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家,哪里就有椰树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于海南省陵水河出海口右岸的一个小村庄,家门口,就是“万顷椰林涌风骚”的闻名遐迩的椰子岛。
   村前村后,生长着一排排挺拔俊逸的椰子树。一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串串,一簇簇,灿若朝霞的“红椰”;红似火球的“赤椰”;绿如翡翠的“青椰”;碧像宝石的“蓝椰”;红白相间的“糯椰”;黄橙凝重的“仙椰”……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目不暇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如浸泡在蜜缸里似的,个个长得皮白肉嫩,容光焕发。
   我生命旅途中三次绝处逢生的救命“恩人”,也是椰子树与椰子。
   最早的一次,是上世纪的1951年。在那饥饿的年头,母亲生下我没几天便断奶了。在整个哺乳期,都是父母亲用椰子幼果榨成乳汁喂养我。
   第二次,是1962年的夏天,我骑着一头黄牛蹚过河去椰子岛放牧。当离岸还有百多米远时,突然洪水暴发,初上岛时,洪水也只是没过膝盖而已,可只一眨眼工夫,椰子岛已成一片汪洋。我骑着的黄牛也开始游弋了起来,洪水越涨越高,并且越来越湍急。我环顾四周,两眼睁得圆圆的,企盼有人来救助,可旁边阒无一人,只有那滚滚的浊流犹如凶神恶煞,恨不得一口气就把我吞噬下去。
   或许是求生之念使然,我把牛绳系在腰间,迅速爬上了一棵椰子树。这椰树仿佛是绝望里耸起来的一道天梯,用以摆渡我对深谙人性的大自然的感恩。那头黄牛一下子也变得聪明起来,它用四条腿紧紧地夹在椰子树干上,洪水往上涨,它的四条腿也往上挪,多急的洪水也无法把它冲走了。我和它就这样面面相觑,似乎彼此都在庆幸自己终究不被洪水吞噬。
   第三次是1973年初,我因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医生嘱我用椰子煮黄豆吃。当我把医生的话告诉母亲时,她先是高兴,后又皱起了眉头说,椰子树是生产队里的,到哪里去要椰子呢?正当母亲为找椰子急得团团转时,我们的老队长到公社开农业学大寨会议回来,决定把村前的那片椰子树开垦出来造大寨田。老队长说,凡是参加开荒的社员每人每天补助一个椰子作为午餐。母亲喜出望外,不顾体弱多病,天天跟著社员们蹚过齐胸深的河去砍椰树开荒,别的社员都在工地上把椰子吃了充饥。唯独母亲舍不得吃,天天忍着辘辘饥肠,把一个椰子提回来给我煮黄豆吃。
   半个多月过去了,我的浮肿病日渐消退,但母亲终因抵挡不住饥饿和疾病的折腾,最后一天晕倒在她亲手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肩上还扛着她握过几十年的那把锄头,右手仍紧握着一个准备提回家的红椰子……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我走上那片椰子林地,亲眼目睹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应声倒地,霎时心情难过到了极点。回家后,我立即提笔向公社书记写信反映队里毁椰子树开荒的事。信发出只有几天时间,公社书记就来到了我们队的椰子林地。我自告奋勇带他一一看了乱七八糟躺倒在泥水地上的椰子树,我看见他的表情很痛苦。而老队长以为书记是来参观的,便喜气洋洋地走近书记汇报开荒造田的事。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书记板起脸孔批评他说,椰子是海南的特产,怎么能毁椰树开荒呢?然后,又责成老队长要重新栽上椰子苗,并要多种扩种。
   第二天,老队长组织全队社员栽植椰子树苗,我也强忍丧母的巨大悲痛,跟着老队长天天上岛种植椰子树,算是为母亲偿还生前对椰子树欠下的“债”。
   也许是椰子树救过了我的命,椰子果治好了我的病,我对椰子树和椰子便有了至亲感情,由此也萌发了保卫椰子树的决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又一批的公司老总,有北京、上海、深圳的,还有香港、澳门的,说是要开发椰子岛建“夏宫”“冬宫”。当时,我是县委新闻秘书、海南日报特约记者。每当我带他们上岛参观时,便开玩笑地对他们说,开发椰子岛这还得要问问椰子神呢,因为陵水的四大风水地就有三处守望着椰子岛,每动一棵椰子树就会砍断风水,那将会天怒人怨,说得老板们个个仰天大笑。
