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别册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 鉴
  红薯窖是贮藏红薯的地方,在院子里靠近角落处划一个十字,开挖。有时我想,人能不能听到大地的心跳,就像古人,在地下埋上一面鼓,侧耳倾听,就能听见远处传来金戈铁马的回声。大地上万物蓬勃,大地应该是一个具有更大生命的事物,作为隐形存在,大地能听懂天籁及万物之语,哪一只飞鸟死在迁徙的航道,哪一个孩子循着母亲的呼唤找到家门。
  只是大地沉默,在更大的沉默中蓄积着力量。你不能僭越或者怀疑,每一次灾难来临都有其发生的缘由与因果。
  我们信,生活在村庄里的我们是一茬茬弱不禁风的草民,所以会爱惜草木与谷物,所以敬畏大地与神明。挖到多深了?母亲在上面喊。直起腰,身上肯定是一层层的泥土。我说,就快好了,贴着土壁,似乎能听见水流的声音。母亲点燃一炷香,母亲和村庄里所有的母亲一样信奉土地。土地爷爷、土地奶奶端坐在村口的破庙里,这么多年不因村庄贫瘠而有半点差池,掌管着村庄里的鸡鸭牛羊,掌管着大地上的庄稼,也掌管着我们——作为草民的生生死死。
  红薯窖挖好,像一个中空的人字,人从撇的那一笔爬上爬下,红薯就放在撇和捺的两端。大地上,秋色泼墨般催熟了高粱、大豆和玉米,每一株红薯都像一个小小的乳房。蜿蜒的茎蔓是绿衣裳,母亲用镰刀收割,晾晒在树上、墙上,留作猪羊过冬的食物。红薯呢,一部分略带伤痕的、小的,先用来食用,人吃,猪也吃。以至于过了很多年我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习惯:但凡好吃的、喜欢吃的东西总是放在最后。先苦后甜嘛,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乡村教条,让我们潜移默化传承了下来。一部分在初冬的清晨淘洗,运到卧龙村加工成红薯渣,回来过滤成淀粉,等到冬至前后由黑叔的粉条加工作坊做成粉条,青展展挂满老河滩,像是一片片青鸟的羽毛。
  最重要的那部分,作为我们越冬的食粮被放进红薯窖。我喜欢冬日的红薯窖,掀开盖冒出腾腾的热气,好像地心里埋着一口大铁锅,岩浆是加热的燃料,人钻进红薯窖就像重返子宫的婴孩。那一刻,天地宁静,偶尔能听见一两声缥缈的鸡鸣,待母亲唤时,才知道在红薯窖里睡了一觉。
  红薯窖应该起源于井,或许是生活在村庄里的先民凿井取水,挖了很多天也没能找到水脉,不得已放弃时却发现前几日留在井下的饭菜竟还保存完好,一点也没变色变味。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并不比一口水井所带来的价值逊色。
  再早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复合生产工具诸如流星索、石矛和弓箭的普遍使用,狩猎经济进入旺盛阶段,促使人类去寻求久藏猎获物的方法。这从山顶洞遗址的分层便能一眼看明白。从洞口进去有上中下三室。上室面积南北宽约八米,东西长约十二米,等同于现在的中小户型面积,留有火塘遗迹,相当于厨房;中室遗留三个头骨和其他残骨,大概是卧室;下室则没有人类遗骨,而有许多动物化石,更有窖穴,比上层低温,又能保持恒温,是理想的肉类贮藏室。
  仔细想来,竟有些让人灰心丧气,原来我们的生活竟然还不如几万年前的祖先。村子里一年很少有肉吃,即使有我们也没有换肉的钱,所以只能眼巴巴盼着逢年过节,才能从屠夫胡三那里割点肉打打牙祭。粮食呢,公粮不能不交,他们称之为皇粮,皇有粮吃,谁还能顾得上民?勒紧裤腰带还是有那么长长一段青黄不接的时光。这时红薯当家,红薯粥,红薯窝头,我三姐还发明了炒红薯丝,与酸辣土豆丝一个做法。
  夏天的红薯窖是一个秘境。我说了,我喜欢红薯窖的安静,一个人待在里面,倾听潜流的水声,浪花时隐时现,在路过一块润滑的卵石时水花四溅,没有游鱼,也没有繁花绿树,只有若隐若现的微光照亮流水的前方。这时红薯已经很少了,偶尔会有一只青蛙或者一条蛇抖落身上的泥土,睁开眼,才知道已是夏天。人若能像它们一样冬眠多好,就可以躲过那么多贫穷的岁月。
  红薯窖也是一个暗黑之地。母亲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一手,告诉我打开红薯窖时要点燃一盏煤油灯,系在绳上放进去,如果拉上来灯还亮着,下去就没问题;如果灯灭了,那么则需要把盖子掀开通一上午风才可以下去。我不解,但我遵守母亲的下红薯窖守则,就像现在,每当我遇见不能解释的问题,从不无理咬三分,不纠结,我会在书里找,毕竟沿途走来那么多思想的斗士与先哲,他们所遵从的大地秩序无须再做更多诠释。
