的业务能力与经验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临港控股的核心能力仍有待提高,造血能力不如人意,目前正处于还债高峰期,同时也面临着继续为区域开发建设的巨大融资压力。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天津临港控股由此明确了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然而,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地方投融资平台和产业经济发展带来诸如培育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率、创造协同价值以及公司治理效应等诸多效益,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包括金融产品价格波动、财务风险、公司治理风险、泡沫经济等。地方投融资平台只有在基于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正视上述问题,借鉴相关的案例,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在笔者看来,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产业地产,当下,产业地产正在进入拼资源的时代,谁手中拥有最好的资源?当然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况且,产业园区这种公共服务产品的属性本身也适合由国企来提供。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投融资平台就要把产业地产的一切环节都抓在自己手里,怎么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资源来做好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崭新的带有很强技巧性的问题了。
实际上,地方投融资平台做产业地产最重要的在于搭建平台、铺设渠道、建立规则,然而让专业的社会力量进入,一起把这个蛋糕做大做漂亮,这才是真正导向成功共赢的技巧。
天津临港控股的种种努力不可谓不务实,但一种游戏法则的顶层设计可能才是更为急迫的。怎么把蛋糕重新划分,怎么找到业务核心,怎么算总账,都关乎整个转型的成败。
更大范围来看,未来转型后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在自身造血能力与政府财政补贴之间要有个合理的平衡点。目前业务仅限于基础设施代建业务的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较难。而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开发、自来水销售、供暖、天然气销售等带有经营性业务性质的城投公司,自身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通过政府的引导,以及加强自身的规范运作,可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但是对盈利能力较弱的公用事业类的业务还需要政府在财政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
(作者单位:协信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