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之约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1978_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是大众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在心底、在梦里,在诗词中,桃花处处是。从遥远的先秦时代走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历经千年,相约于春天里,恰如唐代诗人元稹在《桃花》中写道:“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桃花的千年之约就在春光里邂逅,沉淀在心湖里,化作纷飞的愁绪。
  短短几年间,缤纷的桃花恍若一夜间躲避了人们的视线。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曾经是荔枝的故乡,桃树随处可见。我的上学路上有一片桃树,当地人叫“福州桃”,又称碧桃。春天到了,一路桃花相伴,何时开花、何时结果、何时可食了然于心。放学时,肚皮饿扁,偷采几颗桃子,用衣服擦几下就塞到嘴里,留在记忆的更多是桃子可食吧。闲来赏花的日子也算不久的事。乡村之旅、富美乡村的说辞使得乡村倍加珍贵。春光里喜欢踏青、郊游者渐多。我出于习惯思维,老喜欢回到曾经桃花李花缤纷的故乡。而今,桃树李树渐渐退到边缘地带,原来的桃花园是高大的烟囱直插云霄,新能源电池厂赫然在路边矗立,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路旁花树整排列阵,“乡愁”滋味悄然消失。
  2016年的一个春天,我回老家。路过诏安樟公寺周围一段旁斜横插不过几百米的一处坑洼之地,竟然有几株桃花开着,周围杂草蔓蔓不得近前,远远望去,看不真切,桃花显得羞涩而内敛,在繁纷的野花杂草之间露出一点粉色,几枝粉红色桃花残留一点乡村的味道,恰如暗夜里的星灯给人一丝幻想。
  再往前,隐匿于一大片莽莽苍苍的桉树林之后,樟公寺之东,竟然有一片桃花园子。枝桠错综的桃林,大概有千余株,个儿不高,枝干有些细嫩,隐居在茂密的荔枝树中,估计是桃花家族中的年轻一簇。我的桃花园,梦寐以求的桃园!
  风轻轻地摇动这骨架子很硬的枝条,却把粉色花瓣轻轻抖落,桃红是大自然最好的调色师专为愉悦视觉而调制出来的,把阳光底下的色彩调到恰到好处,淡淡的红,纯洁的白,冷色暖色水乳交融,浓淡相宜,似健康婴儿的肌肤,似怀春少女的脸颊,晶莹似仙泉,润泽似琼脂。我望着这一大片桃花错叠压着,颜色只有诱人的粉红,一串串的花儿,密密匝匝的,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桃树或正,或侧,或仰,或俯的姿态,阵风吹来,翩翩垂落的花瓣如粉红的雨,点点滴滴散落于园子里。李商隐在《赋得桃李无言》写到:“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在开满桃花的园子里,我用手机拍摄着桃花、蓝天、白云,还有春风带着甜甜的花香,我急匆匆发微信、发图片,在距离我的老家不远处,诏安樟公寺围墙边,有一片桃花园。我仿佛要把见到桃花园子的消息传满世界,曾经随处可见、视而不见的桃花,竟然一下子成了我欣慰的理由。走到桃花树下,把桃花的枝桠移到嘴边深深呼吸,哇!拂面而来香大概是男人见到美女的那一刻怦然心动,骤然空白了所有的记忆,满怀心绪都是桃花的魂儿,繁花万千,怎敌桃花一束。怀抱桃花,怎能不被迷惑,其妖冶的粉红色是醉人的魔方。
  这片桃花园也算劫后余生了,它们的族群曾经受到昆虫家族的侵害,几乎绝迹。这么一大片桃花,在这僻静的山野间,静静地开放,静静地凋谢惹谁了吗?可怕的是,偌大的地,何处才是桃树永远的家园?它们的命运左转右转随风转,飘飘然不知西东。今日的桃花园,明年还在吗?我担心着,今年今日此园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到明年,或者若干年,也许就成了桃花不知何处去,怅然面对此地中了。
  到底是谁这么用心呵护这一片土地,在明知种桃种李吃力不讨好,甚至仅仅收获一份耕耘的心情的遭际面前,种下这一片桃源?桃树底下杂草尽除,松软的泥土绝非寻常,大概是主人精心耕耘之故。我望着眼前这深红与浅红交替的花花世界,站在路边流连,徘徊着。
  我很想见一下桃园的主人,沿着这方圆千米的桃树林的园中小径走着,走到园子的另一端,竟然有一座低矮的小屋子,屋前有个池塘,岸边种着桃花,飘逸的香蕉树,桃花树下栖息着一群白鹅……在池塘的对面,一张熟悉的脸庞掠过,我曾听说她(我的同学)在这一带“养殖”,搞农家山庄,但尚未成型。隔着桃花,远远望去,隱约间望见一个人扛着一把锄头走向桃园……我曾听说她的故事,我还在读师范时,她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命运像痛苦的锁链一环扣一环”,我并未懂得她,我傻眼了,根本不知所云,要是现在有谁对我如此说,我将尽我所能帮助对方走过人生的沼泽地。
  从桃花园回家之后,我却莫名奇妙地牵挂起桃花的主人,还有那片洁净的土地。
  这注定一生牵挂,却又只能不露痕迹,像风,轻飘;像雨,无痕。
  之后,我每次路过,在百米之外久久站着,恍惚间,多么希望小屋里传来当下流行的音乐,可是,偏偏静得只听见风吹树叶的声响,听得见自己砰砰砰跳动的心音,就是听不见那熟悉的声音。稍有动静,屋子门前的狗便迅速地狂吠起来,忠实地告知主人有外来人即将“来袭”,请做好准备!