  猛子则没那么幸运,猛子和我一样的年纪,也喜欢往大地深处躲藏。捉迷藏,五六个孩子寻找了很久没有猛子的影子,天就黑了,人们手持灯盏四处寻找,最后在猛子爷爷家的红薯窖旁发现一只鞋子,让人下去,猛子婴孩般蜷缩在红薯窖里,眼睛闭着。这是一条到达另一个世界的通道,除了忧伤、遗憾,我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向往,沉睡或醒来,只不过是两个世界的分水岭,一厘米之外,生死两重天。
  由此看来,我们村的生活质量可见一斑,只能以一眼通向地下的洞口贮藏保鲜越冬的食粮与菜蔬。过年时,母亲嘱我把藕节、芹菜、生姜放进红薯窖,和红薯一起冬眠。不知红薯是否也做了一个千年莲开的梦,地脉深处的水声漫上来,漫上来,没过寂静的光阴,就看见青碧的荷叶了,就听见夏日的风声了,就和胡萝卜辣萝卜紧紧拥抱在一起,顺着流水的方向,逐水而去。
  古人冷藏,除了山顶洞人的天然冷库,我们村的红薯窖,还有藏冰的方式可以略作一叙。“井非冰而不能全其净,冰非井而不能应其时”,这是唐代史宏《冰井赋》中的话。为了夏天祛暑和制备冷饮凉食,历代王室必设藏冰机构,并有专人处理相关事务。隋唐之际,是藏冰发扬光大的时代,不止王公贵族,富有的市民也有了这种追求。《隋炀帝迷楼》有这样一个故事,说隋炀帝杨广有一次吃了方士进贡的大丹丸,一时急火攻心,饮下上百杯凉水也不能止渴。御医怕了,赶紧开方调治,并在寝宫放了两个大冰盘,让杨广看着,望“冰”止渴。后宫的妃子们开始乱套,为了引诱皇上争相买冰为盘,结果“京师冰为之踊贵,藏冰之家借获千金”。
  冰鑒,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放食物的容器,大概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有陶制、青铜制。内壁挂锡,箱底有小孔,暑热来临,可将冰鉴上面的活板取下,并将新鲜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西瓜,把西瓜放进我家的红薯窖,第二天取出来沙甜、冰爽,绝不亚于冰鉴的功效。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那么以冰为鉴呢,我看见的是富者的奢靡与浮华;以我们村的红薯窖鉴,我看见命途多舛的乡亲一步步挣扎走到现在。
  村庄能否永在让我陷入了疑惑,只剩下远年的一眼红薯窖,直通大地深处。
  黄金时代的烤肉图谱
  无论如何,母亲也不能阻止我对那条小河的依恋。日光清冽,偶尔会有一架飞机掠过头顶,轰的一声,屁股后头留下一条长长的烟雾。我好像从未关心过这些,一个人的时日有限,窗外的世界如何美轮美奂也与我无关。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我昨日在老河滩上打的围堰。这是一种近乎原始的捕鱼方法,找一片清浅的河滩,形状像东北的水泡子,蓬生的杂草,有一条窄窄的颈项连接河水,鱼们不知危险,以为是一座世外桃源,野草是茂密的丛林,杂花生树,在浅水滩里游动的蝌蚪是它们的伙伴,可以追逐嬉戏。危险到来,我紧张移动的身影对它们来说等同于末日来临。双脚翻起惊天的波涛,双手像一架凶猛的推土机,很快堵住了鱼们的去路。
  这是童年的一个小小阴谋,我用几十分钟的时间捕获了那些可怜的鱼儿。它们穿在柳条上,像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上帝啊,原谅这个孩子,他还不知道什么是恶。
  我吃鱼的方法无非是烤,把弄湿的衣服脱下来,挂在树杈上晾干。随处捡来一些枯草树枝,点燃,把鱼穿在小棍上,快速翻动,很快老河滩上就飘起一缕缕烤鱼的香味儿,与一股缠绕的风混在一起,弥漫在无知无觉的童年。
