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革命类文本是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育人价值,而且展现出独特的语文本色。目前,对这类文本的教学,一些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其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情感之线、人物形象、表达特点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作者的爱憎张力、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掌握文本的表达特点,从而使学生获得生命认识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类文本;教学策略;表达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3-0041-02
红色革命类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育人作用,而且展现出独特的语文本色。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其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忽视其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因此,从语文立场出发,我们不仅要坚持从审美的视角鉴赏文本,更要从得体的表达中感受这一类文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价值。
一、扣情感之线,在对比辨析中体悟爱憎张力
一般来说,红色革命类文本的语言都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情感色彩,这是由其表达的内容和坚守的立场所决定的。在描述事件、刻画人物的过程中,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爱恨情仇、美丑善恶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此,教学时教师要从文本的情感出发,积极整合文本内部所蕴含的对比性资源,让学生感受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张力。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作者既正面描绘了视死如归、正义凛然的战士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日寇凶残狼狈之形。课堂上,如果能紧扣文本中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展开教学,就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首先,教师让学生听写两组词语:“昂首挺胸、斩钉截铁、气壮山河、居高临下;坠入山涧、粉身碎骨、大举进犯、叽里呱啦。”其次,从两组词语人手,探寻其蕴藏的规律。其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悟这两组词语之间迥异的情感态度。其四,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要选用这两种情感差异巨大的词语,作者的用意何在?”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交相辉映的表达作用,感受借助敌人凶残狼狈展现五位壮士英勇无畏形象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从文本中提炼出极具情感张力的两组词语,借助词语自身的感情色彩和反复对比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用意,这样将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思想性、教育性与工具性巧妙地融合起来。
二、扣人物形象,在解读还原中感知抉择内蕴
红色革命类文本借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革命形象。纵观当下对这一类文本的教学,很多教师将人物高大化、脸谱化,甚至神化,这样使学生无法深入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事实上,真正的英雄在于他们普通人的身体、正常人的情感,但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抛却平凡、放弃自我,用坚如磐石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如此解读,才能让红色革命类文本中的英雄人物走下神坛,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人物言行的细节,并借助各种资料还原英雄人物的原貌,然后再结合具体事件感受其伟大的魅力,让学生的解读经历从“从伟大的定性”到“普通的真实”最后到“体验中的伟大”的一系列过程。
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一诗,在学生眼中,红军就是“神”——“五岭逶迤”“大渡河水”都拦不住他们的步伐,甚至连“千里岷山”也冻不僵他们的身体。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教学中,教师可紧扣开篇统领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拓展补充了下面两组资料。一是毛泽东的其他诗句——“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使学生体悟红军的“不怕”在于其坚定的信念和精神品质;二是播放了红军长征时毛主席三次落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写出如此雄浑豪迈诗句的诗人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文字和视频资源,将诗人暗藏在诗歌中“不怕”与“怕”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品味与解读中感知了红军的伟大和真实。这不仅是一种感同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内在因子的吸收与传承。
三、扣精妙表达,在悉心赏析中洞察笔法密码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这就决定了文体表达的内在诀窍。对红色革命类文本表达策略的感知,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自身的独特风格进行。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文本外显的语言,获取外显的信息;同时与作者对话,体悟其表达的策略所展现人物内在品质。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教师将整篇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关注文本内容,引领学生从整体进行把握。“作者是从哪几个场面来描写开国大典过程的?”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复述再现,将相应的方面串联起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过程。其次,将学生的思维逐步聚焦,关注课文是怎样描写开国大典的场面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展现场面的表达作用。最后,教师分别选择点和面两个方面中最为典型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深人体验这种表达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以文本的整体内容为载体,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桥梁,引导学生揭开文本表达的内在密码,体悟言语表达的精妙所在。
四、扣内在思辨,在融通超越中升华革命认知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对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一种品质、习得一种方法,而且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整体构建。比如,这一类文本中所蕴含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我们对战火纷飞年代中人们对生命状态的认知进行重新审视,并通过链接、引入资源来引领学生展开探讨,以升华学生对生命尊严的立体认知。
比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最后,教师可从这个故事人手,抛出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假如将这篇课文的故事、场景和人物,放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五位壮士抵抗外来的侵略,一直坚守到弹尽粮绝,最后他们没有选择跳崖,而是成为俘虏。你觉得这样做的话,他们还能称为‘壮士’吗?还值得我们尊敬吗?”这一问题虽然是复制了课文中的人和事,但发生的时代转移到了今天。今天,我们对生命价值有了新的认知。这就为学生对内在精神的重新解读和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语文教材中,红色革命类文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既有着独特的教学观照点,也要从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质属性出发,基于语文的核心立场,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从而丰盈学生的内在情感,并达成积累、感悟、运用语言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責编韦雄)