   其实,暂且不说椰子岛有无风水可言。椰子岛作为全世界最原始的椰子林,从生态这个角度而言,是不宜开发的。同时,椰子岛四周都被河水包围,每年汛期,洪水就会漫浸整个椰子岛。俗话说,“硬山不硬水”,在椰子岛上建任何房屋都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刷。经我这么一说,椰子岛至今真的没人敢来开发了。不开发,椰子岛才真正是潜在的发啊。福在椰子岛,不开发,福才永驻椰子岛。
   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后,县里迅速落实了林权责任制,谁种归谁,椰子岛及周边村庄的椰树发展得更快了。不但岛上的每一片空地都种上了椰子树,而且椰子岛四周的上排溪村、下排溪村、神塘岭、水口港畔以及出海口的海滨沙滩也都种上了椰子树,仿佛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椰林海洋。不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那椰树总是滴翠流青,成了国际旅游岛一道最亮丽的最耐看的椰林风景线,源源不断地为过往行人送去清凉和甘爽。
   2018年7月,骄阳似火,我从301分院留医一回来,便孑身一人踏上椰子岛暂时避暑。 椰子岛犹如一个没有外壳的巨大空调机,不停地扇动着冷气。我置身于这清凉世界里,感觉到时光似乎也停下匆匆旅行的脚步,在这里休闲度假。栖居在树梢上的暑气,不时地在椰叶上打瞌睡。凉风聒耳,立马消除我身上的种种“炎症”,让童心重生,烦恼不再。九时许,太阳从云罅中撤下来,晨雾慢慢散去。我啜饮一个红椰子水,清爽甘洌,给人一种“多少人间烦恼事,只消一点便清凉”的快感。
   正午时分,傲慢的骄阳拴住了亭亭玉立的椰子树冠,在十几米高空张扬起落,像芭蕾在空中盘旋。我在一片片绵延如阙、绿涛澎湃的椰林间走了一个多小时,犹如飘舟沧海,久久不见涯际。由于有一棵棵巨伞般的椰子树遮天蔽日,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见烈焰追踪。徜徉在迤逦如翠廊的椰林间,只见满目的苍翠,绿得晶莹,绿得透明,绿得让人入迷,让人爽翠。
   我被一种甜蜜的氛围包裹着,每走一步,便有一股仿佛是椰子水灌浆的洌甜空气迎面扑来,沁入肺腑。我穿过无数棵原始椰子林,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老队长带着我与社员亲手栽下的那几十亩椰子林地。虽说生长期也近半个世纪了,但比起那些“老寿星”的原始椰子林,它们只能算后生。    望着一棵棵挂果累累的椰子树,瞧着脚下那方鲜美草地, 我的双脚顿时似铅灌般沉重起来,怎么迈也迈不开,倏地蹲了下去。我拨开那方覆盖岁月的荒草,捧起一把湿漉漉的沙壤土吻了又吻,仿佛还能嗅出母亲当年在这块地上洒下的汗味,还能感触到她为了我倒下去的体温。那逝去的时光又在我的愚颅里漾起思绪的涟漪,不禁老泪纵横……
   庆幸的是,椰子树终究没有被“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刀斧砍伐殆尽,它在这个世界上顽强地“活”了下来,儿孙满堂,兴旺发达。庆幸的还有这椰子岛上的椰树和椰子让我活了下来,让我有机会把椰子岛的前世今生告诉世人,把大自然的美和爱写进历史。
   椰子岛至今还没有一条真正的路,仍保持着几近原始的生态。
   我的童年是在椰子岛上走过的。从六岁开始,我就在椰子岛放牧至十二岁才上学,孩童生活几乎是在椰子树下的牛背上骑过的。
   记得一位与我一起放牧的老人当年对我津津乐道地讲述了关于椰子岛的故事。他说,椰子岛原是陵水河出海口流沙冲积而成的一片寸草不长的沙洲。大约在千年以前,是马来半岛上一批老椰子落地后被涨潮的海水带入大海,搭着洋流漂泊到如今的椰子岛。这方宽厚包容的植物生命的乐土,便慷慨地接纳这个来自异域的第一拨登陆的远方“客人”。也许是马来半岛的水土、气候与这里的相似,这拨“客人”一上岸便一见钟情,很快就在这个新家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繁衍后代。先前只是一两棵,自生自长,到了清末年间,周边的居民便陆续到岛上栽植椰树,到了民国时期,岛上的椰树已成规模。