  人类也有童年,蒙昧时代,雷电或腐草引起的一场大火,吞噬了整片森林,那些惊慌的鸟类与兽群,常常无处躲藏,以至于被发现时,早变成了一具烤肉的尸体。这是自然带来的启迪,当原始人尝试着接近那些烧焦的野兽时,胃口大开,也代表着人类茹毛饮血时代的结束。有时我想,那应该是一段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物竞天择,人们以最为本真的心态面对世界与生活,河水没有被化工厂污染,兽类没有被激素饲养,瓜果没有施用化肥农药,人心没有被金钱与物质蒙蔽,坚固的山洞里,有着最初的分工,男人出去狩猎捕鱼,女人负责采摘草木的果实,孩子们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只要跳出母亲的怀抱,就可以无限接近大地与天空。
  并非美化,蒙昧与现代文明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一片叶子下安眠,与躲在云层之中的梦魇不可同日而语。需要回来,我只是在寻找一串烤肉的路上发现了生活的旁枝末叶,中国可考的烤肉史,大致起源于元谋人时期,后来在北京人遗址上也有明确的发现。在这两个遗址上,都有炭屑与灰烬,有的成堆,有的分层,多的地方厚度达到六米。这些遗址,充分说明了最初的烹调师有烧烤和膨爆(把植物种子放在炭火上爆米花来吃)手段。
  时间在推移,时间像是巨大的洪流将人类与世间万物涌动,并最终决出巨大的分水岭。那些单纯的兽与草木,固守精神的同时也发展成人类源源不断的食物;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原始人,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有了更好的狩猎与耕种技巧,即随着复合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在新石器时代催生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制陶业的形成。
  《弹歌》是《古诗源》中的一首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短短的八个字记述了上古时代的狩猎场景。断竹,身穿兽皮的原始工匠,把竹子砍下来,把最柔韧的部位破竹成片。续竹,用坚韧的兽皮割制的细绳做成弓弦。飞土,用烧制的坚硬的泥丸作为子弹。逐宍,在莽林中穿梭、追逐野兽的踪迹。还有一种方法,用棕绳拴系的石块,在猎物奔跑时奋力甩出,以缠住猎物的腿脚,达到捕猎的目的。
  好了,美好的时光开启,我们的祖先用智慧与汗水开始享用最古老的烧烤。或切片石烹,用燃烧的烈火把石头烧红,把生肉放在石头上。用坚硬的树枝穿肉成串,或者干脆来一次烤全羊,烤乳猪,一脉承继,使得烧烤之法到现在还在坊间流行。
  我开始有些怀疑,所谓的发展究竟带给了我们村什么好处。鸡鸭成群,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无二,鸡蛋呀鸭蛋呀,很少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往往提到集市上换成钱,用以维持日常。牛羊也有,作为耕种的骨干力量谁舍得杀一头牛呢,时间长了就成了家中的一分子。默默陪伴沉重的光阴。即使羊,我们也没那么豪气杀了做成串烤肉吃,只能到了临近春节,煮成一锅羊肉汤,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时间一转眼到了汉晋,那时的烤肉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且在工艺上已经炉火纯青。在山东诸城前凉台村发现的一方庖厨画像石上,刻画有一组完整的烤肉串人物图谱。烤肉串者计有四人:一个人串肉,将肥肉瘦肉相间穿在签子上;一个人在炉子前烤肉,不时翻动,炉子上放着几串,另一只手扇扇子鼓风;另外两个人跪立炉前,等候已经开始散发出香味儿的肉串。
  关羽刮骨疗毒时,大概也是这样的待遇。“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割炙引酒,谈笑间一串烤肉化解了肉体的疼痛,成就了一段英雄美名。
  不知何时起,小县城里开始流行烤串,我想许是日子不再像我们以前那么煎熬了,人们对吃的欲望也大大增强。方形的烤箱里木炭明明灭灭,一个新疆打扮的中年人一边用卷舌音招呼着来来往往的顾客,一边猛扇手中的蒲扇,烟熏火燎中一串串肉串上桌,男人、女人、孩子,人各一把签子吃得满嘴流油。旁边的串签女子在努力对付着羊身上的每一处细节:羊板筋、羊蹄子、羊腰子、羊骨髓、羊排骨、羊耳朵……一张四方桌,一箱青岛啤酒,一个铁盘子,将羊身上的部件一一解剖,风卷残云间,把一只温良的羊命送回作为牧羊者的上帝身旁。那些羊們,想是得了主的真传,以悲悯遥看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
