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了,学校就办好了”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一所好学校,就是群众的口碑,群众满意了,学校就办好了。”
  从1986年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张增印在延安市洛川县石头镇最偏远的两所农村小学任教已经35年了。多年来,他思考最多的是怎样能把家乡的学校办好,如何用满腔的教育情怀实现乡村教育振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当时,张增印的学校有26亩校农基地,种的全是玉米,因为他家里有拖拉机,因此在担任后勤主任的同时,张增印又多了一个头衔——学校的生产队长,要管好这个“聚宝盆”。1995年9月,在那个喜获丰收的季节,却给张增印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雨季即将来临,正当他带着全校师生热火朝天地抢收玉米的时候,爱人突然告诉他女儿生病了,望着阴霾的天空,他只能忍痛说:“现在很忙,明天吧!”直到第二天早上带孩子到医院才发现孩子得了肺炎。每每想到女儿,张增印内心都无比愧疚,他对得起全校的孩子,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女儿。
  2001年上级聘用他到镇里的另一所村小担任校长,他带领团队努力工作,使该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六年位居全镇前列。“我认为一所好学校,就是群众的口碑,群众满意了,学校就办好了。如何能让群众满意?无非就是我的孩子在学校安全吗?我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好吗?最关键的是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高吗?”张增印说。于是,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就成了张增印追求的目标。
  2009年,张增印家乡的小学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生源流失严重,仅剩50多名学生。为了尽快改变学校的面貌,上级组织将他调回这所学校,负责学校的工作。一到任,他就到村里挨家挨户走访,向家长、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家长们说:“你调回来了,我们信任你,你说怎样做,我们都支持你。”
  “有了群众做后盾,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不怕。”张增印说。随后他组织召开家长会、村民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村教育发展协会,为下一步学校科学有序发展作准备,协助解决学校发展遇到的各种难题。2014年7月,村上和学校发起了“集聚正能量 共铸教育梦”的行动,一场群众办学的序幕拉开了。村干部、党员主动带头为改善办学条件捐款,村民们也慷慨解囊,第一次就募捐资金28.5万元。随后,村上在外工作人员、企业爱心人士等纷纷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献爱心,累计募捐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看到群众这么高的办学热情,看到家长们对我的信任,看到校园里几十名孩子稚嫩、渴望求知的眼神,我很感动。这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办好这所学校的信心和决心。”张增印说。
  随后,他立即组织校领导班子结合校情研究制订了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聘请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的老师,优化教师队伍。短短几年间,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毕业学生连年升入重点初中。
  梧桐花开,凤凰自来。流失的生源又回来了,周边村子的孩子也来了。如今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家长张宏斌、张金明领着孩子说:“咱村学校条件好了,教学质量高了,娃娃们回到村里上学,我们家长也放心啦,再也不会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而发愁,到处奔波了!”家长的这些话仿佛天籁之音給张增印内心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近几年,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来学校调研,协调项目资金,谋划学校发展。2020年延安市智慧互动课堂启动现场会在洛川县石头镇吴家庄完全小学召开,同时在“两级验收”时,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为学校新建了教学楼、教师周转房、餐厅、塑胶运动场、水厕、浴室等。如今学校已经成为延安市的一所农村示范小学。学校的做法被洛川电视台、延安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三秦都市报》、《教师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张增印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期间,学院领导把学校的办学模式作为乡村教育发展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对张增印来说,这是莫大的鼓舞。
  张增印用一份热爱与一份责任谱写人民教师的严谨笃学,用一份脚踏实地守护着自己的乡村教育梦,同时也守护着孩子们的上学梦。
  刘昕整理
其他文献
自“课堂革命·陕西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延安市教育系统坚持用延安精神统领“课堂革命”工作,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三个课堂”建设工作。  坚持守正创新,做优做精“第一课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進、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加强“第一课堂”建设。一是强
期刊