  我很想面对面与这位耕耘美的使者促膝闲聊。住着山寮,吃着农家菜,与自然对话,耕耘一片桃花园。此情此景,使我想起明代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前花后年复年……”时光悠悠过了几百年,活在当下,恐怕做梦都梦不得唐寅那样逍遥的情形。风,无处不刮,欲望无处不达,我暗暗担心地处并不偏远简直是黄金地带的这片净土,即将面临倾覆之运。
  据说,这里即将开发,土地即将被征用,我毅然决然要见一见她,无所谓观赏桃花与否了。我只记得有着一个顽强的生命在那里耕耘一片彩云,一片喧嚣中的宁静。我更担心有某种默契,错过,将会永远地错过。即使那间小屋的看门狗,奋力挣脱脖子的铁链凶猛地狂吠,张牙舞爪吓唬外来人,忠心护卫着主人,我也不怕,哪怕是布满荆棘的小路旁有我怕得要死的蛇鼠蛰伏,我也要勇敢地走过去,大不了对着屋子大声喊,然后,她出来见我、骂我,说不认识我!或者请我进屋喝茶,品尝她的农家素菜。
  当我想明白,打算某个周末去看她,那块土地已经遭遇龙卷风,被卷翻个底朝天,从温润的地底倒腾出来的泥土还散发着原味,土中尚未长野草。赤褐色的土在阳光下暴晒,还有桃树的枝桠从土堆里顽强而不服地钻出来朝向天空。
  小房子消逝了……
  她,又回到哪里呢? 人人如尘芥,在辽阔的宇宙中擦身而过。
  我无法翻越耳闻目睹到的种种人间万象,只得悄悄窥探,生怕惊扰对方重新编织的脆弱的梦,我希冀的碎片犹如飞机坠毁在喜马拉雅山。
  而今,无论我处于何处,难于扯断的还是桃花园子,茅屋的女主人。记忆中淡淡的花香沁入心脾,心雨滴落……
其他文献
古时,闽南算是一个偏远闭塞之处。但是,这不代表它愚昧蛮荒。偏远闭塞是对于当时的大环境而言的,内在里,闽南人却因此更加勤劳,更加懂得创造。至少作为地道吃货,土生土长在闽南,我很幸运。  闽南有很多特色吃食,那些吃食都是智慧的闽南人因地制宜发明出来的,而闽南的灶就是制作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灶,最初人们将由三块石头垒成,上面架上一口锅,称之为灶。几经演变,灶变得越来越规范。以食为天的人民,开动脑
期刊
儿时,常喝茶,大碗大碗的粗茶,特别是砍柴回家的那一刻。茶,是母亲从山上摘回来的,是奶奶用锅揉捻出来的。成年后,常常参加一些茶聚,然而却不知茶,即好坏分不出,不为味蕾,不为解渴,只为感受一下清雅的气氛,图个放松自在的嗑聊,拉呱吹牛茶配话,如入无我。  独自在家,仍改变不了咕噜两声即见碗底的喝茶习惯。偶尔也会改变一下喝法,蛋茶是最温馨的一种。前不久,妻子生日,等我记起时,晚餐已经过半。我建议找一家餐馆
期刊
民间有这么一道猜日用品的谜语:“颈长嘴小肚子大,水深火热受煎熬。咸酸苦咸全尝到,病魔见了拔腿跑。”这道妙趣横生谜语的谜底,便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药锅。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头热肚疼的,对中医药特别有感情的家庭几乎都置备有陶瓷药锅。  提起药锅的历史,离不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再者就是与古今的服中药习惯有关。在中草药发明之初,先人们服用中草药是放在口中咬嚼吞咽的,这种服药方法不仅不科学,而且口感不
期刊
时序进入三月,南高的枳实花就开了,十里春风,花香浮動,那树上宛若苍穹撒下的鹅毛雪般的花瓣,密密匝匝,重重叠叠,堆银砌玉,宛若一幅“雪海嵌蓝天”的自然风景画,给人浓浓的诗意。  向往中的南高,在青翠山谷中,可爱的小鸟和清澈的山涧不停地鸣叫,细雨迷雾,那份神秘,伴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走进我的心田。  清晨,阳光闪闪烁烁,满目的五彩缤纷,我沿着山间蜿蜒的小路,去探访这个神往已久的革命老区村。来到村口,远
期刊