  我吃烤串不多,对烤串的研究不够真实,只能凭空想象作为一位铁杆串迷的心思——相对于车子房子以及亲人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或许只有一把烤串能掩饰心中的疑惑,或许只有饮下杯中酒才能找到活着的感觉。   我非素食主义的拥趸,但多年的乡村生活已使口腹之欲大大消减。相比,我更喜欢泥土里生长出来的菜蔬,青灵灵的叶子上还有朝露的光芒,由一位熟悉的乡亲运到街市上,菜根上的泥土也是新鲜的,就像乡邻质朴的面孔。他们、它们不善于表达,以乡土本身的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
  或许,作为黄金时代的烤肉已经不复存在,挂羊头卖狗肉者屡见不鲜,鸭肉或者猪肉,添加羊肉香精,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这是一个嬗变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厚黑学用以对待他人。
  我还是想起了旧年的老河滩,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年风一样奔跑,树枝上的衣服晾干,在吃下几条短命的小鱼后躺在草地上。风过耳,是一缕记忆的香。
  六指豆腐
  黑驴咯噔咯噔地走着,眼前蒙了一块黑布。黑驴看不见自己的方向,有时方向只存在于心中。不知道多长時间了,杨二哥家的煤油灯只剩下一豆摇曳的灯火,在黑暗中散发出一种暖,弥散在老屋的每一个角落。磨盘呼噜噜响,像夜色中一位沉睡的巨人。这时,村子里的人都睡了,唯独村后的这座豆腐坊,睁开一豆灯火的眼,看巨人躺在大地上酣眠。
  不用翻墙,我家的老屋和杨二哥家的老屋只隔着一堵墙,墙上有一个洞,我侧身而过,就来到杨二哥家的豆腐坊。该如何形容这样一种气息——睡在襁褓中的婴孩睁开眼就去寻找母亲的乳房,小手抓着,小嘴嚅动,整个身体都充满了力量,目标是一枚鲜艳的红枣一样的乳头。或者,是五月麦熟的气息,一波一波的热浪在麦田中起伏,就看见丰腴的日子,就看见热气腾腾的馒头。
  豆腐坊自有豆腐坊的气息,杨二哥把黑驴卸下来,牵进驴棚,丢进槽里一捆草,撒一把黑豆、麦麸。这时的驴是一头自由的驴,吃饱了看天,看累了睡觉,睡醒了在地上打一个滚,甩一个响鼻。意思是日子还算凑合,没有什么值得抱怨。杨二哥六指,是一次在给队里铡草时一不小心切断了四根手指,回家让母亲撒上一把草木灰,留下了一个六指的绰号。别人叫,我不叫,我安安静静坐在杨二哥的草铺地(北方农村用稻草玉米秆麦秸豆秸做的一种床铺,冬天御寒取暖)上,翻看杨二哥的画册。说是画册,其实就是画的小人儿,有龇牙咧嘴的汉奸头子,有歪戴帽子的国民党军官,还有一个素面女子。
  磨碎的豆沫,被杨二哥放进一块棉纱布,房梁上挂着一架十字拐,一端吊上一个角,杨二哥拿起一对夹棒,夹上纱包用力挤压,压榨出鲜嫩的豆汁。此时的杨二哥光着膀子,一用劲儿胸肌腹肌背肌肱二头肌全都鼓了起来,我就停下翻看手中的画册,咬着牙使闷劲儿。
  我上初中时,做过一道题:上述豆腐制作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豆腐花制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过程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我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物理”“卤水点豆腐”,哪知道卷子发下来化学老师给打了一个大红叉,且用红笔修改为“过滤”。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明明看着杨二哥在沸腾的锅里加上那么一点盐卤,搅拌,冷却,盛放在木制的托盘里,就成了乳白鲜嫩的豆腐。
  深秋,老河滩上的雾正浓,一团引着一团、一团拥着一团向河滩上滚,向村子里涌。一声喊:豆腐——来——,划破寂静的天空,是杨二哥骑着自行车,开始走村串巷。