   那时,椰子岛还如养在深闺的处子,对于外界而言它还是默默无闻的孤岛。直到1986年,我当上县委新闻秘书,接触外边的人多了,我常常在客人面前说椰子岛的椰树如何多,椰子果如何大,椰子水如何甜,椰子肉如何香,椰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如何好。常让旁听者垂涎三尺,恨不得一下子就举家搬迁到椰子岛来安顿呢。能有家住在椰子树边,天天沐浴椰风海韵,这对于我这长年累月爬格子的穷秀才而言,已是一种奢侈了。因而,每每写起稿来,似乎总有一股浓浓的椰乡之情流淌在笔端,温暖在心头。
   透过椰树斑驳的影子,我仿佛看见了它与日俱增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地滋长着。沸腾的热血时刻为不曾衰竭的青春而流淌。在植物王国的芸芸众生中,几乎只有椰树才会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结果。所以,它每天都要为“儿女”们的出生写日记。风雨、雷电、阳光的教诲,星辰的暗示,月辉的耳语,它都得仔细地聆听,然后收藏起来成就它全部生命的史诗。
   仔细端详椰树的姿态,它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美丽无瑕,摇曳是美,静止是美。
   1986年,我调任陵水县委新闻秘书,住的宿舍前门后院全是椰子树。那时,由于工资低,舍不得买台风扇,大暑天晚上写稿时常把电灯拉到椰子树下让椰叶扇风,消炎解暑,提神醒脑。有时写稿遇“脑梗”时,只要起身在椰子树下走上几圈,习习椰风又给我开启智慧的阀门。
   多少个深夜,万家灯火几乎全都熄了,寂静的夜变得愈加广漠无垠,愈加没有疆界,没有限度,在椰树下能听到的几乎只有我的笔尖沙沙声与椰风伴唱的交响乐。大自然赋予的恩赐,我常常这样作诗赞颂椰树: “岁月的潮水灌溉出你的伟岸/天地的精华滋养出你的挺拔/人间的正气成就你的高风亮节/你依山则翠,风抚而成涛/你傍水则碧,影漾而呈祥/你的每一圈皱纹都是一部年久月深的传奇/你的每一枝绿叶都有一个青翠欲滴的故事/你的每一个果实都是一个甜蜜的童话/你的每一滴甘露都是人类止渴的琼浆玉液。”
   说椰子是财富,这话一点也不假。
   我从小就爱吃母亲煮的“椰子糒”伴咸鸭蛋。母亲走后,我的嘴一馋,便到陈氏姑父家。姑母一见我,二话不说,立马就从树上摘下一两个最老的椰子生火煮“椰子糒”,让我美美吃上一顿。那是今天任何豪华宴席上珍馐美馔无法比拟的。
   时至今日,也许是食性使然,隔三岔五,我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叫妻子煮“椰子糒”。晚餐时吃,至夜间写作时仍颊齿留香。妻子调侃我是“椰子命”,我欣然接受,因为“椰子命”是幸福的命。
   今年仲夏的一天中午,我穿行在椰子岛周边的一个被誉为海南生态第一村的上溪村采访。
   但见一幢幢房屋掩映在遮天蔽日的茫茫椰海间,清澈的流水里,一群群鱼虾蹦蹦跳跳地追啄着倒映在溪水中的累累椰果,一群群麻雀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霞叽叽喳喳地在椰树梢上争鸣跳跃。
   一位怡然安详的老人时而瞅瞅周围的美丽景致,时而望望从村边潺潺淌过的溪流,脸上不时洋溢着满足的神态。一经打听,老人姓杨,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固守在这椰树拥抱的村子里。
   1999年,省内兴起创建生态文明村,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天才在一次下乡调研时,发现这个村的生态保护得好,到处都长着椰子树,便提议在这个村建生态文明村。杨老便天天组织和带领全村人修建通向各家各户的水泥路,路旁栽花植草,每家每户都建起了“三连通”的沼气池,猪入圈、牛入栏、人蹲厕,做饭、烧水、照明全用上沼气,房前屋后椰树摇曳,家家窗明几净,人人春风得意。
   老人说,上溪村很早以前是一片四周都被河水包围着的沙洲,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最初只是几户人家为躲避战事而逃奔到这里落脚,并开始栽种椰子树,现已发展到几万棵,椰子产业越做越大。他在修剪着他家的同时亦用心修剪着乡村,使整个村子的房屋错落有致,井井有条,村道四通八达,水沟纵横交错,以椰子产业作为支柱的经济迅速发展,以椰子文化作为建设乡村文明的诗文日渐繁荣。
   下午,我又在另一个自然村——下溪村采访,但见椰林深处一幢幢美丽的家园里,老年人悠然安度晚年,儿童憧憬美好未来,年轻人编织青春梦想。