[关键词]革命类文本;教学策略;表达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3-0041-02
红色革命类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育人作用,而且展现出独特的语文本色。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习惯性地拔高其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忽视其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因此,从语文立场出发,我们不仅要坚持从审美的视角鉴赏文本,更要从得体的表达中感受这一类文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价值。
一、扣情感之线,在对比辨析中体悟爱憎张力
一般来说,红色革命类文本的语言都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情感色彩,这是由其表达的内容和坚守的立场所决定的。在描述事件、刻画人物的过程中,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爱恨情仇、美丑善恶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此,教学时教师要从文本的情感出发,积极整合文本内部所蕴含的对比性资源,让学生感受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张力。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作者既正面描绘了视死如归、正义凛然的战士形象,也从侧面展现了日寇凶残狼狈之形。课堂上,如果能紧扣文本中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展开教学,就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首先,教师让学生听写两组词语:“昂首挺胸、斩钉截铁、气壮山河、居高临下;坠入山涧、粉身碎骨、大举进犯、叽里呱啦。”其次,从两组词语人手,探寻其蕴藏的规律。其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悟这两组词语之间迥异的情感态度。其四,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要选用这两种情感差异巨大的词语,作者的用意何在?”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交相辉映的表达作用,感受借助敌人凶残狼狈展现五位壮士英勇无畏形象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从文本中提炼出极具情感张力的两组词语,借助词语自身的感情色彩和反复对比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用意,这样将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思想性、教育性与工具性巧妙地融合起来。
二、扣人物形象,在解读还原中感知抉择内蕴
红色革命类文本借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革命形象。纵观当下对这一类文本的教学,很多教师将人物高大化、脸谱化,甚至神化,这样使学生无法深入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事实上,真正的英雄在于他们普通人的身体、正常人的情感,但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抛却平凡、放弃自我,用坚如磐石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如此解读,才能让红色革命类文本中的英雄人物走下神坛,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人物言行的细节,并借助各种资料还原英雄人物的原貌,然后再结合具体事件感受其伟大的魅力,让学生的解读经历从“从伟大的定性”到“普通的真实”最后到“体验中的伟大”的一系列过程。
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一诗,在学生眼中,红军就是“神”——“五岭逶迤”“大渡河水”都拦不住他们的步伐,甚至连“千里岷山”也冻不僵他们的身体。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教学中,教师可紧扣开篇统领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拓展补充了下面两组资料。一是毛泽东的其他诗句——“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使学生体悟红军的“不怕”在于其坚定的信念和精神品质;二是播放了红军长征时毛主席三次落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写出如此雄浑豪迈诗句的诗人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文字和视频资源,将诗人暗藏在诗歌中“不怕”与“怕”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品味与解读中感知了红军的伟大和真实。这不仅是一种感同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内在因子的吸收与传承。
三、扣精妙表达,在悉心赏析中洞察笔法密码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这就决定了文体表达的内在诀窍。对红色革命类文本表达策略的感知,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自身的独特风格进行。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文本外显的语言,获取外显的信息;同时与作者对话,体悟其表达的策略所展现人物内在品质。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教师将整篇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关注文本内容,引领学生从整体进行把握。“作者是从哪几个场面来描写开国大典过程的?”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复述再现,将相应的方面串联起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过程。其次,将学生的思维逐步聚焦,关注课文是怎样描写开国大典的场面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展现场面的表达作用。最后,教师分别选择点和面两个方面中最为典型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深人体验这种表达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以文本的整体内容为载体,搭建了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桥梁,引导学生揭开文本表达的内在密码,体悟言语表达的精妙所在。
四、扣内在思辨,在融通超越中升华革命认知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对红色革命类文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一种品质、习得一种方法,而且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整体构建。比如,这一类文本中所蕴含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我们对战火纷飞年代中人们对生命状态的认知进行重新审视,并通过链接、引入资源来引领学生展开探讨,以升华学生对生命尊严的立体认知。
比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最后,教师可从这个故事人手,抛出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假如将这篇课文的故事、场景和人物,放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五位壮士抵抗外来的侵略,一直坚守到弹尽粮绝,最后他们没有选择跳崖,而是成为俘虏。你觉得这样做的话,他们还能称为‘壮士’吗?还值得我们尊敬吗?”这一问题虽然是复制了课文中的人和事,但发生的时代转移到了今天。今天,我们对生命价值有了新的认知。这就为学生对内在精神的重新解读和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语文教材中,红色革命类文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既有着独特的教学观照点,也要从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质属性出发,基于语文的核心立场,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从而丰盈学生的内在情感,并达成积累、感悟、运用语言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責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