  我熟知豆腐制作的每一个流程,闭上眼,从那头蒙着眼的黑驴开始,时间滴答、滴答,在昏暗的老屋里走动。上包,杨二哥额头、脖颈子上的青筋暴露,将浓浓的豆浆挤压出来。到了夜暮时分,开始在铁锅里熬煮。那粒粒黄豆是皇天后土的结晶,日月更迭中过滤成金子的色泽,饱满,真诚,经由一双缺损手指的手,筛选,进入按部就班的制作流程。
  日子忙碌而真实,杨大娘坐在蒲草团上纺棉。就是那么简洁,就是那么简陋,杨二哥多年来一直和杨大娘相依为伴,度过那么多简洁的时光。豆腐坊里的灯光暗了,夜色沉沉像一团化不开的浓墨,将村庄点染成一帧静物画。灶膛里的火光渐熄,偶尔还有一截未燃透的木柴发出爆裂的声音。沿着这爆裂声,一缕悠扬的二胡声依附着夜的身影在村庄响起。
  杨二哥拉二胡全凭自学,在琴弦上抹上松香,紧一紧弓弦上的马尾,双眼一闭,指尖抚移——“哽”的一声,乡村小夜曲开始。舒缓时仿若村前的流水,走过春,流过夏,载浮起秋天的片片落叶;激昂时如大地上奔跑的野马,于无声处听惊雷,炸开沉闷的岁月,电光火石间露出村庄坚硬的骨骼;悲伤时,你能看见杨二哥眼角渗出的泪水,时间长长,岁月长长,母亲在嘤嘤的纺棉声中老去,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琴声戛然而止,杨二哥的豆腐已凝成光阴沉淀的白。
  想想,我们村吃豆腐还是有点奢侈,若非家里来了亲戚很少有人切几块杨二哥家的豆腐炖菜。二哥和村里几个年轻人在村东烧窑,制作陶盆,每逢装窑的日子就喊来各家的男女老少,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窑场上支了一口大黑锅,白菜,猪肉,粉条,最重要的是买了杨二哥一整块豆腐。铁铲在大锅里搅动,火焰在灶坑里熊熊,装完窑,一桶水从头到脚浇下来,打了一个激灵,开伙,吃饭。我会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直到蹦了两下,确认再也咽不下去作罢。
  既然说豆腐,就不能不说到刘安。这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封王,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谶语,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厉王之子,才思敏捷,阅遍天下文章,同时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竟然搬来屈原的《离骚》做了一番头头是道的评价,相较于现在很多各种研讨会评论家不知高出了多少。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刘皇兄将鸡蛋去汁,用艾草燃烧取其热气,让蛋壳浮升,可谓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若非后来炼丹制药,怕是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科技先行者。
  山是好的,泉水是清的,刘大哥此时想必已然觉得有些仙风道骨了,站在一方青岩之上,指挥着各方招纳而来的方术之士:“劳烦各位仙家,八公山将是我得道成仙之地,待我羽化之日,我的封疆臣民都会留给众位;若不然,哼哼,你懂的。”一句话千人噤声,石釜里的豆浆热气腾腾,蒸汽混着山岚,真有点仙气飘飘的意思。有人或许看出端倪,或者真想待刘大哥成了仙人之后得到封土子民,建议加上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一块石膏,投入锅里。这一投不要紧,丹药没成,中国食谱却从此添上豆腐家族,煎豆腐炖豆腐小葱豆腐麻婆豆腐酸辣豆腐臭豆腐豆腐干豆浆豆腐皮腐乳豆腐丸子豆腐丝……   喜食豆腐者众,苏轼“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甚蜜酒”,朱熹“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窃喜或叹惋间,终是忍不住把一块豆腐夹进嘴里。我以为最为全面描述豆腐的还是元代的郑允端:“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英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磨浆、蒸煮以及豆腐初成之时的形色味神都一一记述下来,香逾石髓,我找不到能比这个更为恰当的形容。
