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巧“借东风”的妙处,掀起学生“善借”之风。
【关键词】诱导;思考探究;“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这首七绝没有艰深的字词,没有生僻的典故,诗句的大意一读即知,明明白白抒发思乡之情,学生容易浅尝辄止。语文教学如何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堂上拿什么作为开启学生感悟诗歌妙境的金钥匙,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的兴趣呢?“借花献佛”,关键在“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故事在中国恐怕尽人皆知,当教师将“李白借东风”五个大字写上黑板,学生自然希望听到一个展示李白风采的巧借东风的故事,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善借远超诸葛,不仅是东风,还会借……学生往往不待教师说出,就争先恐后找出“借玉笛”、“借折柳”、“借大家”,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师稍加点拨,他们就能充分领悟、总结诗歌的美妙:
“借玉笛”:含蓄蕴藉的诗文,往往并不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怀,而是借助意象巧妙地传情达意。这次,李白借助的是“玉笛”,笛声高越,利于远播。那个春风骀荡的夜晚,繁华的东都洛城早已平息了白日的喧嚣,天地间一片宁静,忽然清亮悠扬的笛声远远传来,乐曲声声入耳,轻叩异乡人李白的心扉。为何春夜不眠“借”玉笛?且看下文妙笔生花。
“借东风”:此句上关下联,妙用非凡。春夜东风吹拂,无处不在,“好风凭借力,送笛满洛城”。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就凭借东风之力,恍若天花一般,徐徐满落东都,落入全城人的耳中、心里。诗人的想象是大胆新奇的,尽管现实中笛声无法传遍整个城市,但是因为李白巧妙借用“东风”这一独特的载体,从而使“笛声满洛城”成为可能,完成了艺术的夸张,使人品来终觉合情合理,而无过分之感。在结构上,此句为第四句又作了完美的铺垫,正因想象中人们听到了传情的笛声,那么“何人不起故园情”不是水到渠成的反诘吗?
“借折柳”:古人为何常常“曲中闻折柳,心内起乡愁”呢?因为“折柳”二字很是讲究,它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它代表了一种习俗,一种情绪,是離别的愁绪,使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泛起层层涟漪。“试问闻者谁最忧?太白思乡第一人”。25岁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希望在政治上大展鸿图的李白,在公元735年的春天,想到十年忽忽已过,前途依旧渺茫,洛阳——这繁荣的大唐陪都中没有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啊!怀才不遇春夜无眠的李白,倾听着悠悠折柳曲,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借大家”:洛阳城中,又有多少远离家乡亲人、追求梦想的游子啊,静夜中听到折柳之曲,谁又能不深深思念故乡?“众人拾柴火焰高”,诗人借大家乡思的柴来助燃自己乡思的熊熊烈火,艺术的夸张使李白巧借大家之力凸现了自己的浓浓乡思。这乡思是如此的强烈,以致诗人推己及人,理所当然地说出“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闻笛思乡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既层层深入,又互为呼应,教师如能巧“借东风”,掀起学生“善借”之风,课堂教学效果会特别好。同时更因妙赏佳文激活了学生作文写作“借东风”的激情,还会在写作上有颇丰收获!
【关键词】诱导;思考探究;“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的这首七绝没有艰深的字词,没有生僻的典故,诗句的大意一读即知,明明白白抒发思乡之情,学生容易浅尝辄止。语文教学如何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堂上拿什么作为开启学生感悟诗歌妙境的金钥匙,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的兴趣呢?“借花献佛”,关键在“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故事在中国恐怕尽人皆知,当教师将“李白借东风”五个大字写上黑板,学生自然希望听到一个展示李白风采的巧借东风的故事,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善借远超诸葛,不仅是东风,还会借……学生往往不待教师说出,就争先恐后找出“借玉笛”、“借折柳”、“借大家”,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师稍加点拨,他们就能充分领悟、总结诗歌的美妙:
“借玉笛”:含蓄蕴藉的诗文,往往并不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怀,而是借助意象巧妙地传情达意。这次,李白借助的是“玉笛”,笛声高越,利于远播。那个春风骀荡的夜晚,繁华的东都洛城早已平息了白日的喧嚣,天地间一片宁静,忽然清亮悠扬的笛声远远传来,乐曲声声入耳,轻叩异乡人李白的心扉。为何春夜不眠“借”玉笛?且看下文妙笔生花。
“借东风”:此句上关下联,妙用非凡。春夜东风吹拂,无处不在,“好风凭借力,送笛满洛城”。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就凭借东风之力,恍若天花一般,徐徐满落东都,落入全城人的耳中、心里。诗人的想象是大胆新奇的,尽管现实中笛声无法传遍整个城市,但是因为李白巧妙借用“东风”这一独特的载体,从而使“笛声满洛城”成为可能,完成了艺术的夸张,使人品来终觉合情合理,而无过分之感。在结构上,此句为第四句又作了完美的铺垫,正因想象中人们听到了传情的笛声,那么“何人不起故园情”不是水到渠成的反诘吗?
“借折柳”:古人为何常常“曲中闻折柳,心内起乡愁”呢?因为“折柳”二字很是讲究,它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它代表了一种习俗,一种情绪,是離别的愁绪,使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泛起层层涟漪。“试问闻者谁最忧?太白思乡第一人”。25岁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希望在政治上大展鸿图的李白,在公元735年的春天,想到十年忽忽已过,前途依旧渺茫,洛阳——这繁荣的大唐陪都中没有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啊!怀才不遇春夜无眠的李白,倾听着悠悠折柳曲,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借大家”:洛阳城中,又有多少远离家乡亲人、追求梦想的游子啊,静夜中听到折柳之曲,谁又能不深深思念故乡?“众人拾柴火焰高”,诗人借大家乡思的柴来助燃自己乡思的熊熊烈火,艺术的夸张使李白巧借大家之力凸现了自己的浓浓乡思。这乡思是如此的强烈,以致诗人推己及人,理所当然地说出“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闻笛思乡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借玉笛”、“借东风”、“借折柳”、“借大家”,既层层深入,又互为呼应,教师如能巧“借东风”,掀起学生“善借”之风,课堂教学效果会特别好。同时更因妙赏佳文激活了学生作文写作“借东风”的激情,还会在写作上有颇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