“三个课堂”首次将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场域,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指明了“陕西路径”。  一、认识和体会  首先,“三个课堂”构建了全面育人的新生态。通过打造“三个课堂”,构建起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外教育环环相扣的完整育人链条,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知识提供者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共同构成立德树人“大课堂”,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期刊
“乡村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点亮大山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们拥有梦想,去看外面的世界,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我们生活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丽。”  2010年,杜金旦回到家乡宝鸡市陈仓区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先后在凤阁岭镇建河小学、凤阁岭镇中心小学、新街镇菜园小学任教。  建河小学所在的凤阁岭镇建河村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这里渭河水贯穿大山,奔流向东。层层叠叠的大山望不到边,山脚下分布着小小的村落。学校有13
期刊
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有教无类,呵护如宝,有爱无碍,让残缺在掌心开花。党红妮老师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这些特殊的孩子,驱散他们生命中的阴霾!  1999年,党红妮通过遴选由普通学校进入商洛市聋哑学校任教。初入特教学校,校领导便安排她带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为加强手语学习,她把手语书带回家,还时不时和自己刚满一周岁牙牙学语的儿子比比划划。家人却跟她急了:这样的语言环境,会给正常学说话的
期刊
“爱岗就是爱党,爱岗就是爱国,爱岗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就是热爱我们的陕西。”  一个人认真做一两件事容易,难的是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一个人干工作坚持一两天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呼秀珍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年过七旬依然忙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她也被师生称为“永不退休的雷锋”。  呼秀珍是咸阳道北中学的一名教师,1965年高中毕业的她,至今已在教育园地度过了56个春秋。  1999年,咸阳市
期刊
真正的人师,他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  在西安市黄河中学,年过花甲依然担任班主任的马骏,每年授课量达800课时以上。这位深耕一线的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呢?教师的修炼之“道”使然:1977年,马骏知青下乡,担任民办小学教师。1983年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中学教育岗位上工作了40年。马骏要求自己要有一种大师的追求。  要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好老师,马骏
期刊
“用心做人,静心做事,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让学生拥抱成长的多彩与快乐,办一所学生喜爱、教师幸福、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学校。”  “回顾27年的教育生涯,处处充满着艰辛与不易,我当过傻子,吃过亏,做过疯子,在执着中前行,我成长、我快乐、我幸福。”如今已是渭南小学校长的郗莉回首自己的从教之路感慨良多,那份对于教育的初心支撑着她一直勇往直前,那份永不服输的信念让这位女校长多了几分果敢与韧劲。  
期刊
“我选择,我幸福;我坚守,我无悔!我的青春留在茫茫大山中,留在清贫的讲台上。这是一代中师生的时代芳华,这是值得我永远坚守的教育初心。”  汉中洋县是东方宝石朱鹮的故乡,有被称为秦岭秘境的生态环境。这里万亩花海香,人鸟共家园,但因山高路远导致的教育落后却是当地的现实。  1996年,毕业于城固师范的邓爱华被分配到洋县溢水镇花园乡完全小学。一排低矮的平房,一根摇摇欲坠的旗杆,一面斑驳的木头黑板,七个老
期刊
常常听说,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福,我就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生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这也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我要用心去做,做一个好老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  23年前,我从渭南师专毕业,带着对三尺讲台的热望,我选择了回家乡任教。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了最偏远的农村,离县城一百多里路,学校条件很差,全校只有三个教学班11名老师,我是唯一一个女老师。现实中的工作与理想中的那一份职业相差很远,但我却如愿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为祖国贫困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愿意!”  一个人一生总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回忆,对于青年教师赵静来说,美丽苍凉的大凉山便是其中之一 ,那些笑着和恶劣环境抗争的彝族孩子们是她最深的牵挂。“我永远记得5月的阳光里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内心的震动,永远记得他们送我离开时情不自禁流下的泪水。”赵静回忆起在大凉山的日子说道。  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作为北大教育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