  琴声断,杨二哥临走时孑然一身,没过几日,母亲也追随而去。只留下村后的一座老屋,以及在风中翻卷的画册,那画册也有我童年的痕迹,留白处,是一块回甘的老豆腐,在齿颊绵延。
  等一等,笊篱在喊你
  二娘家在前,我家在后,都住在一条胡同口,有人问我,你有几个娘。我说,两个,娘和二娘。二娘一个人过活,二大爷年轻的时候被拉了壮丁,站错队,后来就再也没回来,听说埋在东北的大山里。
  半中午就听见锅灶响,半中午馋虫儿就从肚子里面往外钻,快要钻出腔子、喉咙的节点,二娘在前院喊,让我去端面魚儿汤。二娘做的面鱼儿汤真香。青碧的是菠菜,细碎的是葱花,黄白相间的是鸡蛋花儿,游来游去是炸得焦黄的面鱼儿。
  二娘炸面鱼儿,笊篱是不离手的工具。在村庄,笊篱一年使不上几回,除了逢年过节,祭拜祖先,祭祀天地,就是隔段时间焅油的时候。吃油,豆油、棉油、花生油,从葛庙集上的榨油作坊回来,一股脑儿咕咚咕咚倒进铁锅里。火在下面烧,二娘在案板上忙活,葱花剁碎,拌上切碎的青萝卜,炸丸子。把撒了盐的面剂子擀成薄片,撒上芝麻,切成花刀,是炸焦叶儿。最后才是炸面鱼儿,葱花佐料盐,打上两个鸡蛋,抓在手里往外挤,一挤一条面鱼儿,在沸腾的油锅里游来游去。
  这时候笊篱适时登场。一把柳编的笊篱挂在屋檐下,也许沉默了太久,也许因为乡间的日子太过瘠薄,在铁锅里游刃有余。我们村的笊篱,编得最好的当属大成哥,老河滩上割来的杞柳条,剥皮,晾干,洇湿,一插一折,一横一竖,柄是柄,眼是眼,对着夜晚的天空,能网住天上的牛郎织女。二娘手中的笊篱,打捞的是孤独的烟火日月,能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孱弱的乡间女子,也曾满心憧憬,也曾恍惚听见笃笃的叩门声醒来,不过是黄粱一梦。
  我有时会面对这些旧时的器物发呆,一件事物的生成有其原因、时间、背景和地点,使用这些器物的人才是命运的主角。那么二娘呢,是不是在二大爷走后匆匆去大成哥家拿回了一把笊篱。她需要等待,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哪怕一针一线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只有这样,她才能在风雪夜中点燃摇曳的灯盏,照亮夜归人回家的路。
  笊篱不懂,笊篱的生成有其浅层次的原因,用竹篾、柳条或者坚韧的铁丝编成,相当于乡间女子突然增长的手臂,形同漏勺,用来捞取食物:饺子,面条、二娘家的面鱼儿。一旦使用过后,再次挂上寂寞的山墙。而我在追溯,逆着时光的河流一件件打捞,或许它们并不像当下的器具那么美观、精致,使用起来也没有那么方便,但那是时间上的绳结,结绳记录了乡村的简单日常。
  但事实并非这样,当你面对一件器物时,是否会有似曾相识的错觉,恍若亲人,在远走之后遗留下只属于自己的生命符码,在某个瞬间拨动了我们的某一根神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但凡事物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东西——究竟是什么,这仍需时间来点拨。
  我闭上眼睛,脑子里豁然闪现《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里第四折的场景。
  灵兆女缓缓上,唱曰:“妾身是灵兆女。自从俺父亲在海上沉舟回来,搬到这鹿门山住。俺父亲会编笊篱,一日与我十把笊篱,将来长街市上货卖。这早晚无人买这笊篱,俺父亲的斋食,如之奈何?且到云岩寺山门首卖去,敢那和尚又要买笊篱也。”
  暮近黄昏,二八佳人款款走,丹霞禅师起俗心。想当年自忖满腹文章,一心考取功名走在去往京城的大路上。路遇马祖禅师相问,小秀才,你这么风尘仆仆是要去往哪里?秀才说,还禅师呢,这也看不出来,我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要去赶考,我要中状元,我要混上金銮宝殿身穿蟒袍当大官。马祖禅师听了微微一笑,当官?官有什么好,伴君如伴虎,两袖清风难免会受排挤,中饱私囊难免东窗事发,到最后午时三刻拉到菜市口,咔嚓一声身首异处,你且看看是你当官好,还是我一心向佛好。一番言语惊动了赶考秀才,“因此金刀落发,舍俗出家,先参马祖,后拜石头和尚”。