   在一户人家门前的椰子园里,七八位肉嫩皮白的少妇正撑着高高的竹竿采摘椰子,她们用铁钩使劲采摘椰子时把整个树梢连同自己丰盈的乳房都给颤动了。一阵风绾起了少妇们乌亮浓密的秀发,像一条条黑色的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艳丽的衣裙在风中飘逸,裸露着大半个嫩白的胸脯。那迷人的曲线和丰盈的身材,连同那一棵棵婆娑摇曳的椰树组成一道人与自然相得益彰最美的风景画,所有的锋芒毕露都能让男人垂涎三尺。少妇们甜美的笑声伴着一个个椰果落地的响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椰乡深处。让前来购买椰子喝自然乳汁的游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周进胜是村里种植椰子最多的人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范。他说,多种椰子树不但能增加自家的经济收入,还能给鸟类提供繁衍栖息的天堂,为人类撑起绿色屏障。
   前些年,全省很多地方的椰树都闹椰心甲虫病害,而这里的一片片椰子林因为有千千万万只雀鸟在站岗放哨,严防“敌人”入侵,才使这里的椰树保持住往日的葱茏。现在,椰子林里不但麻雀多了,就连其他叫不上名的鸟也有好几种,数量越来越多。每天清晨,当太阳还在甜睡时,栖息在椰树梢上的各种大鸟小鸟便开始蹦蹦跳跳地跃出被窝,在一扇扇椰树枝上唱响又一天的黎明。
   老周告诉我,鸟与人一样,不但五脏俱全,而且也有七情六欲,都有各自的生命轨迹,高兴时唱欢歌,悲痛时鸣愁调。善待自然、善待鸟类,应该成为我们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啊!
   傍晚时分,老周邀我跟他一同绕着村边的椰子园缓缓泛舟游览,月儿船在椰树的倒影上徐徐滑行,习习椰风轻抚我的脸颊。
   夕阳洒满船头,水天一色,衬着椰叶的溪水在夕照中泛着粼粼的光波,仿佛一匹巨大无边闪烁着金光的绸缎在起伏荡动,丰茂的水草像是受了感染,在岸边不断地起舞弄影。两只成双、三五成群的归鸟在我们的头上掠过,拍拍翅膀便落脚在椰树顶端的窝中……看着这一切,我沉醉在大自然的陈年甘醇中,贪婪地凝视着这桃花源似的仙境。
   已是暮霭重重了,忙碌了一天的椰鄉人和各种鸟类,又伴着椰树婆娑作响的音乐进入了梦境。
  责任编辑:李 梅
其他文献
问: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妈妈“零吼叫”的打卡活动,初衷是做个不吼不叫、遇事冷静平和的妈妈。坚持了四天,到第五天我失败了。那天,我午睡起来,一进儿子的卧室,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本迪士尼精典童话故事书,被儿子撕成了碎片。我无法按捺自己的愤怒,叫喊起来。事后我有反省,但又感觉一味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请问,我具体怎么做,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姚晓梅  答:【查明原因】  望著满
无论是给宝宝立规矩還是执行规矩,家长都免不了与宝宝口头交锋,无论是哄劝、诱导还是摆事实讲道理,都应属谈判性质。既然是谈判,那就要讲究技巧,该坚持的底线一定要坚持,该让步的时候则不妨适当让步。与谈判不同的是,与宝宝谈判时家长要和颜悦色,否则,即使宝宝屈服也不会有好结果。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下面四个要领供家长朋友们借鉴。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案例1】 周末,3岁的童童跟爸妈一起去湖边钓鱼。童童第
【摘 要】语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组意识,重视目标和资源的统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可实施以下单元整组教学策略:整体解读,确立指向素养发展的单元目标;整合资源,构建基于言语实践的任务框架;转变方式,开展导向深度学习的实践活动;以评促学,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情境测评。  【关键词】单元整组;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  引导学生在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
