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受教育者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具有个体价值。但是,其个体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瑞娜(1981-),女,河南洛阳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甘肃 兰州 7300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09—05)的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不同于一般物的价值的实现,不是表现为对物的占有、享用和消费,而是表现为对个体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使个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完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的一项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满足其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只有人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才能实现。一方面,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听取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其平等权利和人格,以民主协商、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平等地对待受教育者,尊重其能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尊重其想法,尊重其首创精神,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决不能以势压人。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凡是涉及到受教育者切身利益的事,都要让受教育者充分了解,认真听取其意见,采纳其合理建议。
2.理解人
以人为本,理解人是基础。理解人,就是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承认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的不同,也即知人心,解人意,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衡量别人,不能苛求别人。理解人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想问题,从客观的、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设身处地从对方的处境出发,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帮其所需。理解人,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只从教育者的要求或标准出发,否则就会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理解人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会对人宽容。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所包容,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和民主的气氛,才能催发生机和活力。理解人还要求教育者和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善于进行互动交流,逐渐达成共识,使人能够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態,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减少误会。理解人,要在评价受教育者时,多看到长处、优点,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3.关心人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就业形式等的多样化,人的利益关系也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人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鼓励人向乐于奉献的境界迈进。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地实践,真诚地关心人,就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经常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工作上的难题;第二,要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对受教育者在政治上多引导教育,在生活上多体贴关怀,在学习上多指导帮助,在工作上多鼓励支持;第三,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急受教育者之所急,想受教育者之所想,切实关心其疾苦,及时为其分忧解难,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第四,要和受教育者打成一片,切实与其拉近心理距离,设身处地地关心其前途和命运。
4.激励人
激励人,就是通过奖惩手段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人朝着期望的方向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使激励成为充分有效的激励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即所使用的激励类别、激励方法和激励措施,要针对人的客观实际和心理需要。二是导向性。即善于倡导正当的需要,限制不正当的需要,创造诱发积极需要的客观条件,为受教育者设置恰当的目标,将整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激励,从而实现全部目标。三是公正性和严肃性。首先要保证激励的机会均等,切忌在评比、奖励等激励活动中划定圈子或出现其他不正之风,从而保证激励机制和激励标准的客观公允、充分平等。同时,在激励实施过程中鼓励人广泛参与和监督。其次要提倡对激励持既积极又慎重严肃的态度,教育人正确看待激励问题。四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形式视具体物质需求的对象物而定,精神激励有信仰激励和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具体操作时,不能过多地强调一种方式而忽视另一种方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使用,使两者相互补充。
二、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个体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一些人开始出现焦虑、恐慌、烦躁、不安全等心理问题。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个体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个体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个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渴望成功与失败的矛盾冲突中迷失了方向,一些人开始出现悲观、恐惧、孤独、厌世等心理问题。这样,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个体排解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塑造个体健康的心理,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个体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调适自己的心情,使个体能够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2.重视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使个体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简单地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个体对人生价值的反省并促使人关注终极价值。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加强科学精神教育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个体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与此相适应,科学精神的弘扬成为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精神所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真理的精神,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其中,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培养个体不畏艰险、独立思考、勇于献身、不断探索、开拓创新、追求真理、踏实苦干、严于律己的科学精神。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培养个体的求真、民主、诚信、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并将这种科技道德素质融入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内化到个体心灵深处。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当教育方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时,就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紧紧围绕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围绕个体价值的实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任务,结合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结合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特点和个性心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变过多强调理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1.实践教育法
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是检验人的思想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采用社会服务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可以使个体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可以使个体通过身体力行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和现实条件,深切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从而使个体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并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
2.情感教育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重视情感感化的作用,善于同受教育者进行推心置腹的情感交流,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做到以情育情、以心交心、以诚动人,同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体验上的共鸣,从而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使之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这些教育内容铭记于心。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如同春之花、夏之荫、秋之果、冬之绿,使受教育者个体产生如饮甘露的感觉,使其灵与感都得到升华。
3.自我教育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就是指自我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在经过一定的教育后,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能够主动地追求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科学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促使受教育者经常进行自省、自警、自励,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调动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发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而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可以说,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无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广泛影响。同时,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柯尔伯格所说,道德发展来自于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是在受教育者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思想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的过程。可见,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是指个体的家庭境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家庭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重要环境,而且家庭环境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情感关系等特殊的关系基础之上的,能够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使个体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容易使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重视家庭环境对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便显得十分重要。首先,父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關心国内外大事,率先示范,自觉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其次,父母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不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而且教育孩子如何完善人格。再次,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培养个体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
2.优化学校环境,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对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校园环境这本“不说话的教科书”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也就是说,学校通过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精神心灵的塑造。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先进合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具体来说,优化学校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改善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宿舍等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合理绿化校园,给个体传递现代化、科学化信息,使之受到积极的感染。其次,要树立学校全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再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学术、娱乐、科技、体育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和积极的舆论导向,使个体获得健康的精神食粮,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3.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积极的、健康的社会环境能催人奋进,引导个体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各种消极、腐朽的因素则会使个体悲观、消沉、堕落,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和扩大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抑制消极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个体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品德。优化社会环境主要要求社会形成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等。因此,要培育社会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催人奋进的民族精神、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导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个体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政治心理。
参考文献:
[1]谢晓娟.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张耀灿.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3]张明秀,吴世彬.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4]谭振亚.用科学发展观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责任编辑:赵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瑞娜(1981-),女,河南洛阳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甘肃 兰州 7300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09—05)的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不同于一般物的价值的实现,不是表现为对物的占有、享用和消费,而是表现为对个体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使个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人格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完善。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的一项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尊重人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满足其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只有人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才能实现。一方面,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听取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其平等权利和人格,以民主协商、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平等地对待受教育者,尊重其能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尊重其想法,尊重其首创精神,并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决不能以势压人。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凡是涉及到受教育者切身利益的事,都要让受教育者充分了解,认真听取其意见,采纳其合理建议。
2.理解人
以人为本,理解人是基础。理解人,就是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承认人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的不同,也即知人心,解人意,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衡量别人,不能苛求别人。理解人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想问题,从客观的、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设身处地从对方的处境出发,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帮其所需。理解人,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只从教育者的要求或标准出发,否则就会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理解人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会对人宽容。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所包容,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和民主的气氛,才能催发生机和活力。理解人还要求教育者和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善于进行互动交流,逐渐达成共识,使人能够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態,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减少误会。理解人,要在评价受教育者时,多看到长处、优点,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3.关心人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就业形式等的多样化,人的利益关系也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人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鼓励人向乐于奉献的境界迈进。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地实践,真诚地关心人,就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经常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工作上的难题;第二,要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对受教育者在政治上多引导教育,在生活上多体贴关怀,在学习上多指导帮助,在工作上多鼓励支持;第三,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急受教育者之所急,想受教育者之所想,切实关心其疾苦,及时为其分忧解难,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第四,要和受教育者打成一片,切实与其拉近心理距离,设身处地地关心其前途和命运。
4.激励人
激励人,就是通过奖惩手段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人朝着期望的方向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使激励成为充分有效的激励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即所使用的激励类别、激励方法和激励措施,要针对人的客观实际和心理需要。二是导向性。即善于倡导正当的需要,限制不正当的需要,创造诱发积极需要的客观条件,为受教育者设置恰当的目标,将整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激励,从而实现全部目标。三是公正性和严肃性。首先要保证激励的机会均等,切忌在评比、奖励等激励活动中划定圈子或出现其他不正之风,从而保证激励机制和激励标准的客观公允、充分平等。同时,在激励实施过程中鼓励人广泛参与和监督。其次要提倡对激励持既积极又慎重严肃的态度,教育人正确看待激励问题。四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形式视具体物质需求的对象物而定,精神激励有信仰激励和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具体操作时,不能过多地强调一种方式而忽视另一种方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使用,使两者相互补充。
二、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个体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一些人开始出现焦虑、恐慌、烦躁、不安全等心理问题。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个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个体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个体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个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渴望成功与失败的矛盾冲突中迷失了方向,一些人开始出现悲观、恐惧、孤独、厌世等心理问题。这样,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个体排解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塑造个体健康的心理,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个体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调适自己的心情,使个体能够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2.重视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使个体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简单地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个体对人生价值的反省并促使人关注终极价值。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加强科学精神教育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个体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与此相适应,科学精神的弘扬成为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精神所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真理的精神,具体表现为理性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其中,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培养个体不畏艰险、独立思考、勇于献身、不断探索、开拓创新、追求真理、踏实苦干、严于律己的科学精神。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培养个体的求真、民主、诚信、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并将这种科技道德素质融入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内化到个体心灵深处。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当教育方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时,就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紧紧围绕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围绕个体价值的实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任务,结合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结合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特点和个性心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变过多强调理论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1.实践教育法
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是检验人的思想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采用社会服务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可以使个体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可以使个体通过身体力行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基础和现实条件,深切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从而使个体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并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
2.情感教育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重视情感感化的作用,善于同受教育者进行推心置腹的情感交流,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做到以情育情、以心交心、以诚动人,同受教育者产生情感体验上的共鸣,从而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使之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这些教育内容铭记于心。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如同春之花、夏之荫、秋之果、冬之绿,使受教育者个体产生如饮甘露的感觉,使其灵与感都得到升华。
3.自我教育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就是指自我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在经过一定的教育后,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能够主动地追求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科学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促使受教育者经常进行自省、自警、自励,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调动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发挥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而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可以说,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无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广泛影响。同时,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柯尔伯格所说,道德发展来自于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是在受教育者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思想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的过程。可见,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是指个体的家庭境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家庭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重要环境,而且家庭环境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情感关系等特殊的关系基础之上的,能够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使个体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容易使个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重视家庭环境对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便显得十分重要。首先,父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關心国内外大事,率先示范,自觉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其次,父母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不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而且教育孩子如何完善人格。再次,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培养个体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
2.优化学校环境,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对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校园环境这本“不说话的教科书”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也就是说,学校通过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精神心灵的塑造。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先进合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等。具体来说,优化学校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改善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宿舍等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合理绿化校园,给个体传递现代化、科学化信息,使之受到积极的感染。其次,要树立学校全员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再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学术、娱乐、科技、体育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和积极的舆论导向,使个体获得健康的精神食粮,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3.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积极的、健康的社会环境能催人奋进,引导个体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各种消极、腐朽的因素则会使个体悲观、消沉、堕落,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和扩大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抑制消极因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个体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品德。优化社会环境主要要求社会形成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等。因此,要培育社会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催人奋进的民族精神、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导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个体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政治心理。
参考文献:
[1]谢晓娟.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张耀灿.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3).
[3]张明秀,吴世彬.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4]谭振亚.用科学发展观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