  这是佛光闪现的笊篱,一把笊篱牵引出一场因果大戏。所谓来生债,是说灵兆女的父亲庞蕴庞居士原来是唐衡阳郡的一家大户,有一个叫李孝先的人借了庞蕴两枚银子经商,后来亏了本,路经县衙,看见县令正在抓捕欠债不还的一干人等,惊吓成病。庞蕴听说,便上门劝慰,说真是造孽啊,本来想着救人于急难,哪曾想让你积郁成病。随即当着李孝先的面烧毁债券。并且回家之后把所有积藏的债券一把火烧光,“烟焰冲天,上通帝阙”。
  又一天晚上,庞蕴路过马槽门,夜色宁静,听见里面传来驴马牛的对话声。驴说,唉,没想到啊,上世欠债今世还,想当初就是因为借了庞居士的银子没能还清,今世就变成了一头驴,天天拉磨挨皮鞭。牛与马一起附和,言及同样的原因转世当牛做马。居士大惊,只以为平日乐善好施,哪曾想弄巧成拙都放做了来生债。罢罢罢,“释牛马驴,任其所之,悉焚田宅券。复以大船装载家资悉沉于东海,携家人鹿门山,斫竹编篱,清淡度日”。
  我无意借一把笊篱来作为判断价值道德的准绳,只是透过斑驳的光影看见人心深处的良善之光。同样生活拮据的二娘,在漫长的等待中只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情:活着。打捞,只有活着才能打捞希望,也只有如此才能完成这并非云淡风轻的一生。后来母亲和二娘不知因为什么起了矛盾,一度不让我去二娘家,二娘就偷偷觑在我放学的路口。只要一个眼神,我就明白二娘家又炸面鱼儿了,跟随二娘踮着小脚的步调回家,吃完一抹嘴;转身告诉母亲,我今天不饿。
  沉船全部家当的庞蕴搬到了鹿门山上,随处是摇曳的青竹,风过耳是一身卸去凡俗的轻松。庞蕴负责采伐青竹,剖解,编织,制成一把把俗世的笊篱,用以方便民间日常。夫人庞婆负责一家人的衣物与炊事,在清贫中打捞天伦之乐。儿子尚小,除了在夜间温习功课就是漫山遍野地玩耍与奔跑。只有女儿初长成,身负笊篱来往于市井。
  但生意着实不好,每从市井归来笊篱并没卖掉,只能靠云岩寺的丹霞禅师周济。又是一天归来,丹霞禅师念白:“我有心无心,买下三房子笊篱。这早晚敢待来也。”挑弄,嘲讽,多年青灯古佛并未消解心中的微澜。灵兆女不怕,一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偈语点拨了丹霞禅师,“我恰十凡心起微微动处,被一片黑云遮住。若不是点化真言,险堕了阿鼻地狱。”
  后来的事情大概你能猜到,庞居士一家人在仙乐飘飘中同上兜率宫,却原来庞居士乃宾陀罗尊者,庞婆乃上届执幡罗刹女,儿子凤毛是善财童子,灵兆女乃南海普陀落伽山观音菩萨。这是笊篱之功,非为买卖,以山间青竹的灵性点拨人世迷障,云开处,散发出普度众生的光芒。
  母亲先于二娘离开人世,她去世前,年迈的二娘常会踮着小脚过来陪病榻上的母亲说话。言及当年,说明明看见我随着二娘进家,就知道二娘家炸了面鱼儿。笊篱在山墙上倾听,能打捞月光,也能打捞这属于民间的朴素真情。
  除此之外,笊篱还有另外一种隐喻,古时的旅店,经常在大门外挂一把藤编或者柳编的笊篱。这时的笊篱已经走出烟熏火燎的炊事,以一颗古朴之心站在风霜的路口,意即“不漏掉”或“留人”,招揽更多的客商,图个吉利。我在初中的课堂上遇见过这把笊篱:“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笊篱——李健吾”。
  只是时间变得越来越快,让人跟不上步伐。作古的二娘也好,点拨迷途的观音菩萨也好,或者还有那旅店窗口上古朴的标识,日渐模糊。等一等,一把笊篱在等你。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有一阵子,我十分仰慕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她是电影院新来的美工,听说她每天就在电影院后院的工作室里手绘海报,吃住都在那里,从没有踏出电影院半步。甚至没有人关心这样的美工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为他们都不在乎美工。多少年来,电影院的海报就是那个“公告体”,那么几行字:  今天放映:  故事片《××××××》  时间:×月×日×点  票价:×元  字是老吴的字,用小刷子刷的隶书。通常是红纸黑字,也有黄纸蓝字。
期刊