【摘 要】部编教材将部分识字课程安排在拼音教学之前。针对这一编排,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就《口耳目》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依托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字义理解;创编识字儿歌,调整学生学习节奏;借助“书写提示”,规范学生识写习惯,把识字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识字 写字 教学设计  《口耳目》是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
【摘 要】统编教材中,单元习作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为了落实从读到写的学习过程,教师可采用基于单元主题的微习作教学,通过“对标主题,明确‘微习作’内容;优化路径,打磨‘微习作’语言;循序渐进,迁移‘微习作’方法”等策略,最终达成单元习作总目标。  【关键词】单元习作;微习作训练;单元主题  综观统编教材,单元习作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教学中,怎样层层深入,落实从读到写的学习过程呢?基于单元主题的微习作
树假装不动  對,树假装不动  白天,危险  树必须有很好的耐心  为了骗人  树不敢动  因为人知道了  人就到处通知人  写信、拍照、上电视  树只在晚上出动  晚上,人变成了瞎子  树,自由地走路  跑步,甚至练习跳远  树最喜欢跳  像袋鼠,像麻雀  到了清晨,树又回到原点  假装不动  可是每棵树都一身的露水  人不懂,其实  那是树的汗   (选自《十月少年文学》2018年第10期)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特等功臣退伍后深藏功名64载  在95岁的张富清老人家中,有一份陈旧的“报功书”,上面写有“张富清同志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等内容。张富清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因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获得过西北野战军特等功、军一等功、师一等功等榮誉,并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生活却格外低调。张富清的小儿子张健全表示,
蚂蚁同人一样怕冷好暖,哪里暖和,去哪里。或许蚂蚁感觉热地,有暖床有美食是天堂,便往热处钻。蚂蚁寻觅的神形有点像人,总在左顾右盼找什么,总爱到处跑,总在企图不劳而获。人跟人喜欢凑近乎,蚂蚁喜欢跟人凑近乎;人跟人凑近乎是因为别人身上有“热地”,蚂蚁跟人凑近,因人是“热地”也是宝地。蚂蚁近人实则是探险,就像人冒险追寻金银财宝那样,既是险也值得去冒,因“热地”有最大的诱惑。   蚂蚁定是把人当作金银财宝
解放后,范集原本叫范集乡公所、范集人民公社、范集乡政府,后来撤乡建镇,变成了今天的范集镇。在偌大的中国地图上,你可能找不到河南省项城市范集镇这个地方。因为,范集是星星般多的乡镇中很平凡的一个,太小太小了。  但在小时候,范集是我心中最大的地方,尤其是当年地标性建筑——范集大礼堂,可以容纳数百人,是干部开会和放电影的地方。那年,我在全公社初中数理化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就是在大礼堂颁的奖。  我大娘那时
山更翠了,树更绿了,一道绚丽的彩虹突然呈现于外婆老家的小村面前。  虹呀,你這美丽飘渺的梦幻,只有天国才有的吧?是的,那一阵刀光剑影中的交战,有谁乘坐隆隆的云辇远遁了,将这巨大的精美的雕弓失落于天穹。我此刻最担心的是它的消失,于是祈求在夜晚来临之前收藏起来,把它交给太阳,悬挂于瑰丽的朝霞壁上,他的箭壶旁边。  谁说不是呢?宛如天人搭下的彩桥,天上人间的必由之路,飞架于南北两端,仿佛近在眼前,分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