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后的2013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将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约7%左右;二是进入转型调整期。针对这两大特征的对策应该是“稳中求进”:“稳增长”要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求进”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第一论:为什么“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已经乏力:出口,增速由20%以上降至7%左右;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都衰落;消费,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四大核心消费都已回落。增长速度下滑压力越来越大决定了经济必须稳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乏力。“目前,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均出现增速回落”。“该投的地方不敢投,想投的地方又不让投”。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急剧减少,房地产投资乏力。今年7月份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回落,泡沫将暴露出来。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为政府,而目前政府债务大约30万亿到50万亿,债务风险已触上限,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适用;而货币供应量已突破百亿,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能使用。中央政府没有钱投资基础设施,而地方政府同样缺乏资金,在中国85%的地方财政实际是土地财政,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目前土地出售受阻,地方政府因此无钱投资基础设施。
制造业的投资主体是民营经济。面对成本上涨却无法转移压力的局面,民营企业基本丧失了投资的积极性。企业转移成本上涨压力的通道有三条:一市产品涨价,目前制造业多为过剩产业不可能涨价;二是政府减税,目前政府无力减税;三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不是口号是系统工程,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这一系统。转移成本上涨的三条通道都已堵死。面对过剩的产业,企业只能收缩投资和经营,肯定没有继续投资的积极性。很多民营企业因为担心自己的财富安全,也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只有移民的积极性。
我国有四大核心消费,即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占消费总额的70%。现在,这四大核心消费都出现回落。今年5月份,消费仅增长了1.6%,是20年来消费增长最慢的一个月,我们必须面对消费乏力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今年住房和加点消费增速明显回落。受环境和交通压力影响,预计未来省会城市都要学习北京和上海,出台政策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消费增速也会因此放缓。而大量青少年出国留学潮的涌现,吧青少年消费的增速也拉了下来。
第二论:“稳增长”靠什么?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一靠货币政策,二靠财政政策。但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只能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
稳增长,无非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但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可能了。在货币供应量过大的情况下,一些人选择买黄金保值。买黄金保值的前提条件是美元和黄金挂钩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但现在美元和黄金已经不再挂钩。黄金没有使用价值,预计黄金价格还要跌。让钞票增值保值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赚钱的速度超过印钱的速度,二是把钱花掉。年初国家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为13%,但前5个月都超过15%,所以不能靠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
稳增长只能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实现,其办法有两种,一是政府借债刺激经济,但政府债务过高,不适合继续借债;二是变现国有资产刺激经济,这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竞争性国有资产实行民营化,对垄断性国有资产实行股份制,以此获得资金。将国有资产变现后得到的资金刺激经济要做三件事:一是支持企业创新;二是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人;三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第三论:如何“求进”?“求进”是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办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
房地产调控将区别对待。中国房价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普跌时代也不会到来。三四线城市住房供大于求将降价,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求大于供将涨价。居住地产分三个部分,保障住房、一般性住房、高端住房。其中,一般性住房涉及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是未来调控的主体。所以,后半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走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有收有放。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七方面。这七方面中,邮递在短期内没有投资价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点,建议地方开发区不要笼统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逐一思考,有所重点,进行突破,只要突破一项就是不错的成绩,会对地方经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产品升级需要企业家精神。传统制造业增长主要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转移完成。产品升级换代不是口号,需要企业加精神来推动。现代制造业包括飞机、船舶、汽车和装备制造四大类。中国现在是现代制造业消费大国而不是生产大国,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把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当政绩的时代已经过去。事实摆在面前,过去的成本优势、外向型经济和投资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都难继续,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成本优势消失就要寻找技术优势,外向型经济支撑可以转向内需支撑,投资来动经济可以转为消费拉动经济。发挥技术优势就要有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即经验型经济。美国拥有经验型经济,实现了技术统治世界。中国也只有通过实现经验型经济完成技术创新。而人才制度也是由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住院变的重要支撑点。
把扩大出口或吸引外资作为政绩讨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经济后,中国无须盲目吸引外资,中国字本走出去的时代已经到来。时代变了,思维就要调整,中国要进口资源、技术和民生相关物品,输出资本。一旦走入内需经济,就不再单纯讲出口而更重视进口,不再单纯强调吸引外资而强调中国资本走出去。
深化改革政府要做三件事:政府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要向社会放权,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未来的社会公共事业将由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三大类组织共同完成社会公共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其核心是消除城乡二元制,实现人的城乡一体化。把人的身份转变,把农民变为市民不是户口问题,是背后的利益问题,要让进城农民合适民共享政府的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解决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留守儿童等现存问题。