对龙海人来讲一般把白水镇说成“白水营”。境内的玳瑁山虽然海拔不及千米,但由于位置特殊,下半县的沿海乡镇民众一抬头便可望见高耸的玳瑁山。更有人把玳瑁山与梁山、皂山、太武山并为闽南沿海的“四大名山”。  白水营的来历有说是古代屯兵的兵营驻军的说法,有如镇海卫的文字提法。但遍查史料,却没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为此找出片字的注脚。另有一波爱好探寻文史民间人士,却对本地方言中“营”字与“赢”通音的现象,进
期刊
螃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云霄东厦镇红树林锯缘青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食品,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特别是雌蟹,被我们南方人视作“膏蟹”,有“海上人参”的美称。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上苍对东厦镇百姓的慷慨馈赠。云霄县地处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境内水系发达,淡水充沛,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东厦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单孢藻类
期刊
说起“宝丰”,大家下意识就会把它与“盐鸡”联系了起来。  这几年“宝丰盐鸡”叫得响,那微微泛黄的外皮沁着油珠,袅袅升起的热气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在眼前极具诱惑力地晃动,隐约可以听见撕拉的声音,细皮与嫩肉轻轻地分离,然后再轻轻地咀嚼,轻轻地挑逗着你的味蕾……  走进宝丰,并非只为那让人垂涎三尺的盐鸡,而是那一座座独具特色的红砖青瓦、青砖红瓦的院落。  一  宝丰塔尾,一马平川,地势开阔,潺潺的花山溪水
期刊
花木兰的忠孝节义,巾帼英雄史自古被颂至今,一样是红颜武装,我忍不住要赞颂解放初期我国海防前哨里一群藉藉无名的女民兵,她们的年龄在16至22岁之间不等,在这花样年华里,她们没有故作弱柳扶风,而是肩负双重责任,在不误大队生产工作的情况下练就一身好本领,随时准备参与国共对立的战斗。地上滚,泥里爬,扛枪打炮,没有一样能难得倒她们。事过多年,如今我所知晓的只是过程中的凤毛麟角,即便如此,我仍然竖起大拇指:“
期刊
终于来到月港,关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登嘉楼和福建漳州的渊源,是否就真相大白?  “下南洋”三个字,写起来轻松,读起来简单,但真正的下南洋故事,并非想象那样“上一条船,过一个海”,抵达据说“遍地黄金”的南洋地,轻而易举弯个腰,爱捡多少由得你。一回出席华文文学和华人文化研究会议,有作家学者说“到金山应该要比下南洋辛苦吧。”口气非常肯定。  当年祖辈们千般不舍万般无奈,迫于生计,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一个完全陌
期刊
1936年1月,郁达夫应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邀请,来到福州。2月即被正式委任为福建省政府参政。6月被任命为福建省政府公报室主任。1938年12月18日,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社的电邀,离开福建,前往新加坡。郁达夫在闽南期间,常于工作之余,与友人相约游览榕城名胜古迹,考察福州地域文化,写下了许多诗文。  1936年1月,郁达夫先生由杭州坐车到上海,又坐轮船到福州。先生在《闽游滴沥之一》中说,他这次来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