全州旧分长、万、恩、建、宜、升“六乡”,俗云:“长万出白米,恩建出刀枪,宜乡多礼仪,富贵落升乡。”殊不知,在“出刀枪”的恩乡腹地两河大田村,宋时即有书院。诗书诵咏,泽被幼童稚子,飘过阡陌古道,飞向京畿都邑,大田及周边村落曾科甲兴盛,功名垂范。  它叫太极书院,后更名璜溪书院,与州城的清湘书院,对全州科举文教影响甚深。  璜溪之滨书声琅:乡村书院之发轫  书院产生于唐代,初指官方收藏和校勘书籍的场所
期刊
一、开始  我妈托梦给我,说乌喇街的房子坏了,西屋后坡下雨的时候漏雨。瓦被风吹落,掉了一地,我妈说让我去修一修。  这个梦引起了我的警觉。第一,我妈和我说话了。在她去世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梦见她不超过五次,而且她从不说话。她想让我知道什么,从不使用语言。比如有一次,她让我看见她穿着一双纸鞋子。醒了之后我就明白了,我妈是和我要一双鞋子。还有几次也是让我看到她的困难,而她在梦里呈现给我的困难我解决起
期刊
的哥们把王歌叫“四眼”,主要是说他心眼多。不过,四眼的心眼多归多,却都是不拐弯儿的。  如今的士的营生本就难做,又冒出来个“滴滴”抢单。如果你一味走顺腿老路,肯定不行。有一回,四眼拉一个客户到海尔一号门,客户刚下车,就又走出个人打车去机场。四眼动了心思,就在一号门靠活打探行情。没想到,这个一号门地处进出市区的要冲,公交、地铁皆设有站点,交通极为便利,活儿却不断。干了两天,营生连轴转。一个人干不完,
期刊
1  二花是我头杪上的事。但我避不开她,因为她死那天我正好出生,人家见到我自然会想起她。二花短暂的一生就这样从他们嘴里给兑完整了。  二花是独生女,之所以叫二花,是因为她前头本来还有个大花,长到三岁时,生病走了。二花生得好看,这一点几乎是众口一词。我见过她跟另一个小姑娘的合影,两个人站在镇照相馆里的天安门布景前,看不出她有多好看——也可能是因为摄影师为了照全天安门,人反而太小了,看不清。长大后我才
期刊
短信二  在尸骨间舞蹈  我们失去对死亡的恐惧  一块石头惊醒了一团迷雾  惊动了河水里的泪珠!  无论苹果落地,日出月沉  爱是未知  在未知中  探索一朵花如何开了二次  短信三  让光拉紧我们,去寻找一个消失的点  而那光逆水而行  而那时间是一条峡谷  一排异域的射电镜头,望断年少的宇宙  让光吸引黑洞,走进边界  那朵月季,和水杉并列,经过了冰河期  需要百年等待,千年猜测,甚至拒绝  
期刊
我的路  我刚到这闹市中来,在沥青路上很多车子蜜蜂般飞过去,留在我耳边的声音“哧溜哧溜”,谁知道具体是什么个响法。  我第一次来城市。  我的乡下已经很远了。  妈妈第一次送我到镇里赶车,别过脸哭。可怜的年轻妇人,她三十五岁了,或者三十六岁,从未真正到闹市中去过。她对远方着迷,也仅仅停留在着迷上。她的脚又踏进那片庄稼地,那些草咬住脚踝。  我希望有一位朋友出现在我面前,最好她有在闹市待过的经历,那
期刊
1  秋风一抖身子就凛冽不已。喧嚣的城市,道路旁铺满黄叶。行人裹紧衣裳,生怕狡猾的冷风钻入咬啄,到时浑身惊颤。小寨是西城的繁华之地,四座天桥环绕,盘旋于上空。上下台阶光滑不算,铁栏杆被使了好大劲才从雾霾深处逃离出的阳光照得好冰好凉。我跳下公交车,就随着人流涌向台阶。耸耸肩膀,提提背上的书包,重新与背贴到出门时的甜蜜得体,看对面的什么跑了神,脚尖碰到台阶的滑棱,咯噔,差点摔个狗吃屎。危险啊,惊魂未定
期刊
1  灰砖,黄瓦,红门。门外有树,不过很可能也不是什么很稀罕的树,不是杨树就是柳树,要是一些没见过的树,也应该会引起他们注意的。  进去之前,先把自行车拴到了树下。怕不保险,还拴了两根绳子,车把上一根,后座上一根,都和树系在一起。因为后面还有孟春花和她的徒弟等着要上场,另外还有从扑县来的一男一女要表演魔术,所以他们两人只唱了一个小段就出来了。前后大概也就二十分钟,一出来就发现拴在树下的两辆自行车都
期刊
2017年3月,桂林的雨比往年更多,缠绵的细雨和潮湿的雾气从白天延伸到黑夜,从昨天弥漫到今天,模糊了日夜,也混沌了时间,似乎日子也慢了半拍。在这种模糊与混沌之中打开李金兰的散文集《天与安排》,感觉书中的文字与雨雾缭绕的天气竟然是那么默契。在李金兰的笔下,岁月缓慢流淌,天空有可以触摸的记忆,村庄是挂在身后的水墨,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作者就像是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缓步穿行,融入、触摸、冥想、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