目前金融机构正面临的流动性吃紧是个好事,将倒逼金融体制改革,使其进入新的改革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将很快提上日程,预计下半年推出。
第一论:为什么“稳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已经乏力:出口,增速由20%以上降至7%左右;投资,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都衰落;消费,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四大核心消费都已回落。增长速度下滑压力越来越大决定了经济必须稳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投资乏力。“目前,房地产、制造业、基础设施三大核心投资均出现增速回落”。“该投的地方不敢投,想投的地方又不让投”。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开工数量急剧减少,房地产投资乏力。今年7月份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回落,泡沫将暴露出来。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为政府,而目前政府债务大约30万亿到50万亿,债务风险已触上限,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不适用;而货币供应量已突破百亿,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能使用。中央政府没有钱投资基础设施,而地方政府同样缺乏资金,在中国85%的地方财政实际是土地财政,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目前土地出售受阻,地方政府因此无钱投资基础设施。
制造业的投资主体是民营经济。面对成本上涨却无法转移压力的局面,民营企业基本丧失了投资的积极性。企业转移成本上涨压力的通道有三条:一市产品涨价,目前制造业多为过剩产业不可能涨价;二是政府减税,目前政府无力减税;三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不是口号是系统工程,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这一系统。转移成本上涨的三条通道都已堵死。面对过剩的产业,企业只能收缩投资和经营,肯定没有继续投资的积极性。很多民营企业因为担心自己的财富安全,也缺乏投资的积极性,只有移民的积极性。
我国有四大核心消费,即住房、汽车、家电、青少年,占消费总额的70%。现在,这四大核心消费都出现回落。今年5月份,消费仅增长了1.6%,是20年来消费增长最慢的一个月,我们必须面对消费乏力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今年住房和加点消费增速明显回落。受环境和交通压力影响,预计未来省会城市都要学习北京和上海,出台政策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消费增速也会因此放缓。而大量青少年出国留学潮的涌现,吧青少年消费的增速也拉了下来。
第二论:“稳增长”靠什么?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一靠货币政策,二靠财政政策。但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只能在财政政策上做文章。
稳增长,无非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但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不可能了。在货币供应量过大的情况下,一些人选择买黄金保值。买黄金保值的前提条件是美元和黄金挂钩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但现在美元和黄金已经不再挂钩。黄金没有使用价值,预计黄金价格还要跌。让钞票增值保值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赚钱的速度超过印钱的速度,二是把钱花掉。年初国家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为13%,但前5个月都超过15%,所以不能靠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
稳增长只能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实现,其办法有两种,一是政府借债刺激经济,但政府债务过高,不适合继续借债;二是变现国有资产刺激经济,这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竞争性国有资产实行民营化,对垄断性国有资产实行股份制,以此获得资金。将国有资产变现后得到的资金刺激经济要做三件事:一是支持企业创新;二是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投人;三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第三论:如何“求进”?“求进”是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办法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
房地产调控将区别对待。中国房价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普跌时代也不会到来。三四线城市住房供大于求将降价,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求大于供将涨价。居住地产分三个部分,保障住房、一般性住房、高端住房。其中,一般性住房涉及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是未来调控的主体。所以,后半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走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有收有放。目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七方面。这七方面中,邮递在短期内没有投资价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点,建议地方开发区不要笼统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逐一思考,有所重点,进行突破,只要突破一项就是不错的成绩,会对地方经济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产品升级需要企业家精神。传统制造业增长主要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转移完成。产品升级换代不是口号,需要企业加精神来推动。现代制造业包括飞机、船舶、汽车和装备制造四大类。中国现在是现代制造业消费大国而不是生产大国,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把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当政绩的时代已经过去。事实摆在面前,过去的成本优势、外向型经济和投资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都难继续,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成本优势消失就要寻找技术优势,外向型经济支撑可以转向内需支撑,投资来动经济可以转为消费拉动经济。发挥技术优势就要有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即经验型经济。美国拥有经验型经济,实现了技术统治世界。中国也只有通过实现经验型经济完成技术创新。而人才制度也是由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住院变的重要支撑点。
把扩大出口或吸引外资作为政绩讨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经济后,中国无须盲目吸引外资,中国字本走出去的时代已经到来。时代变了,思维就要调整,中国要进口资源、技术和民生相关物品,输出资本。一旦走入内需经济,就不再单纯讲出口而更重视进口,不再单纯强调吸引外资而强调中国资本走出去。
深化改革政府要做三件事:政府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要向社会放权,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未来的社会公共事业将由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三大类组织共同完成社会公共管理。城乡一体化改革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其核心是消除城乡二元制,实现人的城乡一体化。把人的身份转变,把农民变为市民不是户口问题,是背后的利益问题,要让进城农民合适民共享政府的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解决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留守儿童等现存问题。
目前金融机构正面临的流动性吃紧是个好事,将倒逼金融体制改革,使其进入新的改革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将很快提上日程,预计下半年推出。